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第绪语
历史沿革
由德系犹太人到老意第绪
德系犹太人所处的德国,当年是罗马帝国的属地。10世纪时在中欧发展着一种独特的犹太文化称为Ashkenazi( Ashkenazi 一词为中世纪德国人用来称呼犹太人的),或著叫“日耳曼犹太”文化。中世纪时犹太人的文化区域并没有和一些基督教公国的统治区重叠在一起,因此Ashkenazi也包括着法国北部,也和“赛法迪地区”接壤在一块:进而塞法迪犹太人或者西班牙犹太人,也住到法国南部来。之后Ashkenazi的地域也进一步延展到东欧。
中世纪晚期欧洲犹太人的日常用语与基督教族群的口语相同,而就大多数Ashkenazi地区来说也是使用当地的德语。
二十世纪以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共有1000万人使用意第绪语。
苏联/俄罗斯
在1920年代的苏联,意第绪语被认为是犹太“无产阶级”的语言被鼓励使用;同时,希伯来语则被当作“资产阶级”语言。1930年代开始,苏联国内日益增长的反犹太主义倾向和犹太人的政策迫使意第绪语退出了文学、教育等领域。只有很少几个意第绪语出版物幸存下来,其中有文学刊物《苏维埃祖国》(Sovetish Heymland, 1961-1991)和报纸《比罗比詹明镜》(Birobidzhaner Shtern)。
犹太自治州
犹太自治州位置
1934年在苏联远东地区所成立,斯大林认为远东地区和中国关系密切,急需增加人口,以保存犹太文化为名,以流放和边缘化为实,因此在黑龙江沿岸未开发之地强制移入犹太人。但之后犹太人口不断外流,目前该区以俄罗斯族占多数,犹太人只占1%。
以色列
以色列的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但是许多信仰虔诚的传统犹太人认为希伯来语是神圣的且只在宗教仪式上使用的语言,因此反对使用希伯来语。在20世纪初,许多移民到巴勒斯坦的世俗锡安主义者试图在他们的社群间消灭 意第绪语 ,并推行使用希伯来语,希望能更促进犹太人的集体认同。
使用希伯来语或 意第绪语 的争辩不只在宗教上,政治上也分裂成支持希伯来语的锡安主义者和支持 意第绪语 的国际主义者。但在以色列确定选择希伯来语作为官方语言后,意第绪语在以色列的使用人口便大幅下降;直到苏联解体后,大量来自该地的犹太人迁入以色列,而使意第绪语的使用人数上升。
以色列境内的德系极端正统犹太教徒至今仍教授、学习和使用意第绪语,使得该语言依然在以色列被使用。主要集中在贝内贝拉克和耶路撒冷。
目前以色列正兴起复兴意第绪语的运动,新兴的世俗团体YUNG YiDiSH成立,国内亦有 意第绪语剧场 的成立;许多大学皆有开设教授意第绪语的课程。
哈雷迪以意第绪语来进行教育活动
数十万儿童曾经,或正在学习将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的经文翻译成意第绪语。
意第绪语在日耳曼语中的地位
意第绪语在日耳曼语中的地位问题有时会遇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一方面,有些人认为意第绪语与德语无关—相反它是一种闪米特语、斯拉夫语或罗曼语,甚至是一种巴斯克的衍生物;语言学家Paul Wexler则有独特观点:即意第绪语最初是一种斯拉夫语但其词汇被德语单词所替换。这类观点,尽管经常被狂热地提出,却能够轻易为历史记录和语言结构的研究所驳倒。
另一个极端是某些人认为意第绪语仅仅是一种德语的方言,还没有特殊到要被视为一种独立语言的程度。意第绪语和德语有大量相同的词汇,和一些类似的语法结构。某些讲德语的人据说能听懂意第绪语,并将其视为德语的一种方言,与说德语的斯拉夫人所讲的德语方言相类似。这种意见使得有些人将意第绪语称为某种德语方言而非一种独立语言。但是,语言学界的共识是意第绪语和德语是不同的,因为:
这两种语言在地域和文化上是不同的;([7])
这两种语言有不同的书面标准,甚至使用不同的字母;
意第绪语的一些语法本质上与德语不同,而是受接触的其他(例如斯拉夫语)语言影响产生;
20%-30%的意第绪语词汇与德语不同,包括一批基础词汇;
这两种语言总体来说不能通话(在讲德语的人试图理解意第绪语时尤为明显)。
当然,政治和语言学一样受到了意第绪语是一种方言而非语言这一长期广泛流传的看法的影响。一个有名的例子是Max Weinreich在他关于这一问题的讲话中所引用的一位听众的观点: "A shprakh iz a diyalekt mit an armey un a flot" ,这句名言就是意第绪语(此处引用的拉丁转写),意思是“语言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中欧和东欧犹太人没有自己单独的民族国家,缺少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语言的地位也被人看低。
意第绪语与其它语言的交流
意第绪语分为西(德国)意第绪语和东意第绪语。还可以再细分为东北部(立陶宛)意第绪语,中/中东部(波兰/加利西亚)意第绪语,和东南部(乌克兰、罗马尼亚)意第绪语。东意第绪语方言和现代意第绪语保持大量斯拉夫语族词汇。
语音结构
辅音(子音)
意第绪语的辅音音素如下:
元音(元音)
意第绪语的元音音素如下:
意第绪语字体的演进
依地语的印刷字体使用了希伯来方块字体。19世纪早期,半弧形的“阿胥肯纳吉”(Ashkenazi)字体是最常用的,俗称为 Vayber-taytsh ,又称为 Masheyt 。
语形构词
意第绪语语法
意第绪语重要作家
小说家艾萨克·巴甚维斯·辛格(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唯一以意第绪语作品获得该奖的作家)。
参考文献
来源
Melamed, S.M., "The Yiddish Stage", 《》, Sep 27, 1925 (X2)
Weinreich, Max, "Der yivo un di problemen fun undzer tsayt" (""Yivo" and the problems of our time"), Yivo-bleter 25.1.13. (1945), facsimile excerpt at[8].
Cohen, David (Rabbi), Yiddish: A Holy Language , Mesorah Publications, New York, 2004 (in Hebrew).
Fishman, Joshua A. (ed.), Never Say Die: A Thousand Years of Yiddish in Jewish Life and Letters , Mouton Publishers, The Hague, 1981, ISBN 90-279-7978-2 (in Yiddish and English).
Jacobs, Neil G., Yiddish: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5, ISBN 0-521-77215-X.
Katz, Dovid, Words on Fire: The Unfinished Story of Yiddish , Basic Books, New York, 2004, ISBN 0-465-03728-3.
Kriwaczek, Paul, Yiddish Civiliz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a Forgotten Nation ,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 2005, ISBN 0-297-82941-6.
Lansky, Aaron, Outwitting History: How a Young Man Rescued a Million Books and Saved a Vanishing Civilisation , Algonquin Books, Chapel Hill, 2004, ISBN 1-56512-429-4.
Liptzin, Sol, A History of Yiddish Literature , Jonathan David Publishers, Middle Village, NY, 1972, ISBN 0-8246-0124-6.
尤里埃尔·瓦恩里希. College Yiddis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Yiddish language and to Jewish Life and Culture , 6th revised ed., YIVO Institute for Jewish Research, New York, 1999, ISBN 0-914512-26-9 (in Yiddish and English).
Weinstein, Miriam, Yiddish: A Nation of Words , Ballentine Books, New York, 2001, ISBN 0-345-44730-1.
Wex, Michael, Born to Kvetch: Yidd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All Its Moods ,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2005, ISBN 0-312-30741-1.
{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