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程颢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24
转发:0
评论:0
生平《晩笑堂竹荘画传》程颢像其祖父任黄陂县令,卒于该县。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后来还做了县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程颢与其弟程颐共同为宋代理学奠定了基业,“新儒学”的真正成立,自程氏兄弟始。世称“二程”,大哥叫大程,程颐叫小程。因二程兄弟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世称其学为“洛学”。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贡献在“天理”的发现,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说法。他把“理”视为宇宙的本原。认为知识、真理的来源,知识内在于人的心中,“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就天道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为学以“识仁”为主,《识仁篇》提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定性书》则说“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在教育上,程颢先后在嵩阳、扶沟...

生平

程颢

《晩笑堂竹荘画传》程颢像

其祖父任黄陂县令,卒于该县。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后来还做了县尉。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

程颢与其弟程颐共同为宋代理学奠定了基业,“新儒学”的真正成立,自程氏兄弟始。世称“二程”,大哥叫大程,程颐叫小程。因二程兄弟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世称其学为“洛学”。程氏兄弟最重要的贡献在“天理”的发现,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说法。他把“理”视为宇宙的本原。认为知识、真理的来源,知识内在于人的心中,“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就天道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为学以“识仁”为主,《识仁篇》提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定性书》则说“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在教育上,程颢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己。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

大程为人随和活泼,在洛阳讲学十余年,弟子有“如坐春风”之喻。小程则严肃刚直,兄弟个性异同,讲学时间比其兄还长,达三十余年之久。新儒学发展到南宋,朱熹实为集大成者,而以小程为正统。小程整日严肃脸孔,端坐如木人,神圣不可侵犯。被视为所谓“道学脸孔”。大程活了五十四岁,小程则活了七十五岁。二程兄弟、张载、邵雍、司马光、周敦颐六人,朱熹称之为“北宋六先生”。

程颢在熙宁元年向宋神宗上《论王霸札子》和《论十事札子》,并肯定王安石变法。变法之初曾视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

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程颐为“正”。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程颢
[程颢像]程颢(1032~1085),教育家。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洛阳人。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y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父程官至太中大夫。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宋史》本传称:“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人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与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己。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
· “二程”之程颢简介程颢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程颢别称:明道先生字号:伯淳谥号:纯公国家:中国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汉族原籍:河南洛阳出生地:湖北黄陂县出生日期:1032年逝世日期:1085年信仰:儒家封爵:豫国公封号:河南伯主要作品:论王霸札子、论十事札子其他成就:开创新儒学,为宋代理学奠定基业程颢是“二程”当中的哥哥,与程颐是亲兄弟。程颢比程颐早出生一年,在明道元年出生,祖籍中山府,几经搬迁,最终在河南府定居。程家是一个官宦世家,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父程遹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程颢的父亲也官至太中大夫。程颢和程颐两兄弟自幼受到家学熏陶,也因为父亲的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后来人都将他归到“旧党”。北宋嘉佑二年,程颢进士及第,任官鄠县主簿。程颢历任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而受不到重用。政治上的不如意,使程颢...
· 明道先生程颢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1]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1]程颢是嘉v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2]1085年(元v元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岁。[3]1.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人物生平1032年(明道元年),程颢出生[6],其祖先...
· 程颢人物轶闻
人物轶闻县令妙破讹诈案传说,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8年),担任监察御史的洛阳人程颢,在当山西晋城县令时,曾以寥寥数语破了一件讹诈案。当时,有一张姓财主得急病死,棺木埋葬后的第二天,有一老者到他家门口,对着财主唯一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现在我年纪大了,无依无靠,来和你一起生活。”接着,老者一五一十向财主的儿子说明了来由。财主的儿子非常惊讶,于是两人一起到县府,请县令程颢判决。老者先说,“我是个郎中,因家中贫困,四处流浪,为人治病,一年中很少回家。妻子生下儿子,无力抚养,只得狠狠心肠把儿子送给张财主。某年某月某日,由村上的李某抱去,邻居阿毛亲眼看见。”事隔多年,怎么还能记得这样详细。老者说:“我是从远地方行医回村后才听说的,当时记在处方册的背后。”并从怀里掏出处方册递给程颢,上面用毛笔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把小儿抱走,给了张三翁。程颢问知财主的儿子才36岁,而死去的财主已经76...
· 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的故事程颢的代表诗词
程颢,生于公元1032年,去世于公元1085年,是“程朱理学”中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学者称为明道先生。程颢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年长之后,拜理学开创者周敦颐为师,在这儿接受到了理学熏陶。后来又潜心学术,与弟弟程颐一起开创“洛阳”理学,为理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能够成为一个思想的奠基人,其本人的智慧是绝对不容小觑的。相传程颢在担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就曾经寥寥数语就破获了一场讹诈案。说的是有一位姓张的财主得病去世了,他的独子依照习俗举办了葬礼。奇怪的是,将张财主埋葬后的第二天,就有一位老人来到张家,自称是财主独子的亲生父亲。他对着张财主的儿子说:“我是你的亲生父亲,现在我年纪大了,无依无靠,想要和你一起生活。”张财主的儿子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自己的父亲昨天才下了葬,怎么今天就又跑来一个老头,说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呢!张财主的儿子自然不傻,不会凭借那老头的一面之词,就乱任父亲。更何况这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