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
术语
古波斯贵族及士兵的服装。
希腊人将波斯一语引入到西方语言里,西方以此作为伊朗的正式名称直至1935年,因这个称谓,使所有伊朗人都被认为是波斯人,而其他接受波斯语言及文化的人们也常被认为是波斯人。
古代
关于波斯人的第一个书面记录是来自亚述人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叙述,他们称为“帕尔苏阿舒”(Parsuash)及“帕尔苏阿”(Parsua)。这些近似的词语源自古波斯语“Parsava”,大概是指“边界”、“边陲”的意思,用在地理上指称波斯人(他们在种族上自称为雅利安人,以示尊贵)。帕尔苏阿及帕尔苏阿舒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后者位于伊朗西南部,在古波斯语当中称为“伯尔萨”(Pârsa,今法尔斯)。古希腊人在公元前六世纪使用“帕撒斯”(Perses)、“帕斯卡”(Persica)及“波西斯”(Persis)等形容词用于居鲁士二世的帝国,英词里的波斯人(Persian)因此而得。在圣经较后的部分常提及到波斯帝国(以斯帖、但以理、以斯拉及尼希米记),称为“派拉斯”(英语:Paras;希伯来语:פרס),如“Paras ve Madai”(פרס ומדי)即是“波斯及米底王国”。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朝臣说波斯语,使用帕拉维文。萨珊王朝时期,波斯人、米堤亚人、帕提亚人及波斯当地人的搀和使波斯人的身份一致化,不论他们的宗教信仰及地区方言,他们都被一律称为波斯人。埃兰人的语言仍存活至时期。中世纪历史学家伊本·纳迪姆(Ibn al-Nadim)写道:“帕拉维语、达利语、库兹语、波斯语、苏里亚尼语都是伊朗人的语言。”阿卜杜拉·伊本·穆格法(Abd-Allāh Ibn al-Muqaffaʿ)提到库兹语是波斯皇室的非正式语言,“库兹”是埃兰的异名,但库兹人这身份可能已消失。据斯特拉波所说,相信是现代库尔德人祖先的塞尔提亚人(Cyrtians)是波斯人的分支。被普遍认为是库尔德人及鲁尔人(Lurs)祖先的塞尔提亚人曾经广泛分布在波斯至米底王国之间的札格罗斯山脉。
时期
波斯人一词在时期继续用以描述多个古伊朗民族,包括会说花剌子模语、古塔巴里语、古阿扎里语、洛基语及库尔德语的人。
波斯方言被历史学家麦斯欧迪(Al-Masudi)视为波斯语,而那些会说波斯方言的民族也被视为波斯人。现代波斯语(达利语)是波斯方言的一种,他又将帕拉维文、古阿扎里语及其他波斯语言与之混为一谈:
现代
在1935年前,“波斯”一词是西方世界对伊朗的正式名称,但在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年-651年),波斯人已用“伊朗”来称呼他们的国家。居住在伊朗的人们也被西方世界以“波斯人”冠称。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1866年-1937年)及英国驻伊朗领事佩尔西·洛兰(Percy Loraine)以“波斯”及“波斯人”来谈论伊朗人及伊朗政府。1935年3月21日,伊朗沙王礼萨汗颁布法令,要求外交使节在官方箴件里使用“伊朗”(雅利安人国家)。自此,“伊朗人”及“波斯人”共通用于伊朗人口。在历史上,波斯人一词用以指明居住在大伊朗地区的伊朗人。
分支
波斯族裔和语言主要分布于伊朗、阿富汗、塔吉克
波斯人分布在伊朗、格鲁吉亚、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加索、阿塞拜疆、阿富汗、乌兹别克、巴基斯坦北部。跟伊朗的波斯人(西波斯人)一样,塔吉克人(东波斯人)都是多支伊朗民族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包括来自伊朗的波斯人及其他入侵者。由于在历史上血统产生了相互影响的作用,塔吉克人及法尔西万与呼罗珊地区的波斯人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较细小的分支有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基齐勒巴什(Qizilbash),他们与法尔西万及阿塞拜疆人有血统关系。在高加索,塔特人(Tats)集中分布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及俄罗斯的达吉斯坦共和国,他们的祖先是萨珊王朝时期在这些地方定居的商人。西印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帕西人居住在古吉拉特邦、孟买及巴基斯坦南部地区,他们大部分是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后裔。伊拉尼(Iranis)是另一个南亚西部的细小族群,他们是后期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移民的后裔。
历史
波斯人相信是雅利安人部族的后裔,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约2000年由中亚移入伊朗。雅利安人分拆成两个主要族群,即波斯人及米底人,波斯语及伊朗语支始出现,他们与伊朗高原的原住民通婚,如埃兰。公元前九世纪出现了对波斯人的一些记载,在亚述人的文献里,他们被称为“帕尔苏”(Parsu),居住在尔米亚湖的东南岸。
阿契美尼德王朝极盛疆域。
公元前六世纪,古波斯人成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者,他们统合伊朗高原各部族,建立了波斯帝国。多个世纪以来,波斯帝国受到多个王朝的统治,一些王朝由伊朗人统治,如阿契美尼德王朝、安息、萨珊王朝、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白益王朝及萨曼王朝;一些王朝不是由伊朗人统治,如马其顿帝国、塞琉古帝国、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伽色尼王朝、古尔王朝、塞尔柱王朝、帖木儿帝国、白羊王朝、黑羊王朝、萨非王朝、阿夫沙尔王朝、赞德王朝及恺加王朝。
阿契美尼德王朝及萨珊王朝是在伊朗南部法尔斯建立的,而安息则是在伊朗北部建立。根据在伊朗发现的一些来自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的楔形文字,证明波斯一词的当地用语在王朝建立时已用以指称伊朗。
语言
在现时流通使用的语言当中,波斯语是其中一种世上最古老的语言,并且是其中一种拥有健全文学传统的语言,赫赫有名的波斯诗人有菲尔多西、哈菲兹、欧玛尔·海亚姆、阿塔尔·尼沙普里(Attar Neyshapuri)、萨阿迪(Saadi)、尼扎米、鲁达基(Rudaki)、鲁米、萨纳依(Sanai)。波斯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及其他近亲语言的使用者将波斯语称为“法尔西”(Fārsī),在大伊朗东部地区还被称为“达利语”及“塔吉克语”。
在历史上,波斯语是指一些伊朗语支语言,时至今日,波斯语是指印欧语系伊朗语支的伊朗西部语言。当今伊朗的大多数人口是波斯语西部方言的使用者,至于东部方言,即达利语或塔吉克语的使用者都占塔吉克斯坦及阿富汗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乌兹别克少数民族的主要语言。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巴基斯坦、中国西部、阿联酋、巴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及阿塞拜疆也有使用波斯语的族群。
宗教
波斯文化孕育出三种主要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巴哈伊信仰及对圣奥古斯丁在他成为基督徒前产生巨大影响的摩尼教。玛兹达教(Mazdakism)是古伊朗的另一种宗教,它被称为是第一个共产意识形态。玛兹达教及摩尼教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分支,琐罗亚斯德教被认为是一神教的始祖。
在萨非帝国崛起前,派一直是主导伊朗大部分地区的派系,除了塔巴里斯坦的扎伊迪派、白益王朝及完者都统治时期、阿萨辛派及萨尔巴达尔(Sarbadars)。在九个世纪内,尽管派占著主导地位,许多派教徒都趋向什叶派,什叶派的三个分支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及扎伊迪派(Zaidiyyah)在伊朗部分地区盛行。在那个时期,什叶派在库法、巴格达、纳杰夫及希拉(Al Hillah)有所滋长。什叶派是塔巴里斯坦、库姆、卡尚、埃瓦吉(Avaj)、萨卜泽瓦尔(Sabzevar)的主要教派。在许多地区,什叶派及派教徒并存。在近代,伊斯玛仪派教徒形成了一个印伊语系社区。
萨非王朝时期之前的波斯学者和科学家,如伊本·西那、贾比尔、赛尔曼(Salman al Farisi)、法拉比及纳西尔丁·图西(Nasīr al-Dīn al-Tūsī)都是什叶派穆斯林。许多重要的派穆斯林科学家、学者及名人都是波斯人或具有波斯血统,包括阿布·达乌德(Abu Dawood)、哈基姆·尼沙布里(Hakim al-Nishaburi)、塔巴拉尼(Al-Tabarani)、安萨里、穆罕默德·布哈里(Muhammad al-Bukhari)、提尔米基(Al-Tirmidhi)、奈萨仪(Al-Nasa"i) 及法赫尔丁·拉齐(Fakhr al-Din al-Razi)。派哈乃斐派教法学的创始人阿布·哈尼法(Abu Hanifa)都被广认为具有波斯人血统。
伊朗第一个什叶派政权萨非王朝宣扬十二伊玛目派,在其领土奉行十二伊玛目派的法规,支持教派的学术研究。十二伊玛目派的阿訇“打造了一套国家体制的理论”,认为当在“没有确切的正当时”,萨非王朝的君主政制是“等待救世主降临时最理想的政制”。
伊斯法罕沙阿清真寺的大门,该清真寺是萨非王朝时期波斯建筑的楷模。
现时,信奉十二伊玛目派的波斯什叶派穆斯林将派的哈乃斐派取代。在伊朗南部及库尔德人当中则有数量可观的沙斐仪派派穆斯林,占少数的伊斯玛仪派穆斯林则散落在各地。一些社区则信奉什叶派的苏菲主义。祆教徒、基督徒、犹太教徒及巴哈伊信仰的教徒都各自形成了一些较小的社群,巴哈伊信仰在伊朗是这些少数宗教里最大的宗教。一些波斯人是无神论者及不可知论者。
文化
波斯的电影可描绘出波斯文化,波斯电影得到不少支持及影评的赞赏,如《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Heaven)及《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这些电影洞悉了波斯文化的现况,是当地人文状况的深刻写照。
艺术
波斯的艺术遗产不拘一格,具备东西方的元素。波斯艺术大量借鉴了当地的埃兰文明、两河文明及希腊文明(希腊时期的雕像)。波斯地处中央,成为东西艺术及建筑的融合点,希腊罗马的影响常与印度和中国的理念和技巧结合。波斯艺术延伸至中亚、高加索、小亚细亚、伊拉克及现代的伊朗,这广袤的地区是波斯艺术发展的核心。
雕像
波斯人的艺术表达方式可追溯至阿契美尼德王朝时,当时出现了大量重要人物的雕像,通常具有政治及宗教意义,如波斯长生军(帝王的精锐部队)表示了两河文明及古巴比伦的影响力。当地更具代表性的艺术是波斯缩图。中国艺术的影响力也很明显,但当地的画家能运用各种的艺术形式,包括那些在奥斯曼帝国、萨非王朝及蒙兀儿帝国宫廷内看到的画像。
音乐
波斯音乐的历史可追溯至萨珊王朝巴尔巴德时期,甚至更早。除着它的逐渐演变,一种独特的地中海东部音乐风格成为了波斯的民族音乐,与现今伊朗附近的音乐近似。时至今日,传统音乐因受伊朗政府的政策影响而衰落,伊朗的流亡者及转向西方摇滚乐,当中带有独特的伊朗风格及波斯街舞。
建筑
波斯波利斯遗址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或“贾姆希德宝座”是波斯传统古建筑的一部分。
波斯人对建筑的贡献突出,波斯波利斯作为古波斯建筑的表率,而现代的历史纪念建筑如欧玛尔·海亚姆的坟墓则体现了波斯变幻多端的传统。伊朗的一些城市展现了在历史上波斯的独特建筑风格,如加兹温省的哈拉甘双子塔及伊斯法罕的沙阿清真寺。波斯建筑的影响力超越了伊朗的地理界限,可见于整个中亚地区,如撒马尔罕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Khanym Mosque)、布哈拉的萨曼王朝陵墓及阿富汗西部的贾穆宣礼塔(Minaret of Jam)。建筑是以波斯人所建立的基础而发展出来,阿格拉的泰姬陵及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亦可见波斯建筑技术的影子。
地毯
德国艺术评论家戈特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称“地毯的原意是分隔空间”,因此地毯编织是以古文明建筑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种技艺。波斯地毯以手工精细闻名于世,其文明地位亦非常重要。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以纤维交织的方法编制衣服已出现在伊朗。著名希腊将领地米斯托克利在波斯流亡时也提及到“波斯地毯”:
园林
波斯园林的设计反映人间乐园,英语所说的乐园(Paradise)出自波斯语“Pardis”,正是指波斯园林。
波斯园林在古代已存在,在时期,波斯园林更为突出,阿拉伯统治者利用波斯人的园林技艺在安达卢斯至喀什市广建园林。《一千零一夜》及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作品里的波斯园林更是名垂千古。
妇女
波斯妇女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是虚构角色,雪拉(Scheherazade)依然象征着女性的智慧,姬蔓·芭奴的美貌促成了泰姬陵的兴建。古代贵族妇女在许多权利上能与男性平等,但是在二十世纪前,波斯妇女在整体上未能得到平等对待。诗人塔希莉(Táhirih)对中东的现代妇女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力,塔希莉司法中心(Tahirih Justice Center)以她的名字命名。
当今的波斯妇女在社会上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挤身于各行各业,如政治、法律及运输等,伊朗大学的女学生逐渐占著主导地位,当中女性的比例甚至达到西方的标准。伊朗前女副总统玛苏梅·埃卜特卡尔(Masoumeh Ebtekar)对西方传媒的能言善辩引起了注意,为穆罕默德·哈塔米任职总统时期的女政客树立了榜样。
参见
伊朗人
俄罗斯人口
阿富汗人口
帕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