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玛
行业时间线
威妥玛 威妥玛(英语:Thomas Francis Wade,1818年8月25日-1895年7月31日),英国外交家。著名汉学家,曾在中国生活四十余年。1869年至1882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1888年,任剑桥大学首位汉学教授。曾荣获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及巴斯勋章。 威妥玛创造了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即威妥玛拼音。
生平
威妥玛出生在英国伦敦,其父亲韦德少校(Major Wade)是黑卫士兵团成员,其母亲Anne Smythe来自爱尔兰韦斯特米斯郡的新移民。他在哈罗公学和剑桥三一学院受过教育。他曾在爱奥尼亚群岛的团队中服役,将休闲放在对意大利语和现代希腊语的学习中。1842年随英军侵华,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曾任英军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等职。1843年任香港英国殖民当局翻译。1847年退伍,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署汉文副使。1852年任英国驻上海副领事。1854年英、法、美三国取得上海海关控制权后,被委任为上海海关第一任外国税务司,次年辞职。1855年任驻华公使馆汉文正使。1858年任英国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翻译,参与中英《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活动。1861年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1867年发明威妥玛式拼音,1871年升任驻华公使,1876年借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扩大英国在华特权。1883年,威妥玛返回英国,三年后将他的4,304册中文藏书捐赠予剑桥大学。1888年,任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1895年在剑桥去世。
在中国的职业生涯
威妥玛自1842年(镇江之战)跟随英军到中国后,留居中国长达43年之久。
威妥玛在华期间根据汉语的特点,使用拉丁字母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读方法,即后来称为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于1845年任香港最高法院广东话翻译。
1852年年任上海副领事。
1854年太平天国期间,清政府未能有效管理上海海关。英、美、法联合接管上海海关管理权后,威妥玛任上海海关税务司。
1855年任驻华公使馆汉文正使。
1858年任英国全权专使额尔金的翻译,参与中英《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活动。
1861年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
1866年2月,时任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的威妥玛拜托公使阿礼国上呈总理衙门《新议略论》,希望清政府改革弊制,实行新政。否则完全可能受到各强富之国的干预制裁。
1867年发明威妥玛式拼音,成为20 世纪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长期在西方世界沿用。
1871年至1882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
1875年2月21日,由于英国人马嘉理在云南被当地人杀死,演变成外交事件。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斡旋下,英国公使威妥玛与北洋大臣李鸿章,于1876年8月21日在山东芝罘(即今烟台)谈判,同年9月13日,双方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英国则取得从北京进入、经过四川、云南、等地到进入印度的特权。
主要贡献
威妥玛在华任职期间,为了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便於学习和掌握汉语、汉字,先后写成《寻津录》(1859)和《语言自迩集》(1867)两部著作。在这两部著作中,威妥玛使用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订的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这个方案以后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等,一般称为威妥玛式拼音。中国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该拼音方案较马礼逊方案和萨默斯方案更具影响力。翟理斯(1845~1935)也是英国驻华外交人员,著有《语学举隅》(1873)、《字学举隅》(1874)和篇幅巨大的《华英字典》(1892上海初版,1912伦敦再版)。这些书中翟理斯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来给汉字注音。
家庭
威妥玛的妻子是知名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的女儿爱蜜莉亚·赫歇尔(Amelia Herschel, 1841-1926)。
参见
威妥玛拼音
参考文献
清史稿/卷154,志一百二十九,邦交二,(英吉利),赵尔巽
清史稿/卷159,志一百三十四,邦交七,(日斯巴尼亚),赵尔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