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青城山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72
转发:0
评论:0
地理概况青城山分前山、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青城后山由于交通不便,地势较险,使得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地理成因推测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构造复杂。人文概况得名青城山得名目前有两种说法:青城山有阴阳36峰呈环状排列,锋锐崖陡,“青翠四合,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道教青城山上主要的道教建筑有建福宫、老君阁、园明宫、上清宫、天师洞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

地理概况

青城山分前山、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青城后山由于交通不便,地势较险,使得自然风光保存完好。

地理成因推测

青城山是邛崃山脉南段的东支,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构造复杂。

人文概况

得名

青城山得名目前有两种说法:

青城山有阴阳36峰呈环状排列,锋锐崖陡,“青翠四合,状若城廓,故名青城”。

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

道教

青城山上主要的道教建筑有建福宫、老君阁、园明宫、上清宫、天师洞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列为世界遗产之后,以清至民国时期的青城山古建筑群于2013年列入第七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

天师洞

朝阳洞

真武宫

圆明宫

玉清宫

五洞天及接仙桥

天然图画

上清宫

山荫亭

凝翠桥

青城后山的主要景点

泰安古镇。泰安寺即坐落于古镇中央。古镇里有很多饭店和旅店供游客歇脚。   青城后山 - 泰安古镇

五龙沟。古称蛮河沟,长约8公里,因传说古时有五条神龙隐藏于沟中而得名。其中的景色有金娃娃沱,景色绝佳的龙隐峡栈道,石笋岩,回音壁等。

青城山

  青城后山 - 五龙沟

青城派又一村。位于五龙沟之上的桃花溪,得名于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村中有二十多户农家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是又一个爬山歇脚的好地方。其中桃花溪度假公园亦坐落于又一村。

白云索道从又一村上行到白云古寨。金骊索道* 白云寺,* 飞泉沟;* 百丈桥。位于飞泉沟中游,用木板铺成曲桥,逆水而上,长约百余米。两岸老树龙钟,附生着草绿色的“木萝莎”如薄纱飘舞。

翠映湖;* 白云古寨

青城派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虚构的门派,在金庸部分作品曾经出现数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青城山常道观
青城山常道观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宋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天师洞现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l722年)中叶由住持陈清觉主持修建。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又筹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庵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色。常道观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整个宫观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岩,群山拱揖,浮岚翠,真是“干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
· 青城山掌门人何道君
中华何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何道君,在中国武林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1963年出生,著名职业武术家、武术六段、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嫡传、青城山功夫现任掌门人,青城功夫研究会会长。1992年创办国内首家传统园林别墅武馆--青城道君精武馆。其首创的独门武功--汽车过头,曾引起海内外的极大轰动。1984年,20岁的他遇到了被称为“武林中的鲜花”鲜宗丽。鲜宗丽出身满族旗人家庭,身怀四世相传的武功,曾祖母是清代的武术女教官。武术先传给她祖父,又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她。她的拳术,曾在全省拿过第一名。人称“女金刚”有人把鲜宗丽介绍给何道君,可是,鲜宗丽没有看上他,认为他长相太一般了,人也嫌鲁莽。父亲说:“何道君功夫好,人品清白。我看不错。”鲜宗丽还是摇头。眼见着姑娘一天天长大,鲜宗丽的父母有些着急了。面对老人的絮叨,她提出了比武招亲,“我的条件是那个男人必须打败...
· 古代建筑艺术-青城山祖师殿
从都江堰青城山龙桥栈道前行,过访宁桥左行2里,便到了祖师殿。祖师殿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它背倚轩辕峰,面对白云峰,面对白云溪,四周林木森蔚,碧幛丹岩,溪间烟飞雾绕,深远莫测。祖师殿,原名真武宫、清都观,也称洞天观。建于晋朝。现存祖师殿建筑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修建,整个建筑似小巧玲珑的四合院,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像。张三丰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士。《异林》称宋时人,《明史》称金时人,《张三丰全集》又定为元初人。史书中称他不修边幅,号张邋遢。读书过目成诵,寒暑只一袖一蓑,一餐能食升头,或数日不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明朝初年入山修行,被明朝皇帝封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后人奉为武当派祖师,建观塑像供奉祖师殿内,还有一通冯玉祥将军所立的石碑。1945年8月,冯玉祥在祖师殿得到了日本投降的喜讯,在观测建闻胜亭纪念,碑文写道:“三十...
· 古代建筑艺术-青城山常道观
据文献记载,天师洞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改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常道观一度被佛教占用,改为寺庙,唐玄宗手敕,令归还道士,观中现存有唐玄宗手诏碑。宋时曾称昭庆观,现仍延用唐名,俗称天师洞。天师洞现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l722年)中叶由住持陈清觉主持修建。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又筹资对天师殿、三清殿、黄帝殿、上茅庵及山门、道舍、斋堂等进行了全面维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刹焕然一新;为青城山水增色。常道观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5749平方米。整个宫观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庄严的殿堂与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岩,群山拱揖,浮岚翠,真是“干崖迤逦藏幽胜,万树凝烟罩峰奇。”宫殿金碧辉的...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青城山上得川芎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在混无顶的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药王师徒又到青松林。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又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抬头仰望,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还有几片叶子,很像红萝卜的叶子。药王让徒弟捡起来保存好。几天过去了,雌鹤的身子竟已完全康复,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药王观察到,白鹤爱去混无顶峭壁的古洞,那儿长着一片绿茵,花、叶都与往日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药有关。经过实验,他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