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工业革命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9
转发:0
评论:0
背景在尚未发生工业革命的时候,大部分西方人都在乡间居住,并在细小的田地以耕种和畜牧维生。他们以人力辅以牛只及简单工具耕种,耕种的方法则仍沿用中世纪的三田制(theThree-fieldSystem)。根据这种方法,农民把土地划分出三块田,每年只在其中两块田耕种,另外的一块田则休耕,收获量不多。这时只有一小部分的西方人在城市居住,当时城市的人口平均不到一万人。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是商人和工匠出身。商人以出售工匠的制品谋生,而工匠则多在家中用手动的工具和细小的机器,来生产衣服和日用商品维持生计。这种以人手及简单工具在坊间作业的生产方式称为“家庭手工业制”(theDomesticSystem)。在交通方面,因为此时乡间和城市的居民都还是以马匹和马车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但当时的道路网络设计并不完善,道路多是崎岖不平的;在雨天时,很多道路会被水淹没,所以交通会出现瘫痪的情况,因此交通运输效率极低。相对于...

背景

在尚未发生工业革命的时候,大部分西方人都在乡间居住,并在细小的田地以耕种和畜牧维生。他们以人力辅以牛只及简单工具耕种,耕种的方法则仍沿用中世纪的三田制(the Three-field System)。根据这种方法,农民把土地划分出三块田,每年只在其中两块田耕种,另外的一块田则休耕,收获量不多。

这时只有一小部分的西方人在城市居住,当时城市的人口平均不到一万人。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是商人和工匠出身。商人以出售工匠的制品谋生,而工匠则多在家中用手动的工具和细小的机器,来生产衣服和日用商品维持生计。这种以人手及简单工具在坊间作业的生产方式称为“家庭手工业制”(the Domestic System)。

在交通方面,因为此时乡间和城市的居民都还是以马匹和马车为主要的运输工具,但当时的道路网络设计并不完善,道路多是崎岖不平的;在雨天时,很多道路会被水淹没,所以交通会出现瘫痪的情况,因此交通运输效率极低。相对于当时拥有大型运河的中国,或有完善道路网的美洲文明,欧洲的城市规模无法达到同样水准。由于当时无论乡间或城市的生产动力都以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为主,所以产量有限,当贸易、人口增加时,这种以原始动力来生产物品的方法,已不能再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起因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加

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新美洲作物的多产使人口出现大爆炸。到了18世纪,英国人口不断增加,以及英国农业革命(British Agricultural Revolution)和圈地运动的后果,以致农业劳动力过剩,不得不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再加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亦日渐增加,为批量化生产的商品提供了销路。

自然资源的因素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北部,那里拥有丰富的浅层煤矿和铁矿资源,但缺乏木材资源。工业革命下产生的蒸汽机,以及利用焦煤而不是木材炼钢的冶金技术革新,这些使得英国的煤矿和铁矿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贸易限制的解除

1623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允许设立专利权保护新发明的权利,开始刺激许多新发明的产生。工业革命约于1750年开始于大英地区。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殖民地市场和原料

此外,世界贸易的发展亦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强劲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金融革命、 资本与新技术

工业革命发生前,英国实际上已经历过一场金融革命(西方的经济史学家将英格兰银行的创立、公债的发行和稳固以及其他金融业的变革称为“金融革命”),金融革命不断为工业革命注入资本燃料和动力。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曾经详细考察了金融对工业革命的刺激作用。他指出,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或至少不是其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工业革命早期使用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在工业革命之前早已有之。然而,技术革命既没有引发经济持续增长,也未导致工业革命。因为早已存在的技术发明缺乏大规模资金以及长期资金的资本土壤,便不能使其从作坊阶段走向诸如钢铁、纺织、铁路等大规模工业产业阶段,“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John Hicks,1969)。工业革命兴起的新产业,其工业原料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厂房成本、设备成本等开支都十分巨大,如机械制造,冶金,铁路等等都属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廉价资本依赖性大。英国光荣革命,建立的文官制度和自上而下垂直征税税体系以及宪革对约束政府行为产生了可信承诺,使得英国国会能够严格督导政府的财政支出,使私人债务清偿方面具有较高的信誉保证。高效、透明、有序的税收体系,不仅令新兴的工业企业免受苛捐杂税困扰,且令英国国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信誉,其长期公债利率一降再降,最后仅3%利率水平,银行利率降得更低(公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英国在发展国债市场之后,进一步发展了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等等,如伦敦证券交易所。这些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廉价资金”。

科学的发展

承继了文艺复兴和理性时代(启蒙运动)的重视科学精神,西方的科学因而得到重大的发展。而那时的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和发现,就为工业革命带来不少机械性的帮忙。

重要的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的开始与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少量发明密切相关。在19世纪30年代已取得了以下重要领域的进步:

纺织业 - 由蒸汽或水驱动的机械化纺纱大大增加了工人的产量。织机将工人的产量提高了40%。棉花辘轳使去除棉花中种子的效率提高了50%。羊毛和亚麻的纺织和编织也产生了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但它们没有棉花那么显著。瓦特在汤玛斯·纽科门1712年蒸汽机的基础上在1781年发明了蒸汽机。

蒸汽动力 -蒸汽机的效率提高,使他们只需原先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的燃料 。固定蒸汽发动机对旋转运动的适应使它们适合于工业用途。高压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重量比,使其适合运输。 1800年后,蒸汽动力迅速普及。蒸汽机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

钢铁生产 - 用焦炭代替木炭大大降低了生铁和锻铁生产的燃料成本,也增大了钢铁的韧性和强度。 使用焦炭还增大了高炉的最大大小,扩大了经济规模。铸铁吹塑气缸首先在1760年使用。其后通过使其双重作用得到改进,这使更高的炉温变为可能。钢铁业的进步,为技术革新生产的各种新机器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同时也将英国大量的煤炭资源利用了起来。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中北部,和英国中北部拥有大量的煤炭和铁资源是分不开的。

生产制度的变革

航海时代的殖民公司制度逐渐成熟,并扩及到其他行业,资金的积聚及新机器的发明也是引发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主要原因。18世纪时,欧洲本土的贸易发展蓬勃,使商人累积了大量财富。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他们便致力投资开设工厂、购置原料和发明新机器。加上随着各类型机器的发明及应用,旧有以人力为主的生产工序逐渐被由蒸汽推动的机器取代。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提高了工农业的产量。结合以上的种种原因,就成就了工业革命的辉煌。

行会师徒制的式微

旧有的经济模式,行会的师徒作坊式生产制度,控制了从生产技术到销售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保证了产品质量,但也阻碍了技术革新。而工业革命相对于行会师徒作坊式的生产,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新技术,生产更加集中,工人们在大规模的工厂工作,而不是小作坊。由掌握销售渠道的商人开始组织生产。这种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够满足世界各地的广大市场需要。以往行会作坊生产的东西,相对工厂大规模生产的东西,更为精致,而可以称为“奢侈品”。但是工厂化的大规模制造,可以生产出众多价廉物美的商品,于是把各种所谓的“奢侈品”挤出了市场,行销整个世界。于是行会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工业革命产生的竞争下,走向了下坡路,越来越无法应付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圈地运动

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也就是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同样是一个生产集中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民只能分别在许多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耕作。这些土地采用落后的三圃制耕作技术,每三年就要休耕一年,休耕的土地作为公共牧场供家畜使用,亩产低,土地浪费严重。但由于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错互相连在一起,单独小块土地无法改变耕作方式。比如若自己的土地不打算休耕,但也无法避免由于旁边的土地休耕后家畜对其的践踏。圈地运动虽然对许多农民来说并不公平,许多农民被迫分得更贫瘠的土地,也无资本采用新的耕作技术,同时失去了休耕的公共土地放牧家畜的好处。但是土地集中后可以进行彻底的技术改良,生产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为纺织工业生产大量的羊毛。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也为新产生的工人阶级埋下了伏笔。圈地运动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发展得比较缓慢,但自光荣革命后的18世纪,开始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众多农民起义。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

古老敞地制土地犬牙交错互相连在一起,单独小块土地无法改变耕作方式。圈地运动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发展得比较缓慢,但自光荣革命后的18世纪,开始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众多农民叛乱。W. A. Armstrong为首的一些人则主张把地主和农民二元对立太简单化历史了,他指出当时很多生活有着落的农民同样积极参与圈地。“我们应当小心一点不要把这一切(圈地)归于一个庞大复杂的历史转变的(必然)结果” "18-19世纪的圈地状况被严重夸大了"。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和暴动,客观上确实是工业化的一个必要前提,提供了土地集中后的规模耕作增加产量,被驱赶出的农民则投入工商业成为劳动力的来源。

技术革新

18到19世纪的英国,由于专利制度的保障,也由于能提高生产力的新技术会带来的十分可观的利润,于是有许多有钱人投资于各种发明创造。虽然不是所有的发明都能取得预期的成功,但是若某一种新技术发明能应用在生产中而提高生产效率,就会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就如现在的风险投资一样。技术发明如滚雪球一般,一种新的技术发明出来,就会刺激发明另一种新的技术。比如珍妮纺纱机这种新技术,使得能纺出更多物美价廉的纱,那么将会产生更多地对棉花的需求,又可为提高织布技术带来了激励。生产上每个环节技术上的革新,都会刺激相应环节不断寻找新的技术革新,以便适应新的生产效率下的需求,如同链式反应一般。

工业革命前后共有很多种不同的发明,除了较为著名且最具代表性的蒸汽机外,还有很多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一些较重要的发明列表:

社会影响

工业革命

全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取代了很多传统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及社会变迁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壮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由于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的改良导致乡村许多剩余的人口大举移入都市,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大规模贸易,使得城市和工厂能够吸收这些大量人口,由此造成了都市化的现象及都会区的出现;都会化的生活,让知识与资讯沟通更为便利。而工业化使得出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出行更加便利,使得人们更加见多识广。在商品经济下利己的生活习惯里,于是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许多改变,更多人追求个人的幸福,而非来世的幸福或集体的利益。也因为自由经济主义的兴起,世界大规模自由贸易导致出现了一个新富阶层,再加上人们思想上的变化,进而使得更多的人,当时主要是中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参与的兴趣,由此导致欧洲各国选举与被选举权,不断扩大到社会上更多的人群中。

大量工厂的成立,工人悲惨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也逐渐为人重视,许多的慈善机构于是成立,主张以社会福利制度改善穷人生活,也免费提供粮食及住所。由于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也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政府提供的保障,许多工人在因经济危机而失业的情况下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在正常的经济环境里,生产环境也十分恶劣收入也很微薄,这些有限的社会福利并没有多大程度上改善工人的状况,由此导致劳资双方也就是所谓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如1811年,一个名叫卢德的英国工人捣毁机器,从而引发了反对机械化的卢德运动。马克思为首的左派学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衍生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对日后的人类社会影响甚钜,有正面也有负面。不过也由于工业革命,才可能产生大量的工人,而农业社会中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工人阶级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通过与资方的有限的斗争以及恰当的妥协,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学说鼓励的彻底斗争与破坏,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同时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也不那么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让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后来欧洲社会的稳定进步。

工业革命时期严酷地经济环境造成了当时人类平均身高的降低,人类的平均身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界普遍认为6000年前农业社会的形成与渔猎的生活方式被农耕取代,造成了人类平均身高的下降,土耳其境内8000年前遗迹所留下的尸骨平均身高超过今日土耳其的平均身高。 英国牛津大学里查德教授在分析了几千具从丹麦、瑞典、挪威、英国和冰岛挖掘出来的古代人类男性的遗骨后发现,人类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在中世纪期间的公元9世纪到12世纪之间到达了一个自10万年前现代智人诞生以来到20世纪中期前的平均最大值,平均身高为1.73米,然后逐渐变矮变低,到了工业革命前夕的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降低到 1.67米,比9世纪到12世纪间减小了6厘米之多。一直到了20世纪中期,人类男性平均身高才重新恢复达到9世纪到12世纪的最大值。罗马帝国时期的遗址赫库兰尼姆城(在今土耳其境内)前后共出土了近二百余具遗骸,美国史密森大学物理考古学家萨拉·比西尔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了解到古罗马男子一般身高一点七米,女子一点五五米” 从1920年开始,特别是从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平均身高迅速增长,欧洲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从167厘米增长到177厘米,其中比利时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从1920年的166厘米增长到1970年的174厘米,丹麦则从169厘米增加到178厘米。

参见

德国产业革命

英国产业革命

日本产业革命

美国产业革命

农业革命

信息革命

后工业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4.0

参考资料及注释

其他参考文献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

[美]戴维·罗伯兹:《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杨小凯:《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

刘淑敏:《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5期

扬豫:《英国近代工业化的道路》,载《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辛淑玲:《浅谈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陈晓律:《试论英国工业民族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载《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赵松鹏:《农业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开始》,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许洁明:《工业文明为什么起源于英国》,载《世界历史》,1993年第2期

王章辉:《试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看工业革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王志乐:《“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含义和译法》,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许永璋:《有关工业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王章辉:《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口问题》,载《世界历史》,1986年第4期

项翔等:《20世纪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载《学术月刊》,1999年7—8期(连载)

《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129页

屈连壁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272页

周呈芳:《论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孙炳辉:《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孔繁刚:《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几个问题》,载《历史教学》,1998年第8期

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

王觉非:《对英国工业革命历史意义的再认识》,载《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王曾才:《西洋近代史》(大学馆9),正中书局出版,第2章 第33-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英国工业革命
简介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它使得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这次革命从开始到完成,大致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影响范围不仅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法、美、德等国的技术革新,而且还扩展到东欧和亚洲,俄国和日本也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它标志着世界整体化新高潮的到来。背景家庭工厂化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量的外地资源,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持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此外,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的。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很有意义的,是影响力巨大的。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标志,是一次重要意义的调整,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它带来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带来了一个先进的新的世界,其次还带来了很多变动。它既带来了和平,也带来了动荡,有利有弊,却无可厚非的推动历史进步。工业革命照片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的变化使得社会矛盾激化,而社会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也可以带来非常大的发展和很多的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调整主要是结束了封建社会中种植土地和拥有土地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产生了使用机器和拥有机器者之间的生产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关系的调整,加速了旧社会制度的退幕,加快了新的社会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新出现的阶级资产阶级拥有着社会较高的财富。而随着资产阶级手中财富的增多,他们开始寻求在社会上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权。因此,他们开始推动一系列的起义和革命。那些专门为资产阶级工作的人们变成了一个新的阶级,这个阶级没...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能源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给整个世界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尤其是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而以英国为代表的、最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纷纷通过这次革命壮大国力,最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工业革命配图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中最具有代表的、也是最重要的发明成果是蒸汽机。以往人们都是依靠人力来作为工厂的生产动力的。随着世界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本无法给资本阶级带来巨大的收益。慢慢地,人们发明了用水力代替人力的生产模式,初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这样的模式完全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属于“靠天吃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制衡生产效率。自从蒸汽机发明以后,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蒸汽机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英国工厂在利用蒸汽机的原理进行生产之后,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了一个工业大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后来这样技术也传播到其他国家,给其他国家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
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瓦特。众所周知,瓦特通过创新,发明了应用性更加广泛的新式蒸汽机,一经投入到工厂的生产线上,便颠覆了以往所有的工作方式。工业化进程的提速,使得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从此工厂的选址便不再受煤矿所限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画像其实,在瓦特之前,有位叫凯伊的机械师,他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他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并且用新机器织出来的布要比原来旧机器的宽一倍,推动纺纱业技术革命的开展。富尔顿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另一位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他出生于美国,是非常著名的工程师,前期所造轮船由于经验不足被暴风雨所毁,后来在瓦特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艰苦实验,他制造了历史上第一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并且成功航行,极大促进了轮船技术革命的开展。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英国人史蒂芬孙。同其他的发明家...
· 英国工业革命竟然和中国元朝的水转大纺车有关
但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并不是18世纪的英国人发明的,而是在4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元代发明的。这种水力纺纱机在王祯的《农书》中被称为“水转大纺车”,性能优越,效率极高,有32个纺锤,每车日产量100斤。要知道,珍妮纺纱机最初只有8个纱锭,而水转大纺车却有32个纱锭,以至李约瑟称赞其“足以使任何经济史家叹为观止”。(图)水转大纺车水转大纺车也并非在元代不经意发明而出,之前的千年都是纺车改进积累的时期,南宋已经用水力取代了人力,到了元代就不得不发明而出。水转大纺车发明后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只要临水的地方,就能看到它的影子。但令人不解的是,元代之后这种优越的水转大纺车就销声匿迹了,终究未能在中国引发工业革命。有学者推测是因为“大纺车上没有牵伸机构,因此只能用于对纤维较长的麻、丝进行合股、加捻和卷绕,而不能用来纺纤维较短的棉(特别是纤维短、拉力小的亚洲棉)。元代以后,麻纺织业逐渐让位于棉纺织业,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