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先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4
转发:0
评论:0
生平十八岁补廪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年)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之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年),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任幕僚。同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历任国史馆编修、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等职。其博览古今群书,治学重考据,光绪时为江苏学政,捐银一千两,设南菁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年)辞官归里,回长沙定居,任岳麓书院山长达十年。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反对康有为、梁启超的激进思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唐才常自立军事,王先谦与叶德辉向湖南巡抚告密,唐党被杀百余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龙湛霖发起成立湖南炼矿总公司,参与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和保路运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授以内阁学士衔。宣统二年(1910年),长沙爆发饥民抢米风潮,王先谦联合长沙士绅批评湖南巡抚,事后以“梗议义粜”罪名被降五级。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乃改名遥,避祸隐居平江乡野,...

生平

十八岁补廪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年)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之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年),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任幕僚。同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历任国史馆编修、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等职。其博览古今群书,治学重考据,光绪时为江苏学政,捐银一千两,设南菁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年)辞官归里,回长沙定居,任岳麓书院山长达十年。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反对康有为、梁启超的激进思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唐才常自立军事,王先谦与叶德辉向湖南巡抚告密,唐党被杀百余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龙湛霖发起成立湖南炼矿总公司,参与粤汉铁路废约自办运动和保路运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授以内阁学士衔。

宣统二年(1910年),长沙爆发饥民抢米风潮,王先谦联合长沙士绅批评湖南巡抚,事后以“梗议义粜”罪名被降五级。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乃改名遥,避祸隐居平江乡野,闭门著书。民国三年(1914年)返长沙。

民国六年(1917)卒于长沙,年七十五。

学术

王先谦学术成就最大的方面是史学,著作包括《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新旧唐书合注》、《十朝东华录》、《水经注合笺》、《荀子集解》、《庄子集解》、《诗三家义集疏》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汉书补注》和《后汉书集解》,乃是博采众长,集大成者,学术价值已经超过了颜师古、李贤、惠栋的评注,被认为代表了注释《汉书》和《后汉书》的最高成就。后代史学史专家评论“王氏所作补注、集解诸作,都是校注书中标准的著作。”

王先谦同时又是经学大师。继阮元之后辑《续皇清经解》,光绪十四年六月,全书辑刊完成。又继姚鼐之后编《续古文辞类纂》,王闿运说他“续编《皇清经解》,纵未能抗行芸台(阮元),续编《古文辞类纂》差足以肩惜抱(姚鼐)”。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王先谦也颇有造诣,撰写了《释名疏证补》。此外,一生所作诗文共有44卷,1190篇,蔚蔚大观。 所著《虚收堂文集十六卷》和《虚收堂诗存十六卷》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评价

李肖聃《星庐笔记》说,王先谦的著述,不外“续、纂、选、辑”四种,又说王先谦本人不审外文,《五洲通鉴》、《外国地志》、《日本源流考》诸书,全是请助手编篡。

王先谦曾说:“学者苦志身后之名,后来者当共惜之。”皮锡瑞高度评价王先谦的《尚书孔传参正》说,该书“兼疏今古文,说明精确,最为善本。”李肖聃在《湘学略·葵园学略》中赞他“上笺辟经,下征国史,旁论文章,用逮谱子。四十余年,楚学生光。”又说“长沙阁学,季清巨儒,著书满门,门庭广大”。非是过誉之辞,堪当确评。

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叶德辉刻意巴结王先谦,两人狼狈为奸,喜欢干预地方事务,“久住省垣,广通声气,凡同事者无不仰其鼻息,供其指使,一有拂意,则必设法排出之而后快。”因此有人称他是“楚学泰斗”,也有人骂他是“学匪”、“土霸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王先谦
(1842-1917)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山长。长沙县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18岁补禀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同年乡试中举人。明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兼职,充云南、江西、浙江三省乡试正副考官。十一年督江苏学政。任内延揽文人,在江阴南菁书院开设书局,校刻《皇清经解续编》,成书1000馀卷;还刻有《南菁书院丛书》。其间,还疏请筹办东三省边防,罢三海工程,弹劾徐之铭、李莲英等。光绪十五年(1889),王先谦卸江苏学政任,回长沙定居。次年主讲湖南思贤讲舍,并在讲舍设局刻书。十七年任城南书院山长。二十年转达任岳麓书院山长,主讲岳麓书院达10年之久。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在...
· 王谦
经历他是北周将军王雄之子,因父之功累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北周孝闵帝即位后进封右小武伯。562年封武威郡公。564年、父王雄从晋公宇文护东征战死、王谦任柱国大将军、嗣庸国公之爵位。576年、从皇太子宇文赟下讨吐谷浑有功。从北周武帝东征北齐奋戦、进上柱国。577年、封益州总管・管十八州诸军事。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尉迟迥举兵反叛,王谦也响应。所管益・潼・新・始・龙・邛・青・泸・戎・宁・汶・陵・遂・合・楚・资・眉・普18州与嘉・渝・临・渠・蓬・隆・通・兴・武・庸10州之人也多从之。总管长史乙弗虔与益州刺史达奚惎劝他利用土地险阻待时而动。隆州刺史高阿那肱向王谦送信提出三策。上策是直接由散关出兵关中,中策是从梁州和汉中出兵,下稍是固守剑南,王谦取用了中下之策。后杨坚任梁睿为益州总管入蜀作战,王谦固守成都,后被杀。达奚惎和乙弗虔投降,高阿那肱也和达奚惎、乙弗虔被一同处刑。参考‘周书’巻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王先谦
王先谦(1842-1917)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山长。长沙县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18岁补禀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同年乡试中举人。明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兼职,充云南、江西、浙江三省乡试正副考官。十一年督江苏学政。任内延揽文人,在江阴南菁书院开设书局,校刻《皇清经解续编》,成书1000馀卷;还刻有∠菁书院丛书》。其间,还疏请筹办东三省边防,罢三海工程,弹劾徐之铭、李莲英等。光绪十五年(1889),王先谦卸江苏学政任,回长沙定居。次年主讲湖南思贤讲舍,并在讲舍设局刻书。十七年任城南书院山长。二十年转达任岳麓书院山长,主讲岳麓书院达10年之久。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运...
· 王仲先
参考文献《新唐书·宦官传》
· 王先通
生平浙江余姚人,王守仁之曾孙。字季贯,号则阳,崇祯十三年(1640年),承袭新建伯爵位。任前军都督府都督,负责京城卫戍,掌通州(今属北京)、通州左右三卫亲军。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军攻打京师,王先通负责镇守齐化门,寡不敌众,城门被李军攻破。王氏亲下城门与李军搏击巷战,击杀数人后被闯军擒获。闯军认为王先通冒袭爵位,非真正新建伯,在九月初一日将其诛杀。因拒不投降、大骂闯军而被割舌剖心,斩首示众,血以祭军旗,至此距王先通袭爵仅四年。南明福王附祀旌忠祠。家庭家族世系:四世祖:王华二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