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申屠刚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7
转发:0
评论:0
生平申屠刚开始担任郡里的功曹小吏,为人质性,刚直方正,常仰慕汲黯的为人。汉平帝时,王莽专政。申屠刚举贤良方正,通过对策讽议朝政,触犯了王莽。王莽视申屠刚的对策为离经叛道的妄说,违背了大义,将申屠刚罢归田里。王莽自立为帝后,申屠刚避难巴蜀,长达二十余年。更始帝败亡,申屠刚避地河西,依附隗嚣。隗嚣据守陇右,申屠刚出任他的治书侍御史。后来隗嚣势孤,申屠刚劝隗嚣归顺汉光武帝刘秀,不同意隗嚣归附公孙述。隗嚣不采纳申屠刚的建议,投靠公孙述。建武七年(31年),汉光武帝下诏任命申屠刚为侍御史;不久,申屠刚升任尚书令。当时光武属下内外群臣多数都是皇帝亲手提拔,东汉法制严峻,无人敢直言劝谏光武帝,唯有申屠刚多次犯颜直谏。光武想要出游,申屠刚以陇蜀没有平定,不宜贪图安逸宴乐,用头触乘舆的轮子,劝阻光武帝出游的行动;光武帝遂终止出游。后来申屠刚多次切谏忤旨,光武帝不高兴,调他出京城,任平阳(今河南省孟津东北)县...

生平

申屠刚开始担任郡里的功曹小吏,为人质性,刚直方正,常仰慕汲黯的为人。汉平帝时,王莽专政。申屠刚举贤良方正,通过对策讽议朝政,触犯了王莽。王莽视申屠刚的对策为离经叛道的妄说,违背了大义,将申屠刚罢归田里。王莽自立为帝后,申屠刚避难巴蜀,长达二十余年。

更始帝败亡,申屠刚避地河西,依附隗嚣。隗嚣据守陇右,申屠刚出任他的治书侍御史。后来隗嚣势孤,申屠刚劝隗嚣归顺汉光武帝刘秀,不同意隗嚣归附公孙述。隗嚣不采纳申屠刚的建议,投靠公孙述。

建武七年(31年),汉光武帝下诏任命申屠刚为侍御史;不久,申屠刚升任尚书令。当时光武属下内外群臣多数都是皇帝亲手提拔,东汉法制严峻,无人敢直言劝谏光武帝,唯有申屠刚多次犯颜直谏。光武想要出游,申屠刚以陇蜀没有平定,不宜贪图安逸宴乐,用头触乘舆的轮子,劝阻光武帝出游的行动;光武帝遂终止出游。后来申屠刚多次切谏忤旨,光武帝不高兴,调他出京城,任平阳(今河南省孟津东北)县令。后来申屠刚官拜太中大夫,最后因病免官,病死家中。

参考文献

《后汉书》卷29 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十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陕西-咸阳-兴平申屠刚
申屠刚(生卒年不详),字巨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西汉末年做过本郡功曹。他生性耿直,崇尚史、伋黯的为人。西汉平帝时,王莽专权,对朝中大臣猜忌甚多,压制外戚冯、卫两家的势力。申屠刚对王莽专断朝纲极其不满,他借举贤良方正之机,向平帝献策,认为当今朝廷并不真正考查百官的政绩和操行,而是设立严刑重法,闭塞言路。皇帝不能与亲人相见,而亲人也得不到皇帝的恩惠和任用。如今包括三公在内的朝臣们,或尸位素餐,或结党专权,致使国家“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天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自汉兴以来,诚未有也”【注:见《后汉书·申屠刚传》】。他希望皇帝能亲自主政,任用亲族,裁减冗职,以安定社稷江山。他的奏折先落入王莽手中,王莽唆使元后(王政君)下诏,将申屠刚罢官。王莽篡位以后,申屠刚躲避到河西,在巴蜀与河...
· 后汉书·人物列传——申屠刚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申屠刚传原文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七世祖嘉,文帝时为丞相。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因对策曰:臣闻王事失则神?怨怨,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不贤,均权市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今圣主幼少,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
· “方正不阿”申屠刚,王莽用不来,刘秀也用不来
申屠刚,字巨卿,两汉之际扶风茂陵人。申屠刚的七世祖是汉文帝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这人就刚正不阿,到了申屠刚这一辈这个特点就更突出了。申屠嘉自幼喜欢读书,“质性方直”,非常仰慕史猷和汲黯的为人,这二位都是方正之士。郡守听说申屠刚的为人后,任命他为郡中的功曹,参与郡中的政务。汉平帝死后,皇太后王政君掌握了政权,大司马王莽辅政。王莽为了长期掌权,不肯册立年长的皇帝,他立了只有九岁众山小王刘衎为帝,这就是汉平帝,同时不准汉平帝的母族卫氏外戚和祖母冯氏外戚来长安。那年申屠刚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他对王莽的作法很有意见,他认为母亲和幼子是天地自然的亲情,任何力量不能阻挡,应该立即把卫氏外戚和冯氏外戚请进长安,负责皇宫的禁卫,养育年幼的皇帝。看到申屠刚的奏折,王莽非常生气,在王莽心里根本没有什么亲情,有的只是权力,但对申屠刚的策论也难以反驳,就以皇太后王政君的名义下诏:“刚听言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其罢归田里。...
· 申屠嘉
参考文献(后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卷19下百官公卿表下、卷42申屠嘉传(前汉)司马迁著《史记·张丞相列传》
· 申屠蟠
生平缑玉报仇同郡女子缑玉为父报仇,外黄县县令梁配打算依法处死缑玉。申屠蟠当年只有十五岁,还是名学生,向外黄令梁配进谏道:“缑玉的节义,足够感动不孝之人,激励还在忍辱的人。即使不是圣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牌坊来表彰其行为,何况你们清听后,不加同情么。”梁配认同这番话,缑玉得以减免死罪。乡人称赞申屠蟠的义行。蔡邕之评申屠蟠家中贫困,受雇为漆工。郭泰看见后很惊奇。同郡蔡邕非常看重申屠蟠,蔡邕被州里征召时,辞让说:“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乎毁了自身。品行义行良好,别人很难做到的。安贫乐道,修身养性,不为燥湿轻重,不因穷困改变气节。和我相比,年长于我,德行也比我贤明。”后来郡里召申屠蟠做主簿,申屠蟠并无接受。高风亮节申屠蟠隐居精研学问,精通《五经》,懂河图、纬书。开始与济阴王子居都在太学学习,王子居去世前,把自身托付给申屠蟠,申屠蟠亲自推车,送丧回乡里。在河巩之间碰见司隶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