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迈锡尼文明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编年迈锡尼文化的主要遗址(法文)迈锡尼文明的年表是由瑞典学者ArneFurumark根据所发现物品的类型和所属地层编纂的,虽然有一些批评,但它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个时期对应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法文:HelladiqueRécent,HR;英文LateHelladic,LH)前1550年–前1500年:青铜时代晚期I(迈锡尼的墓坑圈A与B);前1500年–前1450年:青铜时代晚期IIA;前1450年–前1425年:青铜时代晚期IIB(迈锡尼人到达诺索斯?);前1425年–前1380年:青铜时代晚期IIIA1(诺索斯被毁,大陆迈锡尼宫殿的初建);前1380年–前1300年:青铜时代晚期IIIA2(迈锡尼宫殿建造的高峰);前1300年–前1250年:青铜时代晚期IIIB1;期间迈锡尼王国及其属国下的人口达到150万人。前1250年–前1200年:青铜时代晚期IIIB2(阶段末期大陆宫殿被毁...

编年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化的主要遗址 (法文)

迈锡尼文明的年表是由瑞典学者Arne Furumark根据所发现物品的类型和所属地层编纂的 ,虽然有一些批评,但它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个时期对应于希腊青铜时代晚期(法文: Helladique Récent , HR;英文 Late Helladic , LH)

前1550年–前1500年:青铜时代晚期 I (迈锡尼的墓坑圈A与B);

前1500年–前1450年:青铜时代晚期 II A ;

前1450年–前1425年:青铜时代晚期 II B (迈锡尼人到达诺索斯?);

前1425年–前1380年:青铜时代晚期 III A1 (诺索斯被毁,大陆迈锡尼宫殿的初建);

前1380年–前1300年:青铜时代晚期 III A2 (迈锡尼宫殿建造的高峰);

前1300年–前1250年:青铜时代晚期 III B1 ;期间迈锡尼王国及其属国下的人口达到150万人。

前1250年–前1200年:青铜时代晚期 III B2 (阶段末期大陆宫殿被毁);

前1200年–前1125年:青铜时代晚期 III C1 ;

前1125年–前1100年:青铜时代晚期 III C2。

HR I对应于青铜时代中期与晚期的转换期,迈锡尼文明的文化开始于此时期。

HR II时期遗迹有了显著的增加。在该时期的末叶,米诺斯王宫诺索斯、斐斯托斯、 马利亚 ( 英语 : Malia, Crete ) 和 萨克罗 ( 英语 : Zakros ) (Zakro)已经建成。其后只有诺索斯宫被重新使用,并融入了迈锡尼的风格。一般认为它被入侵克里特的迈锡尼人占领并夺取了权力。皮洛斯的线性文字B文献大致定年为HR IIB。

HR III时期迈锡尼文明继续他们的扩张。在克里特之后,其余的爱琴海岛屿(如塞克拉迪斯和罗得岛)以及小亚细亚都出现了他们的定居点。事实上,在整个地中海沿岸都能发现迈锡尼物品,甚至从中欧直到不列颠群岛。在塞浦路斯和黎凡特也发现了迈锡尼人的定居点。

在希腊本土,王宫-城堡以及 巨冢 ( 英语 : Beehive tomb ) ( tholoi/tholos )变得越来越壮观。对于HR III B1时期,在迈锡尼和奥尔霍迈诺斯(Orchomenus)发现的珍品见证了迈锡尼统治者所积累的财富。这一个时期是迈锡尼文明的巅峰。诺索斯的那些文献无疑属于HR III B(约前1250年)。

迈锡尼人

自从线性文字B书写的泥板被翻译以来,人们认识到从前所说的“迈锡尼人”其实是希腊人。但是没有迈锡尼文献提示他们如何称呼自己的。在《伊利亚特》中,希腊人通常被称为“亚该亚人”,并且考虑到在青铜时代晚期赫梯文献中“Ahhiyawa”的称呼,可以将“亚该亚人”的称呼联系到迈锡尼人。然而,第二个论证远未被人所承认;并且关于第一个论证应该指出,“亚该亚”这个称呼在荷马的词句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指称。

迈锡尼文明

 线形文字B样本

语言学的分析将线性文字B的文本所表达的迈锡尼语言关联到其后的希腊语,特别是爱奥尼亚方言、阿提卡方言或者是伊奥利亚方言,但非古典时期的亚该亚方言。前几种因此可能为迈锡尼语言的后继,而后者也许源自一种消失了的与迈锡尼语言有联系,但不同于迈锡尼方言的青铜时代希腊语。

不同阶段间语言的比较可能无法给出足够的证据来认定迈锡尼人。此外,并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由同一个种族或语言群体构成;似乎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是一个多民族,比如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等的祖先所形成的集体,而非一个单一的民族。

考古发现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遗址

它是在十九世纪末由海因里希·施里曼于发掘迈锡尼(1874年)和梯林斯(1886年)的过程中重现天日的。施里曼相信自己找到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描写的世界。在一个迈锡尼的墓穴中,他将所发现的一个金箔面具命名为“阿伽门农面具”。同样,他将一个在皮洛斯发掘的宫殿命名为“涅斯托耳宫”(神话中皮洛斯王国的国王)。

二十世纪初,阿瑟·埃文斯爵士对克里特岛进行了发掘研究,自此迈锡尼世界理清了与先于它的米诺斯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对克里特岛上的诺索斯进行发掘期间,埃文斯发现了数千块年代约在前1450年的粘土泥板,由宫殿的一次大火意外地烘烤成型。

在这些泥板上他辨认出了一种未知文字,他认为这种文字比线性文字A更先进,因而命名为线性文字B。此外,在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迈锡尼宫殿内也发现了写有这种文字的泥板 。1952年,这种文字终于被Michael Ventris和John Chadwick破解,鉴定为古希腊文的一种字体。自此,迈锡尼文明逐渐被人所了解,从而走进了文字历史,被定位于爱琴文明的青铜时代。

然而,使用线性文字B书写的泥板只是非常有限的文献资源,加上在器皿上的镌刻,总共才有5000篇。而作为对比,同时期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有数以十万计的文书。此外,这些泥板文字都相当短,且大部分都出于行政目的,如仓库清点和会计记录等为了存档之作。不过从另一方面讲,这也说明了这个文明视野的客观性,没有夸大宣传的踪迹。

政治结构

迈锡尼世界

迈锡尼文明

  《伊利亚德》的战争场面,安布罗西手抄本

在直接证据缺失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切地了解迈锡尼世界的政治结构。根据荷马的陈述,当时的希腊分为数个国家,如《伊利亚特》中的城市:通过考古所为人熟悉的迈锡尼、皮洛斯、奥尔美那斯等,也可能还有斯巴达或伊萨卡。不过考古学家无法确认这一点,只有皮洛斯和洛索斯两个城邦被线性文字B文献所证实。然而,仍无法知道阿尔戈斯地区的政治中心(如果确实有的话)在何处:迈锡尼、梯林斯或是阿尔戈斯?对于雅典地区呢?以及戈拉(Gla)和伊奥科斯(Iolcos)呢?

赫梯文献中提及的一位“Ahhiyawa人的国王”被对照为“亚该亚人( Akhaian )的国王”,可能即为《伊利亚特》中亚该亚人的国王阿伽门农。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赫梯语言中的Ahhiyawa就是荷马的Akhaian,而且他们王国的位置还在争论中:小亚细亚、罗得斯岛或是希腊大陆。有一些基于赫梯文献和荷马史诗的研究希望证明迈锡尼时代的希腊是个由一位 primus inter pares (拉丁语:同等者中之首)的国王统治的联邦国家。但仍无根据证实这个观点。

国家:皮洛斯和诺索斯

在小范围内,我们已经通过线性文字B的文献,对于皮洛斯和诺索斯两个国家内部的组织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不过,这里也并非不存疑点。

这些国家似乎是一个王国,由一个国王—— wa-na-ka (ϝάναξ / wánax )——进行统治。国王的职责无疑是军事、司法和宗教。这个词可与荷马的 ἄναξ / anax (神祇,统治者,家长)等同,它在献祭的文书现过九次,说明皮洛斯和诺索斯的统治者享有某种宗教地位。然而,如同在荷马那里一样,这个词同时也用来表示一个神。

他由一个 ra-wa-ke-ta (“大将军”)辅佐,应为军队的首领。他们两个都拥有自己的领地: te-me-no (τέμενος / témenos )。别的显贵被称为 te-re-ta (“地主”),根据文献为土地所有者,他们可能也有神职。 e-qe-ta ( equetai )——字面上为(“骑士”的)“战友”——形成了国王的拥胄,他们是武人。

在宫廷人员这边,有一些其他达官贵人负责地区行政事务。皮洛斯王国划分为两个大省: de-we-ra ka-ra-i-ja ,皮洛斯周围的“近省”;以及 Pe-ra-ko-ra-i-ja ,“远省”,位于 re-u-ko-to-ro 城周边。整个国家再划分为17个区,以及各个乡镇。为了管理各区,国王任命一个 ko-re-te ( koreter ,“总督”)和一个 pro-ko-re-te ( prokoreter ,“副总督”)。管理乡镇和其 da-mo (字面上为“人民”,见希腊文δῆμος/ dêmos )的人被称为 do-mo-ko-ro ( damokoros ,字面上即为管理damo的人)。此外, pa-si-re-u (参考βασιλεύς/ basileus )也参与乡镇一级的管理,但他的职责不明,可能掌管一个元老委员会: ke-ro-si-ja (参考γερουσία)。

社会

迈锡尼文明

  昔日狮子门想象

迈锡尼社会似乎分成两类自由人:国王的拥胄,负责王室行政;以及普通 人民 ( da-mo ),生活在乡镇里。正如前面所述,后者为王室委派人员所掌管,他们需要完成徭役和对王室赋佃租。

而生活在王宫范围内的人,有一部分为富裕的高级公务员,可能居住在各个宫殿周边宽敞的住房里;此外还有一些职业与王室相关的人员:手工匠、农民、可能还有商人,他们未必比一般 人民 富裕。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奴隶, do-e-ro (男性)和 do-e-ra (女性) (cf.δούλος/ doulos ),只有为王室工作的奴隶在文献中提及过。

经济

从文献来看,迈锡尼王国的经济组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围绕着王室进行,而另一部分是为自己服务。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反映了社会的组织结构。不过这也不妨碍为国王服务的个人同时为自己谋利的行为。

经济由记录货物进出的司书监控,他们安排工作以及统筹配额。被称为 du-ma-te 的人似乎是掌管地方经济的总督。

农业

迈锡尼王国皮洛斯和诺索斯的土地被分成两个部分:宫廷用地 ki-ti-me-na 以及地方的土地 ke-ke-me-na ,后者由文献所称 ka-ma-na-e-we 的人来耕种,他们无疑就是 人民 。宫廷用地在文献中被确证,一部分由 国王 和 元帅 的 领土 组成,另一部分作为福利( o-na-te-re )提供给宫廷行政人员。后者可以利用奴隶,或是以出租给自由民的形式来耕种这些土地。

农产品为传统的“地中海三部曲”:谷物、橄榄、葡萄。种植的谷物为小麦和大麦。人们也种植橄榄树,为了获取橄榄油。后者并非为了食用,而是作为护肤品和香水之用。葡萄种植也很普遍,出产不同种类的葡萄酒。此外,人们还培育制衣用的亚麻,榨油用的芝麻以及各种果树,如无花果树。

饲养业由绵羊和山羊主宰。猪和牛都不太常见,马只用于牵引战车。

手工业

手工业组织主要出现于宫殿地区,皮洛斯的文献表明他们的工作相当专业化,每一个工人的技能归于特定的类别,并在生产过程中占据特定的位置。这种分工在纺织业中尤其明显。

纺织业是迈锡尼经济的主要部门,诺索斯的文本提供了一个纺织生产过程的全景:从成群的绵羊直到宫殿仓库里的成品,以及剪羊毛、羊毛修补作坊、工作环境等方面。皮洛斯宫拥有大约550名纺织女工,在诺索斯则多至900名。文献中至少记录有十五种纺织相关技能。除羊毛之外,亚麻是应用最多的织料。

在皮洛斯还发现了冶金业,拥有400名工人。我们从资料中得知每个铜匠平均分配3.5公斤的青铜的工作量。但我们不知道他们如何得到报酬:令人费解地,配给记录表上没有他们的份额。在诺索斯,一些泥板记录了剑的制造,但没有提及真正的冶金业。

同样被记录的还有化妆品业。泥版记录了玫瑰、药用鼠尾草等香油的制造。考古学研究还发现了隶属宫殿的作坊内还有其他职业的手工艺人:金银匠、象牙匠、宝石工、陶匠,那里还生产橄榄油。某些领域转向了出口。

商业

商业活动很奇异地没有进入书面纪录。同样,当皮洛斯的香料油被装入小罐后,就再也没有记录它们去向何处了。在底比斯出土了装有香油的带柄陶罐,它们刻有线性文字B,注明产地为东克里特岛,然而克里特岛上的泥版对于油料出口却只字未提。对于纺织品的流通,现有的资料也非常稀缺。我们知道米诺斯人曾经将织品出口至古埃及,迈锡尼人应该也如此。实际上他们的海上贸易在米诺斯文明衰亡之后有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根据这个事实可推断,他们很可能从米诺斯人处获得了航海的知识。尽管书面材料存在缺失,我们仍能推断一部分的商品:纺织品、油料、甚或是冶金制品,是为了王国以外的市场生产的,因为它们的生产数量相对国内消费来说非常过剩。

此外,我们可以依赖考古学获得迈锡尼制品出口至希腊以外的情况。相当数量的器皿发现于爱琴海、安纳托利亚、黎凡特、埃及,及西方的西西里,甚至中欧以至大不列颠。一般情况下,迈锡尼货品的流通可以通过“结节”——现代条形码标签的祖先——来保证其可跟踪性。它是一种粘土小球,在手掌中用一条带子(可能是皮革)打磨而成,用来系在所有货品上。结节上标有一个印戳以及一个代表物品的图符,有时候人们还会加上其他信息:质量、产地、目的地等。

1982年底比斯出土了55个结节,带有表示牛的图符。根据它们,我们可以重塑这些牛的旅程 :它们来自整个维奥蒂亚(Boeotia),甚至埃维亚岛,被运至底比斯做祭祀品。所系结节是为了证明这些家畜并非盗得,同时标明它们的产地。一旦它们到达目的地,这些结节就被取走并收集以制作会计泥版。结节被用在各种货品上,这解释了为何迈锡尼的会计文献能够如此准确。司书们不用自己来清点物品,他们靠结节来记录表格。

前14世纪和前13世纪,迈锡尼人向整个雅典乃至地中海东中部地区出口彩陶器皿,从塞浦路斯和撒丁岛进口铜,从进口象牙,从埃及进口其他奢侈品 。

宗教

要辨析迈锡尼文明的宗教事务是相当困难的,特别当它涉及到考古遗迹时,因为要在其内确定一个宗教场所通常十分复杂。至于文本,只有寥寥数列供奉表单给出了一些神的名字,而我们对于他们的宗教实践则一无所知。

迈锡尼人的神谱内已经有不少古典希腊神话中的神祇。波塞冬似乎占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诺索斯的文本中。这个阶段似乎也出现了一个地神,掌管地震。我们还能找到一系列女神或者 Potnia [1],对应于不同的宗教地点,比如一个克里特岛上的“迷宫女神”,让我们联想到迈锡尼迷宫的神话,如代达罗斯(Daedalus)所作的那个。也有一个母神[2],名为 Diwia 。另有一些经典时代的神被鉴别出来,如宙斯-赫拉夫妻、阿瑞斯、赫耳墨斯、雅典娜、阿耳忒弥斯、狄俄倪索斯、厄里倪厄斯等。缺席的神有阿波罗、阿佛洛狄忒、得墨忒耳(这些是来自东方的神)以及赫淮斯托斯。

在迈锡尼时代没有发现什么大的神庙,在一些城堡里发现的大型建筑,由一个长方形的中央室加上周围的小房间组成,可能被用作宗教场所。此外,也可以假设存在一种室内宗教。一些圣堂可以被辨认出来,比如在Phylakopi,能够找到大量的疑似用于献祭仪式的小雕像。也有假设认为德尔斐、多多纳、提洛及厄琉息斯在当时已经是重要的圣地,不过这一点很难证实。

建筑

要塞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城的狮子门

主要的迈锡尼城市都加筑有工事,它们可以位于卫城上,比如雅典和梯林斯;或是背靠山峦,如迈锡尼;或在海岸线上,比如戈拉和皮洛斯。除了这些城堡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孤立的要塞,无疑是用作对领土的军事控制。迈锡尼的城墙通常是“蛮石式”的:他们通常由宽至八米的巨石块堆砌而成,中间不用粘合。或者,当无法获得巨石的时候,用石头一块嵌一块地搭起。城墙的设计使用了不同的进出口:巨大的城门、坡道,或在遭受围困时所用的暗门和地下拱顶通道。考虑到战争的可能,城内还配备了水箱或水井。

民居

迈锡尼遗址通常包含有不同类型的民居。最小的是边长介于5米到20米之间的直方形住宅,这是社会最底层人口所居住的。它们通常有一个或几个房间构成,后一种情况在晚近的时期出现的更多。更高等级的住房,是面积更大,更精致的建筑,边长约在20米至35米之间,拥有几个房间,甚至一个中央院落。它们的空间安排类似于宫殿的模式。我们无法确定这是否是迈锡尼贵族所居住的场所,因为还有一种假设认为这些是宫殿的延伸,因为后者通常就在左近。

迈锡尼王宫

迈锡尼文明

 梯林斯的宫殿平面图

迈锡尼宫殿最精美的范例是在迈锡尼、梯林斯和皮洛斯所发掘出的。根据发现的文献记录,它们是迈锡尼城邦的行政中心。从建筑学视角来看,它们是米诺斯宫殿的继承,同时也是青铜时代中期希腊大陆上其他民居建筑的传承。它们有一个中央院落群,敞开向四周环绕着的大小不同的房间:有仓库、作坊,还有货品收发处及居住空间。宫殿的心脏是“大殿”( Μέγαρο / Megaron ),一个安置王位的房间,有一个由四根立柱环绕的中心,王座一般在进口的左侧。整个建筑似乎只有一层,内里的家具和壁画都非常精美。

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6世纪 附有银色模锻的金角牛形器皿,自迈锡尼墓圈一号出土(现展览于雅典的考古博物馆)。

陶器

考古在迈锡尼时代发现了大量的陶器,风格、大小十分多样:带环把的瓮、壶、双耳爵、像香槟酒杯一样的罐子等。在HR III B时期,尤其在向希腊大量出口的阿尔戈斯地区发现的所有样品风格相当统一,同时生产数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出口的产品一般都更为奢华,并绘有精美的装饰,比如神话、战争、动物等主题。另一种餐具是金属的(主要是青铜),发现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外形主要有三脚、盆状或灯状。此外还发现过釉陶或是象牙质的器皿。

雕塑

迈锡尼文明

 阿伽门农的面具

迈锡尼人的工艺制品相当精美,他们常在物品上装饰华丽的图案,且喜欢用金银为材质制作工艺品,并在这些工艺品上装饰以浮雕。 迈锡尼时期没有留下大的雕塑,这阶段所产总体是一些土培的精致的小雕塑,主要发现于Phylakopi,但也发现于迈锡尼、梯林特或亚辛(Asine)。大多数雕塑表现男性或女性人形,但也存在动物造型的。他们有不同的姿势,如双手向天空展开,或是合抱于腹部,或是坐着等。它们经过上色,黑白或彩色都有。制造它们的目的不明,不过很有可能是为祭祀之用,因为发现它们的地点通常具有宗教意味。

绘画

迈锡尼时期的绘画受到米诺斯文明的很大影响,但与前者相比,迈锡尼的绘画较为简陋。 如所发现的一些宫殿壁画,其表现的主题多样:捕猎(包括斗牛)、战斗、队列、神话传说等。其他壁画表现为几何图案。如上文所述,一部分陶器也绘有相似主题的图案。

武器

军事装备存放在当时的国库中,最大的发现是 登德拉 ( 英语 : Dendra ) 盔甲。它是一整套武士盔甲,护胸甲是由皮衣上缝青铜片所制成。这付盔甲的重量非常制约武士的行动力,所以一般认为这是给战车上的战士所备。防御性的武器装备包括数种头盔,特别是一种野猪头的样式,不过它在青铜时代后期(HR)的最后几阶段中消失匿迹。他们使用两种盾:一种呈8字型;另一种为方形,上缘为圆角。它们为木或皮制。

进攻性武器大多是青铜制,发现有长枪和标枪,以及一大批不同尺寸或劈或砍之用的剑。最后,一些手柄和箭头见证了这时期弓箭的使用。

墓葬习俗

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阿伽门农墓”的入口

希腊青铜时代最流行的墓葬形式是土葬。遗体被埋在居住区外的公墓内,有时在圆顶墓(θόλος / tholos )中,有时甚至是屋子底下。圆顶墓的墓葬形式可以追溯到希腊的印欧部落时期,他们植根于公元前三千年的巴尔干,以至上溯到库尔干文化。而那些私人墓葬使用带有石子砌面的石棺。其中,HR I时期出现过一套墓葬家具,但在其后的时期中再未重现。此外,青铜时代初期还出现过方形公共墓葬。很难确定这些不同形式的墓葬是否如人们经常认为的那样标志着社会地位的不同,如圆顶墓中所葬为社会精英,私人墓葬属于是富裕的阶层,而公共墓地则是普通人的归宿等。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葬越来越多见,直至HR III C时期成为十分重要的墓葬形式。这可能是新的种族进入希腊的证据。

迈锡尼时期最壮观的墓葬是位于迈锡尼城的巨大的王室墓地。最著名的是“阿伽门农墓”(或“阿特柔斯的宝藏” Treasure of Atreus ),是一个“圆顶墓”。附近坐落着另外一些墓葬(称为“A圈”),如所谓“克吕泰涅斯特拉墓”以及“埃癸斯托斯墓”。它们都是施里曼在发掘迈锡尼的过程土的,蕴含着丰富的珍宝。

迈锡尼文明的结束

迈锡尼文明的结尾给我们留下许多仍未解决的谜团,无论是对于时间表还是对事件的解释。

HR III B1的末期标志为数次毁坏,特别是在迈锡尼城。在HR III B2时期,可以观察到迈锡尼城市的防御工事有明显增加,暗示着不安的上升。不过这应该不是一种危机,因为在这些地层所发现的考古材料见证了一个毫不输于前代的财富。这个时期的结束还是出现了大多数大陆迈锡尼城市的毁坏。

HR III C见证了希腊城址的减少,在某些地区甚至非常严重(维奥蒂亚地区9/10的城市,以及阿尔戈斯地区2/3的城市)。不过迈锡尼城和梯林斯城一直保有居民,并且发掘出的文物仍然表现出迈锡尼的特色,因而HR III C时期应该还是迈锡尼文明的一个时期。然而出现了一种新的所谓“蛮族的”陶器类型,因为它曾经被归因为外敌入侵,或是伴随着的火葬习俗的增加。

是什么导致迈锡尼文明在这个时期的衰落呢?有数种解释被提出,而其中通过气候变化或是自然灾害(地震)来解释的尝试已经被放弃。现存有两大理论:人口流动以及内部冲突。

第一个理论将迈锡尼城市的摧毁归因于入侵者,一说多利安人 ,一说海上民族。我们已经知道,前者之前已经在希腊大陆出现,所以所谓的“多利安人入侵亚该亚人”的理论很难立足。另一方面,在埃及古籍中记载的这一时期从巴尔干地区迁徙至近东的民族唤起了新的理论,冠名以“海上民族”。这可能是个史实。我们知道这个民族(弗里吉亚人)在安纳托利亚或黎凡特制造了许多毁坏,而公元前12世纪埃及文本中记载的 Eqwesh 人(联系:“亚该亚人”)让一些专家假设迈锡尼人也参与了这些入侵,而这一点并不确定。现有的资料不足以确认希腊世界发生了什么。

剩下的第二个理论,认为迈锡尼文明的陨落发蕴于社会内部冲突,如社会最底层对于宫廷制度的反抗,因为前者在青铜时代末期日益贫困。这个理论有时加入第一个理论的因素,试图掺合社会冲突和种族冲突。

无论原因如何,迈锡尼文明确实于HR III C时期之后消失,随着迈锡尼城和梯林斯城再次被毁而丧失其势力。这个结局,大约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最后几年,是一个漫长的衰亡过程的终点。而继后的公元前11世纪见证了新的历史内容,即几何时期的开端,和漫长的黑暗时代的肇始。

参考文献

来源

《Les Mycéniens. Des Grecs du IIe millénaire》, in Les Dossiers d"Archéologie , n° 195 (juillet–août 1994) ;

John Chadwick :

Isabelle Ozanne, Les Mycéniens, paysans, pillards et poètes , Armand Colin, coll. 《Civilisations U》, 1992 (ISBN 978-2-200-21246-9) ;

Jean-Claude Poursat, La Grèce préclassique, des origines à la fin du VIe siècle, Nouvelle histoire de l’Antiquité , vol. 1, Seuil, coll. 《Points Histoire》, 1995 (ISBN 978-2-02-013127-8) ;

René Treuil, Pascal Darque, Jean-Claude Poursat et Gilles Touchais, Les Civilisations égéennes du Néolithique et de l"Âge du Bronze , PUF, coll. 《Nouvelle Clio》, 1990 (ISBN 978-2-13-042280-8) .

参见

迈锡尼文明主要遗址: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

线性文字B

亚该亚人

米诺斯文明

迈锡尼希腊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迈锡尼
词源位于丘陵上的迈锡尼遗址虽然迈锡尼城是由希腊人所构筑,但是其名称却非希腊人所赋予,而是前希腊基础期(英语:Pre-Greeksubstrate)留下来的许多名词之一,并且由后来移居进来的希腊人所沿用。此名称是来自于传说,有关他的希腊单字为:“μύκης”(mycēs)、‘mushroom’。因此,保萨尼亚斯认为这个名称应该是源自传说中的英雄珀耳修斯所命名的。注释迈锡尼的狮子门^Chadwick,John.TheMycenaeanWorl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6:1.ISBN0-521-21077-1hardback.[1]参见迈锡尼文明
· 迈锡尼希腊语
正写法迈锡尼语保存于线形文字B书写中,它由大约200个音节符号和语素符号组成。因为线形文字B是从线形文字A演化来的,它是可能与希腊语无关的未破解的米诺斯语的文字,因而不能完全反映迈锡尼语的语音。在本质上,有限数目的音节符号必须表示更多数目的产生出的音节,它们用字母表中字母做音素表示会更好。因此必须做正写法简化。主要有:除了齿音d,t之外,对希腊语的音位范畴浊音和送气音不做区分。e-ko可以是要么egō要么ekhō。任何在辅音前的m和n和任何音节尾出现的l,m,n,r,s都省略。pa-ta是panta;ka-ko是khalkos。辅音丛必须在正写法上被解散,建立明显的元音。po-to-li-ne是ptolin。r和l不区分。pa-si-re-u是basileus。初始的送气音不指示。a-ni-ja是hāniai。元音长度不标记。z用于*dy,初始的*y,*ky,*gy。q-是唇化软腭音kʷ或...
· 迈锡尼文明是怎么毁灭的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在爱琴海诸岛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因当时最强大的王国的首都叫迈锡尼,所以人们称之为迈锡尼文明。1876年著名考古学家谢里曼发掘出了迈锡尼文明遗址,其中发现了大量的线形文字—泥版文书。这些泥板文书大多出于公元前13世纪每块上的文字,少的三四个,多则达百余,以简短者居多。从这些文字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迈锡尼文明的人口状况、牲畜和农产品的数量、土地的数量、祭品的多寡、武器数量等,据此又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结构,人们惊讶发现当时已经是奴隶制国家的成熟阶段,自由民已经有了很大的贫富悬殊迈锡尼遗址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精美手工艺品、青铜武器、金器和陶器以及以战争题材为主要内容的壁画。公元前140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内,迈锡尼文明各中心与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地方有频繁的商业联系。随着与海外先进文明地区交往的密切...
· 米诺斯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的关系?是相互传承还是相互独立
从时间上推算,米诺斯文明应该早于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已开始使用青铜器,文明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米诺斯文明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之后的迈锡尼文明。考古发掘显示,米诺斯文明很有可能是因为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而终结的。许多米诺斯艺术品,已显示出其对自然的敬畏,包括火山,大海。古生物样本显示,在米诺斯文明的最后阶段,出现过一场类似核冬天的灾害。米诺斯的文明很有可能毁于地震,剩余人口因为饥荒而消亡殆尽。迈锡尼人或许就是出现在米诺斯文明最低谷,并随即用武力征服了米诺斯。从迈锡尼人登陆后,建造的许多城墙,以及加固的工事,还有保留至今带有战斗装饰的剑鞘,都可以看出迈锡尼人是一个比米诺斯人还要好斗的外向型民族。推测这样的战斗应该不止步于克里特岛,迈锡尼人的战斗范围有可能蔓延整个爱琴海。米诺斯人奠定了希腊文明的基调,创造性的使用了线性a,迈锡尼人消灭了米诺斯人,占据了克里特岛。开始使...
· 迈锡尼文明简介历史上的分期和机构是什么样的
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以迈锡尼、泰林斯、派罗斯为大邦。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迈锡尼人开始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定居到公元前1600年才立国。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呈现衰败之势,后多利亚人南侵,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这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包括《荷马史诗》在内,大多数的古希腊文学和神话历史设定皆为此时期。历史分期王朝按考古发掘的资料而称之为竖井墓王朝和圆顶墓王朝,竖井墓王朝约持续百余年,到公元前1500年后为圆顶墓王朝所取代。前王朝时期迈锡尼人属于印欧语系民族,约公元前2000年,定居伯罗奔尼撒半岛,进入前王朝时期。此时的迈锡尼人尚未立国,受克里特文明影响,迈锡尼人逐渐过渡到文明时期,约前1600年,迈锡尼人立国。竖井墓王朝竖井墓王朝的主要文物是发现于迈锡尼城堡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