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名称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同文苑。翰林一词最早可以在汉代扬雄的《长杨赋》中看到 。由于汉代侍诏在玉堂殿,翰林院也常被称为 玉堂署 ,而翰林院人员往往必须修史、考订实录,故又称为 太史院 。
历史
翰林院始创于唐朝。初时主要收集各类文学、医卜、方伎、书画方面的人才,供皇帝游乐消遣。自唐玄宗后,分出翰林学士院,负责为皇帝起草机密诏制,旧翰林院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唐朝之后,翰林学士院的政治地位经历过“两高三低”的变化。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得势,翰林势力大降。宋朝后翰林院结构得到规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亦确立下来,权力达到唐以后第一次高峰。辽、西夏、金、元时期,虽仿效唐宋建立翰林院,以笼络汉族文人,但实权很少,辽朝更是将翰林院、国史院合并。明朝初期,翰林院恢复唐宋时的地位,达到第二个高峰。永乐朝之后,翰林院被内阁代替,逐步远离政治,成为撰修书史和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机构,但作为养才储望之所,翰林地位清贵,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都从此而出。清朝时,翰林的地位并无变化。清末的,以学校教育代替科举制度,使翰林院逐渐没落。清朝灭亡后,翰林院不复存在。
唐朝:翰林的形成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设立由各种有才能的人士供职的官署,称为“别院”,是为翰林院的前身。除文学人才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主要是供皇帝游乐消遣的机构,史称“翰林初置,人才与杂流并处” ,当时任职者并无名号,到了高宗时,开始称为“北门学士” 。唐玄宗时遴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初称 翰林待诏 ,为“等待诏见”之意,有张说、陆坚、张九龄等。后来改称 翰林供奉 ,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 。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另建 翰林学士院 ,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供职者称 翰林学士 ,简称学士,本身无品秩,以原品入值,由官员充任。任翰林的官员在履行翰林职责之外,与其它官员无异,照常工作。翰林学士院是负责起草诏命、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而原来的翰林院也称 旧翰林院 ,维持原本的功能,为普通机构。后来又设翰林 侍讲学士 和翰林 侍书学士 ,与学士院无关。翰林学士初置时,并无人数限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制,置学士六人 。宪宗时设立学士承旨,为众学士之首,单独召见 。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局面严重,皇帝与朝臣联合反对宦官的斗争以及朝臣内部的党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局面下,号称“天子私人”的翰林学士得以在政治地位大幅提高,先是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了中书省的权力;继而参预机密,权力趋于鼎盛。唐德宗时,翰林学士已有“内相”之称 。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工日趋明确。学士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内制;而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一般臣僚的任免及例行文告,称外制。二者并称两制,而内制重于外制。翰林学士也常被升为宰相。
至唐顺宗时,翰林权力达到过一次高峰。翰林学士王叔文与其他翰林学士实施新政,与当时集军中大权在手的宦官集团展开斗争,充分利用了翰林职权上的便利,不过最终失败。以后宦官集团基本控制了朝中大权,翰林势力又趋式微。
五代十国时期,翰林地位较低。后晋天福五年时更曾经一度取消翰林学士,将其职权并入中书舍人,但后来恢复 。
宋朝:翰林的制度化
宋朝沿袭唐代制度,设有翰林学士院 ,职责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 翰林学士承旨 ,其下有 翰林学士 、 知制诰 。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称为“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北宋前期,翰林学士沿袭唐代,不设品秩。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官居正三品,不任他职,专司内制。此外,同唐代一样,另设专掌方术伎艺供奉等事的翰林院 ,如翰林图画院等。
宋朝是翰林与科举接轨的时代。宋太宗时,开始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在唐朝,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以得到官职。到了宋代,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立即授予官职。这样,翰林学士必为进士出身。
当时的其他政权由于学习唐宋体制,也承袭了翰林制度。西夏设有翰林学士院;辽朝有翰林院,掌管汉文文书及刑狱等事务;金朝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草诏等事。
元朝翰林
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与金代相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朝翰林
文渊阁
明朝翰林院以永乐朝为界,经历了先盛后衰的过程。明朝初期,继承宋朝制度,改翰林学士院为翰林院,以 翰林学士承旨 为首,秩正三品,其下有 学士 、 侍讲学士 、 侍读学士 、 待制 、 应奉 和 典籍 等官职。不久后又降翰林学士为正五品,并革除学士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等官职,另设 《五经》博士 、 修撰 、 编修 和 检讨 。 初时的翰林院官员是经过荐举入职,与科举无关。天顺二年开始与进士挂钩,一甲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二甲为编修,以下为检讨。以后又将二甲、三甲中优秀者选为庶吉士,相当于“见习翰林” 。至此,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的局面 。
翰林参预政治的方式是通过内阁。内阁位于文渊阁,初时的大学士一般由翰林官员担任,后来连六部官员也有以翰林充任的。翰林品秩虽低,却是显贵的官职。虽为五品,宴祀时可以坐到四品官员之上 。
成祖朱棣靖难篡位后,开始重用内阁,而翰林院逐步与内阁分开,权力被削弱。宣德年初,内阁分为东西两房。西房为“能书者”之处,称为“西制敕房”;东房由学士等制订敕令的人组成,称为“东诰敕房”。正统七年(1442年),在文渊阁外另造翰林院,等闲者不得入文渊阁。这样,翰林院与文渊阁分离,翰林学士已不能查看诰敕,改由内阁掌管。此后制订诰敕等机密大事全由阁臣操办,翰林院已无法干预 。即使如此,内阁重臣仍皆出身翰林。
清朝翰林
清初翰林之职最初属于内三院,顺治之后沿袭明制,设翰林院。但由于清朝统治者为满人,在官制上采取了均衡满汉的方略。设 掌院学士 二人,满、汉各一人;其下有 侍读学士 、 侍讲学士 、 侍读 、 修撰 、 编修 、 典簿 、 检讨 、 待诏 、 庶吉士 等。侍读学士以下逢四至五年需大考,不过者要被除名翰林,因此有“翰林怕大考”之说。这时的翰林院与明时一样,地位清显,但并不参与机密大事,主要职务是修史编书、掌文词翰墨、充当皇子师傅、科举考官等等。同样承袭了明代的是,虽然翰林院无实际权力,由于被视为储才之所,重臣宰辅大都从翰林院出身,以至于道光咸丰年间,点翰林成为了仕途捷径。从编修、检讨做起,十年可做到侍郎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翰林制度也随之消失。
外班翰林
外班翰林 出现在清朝,指的是为保持翰林中满蒙人的比例而经皇帝特准,从科甲出身的满蒙官员中直接招取的翰林。由于非经正途而入,被戏称为“斗字翰林”,表示才学不够之意。但满蒙翰林并非全是靠此途径入馆,凭真才实学入翰林者亦众多,还出现了一家数代翰林的满蒙翰林世家。外班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满蒙两大民族敦儒重学的风气 。
洋翰林
洋翰林 指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后归国的留学生。19世纪末清廷批准派遣中国幼童到外国留学,由容闳、陈兰彬监督。之后留洋学生渐多,清廷对留洋归来的学生按文凭赐予进士出身或授官职,因此也被称为“洋进士”、“洋翰林” 。
翰林与科举制度
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宋朝之后正式确定下来。翰林制度可以看做科举的延伸,因为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中优秀者则成为庶吉士,简称“ 庶常 ”,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由“资深翰林”教导三年,称为“入馆”。三年后考试,称为“散馆”,考取者留于翰林,不入者通常外派知县 。
翰林与科举的另一个关系,是翰林官员担任科举的考官。明清两代,乡试、会试考官多由一、二品官员以及翰林担任 。雍正帝说:“开科取士,凡属考官,皆择人品端方,素行谨恪者为之。”可见能成为主考官是极大的荣誉。一般在京为官的翰林普遍穷困,担任主考官可获得巨额收入,例如地方官会送给考官“程仪”,也就是路费,有数千两之谱,加上中举的举人都会送上拜师钱。 《随园诗话》说:“穷翰林,任试差,遽买南妾一人,日日食鲜鱼活虾,瓦鸭火腿,绍兴酒,龙井茶。”
翰林与文化教育
北京国子监辟雍
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精英群体,翰林院对学术研究、整理以及儒学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作为储才之所,翰林院有修书编史的职责。明清两代期间,为了加强对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皇帝命翰林院进行了多次书籍汇编,对当时传世的文献予以校勘、编辑、重印,销毁皇帝认为应该毁禁的书目,汇成类书、丛书。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官解缙等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初名《文献大成》,后称《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汇集了先秦至明初各类书籍共八千余种 。清朝康熙年间,翰林官陈梦雷奉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一共一亿六千万字 。乾隆年间,翰林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奉旨主持编辑《四库全书》。自乾隆三十八年始,历时十年乃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十亿字。虽然在编撰过程中应皇帝要求删改销毁了大量书册,但也对当时的各类书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翰林院内藏有的珍本善本书籍不计其数,其中包括不少海内孤本 。
明清时期,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其主要官员如祭酒、司业等官缺也被纳入翰林官,使翰林与学校教育直接接轨。同时,不少失意的翰林官充任各地书院山长(校长)或主讲,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翰林与专制集权
从唐代起,作为“天子私人”的翰林就是皇帝扩大自身权力的工具。唐宋时期翰林不隶属于其它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翰林势力的扩大彰显着实权逐渐集中到皇帝的手上。明以后翰林被内阁代替,清朝时后者又被军机处取代。一次次的蜕变显示出专制集权程度的递增以至达到顶峰。翰林院的变迁恰是见证。
翰林院更是历代皇帝进行文化专制的象征之一。汉代建立了“独尊儒术”的思想专制后,知识分子与皇帝的关系并不紧密。士人可以售才学于朝廷,也可以归隐于荒野,更可以在笔下褒贬朝政。皇帝为了寻求知识分子的支持,也必须礼贤下士。科举制度和翰林制度的发展,则将社会上知识分子的精英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而随着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士人逐步将所有权力与尊严奉献给皇帝。君臣关系从汉唐之坐而论道,经过宋代的立而听命,发展为明清的臣子跪而请旨。尤其在清入关后,由于民族因素,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压迫更为严重。清朝皇帝个人素质较高,精力充沛,使得文臣变为皇帝身边的弄臣。出于对被统治的汉族的心理恐惧,清朝统治者也不会将权力分给汉族的大臣。明清还发生了多次的文字狱,并在清朝达到高峰。这使得知识界万马齐喑,造成了晚清知识分子气节的缺失 。
翰林与民族交融
汉族王朝在文化上的优势,使得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学习科举翰林制度。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曾首创殿试一甲头名即状元例授翰林院应奉的制度,使翰林与科举不可分割;元代创立蒙古翰林院,使将本民族士人安置其中;而就清代翰林而论,除汉族出身者外,不乏满、蒙翰林跻身其间,还有回族翰林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士子得选,遂使翰林院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所。清朝实施“满不点元”的政策,即满族士子按例不点状元。然而为了保持翰林中满蒙士子的比例,仍采用特授馆职和外班翰林的方式增加满蒙士子数量,客观上促进了满蒙民族的文化发展。此外,历代的太子师傅与皇帝的顾问都由翰林充当。汉族翰林对非汉族统治者的教育对后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关系 。
清末翰林对后世的影响
清代共有6472人得入翰林,形成了庞大的翰林群体,对清朝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清朝末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科举制度日显腐朽落后。西学东渐,翰林中也出现了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以救亡图强的声音。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沈葆祯等都是翰林出身。清朝灭亡后,遗留下来的翰林群体依然活跃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经济的舞台上。民国时期,教育总长蔡元培,北洋总统徐世昌,民族实业家张謇 ,书法家谭延闿 ,外交总长颜惠庆,书法家潘龄皋 俱是翰林中人。
清末翰林的后代子孙,由于受到父辈祖辈的学术熏陶,成为文学家、教育家的也不在少数。例子有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后人、著名教育家傅斯年,翰林吕凤岐之女、女子教育先驱吕碧城,翰林张佩纶的孙女、著名作家张爱玲,庶吉士周福清之孙、著名作家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以及其后的:末科探花商衍鎏之子、国学家商承祚,学术巨擘俞曲园曾孙、红学家俞平伯,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孙、社会史学家瞿同祖,嘉庆状元赵文楷后人、佛学家赵朴初,宗室翰林毓隆之孙、国学大师兼书法大家启功,溥仪老师陈宝琛的侄孙、经济学家陈岱孙等等 。
中国以外的翰林
越南
据黎崱《安南志略》所载,古代越南的文职官员中,就设有翰林院官。 至于它的发展,可追溯至太宁四年(1075年),李朝仁宗“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这是实行科举制度的开始。1076年(英武昭胜元年)李仁宗在升龙(今河内)设立国子监,选文职官员识字者入内习文。英武昭胜二年(1077年),试官员以书算刑律;广祐二年(1086年)成立翰林院,试全国有文学之才者充翰林院官。 以后的陈朝、胡朝中仍实行科举制度,翰林的职位也一直保留。陈朝时,翰林学士更参与政界,如陈圣宗时的黎文休便任翰林院学士及兵部尚书。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等的分析,这是说明了“儒生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到黎朝时科举兴盛,翰林院纳入正式规制,之后的阮朝亦加以承袭。明命帝改革官制时,修订了翰林院官职的品级,如掌院学士及直学士为正三品、侍读学士为正四品、侍讲学士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为正五品、翰林院侍讲及翰林院承旨为从五品、翰林院著作为正六品、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翰林院检讨为从七品、翰林院典籍为正八品、翰林院典簿为从八品、翰林院供奉为正九品、翰林院待诏为从九品。
翰林院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科举废除而消亡。而在现代越南语中,“翰林院”(越南语: viện hàn lâm / 院翰林 )一词意为“科学院”。如“俄罗斯科学院”在越南语中直译即为“俄科学翰林院”(越南语: Viện Hàn lâm Khoa học Nga / 院翰林科學俄 )
朝鲜
朝鲜于王氏高丽时代开始实施科举制度。太祖王建时参考泰封(后高句丽)的制度设置元风省,并在下面置学士院。至第8代君主显宗时改名为翰林院,是君主命令起草文件的部门。宋人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提到:“翰林院在乾德殿之西,所以处词学之臣。” 之后又改过几次名,到第31代恭愍王五年(1356年)时又改回翰林院。恭愍王十一年(1362年)改为艺文馆。又名文翰署、词林院、艺文春秋馆 ,但成为元朝的朝贡国后,则改为成均馆。在高丽一朝的发展中,曾出现“文翰”及“史官”两者合并的情况,就是前述的艺文春秋馆(合并于忠烈王三十四年,即1308年),后来虽曾于忠肃王十二年(1325年)分拆,但至高丽恭愍王元年(1389年),两者再度合并为艺文春秋馆。 朝鲜王朝之后,科举被两班垄断,进士直接授予官职。朝鲜官制中与翰林院类似的是承政院、弘文馆,负责传达王令,颁布诏书。但是科举考官的职责由礼曹负责 。
日本
日本在8、9世纪时曾仿照唐朝的制度举办贡举,但到了11世纪后已名存实亡,并不与举官授职衔接。日本的官制为“二宫八省”,其中并无翰林院。与翰林院类似的机构是中务省,负责保卫工作以及草拟诏书,确保上命下达 。
参见
职官
内阁
国子监
科举
状元
庶吉士
三元及第
参考文献
来源
傅璇琮:《唐永贞年间翰林学士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1
王定勇、李昌集:《唐翰林制沿革考》,《扬州大学学报》,2001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