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维摩诘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0
转发:0
评论:0
《维摩诘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佛教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共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僧肇在《维摩诘所说经注序》中称:“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认为此即“不思议之本”。根据各种版本的比较,此经成立的年代大概在1~...

《维摩诘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佛教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一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共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 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僧肇在《维摩诘所说经注序》中称:“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认为此即“不思议之本”。

根据各种版本的比较,此经成立的年代大概在1~2世纪,是印度大乘佛教时期出现的经典这一。在印度颇为流行。但梵本大部已散失,只有一些片断。它用寓于象征意义的谈话形式,显示出大乘性空思想的极意,为同类经中艺术感染力较强的作品。后世把《维摩经》作为在家佛教的重要经典,而维摩诘也被看成是在家佛教理想的体现者。此经于后秦弘始八年(406年)在长安大寺译出。但据《开元释教录》介绍,此经在中国早有流传,从东汉至唐初,除鸠摩罗什译本外,还有7个译本:①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2卷(已佚);②吴支谦译《维摩诘经》2卷;③西晋竺叔兰译《异毗摩罗诘经》3卷(已佚);④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所说法门经》1卷(已佚);⑤东晋祗多蜜译《维摩诘经》4卷(已佚);⑥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6卷;⑦东晋支敏度还曾将支谦、竺叔兰和竺法护三译糅合为一,名《合维摩诘经》行世。

《维摩诘经》的主要注疏有东晋僧肇《维摩诘所说经注》10卷;隋慧远《维摩经义记》8卷,智顗《维摩经玄疏》6卷、《维摩经文疏》28卷,吉藏《维摩经玄论》8卷、《维摩经义疏》6卷;唐湛然《维摩经略疏》10卷,窥基《说无垢称经赞》6卷等。日本圣德太子曾撰《维摩经义疏》。此外,势范、凝然、凤潭等也各著疏钞流通。在中国还有藏语译本。1928年,日本河口慧海将其译为日语刊行,题为《汉藏对照国译维摩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维摩诘所说经
版本维摩诘经约在公元100年前后,开始在印度流传。在公元183年,由支谦首次汉译。汉文版本《维摩诘所说经》曾有七种汉文译本,现存三种,分别是三国时期吴支谦《佛说维摩诘经》三卷后秦鸠摩罗什《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唐朝玄奘《说无垢称经》六卷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本流传最广、历久不衰,收于大正藏第14册。东晋的僧肇、南朝梁的智顗(天台智者)、慧远、隋末唐初的嘉祥吉藏、唐朝慈恩窥基都曾为此经做注。藏文本8世纪译经僧法性戒所翻译,名为《圣无垢称所说经》(आर्यविमलकीर्तिनिर्देशोनाममहायानसूत्रम्,ĀryavimalakīrtinirdeśoNāmaMahāyānasūtram)。目前收录于德格版、北京版、奈塘版西藏大藏经中。梵文本1981年,西藏高等研究中央学院出版了由藏文版《维摩诘经》翻译为梵文的Vimalakirtinirdesasutra。1999年,日本大正大学高桥尚
· 维摩诘菩萨
简介在佛教中,维摩诘居士是金粟如来的化身。他来到娑婆世界,化身在家居士,襄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于过去世第三十一劫毗舍浮如来之时,曾为释迦牟尼的兄弟。维摩诘居士住在印度恒河北面的毗舍离城。其妻名唤无垢(另说“无垢”只是“净名”的另外个意译方式),姿色绝伦。并育一双儿女,子名善思,女名月上女。其妻及子、女皆深悟佛法。维摩诘居士虽家财万贯、富居千金,却乐善好施。平日救助贫民、布施僧侣。更不执著于外相,为度化众生,他既可向天神天魔说法,亦不弃世上执迷的王公贵族以及不肯信佛的外道人士,甚至在妓院、赌场向贪欢求乐的乡民说法。是故,其声名远扬,世人尽知。一次,维摩诘居士称病在家,释迦牟尼佛知其想借机说法,故欲遣十大弟子等罗汉与诸菩萨前去探视。但他们皆因曾受维摩诘居士指正,而婉拒佛的差遣。佛于是请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往视,文殊菩萨应允,诸菩萨、罗汉等随行。探视中,文殊菩萨与居士探讨佛法,每每相与推敲而道...
· 内经知要―经络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故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当胃之中脘也。十二经者,营也,故曰营行脉中。首言肺者,肺朝百脉也,循序相传,尽于肝经,终而复始,又传于肺,是为一周】,下络大肠【肺与大肠为表里,故络大肠。凡十二经相通,各有表里,在本经者曰属,他经者曰络】,还循胃口【还,复也。循,绕也。下络大肠,还上循胃口】,上膈属肺【身中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遭相着以隔浊气,不使熏于肺也】,从肺系横出腋下【肺系,喉咙也。腋下者,膊下胁上也】,下循内【者,膊之内侧,上至腋,下至肘也】,行少阴心主之前【少阴者,心也。心主者,胞络也。手之三阴,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肘中,循臂内【膊与臂之交曰肘。内者,内侧也】上骨下廉,入寸口【骨。掌后高骨也。下廉,骨下侧也。寸口。即动脉也】,上鱼,循鱼际【手腕之上,大指之下,肉隆如鱼,故曰鱼。寸口之上,鱼之下曰...
· 经中之律——《梵网经》
《梵网经》(Brahmajala-sutra)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戒品》,亦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梵网菩萨戒经》《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梵网经菩萨戒》等。大乘佛教戒律典籍。共二卷。真实撰者不详。鸠摩罗什译。“梵网”,原意为渔夫用网捞鱼,引申为网罗见解。《梵网经》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下卷述说释迦牟尼受教已,示现、降生、出家、成道、十处说法,于摩醯道罗天王宫,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门亦复如是;又释迦牟尼从天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复述卢舍那佛初发心时常所诵的一切大乘戒,即“杀”等十重戒和“不敬师友”等四十八轻戒。最后以“明人忍慧强”等十四颂显示受持此法能获五种利,以劝说流通。中国向来重视诵习下卷说菩...
· 难经―论经络(23―29难)
二十三难曰: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然: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谓经脉长短之数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何始何穷也?然: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经云:明知始终,阴阳定矣。何谓也?然:终始者,脉之纪也。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