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人物生平
多梅尼科1685年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国首都那不勒斯,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与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同年。他在家中十个孩子中排行第六,是同为音乐家的彼得罗·菲利波·斯卡拉蒂的弟弟。他的启蒙老师可能是他的父亲,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加埃塔诺·格雷科,弗朗切斯科·加斯帕里尼和伯纳多·帕斯奎尼可能早年也指导过他,对其音乐风格产生了影响。
他1701年开始担任那不勒斯宫廷礼拜堂的管风琴师和乐师。1709年,他来到罗马,为流亡的波兰王后玛利亚·卡西米尔服务。在那时他已经是一位著名的羽管键琴演奏家,据传他曾与亨德尔比试过,并被认为在羽管键琴演奏的技术上技高亨德尔一筹。
在罗马,多梅尼科为波兰王后的私人剧场谱写了几部歌剧。他于1715年到1719年在圣伯多禄大殿担任乐队指挥,并于1719年到伦敦的女王剧场指挥他的歌剧《纳西索》。
多梅尼科于1719年11月来到葡萄牙里斯本,在那里他为葡萄牙公主玛利亚·巴尔巴拉教授音乐。他于1727年离开里斯本,并于1728年在罗马和玛利亚·卡德莉娜结婚。1729年多梅尼科来到塞维利亚,他在那里生活了四年并得到了关于弗拉明戈的知识。1733年,他移居到马德里继续担任玛利亚·巴尔巴拉公主的乐师,那时公主已经嫁给西班牙王室。在他于马德里创作的乐曲中,即有555首键盘奏鸣曲,这也是他最为人熟悉的作品。
公主后来成了西班牙女王,因此多梅尼科在随后的25年中仍然留在西班牙,并在此生育了5个子女。在原配1742年去世后,他又娶了一位西班牙人Anastasia Maxarti Ximenes为妻。1757年7月23日,多梅尼科逝世于马德里,享年71岁。
个人生活
多梅尼科与阉人歌唱家法里内利(Farinelli)是好朋友,后者是一个同样在马德里受到王室赞助的那不勒斯人。音乐理论家拉尔夫·柯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认为,法里内利的往来书信提供了“流传至今的有关多梅尼科的大部分直接信息。”
1728年,多梅尼科在罗马和玛利亚·卡德莉娜结婚,共生育了5个子女。在原配1742年去世后,他又娶了一位西班牙人Anastasia Maxarti Ximenes为妻。他在Calle Leganitos的住所被一块历史牌标出,他的子孙仍旧生活在马德里。
评价
多梅尼科的键盘奏鸣曲都是单乐章的,而且并非都为羽管键琴而作,至少有三首是为管风琴而作的。据说公主所拥有的古钢琴音色极为别致,既清晰又很优雅。由于有教学目的,多梅尼科的每一首奏鸣曲都类似一首练习曲,要求演奏者从中解决一定的技巧运用和音乐解释方面的问题。这些技巧包括双手交叉演奏、快速的重复音、横贯整个键盘的琶音音型以及要求使用大拇指的段落等等。英国音乐史家查尔斯·伯尼(1726-1814)在谈到多梅尼科在技巧上的创新时写道, 在40年代“多梅尼科的作品不仅是每个年轻的演奏家显示其技巧的对象,而且也使崇拜他的听众们心醉神迷,他们可以感觉到通过破坏几乎所有旧的作曲法而产生 出的新奇大胆的效果”。
《D大调奏鸣曲》K119具有很多在当时是十分新奇大胆的效果。例如在第31—35小节的快速经过句,第22—27小节的快速重复音,除了辉煌的技巧还有相当尖锐的不协和音。多梅尼科还特别爱用一种叫做“挤压音”(acciaccatura)的装饰音,即下辅助音和它的解决音同时演奏,形成短时间的不协和音的碰撞,甚至形成音响十分尖锐的“音串”,如下例中的第163—168小节。据说这种不协和的音响效果是受到了西班牙吉他音乐的启发。此外还有一点值得 注意,那就是开始的27小节一直是一个拖长的D大调主和弦,在这个背景上却连续奏出了四个不同的旋律动机。这种在和声节奏放慢的基础上运用多动机的手法, 预示了前古典主义的风格。它与巴赫作品中主题的经济与和声的流动形成鲜明对照。
在结构上,多梅尼科的奏鸣曲虽然仍用二部曲式,但已不同于典型的巴罗克二部曲式了。他更多地开始运用带再现的二部曲式,也就是说,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终止句结束在属调上,在第二部分的结尾再现第一部分的终止句,并转回主调。两个部分通常要各自反复。虽然在这里还没有出现独立而完整的再现,但已有明显的再现因素。特别是有些奏鸣曲的第二部分的开始处已具有展开性,这就使作品的结构更加接近古典奏鸣曲式。因此,多梅尼科的奏鸣曲的结构实际上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