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生平简介
查看详细关系图余光中
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父亲余超英本籍福建泉州永春。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且在南京出生,故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重阳节,所以自称“茱萸的孩子”。
1928年10月21日(农历9月9日),出生于中国南京。小时居住南京,亦随父母返回福建省永春、江苏武进,并经常来往于杭州。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1938年 随母亲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后经由船只经过香港抵达安南,又经过昆明、贵阳,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
1940年 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1947年 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已迁回南京),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因北方动荡,选择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七月随父母迁居香港。
1950年代
1950年,移居中国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1954年,诗集《蓝色的羽毛》出版,与覃子豪、钟鼎文、夏菁、邓禹平共同创立蓝星诗社。
1956年,与范我存结婚。
1957年,于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兼课,授英文,《梵高传》《老人和大海》中文翻译本出版,主编《蓝星周刊》。
1958年6月,长女珊珊出生,母亲亡,十月赴美国进修,作品受到现代艺术影响。
1959年,取得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中国台湾任教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次女幼珊生,参加现代诗论战。
1960年代
1960年,诗集《万圣节》翻译诗集《英诗译注》在台湾出版,诗集《钟乳石》在香港出版,主编《中外》画刊之文艺版。
1961年,英译《New Chinese Poetry》出版,美国驻华大使馆酒会庆祝,胡适致词,罗家伦亦出席。长诗《天狼星》刊于《现代文学》引发洛夫的论战,发表《再见,虚无!》作品风格渐渐回归中国古典之传统。与林以亮等人合译《美国诗选》在香港出版,与国语派作家展开文白之争(文言文、白话文),同年去菲律宾讲学,并在东海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兼职,三女佩珊出生(现任东海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副教授)。
1962年,参加菲律宾亚洲作家会议,《书袋》中译本连载于《联合报》副刊。
1963年,散文集《左手的缪思》、评论集《掌上雨》出版,《缪思在地中海》中文翻译连载《联合报》副刊。
1964年,诗集《莲的联想》出版,举办纪念莎士比亚诞生四百周年现代诗朗诵会于耕莘文教院,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至美国讲学一年。
1965年,散文集《消遥游》出版,西密歇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四女儿季珊出生。
1966年,回中国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淡江大学兼课,当选当年十大杰出青年。
1967年,诗集《五陵少年》出版。
1968年,散文集《望乡的牧神》在台湾、香港出版,《英美现代诗选》中文翻译本两册出版,主编“蓝星丛书”五种,“近代文学译丛”十种。
1969年 《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天国的夜市》出版,主编《现代文学》月刊,出席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讨会宣读论文,并且在崇基学院和浸信会书院演说,应美国教育部之聘,第三次赴美国,去科罗拉多州,任州教育厅外国课程顾问和寺钟学院客座教授。
1970年代
1970年,中文翻译《巴托比》英文翻译《满田的铁丝网》。
1971年,英译《满田的铁丝网》和德译《莲的联想》分别在中国台湾和西德出版,回台湾任师范大学教授介绍摇滚乐,并且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兼课。
1972年,散文集《焚鹤人》和中译本《录事巴托比》出版,获得澳洲政府文化奖金,夏天访问澳洲两个月,十一月应世界中文报业协会邀请,至香港演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系主任。
1974年,诗集《白玉苦瓜》散文集《听听那冷雨》出版,主编《中外文学》诗专号,主持复兴文艺营,任教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75年,《余光中散文选》在香港出版,任“青年文学奖”评判,开始在《今日世界》写每月专栏,六月回国参加“民谣演唱会”,杨弦谱曲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唱片出版,七月出席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八月出席香港中英翻译会议,兼任中文大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任香港学校朗诵节评判。
1976年,出席伦敦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并宣读《想像之真》,任中国香港学校朗诵节评判,出版《天狼星》。
1978年,《梵高传》新译本出版,五月出席瑞典国际笔会第43届大会,并游历丹麦和西德。
1979年,《与永恒拔河》出版,任中国香港市政局主办“中文文学奖”评判。
1980年代
1980年,担任中国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兼任英语研究所所长。
1981年 出席法国里昂的国际笔会,发表《试为辛笛看手相》。出版《余光中诗选》、评论集《分水岭上》、以及主编的《文学的沙田》。
1982年,发表《巴黎看画记》和一系列山水游记的论文。
1983年,参加委内瑞拉国际笔会,翻译王尔德喜剧《不可儿戏》出版,出版诗集《隔水观音》。
1984年,参加东京国际笔会,《不可儿戏》由香港话剧团演出,中译本《土耳其现代诗选》出版。
1985年,移居中国台湾高雄西子湾,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1986年,发表新诗《控诉一支烟囱》并且为高雄市木棉花文艺季写诗《让春天从高雄出发》,出版诗集《紫荆赋》。
1987年,出版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1988年,出版散文集《凭一张地图》。
1990年代
1990年,出版散文集《隔水呼渡》。3月1日出版《梦与地理》;《梦与地理》为余光中第十五本诗集,收1985年至1988年间长短作品55首,代表定居高雄后的文学思维和观察,放眼世界,体会乡土,尤其热心拥抱南台湾的风物。 1994年,出版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高》,黄维梁编撰出版各家对余光中作品论述之选集《璀璨的五彩笔》。 1995年,出版《井然有序》。
余光中的文学观(余光中原文摘录)
在《逍遥游》、《鬼雨》一类的作品里,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炉中,炼出一颗丹来。在这一类作品里,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
散文有如地球,诗有如月亮:月球被地球所吸引,绕地球旋转,成为卫星,但地球也不能把月球吸得更近,力的平衡便长此维持;另一方面,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也形成了海潮。
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诗,是一切艺术的入场券。
散文可以向诗学一点生动的意象,活泼的节奏,和虚实相济的艺术,然而散文毕竟非诗。旗可以迎风而舞,却不可随风而去,更不能变成风。把散文写成诗,正如把诗写成散文,都不是好事。
散文之弹性
弹性 是对于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蓄、融合无间的适应能力,以现代人的口语为节奏基础,在情境所需时,也不妨用一些欧化或文言文的句子,以及适时而出的方言或俚语,或是穿插典故。文体和语气变化多,散文弹性当然越大, 发展的可能性也越大, 而不至于趋向僵化。在《我的四个假想敌》“靓仔”和“叻仔”是粤语,这让读者更真实的如临其境,在其他作品之中,更不时会采用年轻人经常在同侪间,谈话所用非正式,在语法上可能也不正确的字句,也是同样的效果。而谈到欧化句法,就不得不提及文坛上采用欧语书写方式,曾经在文坛上掀起一股小小的浪潮,尽管至今许多的学者对这样对中文来说拗口的造句方式并不鼓励,许多教师也反对学生以此为学习榜样,但是运用得宜者,却不得不承认紧凑的有机组织和伸缩自如的节奏是值得效法的技巧。
散文之密度
与物理上所言之密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密度的要求,则是认为在一定的篇幅中,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其中有几个主要的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其一是运用文字的稠密,也就是利用一些特别精选的字眼,来达成特别的意境,像是“咽过多少州多少郡的空寂”;也可以透过时空的压缩和景象的映衬、重叠、交替,让意象变得繁复,例如“每次写到全台北都睡着,而李贺自唐朝醒来”;或是小孩学习作文经常被强调,结构的首尾呼应,也能因为强化了文字对读者的印象,达成密度的增加
散文之质料
至于余光中提及的第三个讲究点,质料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词的品质,几乎在先天上就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境界高低。只是写作散文的材料,需配合弹性、密度的运用才会显出光芒,能够借由刻意的培养达成进步的,其实还是密度和弹性最可能,质料比较因作者本身生活经历和思想透露出来,一旦人生经历有了大的转变,通常也容易在文字中表现。
对余光中的评论
文学评价
陶杰:用中国文字意象之第一人。
向明:诗经、楚辞,唐、宋诗的名句,西洋典籍、旧约圣经,在他的诗出入入,自然轻巧,一点也不影响他诗中纯正现代风韵。
林沛理:语言的魔术师,香江第一才子。
黄维梁:用紫色笔写诗,用金色笔写散文,用黑色笔写评论,用红色笔编辑文学作品,用蓝色笔翻译……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余光中的散文,则‘精新郁趣、博丽豪雄’八字当可称职。把他的散文放在中国历代最优秀的散文作品中,余光中的毫不失色。他的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璀璨的奇葩。这是对他散文最稳重最保守的评价……他的散文,通体洋溢着一股堂堂正正之气。那是一种自给自足、绰有余裕的才能,原无须借助外力、事件或经历的成全。我以为,一旦具备了余光中的才能,那么无论生在何时,长于何方,他都必然会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大显峥嵘。
作品
隔水呼渡 余光中,九歌,出版日期:1990/01/15
结网与诗风─余光中七十寿庆论文集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9/06/0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1998/10/01
秋之颂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9/09/15
日不落家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8/11/01
蓝墨水的下游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8/11/01
五行无阻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8/11/01
天狼星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1998/10/15
八十五年诗选 余光中 萧萧/主编 ,现代诗季刊社,出版日期:1997/06/09
800字小语(10) 余光中 等著 ,文经社,出版日期:1997/01/15
安石榴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1996/05/01
2000年至今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平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7/05/02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精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7/05/02
余光中诗选(平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6/04/17
余光中诗选(精装)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6/04/17
莲的联想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7/08/27
余光中幽默文选 余光中/著 ,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05/06/08
铁肩担道义 余光中等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7/05/06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江甦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1/01
高楼对海(新版)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6/12/01
情人的血特别红:余光中自选集 余光中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5/0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余光中 ,洪范,出版日期:2006/08/05
从徐霞客到梵高(重排新版)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6/06/27
起向高楼撞晓钟:二十堂名家的国文课 余光中等/著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6/01/0
中华现代文学大系第二卷全套12册平装(小说3册 散文4册 评论2册 戏剧1册 诗2册) 余光中等/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5/11/01
自豪与自幸 余光中等/著 ,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05/05/05
青铜一梦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5/02/01
天国的夜市 余光中/著 ,三民,出版日期:2005/01/05
守夜人(中英对照新版)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4/11/20
余光中精选集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2/10/31
飞毯原来是地图 余光中/著 ,三联(香港),出版日期:2004/01/10
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 著 ,江甦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10/01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著 ,九歌,出版日期:2002/03/10
梵高传,Lust for Life. 余光中笔译作品,台湾台北内湖,大地出版社。出版日期:2001/8
艾略特的心灵世界 余光中等/著 ,雅歌,出版日期:2001/12/30
高楼对海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0/07/01
逍遥游 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2000/06/15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平装)
藕神 余光中,九歌,出版日期:2008/1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