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苏利·普吕多姆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7
转发:0
评论:0
荣誉1881年,诗人成为法兰西国家研究院院士。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诗《节日与诗》—1865年自费印制的诗集。诗人的处女作。《孤独》、《徒然的柔情》—抒情诗集。《命运》、《正义》、《幸福》—哲理诗集。散文、论述《论美术》《诗句艺术断想》《帕斯卡尔主张的真正宗教》。此外,作家还译有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长诗。作品的中译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译委员会/编译,《徐利‧普吕多姆(1901)/奥道‧莫姆森(1902)》,台北市:九华文化,1980年。普吕多姆/著,莫渝/译,《普吕多姆诗选》,台北市:远景出版社,1987年。胡小跃/译,《孤独与沉思》,桂林市:漓江出版社,1991年。参考资料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苏利·普吕多姆介绍

荣誉

1881年,诗人成为法兰西国家研究院院士。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

《节日与诗》—1865年自费印制的诗集。诗人的处女作。

《孤独》、《徒然的柔情》—抒情诗集。

《命运》、《正义》、《幸福》—哲理诗集。

散文、论述

《论美术》

《诗句艺术断想》

《帕斯卡尔主张的真正宗教》。

此外,作家还译有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长诗。

作品的中译

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编译委员会/编译,《徐利‧普吕多姆(1901)/奥道‧莫姆森(1902)》,台北市:九华文化,1980年。

普吕多姆/著,莫渝/译,《普吕多姆诗选》,台北市:远景出版社,1987年。

胡小跃/译,《孤独与沉思》,桂林市:漓江出版社,1991年。

参考资料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苏利·普吕多姆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苏利·普吕多姆是谁?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生平简介
早年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他青年时代的另外两个事件使他终身陷于忧伤,一是失恋:他少年时代就爱上的一位表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另一件则是失去信仰。他在里昂同笃信天主教的亲戚生活在一起,经过一段短暂的信仰稳定期之后,他变成了怀疑论者,尽管他很渴望能有信仰。普吕多姆于1860年转而投身法律并在巴黎一家公证处谋到了职位。他得到了一笔遗产,经济上独立了,便从此离开法律专心从事写作。可两年不到就写起了诗,并在日记中写道,他对学业从他那里夺去的用于艺术的时间感到惋惜。他之所以产生这一新的热忱,原因之一是他...
· 苏利·普吕多姆获得过哪些成就?有着怎样的贡献
苏利一普吕多姆于188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1901年,瑞典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结晶”("inspecialrecognitionofhispoeticcomposition,whichgivesevidenceofloftyidealism,artisticperfectionandararecombinationofthequalitiesofbothheartandintellect")。普吕多姆名气很大,35年来,人们一直颂扬他的技巧,尊敬他的哲学观点。1881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1894年查理-玛丽-勒内·勒贡特·德·里斯勒去世,人们认为普吕多姆可以继他任高蹈派诗人的首领。当时该派颇受大众欢迎。那时候,批评家们对所谓的浪漫主义感伤情怀业已厌倦,却又尚未能接受新的象征主义模式。在这样的时刻,普吕多姆的高蹈派...
· 苏利·普吕多姆的作品有什么特色?主要写了什么
普吕多姆同德·里斯勒一样,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对哲学的关注。他毕生都希望能在生活中发现某种意义,使他得以摈弃自己的悲观主义。普吕多姆与其他高蹈派诗人不同的另一点就是他对科学的偏好。普法战争给普吕多姆这样的年轻诗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同其他高蹈派诗人一样,在对战争恐怖的害怕和对祖国的热爱的困扰中苦苦挣扎。战事初起,普吕多姆便出版了充满和平主义观点的《战争印象记》(1870年)。然而,经历了战争、围城以及最终的战败、被占领的屈辱之后,他创作了《法兰西》(1870年),这是一组洋溢着爱国主义情调的十四行诗。甚至在战争开始之前,普吕多姆就在寻求对他的社会加以观察分析,由此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在抒情诗中,就像在《破碎的花瓶》中一样,讨论人类内心的种种悲剧。在其他心理成分更少而哲学成分甚至玄学成分更多的诗作中,他就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公正等提出了质问,在他的《私人日记》1864年1月1日这段中,普吕多姆...
· 关于苏利·普吕多姆的评价如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诗歌评论》一类的法国杂志欢呼普吕多姆中选,同时代的那些把他看成是“他国家主要的诗人哲学家”的批评家们也对评奖委员会的决定大加赞扬。然而,拥护象征主义事业的期刊,如《法兰西信使》和《西方》,则对此大加攻击,认为这一决定表明鼓吹道德说教的保守主义文学派别战胜了捍卫诗歌自由的人们。《泰晤士文学副刊》于1907年普吕多姆刚一逝世便刊登了一篇长文(9月13日),综述了英国人对这位法国诗人的看法。“他是一位思辨诗人”,他宣传了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思想和感情”,而这一切,现实主义者雨果办不到,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和魏尔仑也办不到。很清楚,人们认为,把普吕多姆看成新时代的诗人十分合适。在这新时代里,科学希望能改善人的命运,可科学家依然是平常的人,为疑虑和绝望所困。《泰晤士文学副刊》说:“在这位诗人心底,埋藏着一位早夭的工程师。”斯洛森在《独立报》上说,普吕多姆是一位“为气球、气压计歌唱,为海底...
· 雅弗多·利姆
参考参见马里()苏美尔王表艾格提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