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亨利·珀塞尔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5
转发:0
评论:0
人物生平1659年9月10日,亨利·珀赛尔出生于威斯敏斯特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父亲名叫托马斯·珀赛尔(TomasPurcell),曾任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的宫廷乐师。珀赛尔还有一个弟弟,名叫丹尼尔·珀赛尔(DanielPurcell),兄弟两人年纪相仿,感情一直很深厚。由于父亲是一名乐师,亨利在童年时期便受到音乐方面的启蒙和熏陶,和父亲的一群音乐伙伴也有着频繁的接触,他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后来也逐渐走上音乐创作之路。1669年,十岁的亨利因为良好的嗓音条件,被选入皇家小教堂附属的少年合唱队,随后又成为查尔斯二世皇家教堂唱诗班的十二名成员之一,穿着至今仍然沿用的猩红色制服。亨利在唱诗班中表现出的过人天赋引起了唱诗班指挥亨利·库克的注意。库克有心培养亨利的音乐才能,经常教授他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引领他进入音乐创作的大门。在库克的指导下,亨利在十一岁时便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首颂歌,并在皇家教堂

人物生平

1659年9月10日,亨利·珀赛尔出生于威斯敏斯特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父亲名叫托马斯·珀赛尔(Tomas Purcell),曾任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的宫廷乐师。珀赛尔还有一个弟弟,名叫丹尼尔·珀赛尔(Daniel Purcell),兄弟两人年纪相仿,感情一直很深厚。由于父亲是一名乐师,亨利在童年时期便受到音乐方面的启蒙和熏陶,和父亲的一群音乐伙伴也有着频繁的接触,他从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后来也逐渐走上音乐创作之路。

1669年,十岁的亨利因为良好的嗓音条件,被选入皇家小教堂附属的少年合唱队,随后又成为查尔斯二世皇家教堂唱诗班的十二名成员之一,穿着至今仍然沿用的猩红色制服。亨利在唱诗班中表现出的过人天赋引起了唱诗班指挥亨利·库克的注意。库克有心培养亨利的音乐才能,经常教授他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引领他进入音乐创作的大门。在库克的指导下,亨利在十一岁时便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首颂歌,并在皇家教堂上进行了演奏。

1672年,亨利所在的唱诗班指挥库克去世,音乐家佩勒姆·汉弗莱继任其指挥之职。汉弗莱曾被派往法国,师从于法国作曲家吕利,对法国歌剧的创作风格极为熟悉,亨利也由此对法国音乐有了一定了解,并在后来的歌剧创作中加以借鉴。不幸的是,亨利在十四岁时,因经历变声期影响演唱,被迫退出唱诗班。此时,担任皇室管风琴家的约翰·亨哥斯顿博士不忍见颇有音乐天赋的亨利中断音乐之路,便将他留在自己身边,负责协助管理为皇室演出时所需要使用的乐器。这份工作也给亨利提供了一个钻研音乐的机会,使他对乐器的性能和演奏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从1673年起,亨利就在亨哥斯顿博士的指导下刻苦练习管风琴,并且学有所成。1974年,在威斯敏斯特学校的庆典音乐会上,亨利精心准备的管风琴演奏在表演现场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这个年轻的演奏者也随之引起了英国皇室的注意。1977年,在法国宫廷中长大并且深受法国音乐影响的国王查理二世组建了一支由二十四名小提琴手组成的弦乐队,以此来抗衡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二十四把小提琴”乐队。十八岁的亨利被任命为乐队的作曲家,这是这份工作使得他的创作潜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他还担任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抄写员,专门负责抄写皇家文书,这一工作为他日后的填词奠定了基础。

1679年,亨利接替前辈约翰·布洛的工作,成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并且在布洛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作曲技巧,深入研究英国民族音乐的特性。在不断的创作和演练中,亨利积攒了丰富的作曲经验。1680年,他开始创作长系列的《迎宾颂歌》以及在各种皇家场合演唱的合唱曲。与此同时,他还为伦敦各个剧院创作的戏剧配乐,为皇家教堂创作《三重奏鸣曲》。他的颂歌和赞美诗辅以雄浑、有力的音乐,打造出神圣、崇高的意境,从而适合在庄严仪式上进行演奏。尽管当时亨利所写的歌词并不成熟,但是他谱写出的优美旋律是不可否认的。

1689年,亨利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神话史诗《埃涅阿斯纪》中获得灵感,为切西尔的一所女子寄宿学校创作了一部歌剧,名为《狄朵与埃涅阿斯》。该歌剧只有四个主要角色,情节简单,篇幅简短,旋律流畅。但它采取了英国传统宫廷假面具的形式,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英国歌剧,也是英国民族音乐与欧洲歌剧成功结合的典范。该剧在学校首演之后,随即在杜克剧院进行公演,给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亨利也因为《狄朵与埃涅阿斯》的上演,获得了巨大的名气和声望。

1690年,亨利将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期许用音乐本身的形式表达出来,创作了歌剧《女预言家》。他在这部歌剧的序言中表达了自己年幼时的心愿:盼望英国的音乐能发展壮大,并且愿意为祖国的音乐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在随后短短的几年里,他确实创作出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这其中,不仅有诸如《感恩赞》和D大调《欢乐颂》这样富有艺术价值的教堂音乐,也有诸如《亚瑟王》、《仙后》、《印第安王后》等多部成功的假面舞剧。亨利以其创作的多样化,为英国音乐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695年11月21日,亨利突发疾病,逝世于威斯敏斯特,年仅三十六岁,被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北走廊。

音乐作品

亨利的戏剧音乐是同英国民族歌剧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当时英国没有自己的歌剧,而宫廷一味崇尚外国音乐,对本国的歌剧事业不予支持。在这样的条件下,珀塞尔共写了49部戏剧音乐作品,综合了英国戏剧、诗歌、假面剧、民间歌曲和舞蹈、器乐曲等多种形式。其中有的接近歌剧体裁,如《女预言家》(1690)、《亚瑟王》(1691),《小仙后》(1692)、《印度女王》(1695)等;有的只是带有序曲、独唱、合唱和舞曲的话剧,完整的歌剧作品只有一部《狄朵与埃涅阿斯》(1689)。它由塔特根据古罗马诗人维尔吉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第4卷编成歌剧脚本,音乐朴素而富于表情,特别是采用了英国民歌曲调,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他以自己的独特风格,综合了17世纪英国音乐的成就,并接受了意大利、法国音乐的影响,成为伯德以后英国音乐文化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影响

亨利是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优秀的管风琴家和歌唱家。他在戏剧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为英国民族歌剧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被誉为巴洛克时期英国歌剧的开山鼻祖。

参见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爱德华·珀塞尔
参考资料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爱德华·珀塞尔简介
· 多米尼克·珀塞尔
影视作品电视剧电影电子游戏参考文献
· 斯宾塞·珀西瓦尔
早年生涯珀西瓦尔是约翰·珀西瓦尔,第二代埃格蒙特伯爵(JohnPerceval,2ndEarlofEgmont)与他第二任妻子凯莎琳·康普顿所生的第二名儿子,在同一血缘的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家族具有爱尔兰血统。另外,他有七名同父异母的兄妹,全都是他的父亲在第一段婚姻中所生。珀西瓦尔的父亲是威尔士亲王腓特烈与国皇乔治三世的顾问,关系十分密切,并曾经一度在内阁出任第一海军大臣,但他在珀西瓦尔八岁的时候便与世长辞。1782剑桥大学毕业剑桥珀西瓦尔童年在伦敦查尔顿度过,其后先后入读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并于1782年取得文学士资格。1786成为律师伦敦珀西瓦尔成为律师,在英格兰中部的巡回裁判区当讼务律师,但初时顾客并不多,工作量不足,直至要靠家族本身的人际关系,情况才有所改善。珀西瓦尔童年在伦敦查尔顿(Charlton)度过,其后先后入读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并于1782年取得文学...
· 珀西·勒巴朗·斯宾塞
早年生活斯宾塞出生在缅因州的豪兰。他的父亲在他十八个月大的时候去世,母亲很快把他留给了他的叔叔。他的叔叔亦在他七岁时去世,斯宾塞被迫从语法学校退学以赚钱维持生计。十二岁的时候,斯宾塞开始在一个纺织厂工作,一直到十六岁。期间,他听说当地的一个造纸厂开始使用电力。因为斯宾塞成长于缅因州一个非常偏僻的社区,而那里的人当时对电力还非常不了解,所以他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努力自学。随后斯宾塞申请了纸厂的工作,尽管尚未从语法学校毕业,而且从未接受过有关电力工程的正规教育,他依然成为三名应聘为纸厂安装电力设备的人的其中之一。斯宾塞在了解到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船上有无线电操作员后,对无线电通讯产生了兴趣,因此他在18岁的时候决定加入美国海军。在海军服役期间,他成为了无线电的专家。斯宾塞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教科书,晚上站岗的时候我就(用这些书)自学。”随后他还自学了几何,微积分,化学,物理以及冶金学。职业生涯...
· 亨利·贝塞麦
早期生涯贝塞麦的父亲安东尼出生于伦敦,但于他21岁时迁居巴黎。他是一名发明家,当时对巴黎造币业颇感兴趣,他以用钢铸造奖章而获得财富。由于他在26岁时对光学显微镜的改进,使他成为法国科学院成员。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他被迫离开巴黎回到英国。在那儿他发明了一种制造金链的颇为成功的方法,这使得他在查尔顿(贝塞麦出生之地)购置了一部分家产,在赫特福德郡的Hitchin附近。贝塞麦转炉炼钢法1856年8月24日,贝塞麦首先在不列颠科技协会的一次会议上描述了他的炼钢法,当时他称之为“不加燃料的炼铁法”。那片报告在泰晤士报上全文登出。虽然这种方法现在已经不再在工业上使用,但在其发明时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它降低了炼铁成本,他使钢铁代替了其他劣质但便宜的工业材料。贝塞麦的注意力在之后从炼钢中抽了出来,转而尝试投身于枪炮制造。执行专利权之战其他发明晚年与死亡贝塞麦于1898年三月死于伦敦的丹麦丘。他被葬于伦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