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迪许实验室
历史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学实验室。它的建立标志着实验室已不再局限于科学家私家住宅中的地下室和阁楼。
1937年卢瑟福去世后,布拉格接替他成为实验室主任。当时,核物理学需要大量资金建造新的仪器,世界核物理学的研究中心已经开始向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转移。布拉格上任后,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从原本擅长的核物理转向固体物理学。此外,他还大力支持新兴的边缘学科,如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利用英国空军废弃的雷达改造成射电望远镜研究天体物理,后来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得的两个诺贝尔奖都与此有关。
历任主任
历任实验室主任(卡文迪许物理学教授) :
1871年 - 1879年:詹姆斯·麦克斯韦
1879年 - 1884年: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
1884年 - 1919年:约瑟夫·汤姆孙
1919年 - 1937年:欧内斯特·卢瑟福
1938年 - 1953年: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1954年 - 1971年:内维尔·莫特
1971年 - 1982年:派帕德(A.Brian Pippard,1920- )
1983年 - 1995年:萨姆·爱德华(Sam Edwards)
1995年 - 今:里查德·弗伦德(Richard H.Friend,1953- )
重要的研究成果
1897年,约瑟夫·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
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37年,乔治·汤姆孙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明波粒二象性。
1953年,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另一位获奖者莫里斯·威尔金斯属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1974年,乔丝琳·贝尔及其导师安东尼·休伊什发现脉冲星。
诺贝尔奖得主
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874年至1989年一共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
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物理, 1904)
约瑟夫·汤姆孙(物理, 1906)
欧内斯特·卢瑟福(化学, 1908)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物理, 1915)
查尔斯·巴克拉(物理, 1917)
弗朗西斯·阿斯顿(化学, 1922)
查尔斯·威耳逊(物理, 1927)
阿瑟·康普顿(物理, 1927)
欧文·理查森(物理, 1928)
詹姆斯·查德威克(物理, 1935)
乔治·汤姆孙(物理, 1937)
爱德华·阿普尔顿(物理, 1947)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物理, 1948)
约翰·考克饶夫(物理, 1951)
欧内斯特·沃吞(物理, 1951)
弗朗西斯·克里克(生理学或医学, 1962)
詹姆斯·杜威·沃森(生理学或医学, 1962)
马克斯·佩鲁茨(化学, 1962)
约翰·肯德鲁(化学, 1962)
多萝西·霍奇金(化学, 1964)
布赖恩·约瑟夫森(物理, 1973)
马丁·赖尔(物理, 1974)
安东尼·休伊什(物理, 1974)
内维尔·莫特(物理, 1977)
菲利普·安德森(物理, 1977)
彼得·卡皮查(物理, 1978)
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生理学或医学, 1979)
亚伦·克拉格(化学, 1982)
诺曼·拉姆齐(物理, 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