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高锟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83
转发:0
评论:0
生平祖籍江苏金山市。高锟的祖父是清末民初时期南社文人高吹万,父亲高君湘是留美归国的律师,堂叔父高君平为天文学家,弟弟高铻为美国天主教大学终身教授,幼时一家住在法租界一栋三层高的房子。入学前,父亲聘请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铻诵读四书五经,高锟十岁时入读上海世界学校,在上海完成小学与初中一年级课程,除接受中文教育以外,同时也学习英文和法文。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氯气,制造灭火筒、焰火、烟花和相纸;最危险的一次是混合红磷粉与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泥里,搓成泥炸弹并扔到街上引爆。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1948年家族移居中国台湾,后高锟父亲携家眷再迁往中国香港。1949年高锟进入中国香港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四年级,高中毕业后虽已考上中国香港大学,但因立志攻读电机工程,而当时港大工程学院尚未为电机工程的教学作好准备,于是他辗转就读了当时位于伦...

生平

祖籍江苏金山市 。高锟的祖父是清末民初时期南社文人高吹万,父亲高君湘是留美归国的律师,堂叔父高君平为天文学家,弟弟高铻为美国天主教大学终身教授 ,幼时一家住在法租界一栋三层高的房子 。入学前,父亲聘请老师回家,教导高锟和高铻诵读四书五经 ,高锟十岁时入读上海世界学校 ,在上海完成小学与初中一年级课程 ,除接受中文教育以外,同时也学习英文和法文 。

童年的高锟对化学十分感兴趣,曾经自制氯气,制造灭火筒、焰火、烟花和相纸;最危险的一次是混合红磷粉与氯酸钾,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泥里,搓成泥炸弹并扔到街上引爆。 后来他又迷上了无线电,成功地装了一部有五六个真空管的收音机。

1948年家族移居中国台湾 ,后高锟父亲携家眷再迁往中国香港。1949年高锟进入中国香港圣若瑟书院就读中学四年级 ,高中毕业后虽已考上中国香港大学,但因立志攻读电机工程,而当时港大工程学院尚未为电机工程的教学作好准备,于是他辗转就读了当时位于伦敦东部的伍利奇理工学院(现为格林威治大学),于1957年取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电子工程理学学士学位,后于1965年,任职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时取得伦敦大学学院电机工程哲学博士学位。

高锟与夫人黄美芸在伦敦相识 ,两人于1959年结婚 ,育有长子明漳、次女明淇 ,现时皆在美国硅谷生活和工作 。

职业生涯

1979年,高锟进入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ITT ),在旗下一英国子公司标准电话与电缆公司任工程师。 1960年,他进入ITT设于英国的欧洲中央研究机构——标准电信实验有限公司,在那里服务了十年,其职位从研究科学家升至研究经理 。其间于1965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的电机工程哲学博士学位 。

高锟在ITT时期,钻研利用玻璃纤维进行信号传送,并将实验成果,发表多篇论文在世界各地,其中在1966年发表的《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 中指出:用石英基玻璃纤维进行长距离信息传递,将带来一场通讯事业的革命,并提出当玻璃纤维 衰减率 ( 英语 : Attenuation ) ( Attenuation )下降到每公里20分贝时,光纤通讯即可成功。他的研究为人类进入光导新纪元打开了大门。并为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及爱迪生电信奖、马可际奖、贝尔奖、巴伦坦奖章、利布曼奖等。

高锟于1970年应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邀请筹办电子系 (现称电子工程学系),担任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电子系教授及讲座教授,任职四年。 1974年又返回ITT公司,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劳诺克的光电产品部担任主任科学家,后擢升为工程主任。 1982年,因卓越的研究与管理才能而获任命为首位“ITT执行科学家”,在康涅狄格州的先进技术中心工作。  

1987年,出任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并在1989年创立讯息工程学系,直至2009年正式退休,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96年宣布命名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为“高锟星”(国际编号3463),以表扬他在科学上所做的杰出贡献。  

晚年生活

高锟在2002年或之前完成英文自传《A Time a Tide》 ,许迪锵翻译的中文译本《潮平岸阔——高锟自述》于2005年出版。 

2004年初,高锟证实罹患早期阿兹海默病,接受治疗。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高锟颁授诺贝尔物理学奖 。12月8日,高锟的演说《古沙递捷音》由夫人和中大4名教授按照《潮平岸阔》内容代笔,夫人代为发表 。12月10日,高锟在诺贝尔典礼上获特别安排,免除走到台中领奖、鞠躬三次的礼仪,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破例走到他面前颁奖 。

为了协助阿兹海默症患者和家属,高锟及夫人黄美芸在2010年9月21日成立高锟慈善基金 ,退休后常于中国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

学术研究

高锟

  一束光纤

重要论文

K. C. Kao, G. A. Hockham (1966), "Dielectric-fibre surface waveguides for optical frequencies" (《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 Proc. IEE 113 (7): 1151–1158.

K. C. Kao, T. W. Davies (1968), "Spectrophotometric Studies of Ultra Low Loss Optical Glasses - I: Single Beam Method",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Journal of Physics E ) 2 (1): 1063–1068.doi:10.1088/0022-3735/1/11/303

K. C. Kao (June 1986), "1012 bit/s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EE Proceedings 133 , Pt.J, No 3, 230–236.doi:10.1049/ip-j:19860037

经历

1979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英国子公司

1960-1970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英)附属标准通讯实验室

1970-1974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

1974-1987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

1987-1996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1996-2000年,中国香港高科桥光纤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96年至今,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

荣誉与奖项

高锟

  以其命名的高锟会议中心,位于中国香港科学园

高锟

  Charles K. Kao Auditorium, 高锟会议中心

学术

1979年,取得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终生会员资格

1989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1989年,获选为中国香港电脑学会院士

1990年,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95年,中国北京大学荣誉教授

1995年,中国清华大学荣誉教授

1995年,中国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荣誉教授

1995年,中国北京邮电大学荣誉教授

1996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

1997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奥地利欧洲科学艺术学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荣誉院士

中国香港工程科学学院院士

中国澳门科技委员会顾问

荣誉学位

1985年,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90年,英国塞萨斯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91年,日本创价大学荣誉博士

1992年,英国格拉兹高大学荣誉工程学博士

1994年,英国达勒姆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995年,澳洲格理斐思大学第一服务荣誉博士

2010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名誉科学博士

2011年,中国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奖项

1976年,美国硅酸盐学会“摩尼奖”( The Morey Award )

1977年,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兰亭奖章”( The Stewart Ballantine Medal )

1978年,英国兰克信托基金会“兰克奖”( The Rank Prize )

1978年,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摩理斯·H·利柏曼纪念奖”( IEEE Morris N. Liebmann Memorial Award )

1979年,瑞典艾力松基金会“L·M·艾力松国际奖”( The L. M. Ericsson International Prize )

1980年,美国军用通讯与电子协会( Armed Forces Communications and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金章奖”( The Gold Medal )

1985年,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亚历山大·格林姆·贝尔奖章”( IEEE Alexander Graham Bell Medal )

1985年,美国马可尼基金会“马可际科学家奖”( The Marconi International Scientist Award )

1985年,意大利热那亚市“哥伦布奖章”( The Columbus Medal )

1987年,日本通讯及计算机促进基金会“通讯及计算机奖”( The C & C Prize )

1989年,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法拉第奖章”( Faraday Medal )

1989年,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C·麦高第新材料奖”( James C. McGroddy Prize for New Materials )

1992年,光学工程国际协会( SPIE )“协会金章奖”( Gold Medal of the Society )

1995年,世界工程组织协会“杰出工程成就金章”( Gold Medal for Engineering Excellence )

1996年,英国皇家工程学院“菲利普亲王奖章”( Prince Philip Medal )表扬“其开创性(研究)工作以导致光纤(通讯)的发明,并经其领导达至工程及商业化的实现”

1996年,第十二届“日本国际奖”( 日本国際賞 )表扬“在宽频低损耗光纤通讯的开创性研究”的杰出贡献

1999年,美国国家工程学会“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 Charles Stark Draper ),与莫拉( Robert D. Maurer )和麦克契斯尼( John B. MacChesney )共同获得

2006年,中国香港工程师学会荣誉大奖( The HKIE Gold Medal )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一半奖项)表扬“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成就( for groundbreaking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

以其命名的事物

高锟楼(即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科学馆北座)

高锟会议中心 (中国香港科学园)

中国香港圣若瑟书院高锟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上海市-金山区高锟
高锟;(Char;les;K.Kao),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上海金山。1957年、1965年先后获英国伦敦大学电机工程学学士、博士学位。1970年迄今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87-1996年任该校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锟教授1966年在《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论文中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讯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讯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同时开发了实现光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王锟
生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科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授兵部主事,迁郎中,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出官直隶大名府知府。调保定府。历署清河道、通永道、永定河道。嘉庆初,调甘肃巩秦阶道。嘉庆四年(1799年)授浙江按察使,暂留甘省办理堡寨团练乡勇事宜,积劳病卒。曾光禄寺卿,崇祀昭忠祠。参考文献
· 朱锡锟
清广西郁林(今玉林,一作博白)人。参加金田起义,授右军长,后迭升指挥。咸丰三年(1853)克江苏南京,再升检点。寻奉命北伐,自浦口至*遇阻,他往安徽滁州(今滁县),得林凤祥等接其北上。擢秋官正丞相。入河南,过黄河,进山西。封剿胡侯。后不详。同治二年(1863)追封抚王(一作麟王)。
· 郝锟一支的西南迁
从掖县北障到四川;郝锟一支的西南迁在掖县北障郝氏伯泉公九子之中,幼子郝锟一支最初留居祖地掖县良过乡北障,传十余代之后,开始分迁至招远•栖霞•掖县麻渠•临郭•朱桥等区,后裔繁衍兴盛,构成今日郝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地‘郝氏族谱’的不无错误甚至可说是粗糙的记录中,仍可以看出郝锟这一支家族从北障到招远•栖霞•麻渠•临郭等的大体脉络。据多种族谱记载;郝伯泉九子中,幼子郝锟,又名郝祖,字惟松,号道行,生活在盛唐时期,官至都督府佐贰都督。当年北陵郝氏大分析时,郝锟奉父母之命留居祖地,因名‘祖’,定居于掖县良过乡北障或黄家湾涯,故又名郝陵,郝锟被留在掖县北障,侍奉父母,给父母养老送终。传至第十三代郝远铭,徙居登州栖霞县大霞址。据传说郝远铭为元代初中时期人,官至太府监太卿,夫人张氏万氏生三子;笨••,长子郝笨,娶妻王氏生子四人贤•猷•功•利,次子郝,妻丁氏,生二子;贡•献,三子郝,娶妻李氏生二子;立...
· 甘肃省-庆阳-环县魏锟
魏锟,年少时即随兄镇戍守边陲诸镇,谙晓韬略,素有保境安民之志。兄每出塞作战,锟从不离左右,协助指挥调动。一日,锟率部下精骑与敌接战,战斗正酣,敌兵发箭射中魏镇手指,锟随即还射,中敌眼,应弦而倒,敌兵溃败。第二日,兄阵亡。正德末,侄袭兄兵职,旋即病亡,锟遂袭承兄指挥使职。锟治军有方,大凡战阵利害,士卒甘苦,地理险易,士气勇怯,无不了然于胸。后升守备、参将,镇守的东路花马池一带敌兵不敢进犯。嘉靖八年(1529),锟正奉命训练士兵,不幸染病身亡于兵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