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詹天佑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1
转发:0
评论:0
早期生平出生留学1872年詹天佑(左)和潘铭钟(右)在到达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后的合影学生时代的詹天佑詹天佑字眷诚,号达潮,祖籍安徽徽州婺源。其父詹兴洪为詹天佑所具之《出洋志愿书》道出了詹家的源流: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诞生在西关十二甫,詹天佑在其履历自称“广东南海县民籍”。詹天佑是地道的西关人(当时西关属南海县境内)。詹天佑在美国入小学、中学学习后,在1878年以优异成绩进入耶鲁大学,修读土木工程,铁路专业。1881年5月,以“码头起重机研究”为论文毕业,得BachelorofPhilosophy(Ph.B)学位。同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学生。百多名归国留学生中,只有詹天佑及欧阳赓能及时取得学位。回国初期詹天佑回国后被派送到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85年调到广州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曾勘制广东沿海海图。1888年,经邝孙谋推荐,转入由李鸿章、伍廷芳兴办的中国铁路公司,于英国工程师金达...

早期生平

出生留学

詹天佑

  1872年詹天佑(左)和潘铭钟(右)在到达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后的合影

詹天佑

  学生时代的詹天佑

詹天佑字 眷诚 ,号 达潮 ,祖籍安徽徽州婺源。其父詹兴洪为詹天佑所具之《出洋志愿书》道出了詹家的源流: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诞生在西关十二甫,詹天佑在其履历自称“广东南海县民籍”。詹天佑是地道的西关人(当时西关属南海县境内)。

詹天佑在美国入小学、中学学习后,在1878年以优异成绩进入耶鲁大学,修读土木工程,铁路专业。1881年5月,以“码头起重机研究”为论文毕业,得 Bachelor of Philosophy ( Ph.B )学位。同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学生。百多名归国留学生中,只有詹天佑及欧阳赓能及时取得学位。

回国初期

詹天佑回国后被派送到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85年调到广州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曾勘制广东沿海海图。1888年,经邝孙谋推荐,转入由李鸿章、伍廷芳兴办的中国铁路公司,于英国工程师 金达(Claude W. Kinder)之下任见习工程师并得到学以致用的机会。

唐津铁路津沽铁路段

在1887年至1888年间,詹天佑参与兴建连接唐山至天津的唐津铁路中塘沽至天津段的津沽铁路铺轨,之后很快便得到金达的赏识,升任工程师和地区工程师。

新易铁路

一九零一年,八国联军退出北京,逃亡西安的慈禧回京后,宣布要坐火车去西陵祭祖,令属下为她修筑一条来往 高碑店 至 易县 的新易铁路,以供慈禧祭祖时乘坐。慈禧把修筑新易铁路的事交给袁世凯负责,要求在6个月内竣工。袁世凯本想请英国工程师克劳德·威廉·金达主持修路,但却遭到法国的反对。在英法两国相持不下的情况下,1902年10月19日袁世凯正式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以四个月时间及低廉的成本建成了铁路。虽然这只有37公里长的路线没有很大的实质作用,但却是首条由中国人自行修建的铁路。

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

  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时的詹天佑

之后清政府准备兴建连接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由于这条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英国及俄国都希望得到建造权而相持不下。然而,在英国、俄国的铁路高级计划测量师和工程师在经过多次的探勘后认为难度极大。因为燕山山脉群中有不少的陡峰,其中被选为“第二隧道”的燕山二号峰其大部分的构成材质多为花岗岩以及玄武岩,很难使用一般的“炸隧开道”的方法,这使得列强让京张铁路追加预算资金。结果在袁世凯在1905年决定不用外国资金,亦不使用外国人,全部由中国自行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被任为总工程师,之后更兼任铁路总办。京张铁路全长约220公里,由于要经过长城内外的燕山山脉,需要兴建不少隧道及桥梁,工程相当复杂。当时有部分外国人质疑中国人自行建造这条铁路的能力;詹天佑亦明白工程艰钜,并关系到中国工程师的声誉,但仍然坚持努力尝试。詹天佑从三条他亲自勘定的路线中,选择成本及线路走向、客流量均较为适中的一条。另一条他认为线路走向、客流量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后来在1955年建成为丰沙铁路。最终京张铁路在四年后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来预算节省三十五万两白银。铁路上有四条隧道,其中八达岭隧道长1,092米,采用竖井方法挖掘;另外有二百米长,钢架结构的 怀来大桥 ;此外还在八达岭段(尽是悬崖峭壁)则使用了“z”字轨道攀斜,解决了地势险要、坡度过大而资金有限的问题。京张铁路的成功建造,不单是中国近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对正掀起民间自办铁路风气的中国亦起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其后岁月及逝世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

1919年4月,詹天佑因病回汉口,4月24日去世,终年五十九岁。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原葬在北京海淀区万泉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北京铁路局和中国铁道学会于1982年5月20日将詹天佑及其夫人迁葬于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站房右侧。1987年,附近又建成了詹天佑纪念馆。

主要成就

詹天佑

 詹天佑铜像及墓

詹天佑

 詹天佑纪念馆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期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呎8寸半(1.435米)标准轨、郑氏自动挂钩( Janney coupler ,亦称姜坭车钩、詹尼车钩、郑氏车钩、詹氏车钩,美国人 伊莱·H·詹尼 ( 英语 : Eli H. Janney ) 所创,被误以为是詹天佑发明而称为詹氏钩,其实是由于其发明者名字中文音译现了“詹”,詹天佑只是对其做过些微修改)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培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它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作品

《铁路名词表》

《京张铁路工程纪略》

《华英工学词汇》

纪念

家乡故居

詹天佑

故居

2004年,中共广州市委荔湾区委、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决定重修十二甫詹天佑故居,同时建立詹天佑博物馆。詹天佑故居地处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是詹天佑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原址为二层半的西关大屋式建筑,占地面积仅40多平方米,且相当破旧。

2002年10月,荔湾区教育局为改造“麻雀学校”十二甫西小学(现更名詹天佑小学),开始扩征周边旧民居,詹天佑故居也被纳入清拆红线内。后经荔湾区部分政协委员的及时提议,保留了故居及邻旁的水月宫,开发成詹天佑故居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和名人故旅游景点。

整修后的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分为故居、纪念馆四个房间和前后花园等部分,占地面积扩大至200多平方米,比旧址扩大五倍多。詹天佑故居及纪念馆,现已恢复成旧有的西关大屋格局,建筑立面选用传统的青云砖,正面两个出入口均设有角门、(木趟)栊门和厚重的木门,墙面上有满洲窗,两侧前后花园也可通行。故居大厅的布局参照的是一张摄于1880年代詹天佑在广州家中所拍的玻璃底片,底片上有八仙桌、八仙椅等酸枝家具,墙上挂着名人字画,还有几个镶满照片的镜框,这张玻璃底片在故居封藏了一个多世纪后,在2004年偶然被发现。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在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时,将地势陡险、坡度大的八达岭设计成“人”字路线,使列车顺利行驶,此举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大创举,因此修葺故居时特地在纪念馆前花园搭建了微型的“人”字形京张铁路和八达岭长城以作为纪念。

京张铁路沿线

青龙桥站

1922年,青龙桥站竖立詹天佑铜像。

1987年,在八达岭长城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张家口南站

   

2005年10月12日,纪念京张铁路开工100周年时,在张家口南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铜像揭幕。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校内立有詹天佑全身塑像。

祖籍地

婺源县浙源乡庐坑村于2014年5月18日设立詹天佑铜像。

2015年6月28日开通的合福客运专线婺源站站前广场立有詹天佑塑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詹天佑墓
詹天佑铜像及墓,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延庆县青龙桥。詹天佑(1861~1919)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了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其墓原在海淀区万泉庄,1982年5月20日迁至延庆青龙桥。铜像为1919年所立。墓坐北朝南,墓台长6米,宽2.84米,高0.6米。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写"詹天佑先生生平"。詹天佑,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詹天佑清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二十六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考取公费赴美留学。清光绪七年(1881)六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同年八月回国。为我国铁路工程专家,1905一1909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对南口到八达岭一段山高峰险的艰巨工程,因地制宜采用“人”字形线路以减少工程数量,并利用“竖井施工法”开凿全长1091米的八达岭隧道,提前两年建成了我国自行设...
· 大手拉小手詹天佑班携手詹天佑小学弘扬詹天佑精神
日新网讯(记者金其海报道)7月9日,华东交大“天佑之路”暑期实践队赴詹天佑祖居地婺源开展“追寻天佑足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暑期实践队由校学工处副处长李雪峰、学工处老师、青年教师联谊会教师代表、各学院学工办主任及詹天佑班20余名学子组成。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有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主办,婺源县詹天佑祖居纪念馆承办,旨在加深对詹天佑了解,大力弘扬詹天佑精神。婺源县副县长潘显峰、詹天佑祖居纪念馆馆长詹党、詹天佑小学校长金春来等陪同参观学习。在婺源博物馆,队员们全面了解了婺源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婺源历史名人詹天佑展示牌前,实践队又对詹天佑家族发展、詹天佑从出生、求学、报国、做官的人生历程及其对中国铁路事业做出的不朽功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詹天佑班学子认真观看詹天佑事迹。金春来带领我校师生参观了詹天佑小学,并就詹天佑小学创办、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李雪峰对詹天佑小学以...
·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简介詹天佑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詹天佑外文名:JemeTianYou字:眷诚号:达朝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时期:晚清,民国时期祖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关出生时间:公元1861年逝世地:湖北省汉口市去世时间:公元1919年信仰:基督教毕业院校: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职业:中国铁路工程师荣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代表作品:《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华英工学词汇》主要成就: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等工程1861年,詹天佑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他祖籍江西上饶,到他祖父那一辈的时候,因为经营商业迁居广州。父詹兴洪,以代写书信刻印章谋生。后来清政府为了增强国家实力,西学东用,决定派一批幼童赴洋留学,接受西方教育,回来之后建设祖国。詹天佑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当时清政府派人前往广东寻找留学儿童,詹兴洪经挚友谭伯劝说,决定送子报考幼童出洋。詹天佑顺利考上,后跟随...
· 詹天佑纪念馆
简要介绍: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一座为纪念在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者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1987年11月建成开放。纪念馆由瞻仰厅、序幕厅及3处陈列厅组成,展现了詹天佑从求学、投身铁路建设到抗清护路、拥护辛亥革命所走过的历程。同时展出了詹天佑生前使用过的测绘仪器、用具、印章、勋章及京张铁路施工用具等。中文名称詹天佑纪念馆竣工时间1987年11月地理位置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2000余件陈列面积1850平方米展馆简介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北侧,是一座为纪念在我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者詹天佑而建立的专题人物纪念馆,1987年11月建成开放。建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上方,依山势而建,造型简朴,与长城内侧青龙桥火车站詹天佑铜像和墓地遥遥相对。建筑物上有巨幅浮雕,...
· 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的故事如何评价詹天佑其人?
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美称,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就是由他负责修建的。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他;留学归国之后,一直到民国时期,詹天佑都努力不懈,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就算天资再如何聪颖,但是一个人想要成才,最终还是要接受火烧锻炼詹天佑以11岁的幼龄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随后便远离家乡,独自前往上海接受英文的强化训练。在上海的出洋预备班里,詹天佑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十二岁的时候成为第一批留美学生的三十个人之一。远离家乡还能忍受,毕竟周围还是熟悉的人和熟悉的话语。但是到了美国,那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发色和肤色,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内心的煎熬可以知道。然而詹天佑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考取美国西海文小学之后,便知道自己的英文底子不够用。于是他像背诵四书五经那样,天天背英语单词,有空就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