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天宁寺塔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2
转发:0
评论:0
历史天宁寺和其佛塔,历史文献记为隋代建造,现代据梁思成考证,认为天宁寺确有过隋代佛塔,为木造桔构而防火性不佳,后因火灾焚毁而在辽代时重建砖石结构的佛塔,天宁寺后历经多次火灾,佛塔附近的佛殿经阁大多焚毁,天宁寺塔则安然无羔。按历史文献,天宁寺塔为隋代时期隋文帝所建舍利塔。1935年时,梁思成、林徽因发表了《平郊建筑杂录(下)·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其中曾以天宁寺塔为例,主张建筑年代的鉴别方法应该“用科学考据态度辩证其确切年代”,断定“天宁寺塔绝对绝对不是隋宏业寺的原塔”,并给出了该塔建于辽代末年的结论。1991-1992年天宁寺塔大修时,于塔刹(宝顶)拆砌作业时,从刹座内取出辽代建塔碑,从而肯定塔的名称和准确建塔年代,验证了梁思成考证结果。天宁寺寺庙为北魏孝文帝元宏所建,其所在寺庙最早被称为“光林寺”,唐朝至辽朝时期被称为“天王寺”。元代末年,天王寺除塔之外的主要建筑全部毁于战火...

历史

天宁寺和其佛塔,历史文献记为隋代建造,现代据梁思成考证,认为天宁寺确有过隋代佛塔,为木造桔构而防火性不佳,后因火灾焚毁而在辽代时重建砖石结构的佛塔,天宁寺后历经多次火灾,佛塔附近的佛殿经阁大多焚毁,天宁寺塔则安然无羔 。

按历史文献,天宁寺塔为隋代时期隋文帝所建舍利塔 。1935年时,梁思成、林徽因发表了《平郊建筑杂录(下)·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之鉴别问题》,其中曾以天宁寺塔为例,主张建筑年代的鉴别方法应该“用科学考据态度辩证其确切年代”,断定“天宁寺塔绝对绝对不是隋宏业寺的原塔” ,并给出了该塔建于辽代末年的结论 。1991-1992年天宁寺塔大修时,于塔刹(宝顶)拆砌作业时,从刹座内取出辽代建塔碑,从而肯定塔的名称和准确建塔年代,验证了梁思成考证结果 。

天宁寺寺庙为北魏孝文帝元宏所建,其所在寺庙最早被称为“光林寺” ,唐朝至辽朝时期被称为“天王寺”。元代末年,天王寺除塔之外的主要建筑全部毁于战火。明宣德十年(1435年)寺庙重建并改名为“天宁寺”,该塔遂定名为天宁寺塔。此后在正德十年(1515年)、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时,该塔均曾被重修 。

结构

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的基座。下为须弥座,中为须弥座上加的一道束腰,上为平座,最上为三层仰莲座

天宁寺塔

  须弥座束腰处的壶门内雕刻的狮兽头

天宁寺塔

  塔身北面拱门内上方的准提菩萨像

天宁寺塔为实心密檐式八角砖塔,高57.8米,共计13层。塔建在一座方形平台之上。该塔由下至上可分为塔座、塔身、塔刹三个部分。其中塔座的最下层为两层须弥座,每层均建有束腰,并雕刻有壶门。上层须弥座上方为平座,上有砖雕的斗拱和栏杆。平座以上为莲台,该莲台由3层仰莲组成。塔身位于莲台之上,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分别有砖雕的假门,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则有砖雕直棂窗,直棂窗和假门的两侧有力士造像,顶部有半圆形的菩萨等造型的浮雕,其他壁面部分还有装饰性浮雕。塔身转角处的砖柱上有升降龙的浮雕。部分浮雕残损严重。塔身上有栏额和普柏枋;塔身上半部分为13层塔檐,檐下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双抄斗拱,其中最下层的塔檐下有一朵补间铺作,转角处出45°斜拱。自第二层往上均无斜拱,但均有两朵补间铺作,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收分。各层塔檐椽、飞椽、角梁全部木制,檐瓦和脊兽为琉璃制。塔顶为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托砖刻宝珠作为塔刹。

保护

1957年,天宁寺塔被列为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天宁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北京盛行西北风,导致塔的西北方向的佛像比东南向的佛像磨损要更加严重 。1991年至1992年时,北京市文物局主持重修了天宁寺塔 。2009年8月,天宁寺塔塔尖上的避雷针更换完成 。2011年,该塔的正南方向的假门外被信众安放了一尊释迦摩尼佛像 。2014年3月,天宁寺内僧人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在天宁寺北侧、天宁寺塔保护范围之内建设了3层和4层的违章建筑。北京市和西城区的文物保护部门先后于7月和8月对该处违章建筑下达执法文书,但施工方并不配合。当年8月初,北京市文物局现场执法才叫停了这处违章建筑的建设。最终该处违章建筑被拆除,而西城区文物、住建部门则分别对天宁寺塔管理方北京市佛教协会,以及违章建筑的施工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

评价

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天宁寺塔的设计造型富有音乐韵律,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梁思成认为此塔型显然是汉族工匠为满足契丹族统治阶级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新类型,是两个民族的智慧结晶,而丰富了中国建筑类型 。

注释

^ 关于光林寺是否是后来的天宁寺,在考古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

^ 该碑铭文标题为“大辽燕京天王寺建舍利塔记”,正面阴文刻写“皇叔判留诸路兵马都之帅府事秦晋国王天庆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奉圣旨起建天宁寺砖塔一座举高二百三尺共一十个月了毕”等字样 。在该碑出土之前,关于该塔的确切建造年代一直没有定论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天宁寺凌霄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构特点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搪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
· 故居名胜-天宁寺塔
韩琦的故乡在河南安阳,在安阳的景点除了韩魏祠,还有天宁寺塔。天宁塔祠始建于后周,为少见的上大下小的造型。一层周围有砖雕拱门,窗棂造型图案。一层上端有砖雕如来佛祖的生平故事浮雕。人物众多,雕工精美。天宁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阳天宁寺塔是塔中的另类,远看近看都不赖。它通高33.65米,八角五层。此塔有三绝:一是上大下小的奇特结构,中国现存3000余座古塔中,这是独一无二的;二是塔上有塔,小塔作顶,形制如塔,甚有韵味;三是塔的八角都有精美的砖雕,众佛个个人模人样,慈祥无比。天宁寺塔,大砖头垒的,高高地竖立在安阳市老城区,老远就能看见。位于安阳市大寺前街。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塔体平面为八角形,为砖木结构密檐式砖塔,高38.65米。塔刹为高10.8米的式塔,刹顶为铜质十三天。塔刹周围有一平台,可容二百余人。该塔上大下小,设计奇特,工艺精湛,实为全国罕见的珍品。天宁寺原来的规模...
· 天宁寺
图集平面山门天王殿和放生池大雄之殿,其匾额传为宋徽宗御书大雄之殿梁架大雄之殿内的包镶法瓜楞柱藏经阁光孝塔参考文献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大丕山东半山腰。原名大丕山寺,座西向东,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500)。明代改为座北面南,更名天宁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邑绅邢本立又改为座西面东,今天宁寺占地2600平方米,有殿宇30余间,形成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布局。南北轴线一进四院,主体建筑有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水陆殿;东西轴线一进三院,有山门、藏经阁、大佛楼等。山门5间,在高基平台上,邑绅邢本立建。硬山顶,覆盖灰色板瓦,通并一对朱红棋盘大门,门额横书"天宁寺"。穿过山门,即天宁寺前院,东西、南北两条轴线在此交会,院内宽敞清幽,碑碣林立。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后周显德六年(959)《准敕不停废记碑》。穿过二门,即天宁寺中院。迎面为藏经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57年),阁上层原存佛教经典6053卷,下层塑“千手千眼”佛一尊,俗称“三皇姑”。过藏经阁即天宁寺后院。迎面为大佛楼,是东西轴线上最后一座...
· 南京青龙山密林里发现塔林遗址属于明代天宁寺
青龙山的密林里,散落着多件古代和尚墓塔的构件,不远处还有一个石刻龟趺,这些墓塔属于谁,又和哪座寺庙有关系呢?最近,南京文史研究者张智峰告诉了“老南京”一个新的发现。据记者了解,这批墓塔构件是明代文物,是文物新发现,很可能与一座已经消失了数百年的古刹——天宁寺有关。现场发现多个墓塔残件“这座塔林,是我们最近爬青龙山时无意中发现的!”张智峰说。青龙山山区有一座黄龙山,这批构件就散落在黄龙山西南山麓的树林,附近还有几口小水塘和一条山涧。石构件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还有圆锥形的。张智峰对佛教文物比较了解,他很快认出这些构件都是古代僧人墓塔的组成部分。墓塔,又称为“僧塔”,是供奉和安置僧人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一般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墓塔又分为亭阁式、覆钵式等多种类型。“墓塔是分段雕刻的,然后组合在一起,如果被毁,一般都散落成三个部分,如果构件完整,组合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张智峰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