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吴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8
转发:0
评论:0
参考文献^《明史》(卷130):“子高嗣侯,屡出山西、北平、河南练兵,从北征,帅蕃军讨百夷。二十八年,有罪调广西,从征赵宗寿。燕师起,高守辽东,与杨文数出师攻永平。燕王谋去高,曰:“高虽怯,差密,文勇而无谋,去高,文无能为也。”乃遗二人书,盛誉高,极诋文,故易其函授之。二人得书,并以闻。建文帝果疑高,削爵徙广西,独文守辽东,竟败。永乐初,复召高镇守大同,上言备边方略。八年,帝北征班师,高称疾不朝,被劾,废为庶人,夺券。洪熙元年,帝见高名,曰:“高往年多行无礼,其谪戍海南。”高已死,徙其家,会赦得释。宣德十年,子升乞嗣,不许。”

参考文献

^《明史》(卷130):“子高嗣侯,屡出山西、北平、河南练兵,从北征,帅蕃军讨百夷。二十八年,有罪调广西,从征赵宗寿。燕师起,高守辽东,与杨文数出师攻永平。燕王谋去高,曰:“高虽怯,差密,文勇而无谋,去高,文无能为也。”乃遗二人书,盛誉高,极诋文,故易其函授之。二人得书,并以闻。建文帝果疑高,削爵徙广西,独文守辽东,竟败。永乐初,复召高镇守大同,上言备边方略。八年,帝北征班师,高称疾不朝,被劾,废为庶人,夺券。洪熙元年,帝见高名,曰:“高往年多行无礼,其谪戍海南。”高已死,徙其家,会赦得释。宣德十年,子升乞嗣,不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高垣吴氏宗祠
编号:330182-0103-0005年代:清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镇高垣村内部格局高垣吴氏宗祠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镇高垣村,为吴姓家族祠堂,是吴氏族人们祭祖、聚会、议事的场所。高垣吴氏宗祠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1)动工,乾隆三十七年(1773)竣工。吴氏宗祠抗战时期曾做杭州私立宗文中学(现杭州第十中学)西迁之地。中厅全景吴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三进院落布局,“回”字型结构,传统砖石木建筑,占地面积1976.8平方米。建筑正门前有风水池。第二进为中厅,又名“高垣中厅”,完全独立建筑,楼阁式石木结构,歇山顶,面阔三间。四周檐柱为方形石柱,中间用四根圆形木柱支撑顶梁,四面均设有门槛,不设木门,四面临空,四角飞檐,气势雄伟。装饰保存完好,牛腿为粗犷的花卉纹雕刻,雀替、斗拱雕刻精细,内有“至德流芳”横匾。中厅梁架吴氏宗祠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建筑年代明晰...
· 高城吴大宗祠
东阳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南宋以降,“东阳帮”工匠在长期的走南闯北中,缔造了独特的东阳民居建筑体系,东阳民居跻身中国十二大传统民居之林。为营造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文史天地”栏目每周一和周四推出《东阳民居》系列介绍。高城吴大宗祠坐落于南市街道高潮村。高潮村系连成一体的高城和大潮两个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命名。高城位于东南,两山夹峙;大潮处于西北,毗邻稠岭线。高城吴氏并非一族,而是分为里厅和外厅,一来自义乌,一来自永嘉,并不同宗。高城吴大宗祠属于外厅吴氏,位于高城自然村。外厅吴氏始祖吴延圭(1192—1239),世居永嘉,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遨游吴宁,始居城北栖真观前(在今解放路北段东侧)。继而转迁义乌龙回。至南宋宝庆元年(1225)定居东阳县南六十三都高城。明代允许天下臣民立庙祭祖后,外厅吴氏遂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
· 高安吴姓探源
吴姓是高安十大姓中的第8位,位于朱、张二姓之前。据2005年的统计,全市有吴姓村庄130个,除了村前镇以外,高安每个乡镇都有吴姓村庄分布,其中聚居百户以上的村庄有荷岭镇的石上吴家,伍桥镇的吴珠岭下和相城镇的禾埠吴家。据《高安地名志》记载,高安吴姓村庄是从唐代开始的。最早的是石脑龙溪的山背吴家,说是有个叫吴二体的人于唐开元(公元713-741)年间从今荷岭镇的石上吴家迁此。其次是黄沙岗镇枧溪行政村的松下吴家(始祖不明),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为避黄巢之乱,从筠南的“鼓子桥”迁来。查地名志,高安已没有这个地名的记录,只有一个同音地名“古子桥”,是上湖乡境内的一个陈姓村庄,但如今这里只称“古桥”,也未发现有吴姓人。在宋代建立的吴姓村不少,首先是宋天圣(公元1023-1031)年间建立的新街镇观前村,始祖吴念六,从抚州乐安迁来。其次是宋绍兴(公元1131-1162)年间建立的新街镇邓家吴村,始...
· 吴文化—吴地风物—重阳登高吃糕
相传,东汉道士费长房对他弟子桓景说:“你家九月九日必遭大难。”桓景甚恐。费长房又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只要登山高处,此祸可除。”重阳,桓景举家登山,夕还,见家中鸡犬牛羊皆暴死。费长房闻之道:“此可代也。”从此,九九重阳登高(登山),便成了中华民族避祸求福的节令风俗。我们无锡地区可登之山得天独厚,近市区有锡山、惠山,太湖之滨的古竹有马山、鼋头渚有鹿顶山、大浮有山军嶂山等。民众登高的去处选择性甚广。老年人借重阳这个节令,结伴而聚,登高寄情,谈古论今,抒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则借重阳登高的机会,在秋去未寒、恬静的环境中倾诉衷肠。旧时,人们心目中重阳登山,喻为人往高处走,又可消灾驱邪、吉祥安泰,故而重阳登高的风俗从一千多年前传承至今。在我们无锡地区还以吃糕表示登高,故而无锡人每年九月九日做糕食之。取“糕”、“高”谐音,用吃糕表示登高,以求避灾。他们认为,重阳吃糕乃好心人取代登高避...
· 宋高宗继妻吴氏:吴皇后的生平
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1115年-1197年),开封人,其名史书无记载。吴氏14岁入宫侍奉康王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1143年(绍兴十三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攒祔于永思陵。吴氏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第二位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也是最后一位。本幅中,画杨后头戴龙纹花钗冠,拱手端坐於靠背椅上。身著交领大袖的五彩袆衣,衣上织绣两雉花纹,并列成行,是为「摇翟」。吴氏十四岁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还是康王是宋高宗赵构。宋高宗即位初期,吴氏常常着戎装侍奉左右。吴氏非常知书明理,跟从宋高宗到四明时,卫士突然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询问宋高宗在哪里,吴氏骗过他们得以免祸。不久,宋高宗航行海上,有条鱼跳进宋高宗船中,吴氏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宋高宗大为高兴,封她为和义郡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