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翰林院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6
转发:0
评论:0
名称翰林,即文翰之林,意同文苑。翰林一词最早可以在汉代扬雄的《长杨赋》中看到。由于汉代侍诏在玉堂殿,翰林院也常被称为玉堂署,而翰林院人员往往必须修史、考订实录,故又称为太史院。历史翰林院始创于唐朝。初时主要收集各类文学、医卜、方伎、书画方面的人才,供皇帝游乐消遣。自唐玄宗后,分出翰林学士院,负责为皇帝起草机密诏制,旧翰林院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唐朝之后,翰林学士院的政治地位经历过“两高三低”的变化。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得势,翰林势力大降。宋朝后翰林院结构得到规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亦确立下来,权力达到唐以后第一次高峰。辽、西夏、金、元时期,虽仿效唐宋建立翰林院,以笼络汉族文人,但实权很少,辽朝更是将翰林院、国史院合并。明朝初期,翰林院恢复唐宋时的地位,达到第二个高峰。永乐朝之后,翰林院被内阁代替,逐步远离政治,成为撰修书史和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机...

名称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同文苑。翰林一词最早可以在汉代扬雄的《长杨赋》中看到 。由于汉代侍诏在玉堂殿,翰林院也常被称为 玉堂署 ,而翰林院人员往往必须修史、考订实录,故又称为 太史院 。

历史

翰林院始创于唐朝。初时主要收集各类文学、医卜、方伎、书画方面的人才,供皇帝游乐消遣。自唐玄宗后,分出翰林学士院,负责为皇帝起草机密诏制,旧翰林院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唐朝之后,翰林学士院的政治地位经历过“两高三低”的变化。五代十国时期,武人得势,翰林势力大降。宋朝后翰林院结构得到规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亦确立下来,权力达到唐以后第一次高峰。辽、西夏、金、元时期,虽仿效唐宋建立翰林院,以笼络汉族文人,但实权很少,辽朝更是将翰林院、国史院合并。明朝初期,翰林院恢复唐宋时的地位,达到第二个高峰。永乐朝之后,翰林院被内阁代替,逐步远离政治,成为撰修书史和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机构,但作为养才储望之所,翰林地位清贵,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都从此而出。清朝时,翰林的地位并无变化。清末的,以学校教育代替科举制度,使翰林院逐渐没落。清朝灭亡后,翰林院不复存在。

唐朝:翰林的形成

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设立由各种有才能的人士供职的官署,称为“别院”,是为翰林院的前身。除文学人才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主要是供皇帝游乐消遣的机构,史称“翰林初置,人才与杂流并处” ,当时任职者并无名号,到了高宗时,开始称为“北门学士” 。唐玄宗时遴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初称 翰林待诏 ,为“等待诏见”之意,有张说、陆坚、张九龄等。后来改称 翰林供奉 ,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 。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另建 翰林学士院 ,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供职者称 翰林学士 ,简称学士,本身无品秩,以原品入值,由官员充任。任翰林的官员在履行翰林职责之外,与其它官员无异,照常工作。翰林学士院是负责起草诏命、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而原来的翰林院也称 旧翰林院 ,维持原本的功能,为普通机构。后来又设翰林 侍讲学士 和翰林 侍书学士 ,与学士院无关。翰林学士初置时,并无人数限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制,置学士六人 。宪宗时设立学士承旨,为众学士之首,单独召见 。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局面严重,皇帝与朝臣联合反对宦官的斗争以及朝臣内部的党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局面下,号称“天子私人”的翰林学士得以在政治地位大幅提高,先是起草内制、参谋顾问,侵夺了中书省的权力;继而参预机密,权力趋于鼎盛。唐德宗时,翰林学士已有“内相”之称 。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分工日趋明确。学士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内制;而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一般臣僚的任免及例行文告,称外制。二者并称两制,而内制重于外制。翰林学士也常被升为宰相。

至唐顺宗时,翰林权力达到过一次高峰。翰林学士王叔文与其他翰林学士实施新政,与当时集军中大权在手的宦官集团展开斗争,充分利用了翰林职权上的便利,不过最终失败。以后宦官集团基本控制了朝中大权,翰林势力又趋式微。

五代十国时期,翰林地位较低。后晋天福五年时更曾经一度取消翰林学士,将其职权并入中书舍人,但后来恢复 。

宋朝:翰林的制度化

宋朝沿袭唐代制度,设有翰林学士院 ,职责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学士中资格最老的称 翰林学士承旨 ,其下有 翰林学士 、 知制诰 。其他官员入院而未授学士,称为“直院学士”。如果学士缺员,由其他官员暂行院中文书,则称“学士院权直”或“翰林权直”。北宋前期,翰林学士沿袭唐代,不设品秩。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职,官居正三品,不任他职,专司内制。此外,同唐代一样,另设专掌方术伎艺供奉等事的翰林院 ,如翰林图画院等。

宋朝是翰林与科举接轨的时代。宋太宗时,开始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在唐朝,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以得到官职。到了宋代,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立即授予官职。这样,翰林学士必为进士出身。

当时的其他政权由于学习唐宋体制,也承袭了翰林制度。西夏设有翰林学士院;辽朝有翰林院,掌管汉文文书及刑狱等事务;金朝置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等,掌草诏等事。

元朝翰林

元朝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与金代相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朝翰林

翰林院

 文渊阁

明朝翰林院以永乐朝为界,经历了先盛后衰的过程。明朝初期,继承宋朝制度,改翰林学士院为翰林院,以 翰林学士承旨 为首,秩正三品,其下有 学士 、 侍讲学士 、 侍读学士 、 待制 、 应奉 和 典籍 等官职。不久后又降翰林学士为正五品,并革除学士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等官职,另设 《五经》博士 、 修撰 、 编修 和 检讨 。 初时的翰林院官员是经过荐举入职,与科举无关。天顺二年开始与进士挂钩,一甲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二甲为编修,以下为检讨。以后又将二甲、三甲中优秀者选为庶吉士,相当于“见习翰林” 。至此,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的局面 。

翰林参预政治的方式是通过内阁。内阁位于文渊阁,初时的大学士一般由翰林官员担任,后来连六部官员也有以翰林充任的。翰林品秩虽低,却是显贵的官职。虽为五品,宴祀时可以坐到四品官员之上 。

成祖朱棣靖难篡位后,开始重用内阁,而翰林院逐步与内阁分开,权力被削弱。宣德年初,内阁分为东西两房。西房为“能书者”之处,称为“西制敕房”;东房由学士等制订敕令的人组成,称为“东诰敕房”。正统七年(1442年),在文渊阁外另造翰林院,等闲者不得入文渊阁。这样,翰林院与文渊阁分离,翰林学士已不能查看诰敕,改由内阁掌管。此后制订诰敕等机密大事全由阁臣操办,翰林院已无法干预 。即使如此,内阁重臣仍皆出身翰林。

清朝翰林

清初翰林之职最初属于内三院,顺治之后沿袭明制,设翰林院。但由于清朝统治者为满人,在官制上采取了均衡满汉的方略。设 掌院学士 二人,满、汉各一人;其下有 侍读学士 、 侍讲学士 、 侍读 、 修撰 、 编修 、 典簿 、 检讨 、 待诏 、 庶吉士 等。侍读学士以下逢四至五年需大考,不过者要被除名翰林,因此有“翰林怕大考”之说。这时的翰林院与明时一样,地位清显,但并不参与机密大事,主要职务是修史编书、掌文词翰墨、充当皇子师傅、科举考官等等。同样承袭了明代的是,虽然翰林院无实际权力,由于被视为储才之所,重臣宰辅大都从翰林院出身,以至于道光咸丰年间,点翰林成为了仕途捷径。从编修、检讨做起,十年可做到侍郎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翰林制度也随之消失。

外班翰林

外班翰林 出现在清朝,指的是为保持翰林中满蒙人的比例而经皇帝特准,从科甲出身的满蒙官员中直接招取的翰林。由于非经正途而入,被戏称为“斗字翰林”,表示才学不够之意。但满蒙翰林并非全是靠此途径入馆,凭真才实学入翰林者亦众多,还出现了一家数代翰林的满蒙翰林世家。外班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满蒙两大民族敦儒重学的风气 。

洋翰林

洋翰林 指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后归国的留学生。19世纪末清廷批准派遣中国幼童到外国留学,由容闳、陈兰彬监督。之后留洋学生渐多,清廷对留洋归来的学生按文凭赐予进士出身或授官职,因此也被称为“洋进士”、“洋翰林” 。

翰林与科举制度

翰林制度和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宋朝之后正式确定下来。翰林制度可以看做科举的延伸,因为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中优秀者则成为庶吉士,简称“ 庶常 ”,进入翰林院“庶常馆”由“资深翰林”教导三年,称为“入馆”。三年后考试,称为“散馆”,考取者留于翰林,不入者通常外派知县 。

翰林与科举的另一个关系,是翰林官员担任科举的考官。明清两代,乡试、会试考官多由一、二品官员以及翰林担任 。雍正帝说:“开科取士,凡属考官,皆择人品端方,素行谨恪者为之。”可见能成为主考官是极大的荣誉。一般在京为官的翰林普遍穷困,担任主考官可获得巨额收入,例如地方官会送给考官“程仪”,也就是路费,有数千两之谱,加上中举的举人都会送上拜师钱。 《随园诗话》说:“穷翰林,任试差,遽买南妾一人,日日食鲜鱼活虾,瓦鸭火腿,绍兴酒,龙井茶。”

翰林与文化教育

翰林院

 北京国子监辟雍

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精英群体,翰林院对学术研究、整理以及儒学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作为储才之所,翰林院有修书编史的职责。明清两代期间,为了加强对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皇帝命翰林院进行了多次书籍汇编,对当时传世的文献予以校勘、编辑、重印,销毁皇帝认为应该毁禁的书目,汇成类书、丛书。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翰林官解缙等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初名《文献大成》,后称《永乐大典》。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汇集了先秦至明初各类书籍共八千余种 。清朝康熙年间,翰林官陈梦雷奉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1000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一共一亿六千万字 。乾隆年间,翰林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奉旨主持编辑《四库全书》。自乾隆三十八年始,历时十年乃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十亿字。虽然在编撰过程中应皇帝要求删改销毁了大量书册,但也对当时的各类书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理。翰林院内藏有的珍本善本书籍不计其数,其中包括不少海内孤本 。

明清时期,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其主要官员如祭酒、司业等官缺也被纳入翰林官,使翰林与学校教育直接接轨。同时,不少失意的翰林官充任各地书院山长(校长)或主讲,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翰林与专制集权

从唐代起,作为“天子私人”的翰林就是皇帝扩大自身权力的工具。唐宋时期翰林不隶属于其它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翰林势力的扩大彰显着实权逐渐集中到皇帝的手上。明以后翰林被内阁代替,清朝时后者又被军机处取代。一次次的蜕变显示出专制集权程度的递增以至达到顶峰。翰林院的变迁恰是见证。

翰林院更是历代皇帝进行文化专制的象征之一。汉代建立了“独尊儒术”的思想专制后,知识分子与皇帝的关系并不紧密。士人可以售才学于朝廷,也可以归隐于荒野,更可以在笔下褒贬朝政。皇帝为了寻求知识分子的支持,也必须礼贤下士。科举制度和翰林制度的发展,则将社会上知识分子的精英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而随着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士人逐步将所有权力与尊严奉献给皇帝。君臣关系从汉唐之坐而论道,经过宋代的立而听命,发展为明清的臣子跪而请旨。尤其在清入关后,由于民族因素,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压迫更为严重。清朝皇帝个人素质较高,精力充沛,使得文臣变为皇帝身边的弄臣。出于对被统治的汉族的心理恐惧,清朝统治者也不会将权力分给汉族的大臣。明清还发生了多次的文字狱,并在清朝达到高峰。这使得知识界万马齐喑,造成了晚清知识分子气节的缺失 。

翰林与民族交融

汉族王朝在文化上的优势,使得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学习科举翰林制度。由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曾首创殿试一甲头名即状元例授翰林院应奉的制度,使翰林与科举不可分割;元代创立蒙古翰林院,使将本民族士人安置其中;而就清代翰林而论,除汉族出身者外,不乏满、蒙翰林跻身其间,还有回族翰林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优秀士子得选,遂使翰林院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所。清朝实施“满不点元”的政策,即满族士子按例不点状元。然而为了保持翰林中满蒙士子的比例,仍采用特授馆职和外班翰林的方式增加满蒙士子数量,客观上促进了满蒙民族的文化发展。此外,历代的太子师傅与皇帝的顾问都由翰林充当。汉族翰林对非汉族统治者的教育对后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关系 。

清末翰林对后世的影响

清代共有6472人得入翰林,形成了庞大的翰林群体,对清朝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到了清朝末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科举制度日显腐朽落后。西学东渐,翰林中也出现了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以救亡图强的声音。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沈葆祯等都是翰林出身。清朝灭亡后,遗留下来的翰林群体依然活跃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经济的舞台上。民国时期,教育总长蔡元培,北洋总统徐世昌,民族实业家张謇 ,书法家谭延闿 ,外交总长颜惠庆,书法家潘龄皋 俱是翰林中人。

清末翰林的后代子孙,由于受到父辈祖辈的学术熏陶,成为文学家、教育家的也不在少数。例子有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后人、著名教育家傅斯年,翰林吕凤岐之女、女子教育先驱吕碧城,翰林张佩纶的孙女、著名作家张爱玲,庶吉士周福清之孙、著名作家鲁迅(周树人)和周作人,以及其后的:末科探花商衍鎏之子、国学家商承祚,学术巨擘俞曲园曾孙、红学家俞平伯,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孙、社会史学家瞿同祖,嘉庆状元赵文楷后人、佛学家赵朴初,宗室翰林毓隆之孙、国学大师兼书法大家启功,溥仪老师陈宝琛的侄孙、经济学家陈岱孙等等 。

中国以外的翰林

越南

据黎崱《安南志略》所载,古代越南的文职官员中,就设有翰林院官。 至于它的发展,可追溯至太宁四年(1075年),李朝仁宗“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这是实行科举制度的开始。1076年(英武昭胜元年)李仁宗在升龙(今河内)设立国子监,选文职官员识字者入内习文。英武昭胜二年(1077年),试官员以书算刑律;广祐二年(1086年)成立翰林院,试全国有文学之才者充翰林院官。 以后的陈朝、胡朝中仍实行科举制度,翰林的职位也一直保留。陈朝时,翰林学士更参与政界,如陈圣宗时的黎文休便任翰林院学士及兵部尚书。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等的分析,这是说明了“儒生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到黎朝时科举兴盛,翰林院纳入正式规制,之后的阮朝亦加以承袭。明命帝改革官制时,修订了翰林院官职的品级,如掌院学士及直学士为正三品、侍读学士为正四品、侍讲学士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为正五品、翰林院侍讲及翰林院承旨为从五品、翰林院著作为正六品、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翰林院检讨为从七品、翰林院典籍为正八品、翰林院典簿为从八品、翰林院供奉为正九品、翰林院待诏为从九品。

翰林院直到20世纪初,才随着科举废除而消亡。而在现代越南语中,“翰林院”(越南语: viện hàn lâm / 院翰林 )一词意为“科学院”。如“俄罗斯科学院”在越南语中直译即为“俄科学翰林院”(越南语: Viện Hàn lâm Khoa học Nga / 院翰林科學俄 )

朝鲜

朝鲜于王氏高丽时代开始实施科举制度。太祖王建时参考泰封(后高句丽)的制度设置元风省,并在下面置学士院。至第8代君主显宗时改名为翰林院,是君主命令起草文件的部门。宋人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提到:“翰林院在乾德殿之西,所以处词学之臣。” 之后又改过几次名,到第31代恭愍王五年(1356年)时又改回翰林院。恭愍王十一年(1362年)改为艺文馆。又名文翰署、词林院、艺文春秋馆 ,但成为元朝的朝贡国后,则改为成均馆。在高丽一朝的发展中,曾出现“文翰”及“史官”两者合并的情况,就是前述的艺文春秋馆(合并于忠烈王三十四年,即1308年),后来虽曾于忠肃王十二年(1325年)分拆,但至高丽恭愍王元年(1389年),两者再度合并为艺文春秋馆。 朝鲜王朝之后,科举被两班垄断,进士直接授予官职。朝鲜官制中与翰林院类似的是承政院、弘文馆,负责传达王令,颁布诏书。但是科举考官的职责由礼曹负责 。

日本

日本在8、9世纪时曾仿照唐朝的制度举办贡举,但到了11世纪后已名存实亡,并不与举官授职衔接。日本的官制为“二宫八省”,其中并无翰林院。与翰林院类似的机构是中务省,负责保卫工作以及草拟诏书,确保上命下达 。

参见

职官

内阁

国子监

科举

状元

庶吉士

三元及第

参考文献

来源

傅璇琮:《唐永贞年间翰林学士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1

王定勇、李昌集:《唐翰林制沿革考》,《扬州大学学报》,2001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翰林院检讨况绍中
况绍中,字宝斋,清朝湖广武昌府江夏县鄂家边湾人,历康雍乾嘉四朝,享年八十有余。自幼为科举成名饱读四书五经,可是天违人愿,累试不中,后来一直办私塾,教书为业。之后一边教书,一边备学赶考,矢志不渝。每逢乡考中试,场场报名,有时还与其学生同考场。由于从教多年,为师渐有长进,其门下学生不乏有中取之人,真乃徒进师不进。更有趣的是,这些考中的学生后来都有一官半职,有的还被朝廷派遣,回鄂督学监考,这样昔日的“学生”,就考他这个“先生”了。相传,一次朝廷开科考试,况绍中也在赶考,监考官就是他昔日的学生。此“学生”早闻恩师经历,见他考试不“进”年龄进,先生不“中”学生“中”,很是同情,于是就把他这位昔日的先生请到一处说:“您昔日是在下之师,今还是我的恩师,这场考试,先生就不必考了。”此情此景,是这况老先生最不愿意看到的,见“学生”如此一说,不知是取笑还是感恩。这监考官早就看出老先生的心思,接着说:“先生连年...
· 翰林院:当官为何拼命往里钻?
翰林院是清朝数一数二的清水衙门,但奇怪的是读书人做官的人无一不魂牵梦绕的想金翰林,翰林院成了天下读书人梦想天堂。那么,导致这种原因是出于何总历史成因呢?在殿试发榜后不久,一甲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就会接到上谕,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这就是科举时代读书人视为最高荣誉的“点翰林”。而二甲出身的那些进士们想进入翰林院还得要经过朝考。在朝考中脱颖而出的将进入翰林院,进入翰林院的进士名为“庶吉士”。一般被选入翰林院的除了考试成绩以外,还要经过面试,任你答卷做的再好,但是长成歪脑袋斗鸡眼的,也是没有机会入选的。翰林院的这些翰林们被视为朝廷的“储相”,是高级官员的储备人才。但是这个衙门没有高收入,翰林院的庶吉士每月可以得到户部提供的四两多银子的生活费,这个待遇相当于一个知县。当然进了翰林院应酬太多,逢年过节又要给老师和官员送礼,这点银子显然是入不敷出,而他们也不像知县那样...
· 记缠岗“饶庆捷题翰林院”牌匾
饶建祥王绍沪2014年12月19日,茶阳饶氏联谊会饶仁河、饶和平、饶建祥一行20余人,在参加江西南康“百家姓和谐城”饶氏新宗祠落成庆典后,驱车永丰县缠岗镇当地的新宗祠。其间,当地族人特地抬出一块立式雕版古匾,匾文为“乾隆乙未科翰林院饶庆捷立”,并刻有饶庆捷的朱白两方印鉴。这块牌匾由香樟木制成,宽约60公分,高约96公分,厚约5公分,四周为波纹状边,边饰和匾文均为凸版雕刻,用纯金鎏镀,制作的工艺上乘,其文物价值不可估量。据饶氏联谊会族谱记载,茶阳饶氏始祖四郎公出生于缠岗镇,后随父济宇公在福建汀州八角楼居住。由于南宋末年元兵南侵,世乱纷纷,饶四郎公为避战乱,从汀州辗转迁至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神泉乡(即今大埔县茶阳镇)落居。饶庆捷翰林后,为饮水思源,亦为荣宗耀祖,将这块荣誉牌匾专程从广东大埔茶阳送往江西永丰县缠岗镇祖居地悬挂纪念,是很有意义的。饶庆捷(1739—1813),茶阳城北人,号曼唐,时人...
· 明朝翰林院学士罗钦顺的一生
罗钦顺1465年12月8日—1547年5月13日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学者,官员,江西泰和人。1492年,罗钦顺中乡试第一名。次年又考取会试第三,授任翰林院编修。罗钦顺全神贯注地研究学问,他避开了所有的社交应酬。罗钦顺1502年,罗钦顺擢升南京国子监司业。1503年至1504年末,罗钦顺与祭酒章懋通力合作,很好地改善了国子监的学风。当时,他全心苦读“四书五经”和宋代哲学家的著作。通过长期潜心研读这些著述,他认为程氏二兄弟(程颢,1032—1085年,程颐,1033—1107年),张载(1020—1077年),和朱熹(113年—1200年)都曾研究过佛教并了解其本质,但当他们全面理解儒学之后,发现佛教中存在的一般性错误(尤其是颇具影响力的禅宗中的错误)极为显见,以至于他们不但远离佛教,而且还竭力去驳斥它。在另一场合,罗钦顺认为朱熹对陆九渊(119—1192年)的批评有充分的依据。武宗朱厚...
· 四川井研雷氏翰林院牌坊(筹)对联
雷公起剑“持帝懿聖旨”辅朝报国功盖万代汉广雷轮“执皇诰御令”兴族安邦名垂千秋背面备用:背靠龟山望卧凤一桥二祥龙承继祖训览华经九子十翰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