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承乾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0
转发:0
评论:0
生平李承乾因生于承乾殿,故以此为名[1]。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恒山郡王。武德五年(622年)八月,徙封中山郡王。太宗即位,于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贞观八年(634年),加元服。贞观九年正月甲申,纳太子妃苏氏[2]。成年后,李承乾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后因唐太宗处死太子的宠童称心,父子关系也陷入僵化。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派遣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谋杀弟弟魏王李泰,未遂。遂与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歃血为盟,决定武力叛变谋杀亲父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后来齐王李祐谋反牵扯出李承乾和汉王李元昌等人...

生平

李承乾因生于承乾殿,故以此为名[1]。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恒山郡王。武德五年(622年)八月,徙封中山郡王。太宗即位,于武德九年(626年)十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贞观八年(634年),加元服。贞观九年正月甲申,纳太子妃苏氏[2]。

成年后,李承乾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后因唐太宗处死太子的宠童称心,父子关系也陷入僵化。

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派遣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谋杀弟弟魏王李泰,未遂。遂与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歃血为盟,决定武力叛变谋杀亲父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后来齐王李祐谋反牵扯出李承乾和汉王李元昌等人的谋反案,为免重蹈自己的覆辙,贞观十八年(644年)四月六日,李承乾皇储之位被唐太宗所废。尔后,由于长孙无忌强力的支持,李承乾的同母弟李治被立为太子,此在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亦同。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3]、侯君集皆处死。贞观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郁郁而终[a],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

家庭

妻妾

太子妃苏氏(一说苏璟[来源请求],苏亶第三女,苏威曾孙女,苏勗侄女,苏瓌之姐,苏颋姑母,贞观九年成婚[2])

良娣张氏,小名南阳,姿容殊丽,有宠于李承乾,育一子,早夭,承乾谋反后受牵连被杀。[来源请求]

妾王氏

男宠

称心,相传李承乾有“龙阳之癖”,与称心有同性恋,唐太宗因此大怒,处死称心

子孙

李象,苏氏所出,怀州别驾、赠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越州刺史、郇国公

李昌(李适之,李象的第四子)在唐玄宗年间任宰相后,李承乾被追赠恒山愍王,李象追赠越州都督、郇国公。

李厥,第三子,妾王氏所出,鄂州别驾,赠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妻琅琊王氏王憍梵李昶,汉州刺史、左右羽林将军、扶风郡太守,赠左千牛将军李泽,河南府长水县令李惬,京兆府兵曹参军

李立则,检校员外郎兼侍御史。女婿严愈

李液

李某

李某

李慎

李浑

李怀

李悦

李侃

李旭,某卫将军

李医,良娣张氏所出

永安郡主,良娣张氏所出,夫沈程昭

后来的卢龙节度使武威郡王李载义为李承乾后人。

李承乾碑和墓志铭

恒山愍王李承乾碑,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十二月四日(739年1月17日)立,原存于李承乾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首及碑身上端断裂残缺,现高1.52米,下宽1.05米,厚0.29米。碑文为篆书,共十五行,每行字数不等。此碑系1975年发现。

李承乾墓志铭,1972年冬出土于陕西醴泉县烟霞乡马寨村西南约700米处李承乾墓中,墓志盖厚10厘米,底边长60.8厘米,盖面篆书《唐故恒山愍王墓志铭》九字,志文为楷书,共十二行,95字。

李承乾

唐故恒山愍王墓志铭

 

《恒山愍王李承乾碑》

唐故恒山愍王赠荆州大都督神道之碑  王讳承乾,字高明, 高祖神尧皇帝之孙, 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子, 睿宗玄真皇帝伯。祖以开元廿六年五月廿九日奉敕陪葬昭陵。妃苏氏祔焉,礼也。妃即隋仆射邳国公威之曾孙、鸿胪卿夔之孙、皇朝沁州刺史亶之第三女也。 长子怀州别驾、赠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越州刺史、郇国公象, 象子〇〇将军、赠使持节怀州诸军事、怀州刺史玭, 次〇〇别驾、赠使持节齐州诸军事、齐州刺史静, 次御史大夫适之, 次子鄂州别驾、赠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厥, 厥子〇〇中郎将、赠左千牛将军昶, 次〇〇〇旭 粤以开元廿六年岁次戊寅十二月甲子朔四日丁卯建

 

《唐故恒山愍王墓志铭》

大唐故恒山愍王荆州诸军事荆州大都督墓志铭  王讳承乾,字高明,太宗文武圣皇帝长子,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薨,开元廿五年十二月八日奉敕官供,陪葬昭陵柏城内,京兆府醴泉县安乐乡普济里东赵村,西北去陵一十八里。妃苏氏招魂合祔。 开元廿六年岁次戊寅五月戊辰朔廿九日景申,礼也。

注释

 a. 墓志为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643年11月17日)薨

引用

1. ^ 《旧唐书·卷76》恒山王承乾,太宗长子也,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

2. ^ 跳转至:2.0 2.1 《册府元龟·卷八十◎帝王部 庆赐第二》八年二月丙午以皇太子承乾加元服降死罪以下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赐爵一级天下大〇三日戊申宴群臣赐帛各有差。九年正月甲申皇太子承乾纳妃苏氏宴群臣赐帛各有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简介李承乾是怎么死的?
李承乾,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虽然他是嫡长子,可是却也没由当上皇帝。那么,这个李承乾,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有什么资料?李承乾简介李承乾,字高明,出生于公元618年,死于公元645年,享年27岁。李承乾,因生于承乾殿,故以此为名。武德三年六月,封为恒山郡王。武德五年八月,徙封中山郡王。太宗即位,于武德九年十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这个时候的李承乾,武德三年六月,封为恒山郡王。武德五年八月,徙封中山郡王。太宗即位,于武德九年十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到后来,人性中好玩乐的天性就暴露出来。但害怕父亲责怪,就隐藏自己的行迹。朝庭之上,说的都是忠孝之类的言辞。下朝后与一群年纪相仿的同龄人嬉戏娱乐。有老成持重的左右亲近之人加以劝谏,他则高坐引咎自责,非常善于机辩。提意见的人都回答不及。所以人人都以为他比较贤良。但之后每每病重犯。一些宫内重臣常常规劝。太...
· 李承乾的母亲是谁?李承乾为什么被废?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长子,也是李世民最喜爱的皇子,李世民继位之后即册封李承乾为太子。此后在漫长的时间中,从没有想过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李世民为何对李承乾如此宠爱,和李承乾的生母脱不开关系。李承乾的生母,正是唐太宗嫡妻文德皇后长孙氏,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籍贯洛阳,小字观音婢,祖上是北魏宗室,因为居宗室之长,所以后来在孝文帝改革的时候,赐姓长孙。长孙皇后出身名门,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哥哥为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是家中小女儿,所以受到家中父母兄长宠爱,当然也没有忽视她的教育。长大之后,对长孙皇后的婚事也十分用心。当时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睿智大气,长孙家看中她的品德,认为她教养出来的子女都不差,所以就有了与李家结亲的念头。在两家人的撮合下,最终长孙皇后嫁给了李世民。当时长孙皇后13岁,李世民16岁,两人此后开始了互信互爱的婚后生活。长孙皇后贤良淑德,李...
· 《唐砖》太子李承乾历史原型李承乾为何黑化造反?
《唐砖》是孑与2创作的历史穿越类小说,因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大唐图卷,写意名士风流,在起点网连载期间受到读者的欢迎。《唐砖》作为热门IP,传出改拍电视剧的消息之后就受到原著党的期待。如今电视剧终于播出,却备受诟病。原著党纷纷表示这部电视剧只是披着“唐砖”的外衣,挂着这个名,内里的故事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当然本文讨论的并非《唐砖》这部小说和电视剧,而是为大家讲一讲作为主角云不器初期辅助的太子李承乾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一位怎样的人,又有着怎样的结局。李承乾作为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从出生开始就背负着父亲很高的期望。而他幼时聪慧过人,更让唐太宗喜爱。武德九年李世民成功登基,他刚一当上皇帝就将自己的长子李承乾册封为太子。从八岁时候开始,李承乾就过上了万众瞩目的生活。如同所有的父母想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盼他将来成龙成凤一样,唐太宗十分重视太子李承乾的教育。不仅为他延请名儒,而且还在李承乾1...
· 唐太宗爱子李承乾简介李承乾是怎么死的?
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他的母亲是长孙皇后,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且还是唐太宗的长子,可以说从生下来开始,就已经注定辉煌。唐太宗一生儿女不少,但是最宠爱的还是李承乾。不仅仅是唐太宗,就连唐太祖李渊对于自己这个孙儿也十分看重。李承乾的名是李渊亲自取的,为何叫“承乾”,其实是取承继之意。也许当时李渊没有让李世民继位的想法,但是也的确对李承乾满怀期待,希望他日后能如自己的父亲一样优秀。李承乾尚在襁褓之时,就被封为恒山王。三岁大的时候,李世民以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为李承乾侍读。公元624年,因为父亲的功绩,李承乾又迁中山王。李世民对于这个儿子十分看重,平定王世充后,专门给他请来陆德明与孔颖达两位儒学大师教授李承乾学业。李世民继位之后,当即就立下李承乾为太子,此后从没有动摇过李承乾继任者地位的想法。别看李承乾长大了荒唐无比,但是小的时候却聪慧惹人爱。当时李承乾有位老师,因为有腿疾,所以出入都比较困难...
· 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李承乾下场如何?
自古以来,谋反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好下场,就算皇子谋反也是一样的。可在唐朝历史上,唐太宗的儿子太子李承乾就谋反了,到了要算账的时候,太宗却不忍心责罚儿子,极力保全他的性命,最终只被废为庶人,充军到黔州。说实话,太宗宠爱儿子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尤其是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生的几个孩子,他对他们的宠爱远胜其他儿女。李承乾是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所生的嫡长子,其生母就是长孙皇后。根据史书的记载,这位皇子出生于承乾宫,因此他的爷爷唐高祖李渊便亲赐他“承乾”之名,有继承皇业,总领乾坤之意。高祖非常喜欢李承乾,一年之后就封襁褓中的李承乾为恒山王,后来李承乾5岁时徙封中山王。李世民也非常喜欢李承乾,对他寄予厚望。在李承乾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李世民就专门请来陆德明与孔颖达两位儒学大师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天资聪颖的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帝,就将年仅7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待李承乾稍稍长大,李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