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米勒-尤里实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57
转发:0
评论:0
实验方式与结果实验图解。右下烧瓶模拟海洋环境,左上烧瓶则模拟闪电。在实验中,研究者将水(H2O)、甲烷(CH4)、氨(NH3)、氢气(H2)与一氧化碳(CO)密封于无菌状态下的玻璃管于烧瓶内,并将其连结形成一个回路。装置中的一个烧瓶装着半满的液态水,另一个则含有一对电极。首先将液态水加热促使其蒸发,进而产生水蒸气;而另一烧瓶的电极通电后会产生火花,以模拟闪电。水蒸气经过电极之后,又再度凝结并重回原先装水的烧瓶中,使实验得以循环进行。于实验开始一周后的观察中发现,约有10%到15%的碳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2%属于氨基酸,以甘胺酸最多。而糖类、脂质与一些其他可构成核酸的原料也在实验中形成;核酸本身,如DNA或RNA则未出现。在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化合物皆同时有左式与右式之镜像异构物。(声明:一般报导将“左式L-form”“右式D-form”误译为“左旋”“右旋”,事实上几乎所有生物化学的教...

实验方式与结果

米勒-尤里实验

  实验图解。右下烧瓶模拟海洋环境,左上烧瓶则模拟闪电。

在实验中,研究者将水(H 2 O)、甲烷(CH 4 )、氨(NH 3 )、氢气(H 2 )与一氧化碳(CO)密封于无菌状态下的玻璃管于烧瓶内,并将其连结形成一个回路。装置中的一个烧瓶装着半满的液态水,另一个则含有一对电极。首先将液态水加热促使其蒸发,进而产生水蒸气;而另一烧瓶的电极通电后会产生火花,以模拟闪电。水蒸气经过电极之后,又再度凝结并重回原先装水的烧瓶中,使实验得以循环进行。

于实验开始一周后的观察中发现,约有10%到15%的碳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2%属于氨基酸,以甘胺酸最多。而糖类、脂质与一些其他可构成核酸的原料也在实验中形成;核酸本身,如DNA或RNA则未出现。在实验中产生的各种化合物皆同时有左式与右式之镜像异构物。 (声明:一般报导将“左式 L-form”“右式 D-form”误译为“左旋”“右旋”,事实上几乎所有生物化学的教材均说明生物氨基酸为“左式 L-form”,但却大多为“右旋光性”)

除了上述实验之外,米勒还进行了其他相关的实验,但这些实验都没有发表,产物也没有进行分析。2008年,11名科学家重新分析了米勒-尤里实验留下的实验瓶样品,借助于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他们发现该实验产生的有机化合物比原先报道的要多。 有机物数量最多的是一个模拟火山爆发情景的实验:水蒸气推动着其他气体进入一个经过改造的烧瓶中,加入抽气装置,使气体流动的速度加快。在电火花的作用下,水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均裂生成羟基自由基,再加之其他分子参与的反应,该实验一共得到了22种氨基酸,5种胺,以及很多羟基化的化合物。 羰基硫可以帮助这些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这些进一步的研究为化学演化的假说提供了证据,使生命起源的问题再次回归焦点。

米勒实验证明:由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实验反应式

实验中首先形成醛(R-CHO)与氰化氢(HCN),而两者可作为接下来化学反应的原料,经由下列等通式生成其他化合物:

 

含碳产物列表

由初始的59000微莫耳(μmol)的甲烷(CH 4 )所形成的含碳产物 :

(*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对米勒试验的补充

很多人使用斯坦利·米勒在1953年进行的实验作为证据,证明生命在最初可能是自然发生的。可是,他的解释能否成立,却基于一个假设,就是地球的原始大气是“还原性”,而非“氧化性”的。那就是说,当时的大气仅含有极微量的自由(未经化学结合的)氧。这一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

查尔斯·撒克斯顿 ( 英语 : Charles Thaxton ) 《生命起源的奥秘:再评目前各家理论》 一书指出,如果当时有许多自由氧存在,“氨基酸就不可能形成;即使有些氨基酸碰巧产生了,它们也会迅速分解”。 米勒完成了他的实验后,过了两年,发表了一篇经典的论文,其中指出:“当然,这些见解只是推测,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地球当初形成时,大气是否处于还原状态。……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实这一点。”

大约二十五年后,科学作家罗伯特·考恩说:“科学家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的若干假设。……他们没有找着什么证据去支持他们的主张,证明最初的大气是充满氢而高度还原的,有些证据更显示情形刚刚相反。”

1991年,约翰·霍根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发表的文章指出:“过去十多年来,有越来越多人质疑尤里和米勒就大气所作的假设。根据科学实验及用电脑重现的大气……显示,当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现在受大气中的臭氧层所阻隔)可以破坏大气里含氢的分子。……这样的大气[二氧化碳和氮]对于形成氨基酸和别的生命要素十分不利。”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许多科学家坚称地球早期的大气是还原的,只含有极少的氧呢?西德尼·福克斯和克劳斯·多斯在《分子进化与生命起源》 中回答说:当时的大气必然缺乏氧,原因之一是,“实验室的实验显示,进化的化学阶段……会受到氧所抑制”;此外,“在有氧的地质时期”,像氨基酸一样的化合物是“不稳定”的。

后续探索

米勒教授在作了他的实验四十多年后告诉《科学美国人》杂志说:“生命起源的奥秘,原来比我和其他大部分人所估计的更难解开。”其他科学家的想法也有同样的转变。例如早在1969年,生物学教授迪安·凯尼恩跟别人合著了《生化学预定论》 。但较近期的时候,他指出:“物质可以自行跟能量组织成生物系统,这件事根本是难以置信的。”

凯尼恩认为:“目前所有用化学解释生命起源的理论,都犯了根本上的错误。”实验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米勒和其他科学家合成了氨基酸后,科学家着手制造蛋白质和DNA;这两种物质都是地上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科学家在生命起源以前的环境里进行了数千次试验。《生命起源的奥秘:再评目前各家理论》 指出:“我们在合成氨基酸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合成蛋白质和DNA却始终失败;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照。”科学家在合成蛋白质和DNA方面所作的努力,可以用“总是失败”来形容。

要解开的谜并非仅限于第一个蛋白质分子和第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怎样产生,同时也包括它们怎样共同发挥作用。《新大英百科全书》 说:“惟独这两种分子共同发挥作用,生物才可能在地上生存。”可是这套百科全书指出,这两种分子怎么会彼此紧密合作,“在生命起源方面”仍然“是个关键性的哑谜”。 米勒试验中产生的氨基酸是外消旋体,既有L型也有D型的,二者的比例差不多相等。然而生物用于构建蛋白质的氨基酸却都为L型氨基酸。为什么生物偏好L型氨基酸,这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在大约一百种已知的氨基酸中, 只有20种是蛋白质的成分,而所有这些氨基酸都是左式的。科学家曾仿照他们认为在生命起源以前的太古浓汤 (英语) 里发生的情况,在实验室里制造氨基酸。他们发现,这样制造出来的氨基酸分子,右式和左式的数目相等。《》报道说:“生命完全有赖于左式的氨基酸,所以这种左右式氨基酸各占一半的现象并不常见。”为什么活物完全由左式氨基酸所组成,至今仍然是个“莫大的奥秘”。不过,根据NASA的科学家对陨石的研究,发现太空中陨石上的氨基酸存在异构体过量,即L型氨基酸比例高于D型氨基酸。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实验
著名的实验相传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曾经做过自由落体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下落的规律。但后来美国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凯斯·达维林指出这是一个误传,伽利略并没有做过这项实验。伽利略的斜面滚球实验。拉瓦锡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实验。青蛙实验,在缓慢升高温度的水中的青蛙不会跳出水面而被烫死,这证明了心理学中人若对于环境的不适应程度不明显,危机感将下降的说法。密立根的油滴实验。牛顿的色散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另一种实验思想实验相关条目变因实验系统引用和注释
· 雷·尤里
参考^不受重视却仍战果辉煌1900年奥运会冷风中绽放
· 思想实验
著名思想实验物理学在物理学里,思想实验是很有用的理论工具:牛顿大炮双缝实验EPR吊诡拉普拉斯妖马克士威妖移动中的磁铁与导体问题薛定谔猫维格纳的友人孪生子吊诡惠勒延迟选择实验伽利略用来推翻亚里士多德“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的双球实验。亚里士多德称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那么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实验:一重一轻两个球,用绳子连接起来,一起下落。一方面,轻的球下落速度慢,重的球下落速度快,在绳子的牵引下整体速度将会介于两者分别下落的速度之间。另一方面,将两个球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质量比任意一个单球都要重,因此下落速度比任意一个球单独下落速度都要快。于是得出矛盾。有传说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做过这个实验,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思想实验,并没有付诸行动。哲学关于哲学的思想试验包括伦理学和认知论的辩驳。有轨电车难题忒修斯之船定时炸弹(实验)葛梯尔问题桶中之脑庄周梦蝶莫利纽兹问题无知之幕变成蝙蝠会怎样?孪生地球帕斯...
· 实验式
常见物质例子物理用法在物理学里,实验式又称为经验公式,乃是一个从实验或猜想导引出来,而不是直接从“第一原理”导引出来,可以预测观察结果的数学方程式。一个标准的例子是专门预测氢原子谱线波长的里德伯公式。于1888年被提出,这公式可以准确地预测莱曼系的波长。可是,一直到1913年,尼尔斯·玻尔发表了他著名的原子玻尔模型以后,科学家们才搞清楚为什么这公式会如此地准确。参阅经验主义(哲学上的用法和历史)莫塞莱定律
· 尤里·盖勒
生平盖勒于1946年12月20日出生在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特拉维夫。他的母亲和父亲分别为奥地利系犹太人和匈牙利系犹太人。有说法指出盖勒母亲那边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是远亲。版权问题盖勒为《精灵宝可梦系列》游戏中的宝可梦,勇基拉的原型。勇基拉的日文原名ユンゲラー(Yungera)近似于尤里·盖勒的日语译名ユリ・ゲラー(YuriGera)。而且勇基拉是总拿着汤匙,会使用超能力的宝可梦。2000年11月,盖勒美国任天堂公司。此案最终被法院驳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