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83
转发:0
评论:0
字源氧最早被称为生命之气(拉丁语:vitalair),拉瓦锡根据其实验结果,在1777年,将其命名为法语:oxygène。这个单字是由希腊语:ὀξύς(oxys,字面意思是尖锐的,因为酸

字源

氧最早被称为生命之气(拉丁语: vital air ),拉瓦锡根据其实验结果,在1777年,将其命名为法语: oxygène 。这个单字是由希腊语: ὀξύς (oxys,字面意思是尖锐的,因为酸性物质尝起来的味道很尖锐,被引伸为酸),以及 -γενής (-genēs,起源于,产生于)组成,因为在当时他误认所有酸性物质都含有氧。这个单字随后进入英文,被拼为 英语: oxygen 。

在民国时期,这个单字曾被译为酸素。随后出现以形声造字,造出新字氱,因其字形复杂,又造出新字,氧。

性质

在自然界中,氧的单质形态一般为双原子分子的氧气(O 2 ),在臭氧层中经紫外线的作用也可以生成每个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O 3 )。除此之外,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于2001年11月制得了亚稳态的的四氧分子(O 4 )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无臭,能助燃的的气体(镁燃烧不需要氧气)。液氧呈淡蓝色,具有顺磁性。氧气能跟氢气化合成水。臭氧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化学性质

氧的活性很大,除了稀有气体、活性小的金属元素如金、铂、钯之外(这些金属并非没有氧化物,只是反应过程极慢或需要高热下或在催化剂下或需要以其他化学物将其转变成离子方能生成,但它们也是有氧化物的。例如,三氧化二金、二氧化铂。)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起反应,这些反应称为 氧化反应 ,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称为 氧化物 。一般而言,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CCl 4和氢原子数目小于卤原子数目的卤代烃除外),可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蒸汽。

制备

拉瓦锡曾以汞在空气中加热,产生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再加热氧化汞取得纯氧。

实验室中常用氯酸钾晶体与二氧化锰(催化剂)混合加热制取,并以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或利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

再或者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工业上则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和电解水制取氧气:

(电解水,"+"极产生 O 2 {\displaystyle {\rm {O_{2}}}} ,"-"极产生 H 2 {\displaystyle {\rm {H_{2}}}} 。)

发现

氧元素最先由瑞典药剂师及化学家舍勒于1774年独立发现,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也在其之后发现,但由于普利斯特里坚持燃素说的理论,他未能成为化学革命的先驱者。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指出物质只能在含氧的空气中进行燃烧,燃烧物重量的增加与空气中失去的氧相等,从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从严格意义上讲,发现氧元素的为瑞典化学家舍勒,而确定氧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而在1771年瑞典的药剂师威廉·舍尔则认为氧是酸产生的根源,并把氧元素命名为酸素,但是这种说法未得到当时大家认可。

同位素

氧

  在大质量恒星的晚期, O集中在O层, O在H层, O在He层。

已经测定的氧的同位素有13个,包括 O至 O。其中,自然产生的氧有三种稳定的同位素, O, O,18 O,其中 O最丰富(占99.762%的自然丰度)。 其余的10种氧同位素为放射性同位素。

大多数的 O是在大质量恒星的氦聚变过程的末期被合成的。但也有一些是由氖燃烧过程产生的。 O则主要是在碳氮氧循环中经由氢燃烧至氦的过程产生,这使得它在恒星的氢燃烧区中很常见。 大多数的 O是当14 N捕获了一个4 He原子核时产生,因而在进化的大质量恒星的氦燃烧区中很常见。

氧的10种放射性同位素已经被探测过了。最稳定的 O的半衰期为122.24秒,而 O的半衰期为70.606秒。 其余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少于27秒,其中大部分甚至少于83毫秒。 轻于 O的氧同位素的常见衰变类型是β + 衰变 并产生氮,而重于 O的同位素的衰变模式是β衰变并产生氟。

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质子,轰击重氧水之中的氧-18,通过(p,n)核反应,从而获得可以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同位素氟-18离子,用于合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所需的示踪剂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地球上的分布

氧元素占整个地壳质量的48.6%,它在地壳中基本上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每一千克的海水中溶解有2.8毫克的氧气,而海水中的氧元素差不多达到了88%.就整个地球而言,氧的质量分数为15.2%。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他们的生物细胞都有类似的组成,其中氧元素占到了65%的质量。而在地球大气层中,氧的含量占第二多,有20.946%。

危险性

高浓度的氧气能促进火迅速燃烧。氧化剂,如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和重铬酸盐被火接近时亦可能促进燃烧甚至引发爆炸,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会引起氧中毒。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液氧
相关条目氧氧气高压氧火箭推进剂
· 好氧生物
类型专性需氧生物只能在有氧气的环境下生存的生物。微需氧生物需要氧气来产生能量,但是这种生物,一般生活在在氧气含量只有约2-10%的环境中。兼性需氧生物兼性需氧生物(facultativeaerobes)又称为兼性好氧菌,这类微生物的适应范围广,在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均能生长。当环境中有氧气时,会使用氧气,但是当环境中没有氧气,就会像厌氧生物一样生存。如大肠杆菌(E.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等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成员、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nu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等。相关条目厌氧生物微需氧微生物专性需氧微生物
· 臭氧
发现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法国科学家克里斯蒂安·弗雷德日将它确定为臭氧。物理性质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或碳氟化合物而显蓝色。在-112℃凝结成深蓝色的液体,这是有危险性的,因为气态和液态的臭氧容易发生爆炸。温度低于-193℃,臭氧会形成紫黑色固体。大多数人都可以嗅到有点类似氯刺鼻的气味。暴露在0.1-1ppm的臭氧会产生头痛,眼睛灼热,刺激呼吸道。即使空气中有低浓度的臭氧,亦会破坏有机材料,如橡胶、塑料,及动物的肺部组织。臭氧是抗磁性的,这意味着它的电子都是成对的。性状臭氧具有等腰三角形结构,含有一个3中心4电子离域π键,三个氧原子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顶角为116.79度,密度约为氧气的1.5倍,其沸点和凝固点均高于氧。臭氧液态呈蓝色,固态呈紫色。它与氧气不同,带明显令人恶心的气味,但低浓度的臭氧闻起来就像下过
· 氧化
化工应用“氧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单元过程,更影响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用于许多化合物的制备:硫化铁氧化成二氧化硫,再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以制备硫酸;氮氧化成一氧化氮(以铂作为催化剂),再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以制备硝酸;磷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制备磷酸;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甲醇氧化被夺去氢生成甲醛;氯化氢氧化被夺去氢生成氯气和水。参见氧化还原反应还原
· 缺氧
概述缺氧是一个病理过程,严重能导致死亡。缺氧亦很容易发生,只要氧气不能够到达组织或细胞,就会发生缺氧。只要呼吸、血液的运送和氧气的运送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缺氧。缺氧也是一种普遍的死因,例如遇溺、因病缺氧等,都是导致死亡的原因。缺氧主要分为四种。乏氧性缺氧乏氧性缺氧(anoxichypoxia或hypotonichypoxia),即进入血液的氧性不足,从而导致缺氧。乏氧性缺氧会导致动脉血液的的含氧量不足。乏氧性缺氧主要发生在一些气氧分压不够高的地方,如高原。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hypemichypoxia),即因血红蛋白的携氧量过低或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从而导致缺氧。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即组织所收到的氧气分量不足(大多因为输血不足),从而导致缺氧。组织性缺氧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hypoxia),即组织发生生问题,不能正常地接收或使氧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