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熊赐履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0
转发:0
评论:0
生平孝感熊氏为望族。父熊祚延是明末生员,曾组织团练,不屈而死。张献忠入湖广时,熊赐履家中数十口被杀,熊赐履随母活命。顺治十五年(1658年),熊赐履中式三甲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任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康熙七年(1668年)官秘书院侍读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熊赐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升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内阁票拟嚼签案回籍,后寓居江宁(今南京)清凉台,在家闲居十余年,与毕嘉密切来往。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召任礼部尚书。时人谓“以王佐之才,为圣天子辅,启心沃心,兴起鸿业,天下莫不想望其风采。”熊赐履师宗程朱理学,提倡“非《六经》、《语》、《孟》之书不得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抨击王守仁之“心学”,认为“阳明之于圣学,只是胡说乱道而已。”。康熙帝曾说:“许三礼、汤斌、李光地俱言王守仁道学,熊赐履惟宗朱熹,伊等学问不同”。熊赐履曾...

生平

孝感熊氏为望族。父熊祚延是明末生员,曾组织团练 ,不屈而死 。张献忠入湖广时,熊赐履家中数十口被杀,熊赐履随母活命。

顺治十五年(1658年),熊赐履中式三甲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任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康熙七年(1668年)官秘书院侍读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熊赐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升武英殿大学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内阁票拟嚼签案回籍,后寓居江宁(今南京)清凉台,在家闲居十余年,与毕嘉密切来往。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召任礼部尚书。时人谓“以王佐之才,为圣天子辅,启心沃心,兴起鸿业,天下莫不想望其风采。”

熊赐履师宗程朱理学,提倡“非《六经》、《语》、《孟》之书不得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抨击王守仁之“心学”,认为“阳明之于圣学,只是胡说乱道而已。” 。康熙帝曾说:“许三礼、汤斌、李光地俱言王守仁道学,熊赐履惟宗朱熹,伊等学问不同” 。熊赐履曾攻击李光地“不识一字,皆剽窃他人议论”。而李光地则说熊赐履“不讲学问,但以明末门户人语说过”。康熙帝对汉臣之间互相倾轧不满,说:“许三礼参徐乾学荐举熊赐履,往者皆言熊赐履不好,今见朕起用熊,又言熊赐履好……熊赐履所作《日讲四书解义》甚佳,汤斌又谓不然。以此观之,汉人行径殊为可耻。”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熊赐履多次请求解任。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再上疏请求离任,帝许其以原官解任,但仍令食俸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二日,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熊赐履病故,称其“于八月二十八日未时病故” 。两江总督噶礼前往吊唁,“见其家穷,故以奴才盘川银与之,以资丧事”。康熙六十年,圣祖追怀故人,称:“每念旧劳,不忘于心”。著有《经义斋集》、《学统》、《闲道录》,《学规》等。有子三人,熊志伊、熊志契、熊志夔。

评价

梁启超将熊赐履和张玉书、张伯行等人斥为“非之无举,刺之无刺”之“乡愿”。

参考书目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二》

孔继涵,,《碑传集》,1册11卷,571-586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

邹范平:《君臣道》第二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熊赐履假道学
康初年,鳌拜跋扈,排挤同僚,蔑视幼主。康面对鳌拜的恣意妄为,决心肃清吏治,整顿朝纲,遂于康六年(1667)五月,下求直言诏。六月,一个叫熊赐履(1635-1709)的湖北孝昌(今湖北孝感)人便应诏上万言疏,对民情、朝政得失,侃侃而谈,直陈已见。此疏一出,海内传诵,鳌拜恶其侵己,请以妄言朝政治罪。康不许,说:“彼自陈国家事,何豫汝等耶?”从此,熊赐履进入了少年皇帝康熙的视野。康七年(1668),熊被升为内秘书院侍读学士。康亲政后,熊赐履曾多次上疏,请康于临政之暇,接见儒臣,讲求治道,结果得罪鳌拜,被吏部议,熊赐履被降职两级调用。还是康亲自出面才保住了他。康八年(1669),鳌拜被除。罪状之一,便是衔恨熊赐履,意图倾害。由于鳌拜当政时,擅作威福,左右朝廷,上下其手,天下没人敢惹,只有熊赐履以侍读词臣的身份,连续上疏论事,侃侃而无所避,从而博得了个勇敢直言的名声,天下传扬。因此得到康的信任和重视...
· 清初理学名臣熊赐履
熊赐履(1635年-1709年),清初理学名臣。字敬修,又字青岳,号素九,别号愚斋,湖广汉阳府孝感人,世籍南昌。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选为庶吉士,任职检讨,迁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以直言论事著称于时。康熙七年(1668年)任秘书院侍读学士,又上书论政,两次均为权臣鳌拜所忌,后升为国史院学士,改任翰林院学士,经筵讲官。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圣祖嘉称他的才干,升官为内阁学士,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康熙十五年(1676年)他因票拟(内阁接到奏章后,用小票写所拟批答,再由皇帝朱笔批出)有误而图隐瞒,被免官,寄居江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复起为礼部尚书,奉命往江南审讯疑狱后,调吏部。任期奏免了高邮、山阴等30县3700多项的额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赐履曾四任会试考官,并任修撰《圣训》、《平定朔漠方略》、《实录》、《方略》、《明史》的总裁官...
· 熊姓名人:刚正不阿熊赐履与春秋五霸楚庄王熊侣
1.刚直不阿熊赐屐熊赐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顺治年间中进士,以刚直不阿、直言陈事出名。清康熙初年,整拜辅佐康熙,擅作威福,专权跋扈。熊赐履不像有些人那样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而是敢于向皇帝进谏,要求惩办腐败,矛头直指拜。他上疏要求皇帝治贪倡廉,慎重地选择辅弼大臣,不要受奸佞小人蒙蔽。要求皇帝不耽声色,读圣贤之书,修养德行,特别指出汉族官员在朝中不应过于迁就满族官员,要朝夕献策进谏。此疏一上,整拜大怒,欲治熊赐履以妄言之罪,幸亏有皇帝保护才幸免于罪。后官至刑部尚书。能赐履曾主持经筵大典,为康熙讲解儒家经典、为王之道。负责编修《太宗圣修》、《孝经衍义》、《明史》等官书,有多部著作。2.楚庄王一鸣惊人熊侣,谥号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31年,晋国将原依附于楚的几个小国拉拢过去,结成了同盟。消息传来,楚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纷纷要求楚国出兵,与晋国争霸。而即位不久的楚庄王却对国家大事、对宏图霸...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熊赐履
熊赐履(1635-1709)清代大臣、学者。字敬修,一字青岳。孝感人。顺治十五年进士,选为庶吉士,任职检讨,迁任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以直言论事著称于时。康熙初,他疏陈时弊,为权臣教拜所忌。康熙七年(1668年),任秘书院侍读学士,又上书论政,指出政有积习,国存隐忧,又为敖拜所忌。九年,升为国史院学士,改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十四年,清圣祖嘉称他的才干,迁官内阁学士,超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十五年,他因票拟(内阁接到奏章后,用小票写所拟批答,再由皇帝朱笔批出)有误而图隐瞒,被免官,寄居江宁。二十七年复起为礼部尚书,奉命往江南审讯疑狱后,调吏部。适值河督蕲辅请求豁免近河民田额赋,他奉命前往核实,奏免了高邮、山阴等三十县三千七百多顷的额赋。三十八年,任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曾四任会试正考官,并任修撰《圣训》、《平定朔漠方略》、《实录》、《方略》、《明史》的总裁官。四十二年,辞去朝...
· 康熙第一帝师熊赐履:铲除鳌拜他立下了大功
历史上不该遗忘的人助康熙除掉鳌拜,他立下了大功清初大儒熊赐履几经宦海沉浮,晚年在南京养老,死后葬在清凉山曾上书指责当权的鳌拜集团熊氏是湖北孝感的一个大家族,熊赐履的父亲就是当地官员。明崇祯年间,孝感爆发农民起义。在组织地方团练与“反政府武装”作战时,他兵败被杀,留下妻子和年仅8岁的熊赐履。孤儿寡母相拥躲在杂草丛中逃过一劫。世道安稳后,母子两人找了一个住处,全靠母亲织布过活。在复兴家族的重任下,熊赐履受着最严格的教育,“母织子读,声常达旦”。和大部分读书人一样,熊赐履也是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清顺治年间,中进士,开始在官场摸爬滚打。但与唯唯诺诺的同僚相比,熊赐履“敢说、爱说”,个性鲜明。熊赐履的“成名作”是向少年康熙进呈了一本《万言疏》。他痛陈当时朝政、社会种种弊端,矛头直指当时把持权力的人——鳌拜为首的“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明确提出“根本切要,端在皇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