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栻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8
转发:0
评论:0
生平张浚之子。张栻用功早慧,博学多才,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张浚谪居永州,张栻从小跟随父亲,十几岁时就能为父亲出谋划策,幕僚都自愧不如。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以栻为书写机宜文字。张栻十三岁写“连州八景”诗,与吕祖谦和朱熹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栻曾师从胡宏,被誉为“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归长沙,先后主讲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张栻为“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与朱熹的“闽学”,吕祖谦的“婺学”鼎足而三。朱熹很敬服张栻:“一则曰,敬夫见识卓然不可及,从游之久,反复开益为多;一则曰敬夫学问愈高,所见卓然,议论出人表。”范伯崇回忆说:“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从福建武夷山赶到湖南长沙向张栻求学,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张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主于性为心”,并且赞扬周敦颐的主...

生平

张浚之子。张栻用功早慧,博学多才,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张浚谪居永州,张栻从小跟随父亲,十几岁时就能为父亲出谋划策,幕僚都自愧不如。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以栻为书写机宜文字。张栻十三岁写“连州八景”诗,与吕祖谦和朱熹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张栻曾师从胡宏,被誉为“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归长沙,先后主讲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张栻为“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与朱熹的“闽学”,吕祖谦的“婺学”鼎足而三。朱熹很敬服张栻:“一则曰,敬夫见识卓然不可及,从游之久,反复开益为多;一则曰敬夫学问愈高,所见卓然,议论出人表。”范伯崇回忆说:“二先生论《中庸》之义,三日夜而不能合。”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从福建武夷山赶到湖南长沙向张栻求学,与张栻讨论《中庸》之义。张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为性,主于性为心”,并且赞扬周敦颐的主静:“专于敬字上勉力,愈觉周子主静之意为有味。”淳熙元年(1174年)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淳熙五年(1178年),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淳熙七年(1180年)卒,谥“宣”。

张栻政治上誓不与秦桧为伍,力主抗金,学术上虽承二程,但有别于二程。《宋史·道学传序》称:“张栻之学,亦出程氏,既见朱熹,相与博约,又大进焉!”主要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说》、《洙泗言仁》、《诸葛忠武侯传》、《经世编年》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栻
(1133—1180)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东斋,号南轩。张浚子。以荫入仕累官直秘阁。孝宗即位,张浚主持北伐,他赞预其间。后为左司员外郎,外戚张说用权,他极谏不可。历知静江、江陵府,官终右文殿修撰。师事胡宏,与朱熹友善。主张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抗复仇。强调义利之辨,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有《南轩集》《南轩易说》、《论语解》、《孟子说》等。
· 四川-德阳-绵竹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轩集》。生平简介张栻(1133~1180.8)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曾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志。宏一见,知其大器,称赞道:“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后历知抚州、严州、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再历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经朱熹审定的有∠轩文集》四十四卷刊行于世,还有《论语解》十...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张栻
(1133-1180)南宋理学家,岳麓书院山长。南宋四川绵竹人。字敬夫,号南轩,亦号乐斋,张浚子。绍兴三年(1133)生。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浚谪居永州,栻随父学。二十年(1150),栻再随父徙居永州,负笈至南岳从容不迫胡宏问河南程氏之学,凡8年。三十一年(1161)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宣文字,除直秘阁。乾道元年(1165)居父丧,时刘珙知潭州,重建岳麓书院,栻主其事,并撰《潭州岳麓书院记》,主讲其间,由是岳麓书院名盛一时。乾道三年,朱熹闻栻得衡山胡氏之学,自闽来访,与栻论中庸之道。栻邀请熹及其弟子林用中同游南岳。三人唱和诗多达149首,编为《南岳倡酬集》行世。乾道六年,奉诏入朝。次年冬,被排落职,还长沙,主讲岳麓书院。与朱熹、吕祖谦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八年,刘珙复知潭州,修岳麓书院,栻主教事。翌年,辟岳麓书院教授。为学宣扬“礼者天之理”,主张“明理居敬”等理学...
· 赵栻
家庭妻:王妃李舜英(1110年-?),靖康之变被俘,归完颜兀室为妾妻:刘氏,娶于金国,生一女(遗腹女)。女儿:于宋有遗女一人,宋高宗封为乐平县主,出嫁杜安石,命大宗正司主婚。女儿:赵氏(1129年-?),刘氏所出遗腹女。皇统元年(1141年)和金人王安结婚。
· 李栻
参考文献^《安溪县志(康熙癸丑版)·风俗人物·科举》(卷之七)清·谢宸荃主修、洪龙见主纂:“李栻,字克俨,号怀蓝,澜子。登进士,初授刑曹,多平反,狱无冤滞。著有《趋对易说》及《武书撮要》。升维阳守,治漕理盐,善政犹传。加意作士恤民。旧有织造典税例,绝杜窦径。丁艰,补潮阳守,转升高肇宪副,七载缉盗安民,功勋灿著,以文武全才荐晋大参,分钺端州道,威望益畅。最为百世利者,造太平驿通济桥,为文记之。广士商诵德,比蔡忠惠之洛阳碑,庙祀祝焉。秩满,迁总宪全滇,值土酋普名声之乱,承委督饷,军务赖以不匮。服劳王事,卒于官。特祀清溪,俎豆弗衰。子日晔、日熀、日焜,孙国绅等,俱贵显,志于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