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十日谈》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38
转发:0
评论:0
简介《十日谈》(英语:Decameron)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一本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语:GiovanniBoccaccio,1313-1375),意大利作家、诗人、人文主义者。他13岁时随父亲来到那不勒斯,在银行当学徒。几年的学徒生涯使薄伽丘见多识广,接触到来自意大利各地、欧洲大陆和亚洲、非洲的各色商人、冒险家和水手以及那不勒斯社会各阶层。这些经历和见闻都为其日后的叙事作品提供了素材。薄伽丘对从商不感兴趣,不久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此间,他积极阅读但丁、贺拉斯、塞内加、圣奥古斯丁以及罗马讽刺诗人普里西乌斯的大量作品,深入了解希腊和拜占庭的文化,探索用世俗语言创作诗歌的种种形式。1335年左右他创作了八行体长篇叙事诗《菲洛斯特拉托》。全诗主要取材于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罗与克瑞西达的故事。作品背景《十日谈》,1492年威尼斯版本的插画13

简介

《十日谈》(英语:Decameron)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一本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

乔万尼·薄伽丘(意大利语: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意大利作家、诗人、人文主义者。 他13岁时随父亲来到那不勒斯,在银行当学徒。几年的学徒生涯使薄伽丘见多识广,接触到来自意大利各地、欧洲大陆和亚洲、非洲的各色商人、冒险家和水手以及那不勒斯社会各阶层。这些经历和见闻都为其日后的叙事作品提供了素材。 薄伽丘对从商不感兴趣,不久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此间,他积极阅读但丁、贺拉斯、塞内加、圣奥古斯丁以及罗马讽刺诗人普里斯的大量作品,深入了解希腊和拜占庭的文化,探索用世俗语言创作诗歌的种种形式。1335年左右他创作了八行体长篇叙事诗《菲洛斯特拉托》。全诗主要取材于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罗与克瑞西达的故事。

作品背景

《十日谈》

《十日谈》,1492年威尼斯版本的插画

1348年,在意大利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一场残酷的瘟疫(该书所指的瘟疫是14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鼠疫大流行,即黑死病),丧钟乱鸣,死了十多万人,在整个欧洲,因此病而死的人多达七千五百万到两亿。

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十日谈》。

内容简析

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七位女性和三位男性到佛罗伦斯郊外山上的别墅躲避瘟疫,这十位男女就在赏心悦目的园林里住了下来,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大家决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渡过酷热的日子,最后合计讲了一百个故事,即《十日谈》的内容。

《十日谈》

1916年John William Waterhouse所作的绘画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金驴记》、法国中世纪的寓言、东方民间故事(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民间故事,如《一千零一夜》、《马可波罗游记》、《七哲人书》),乃至于宫廷传闻、街谈巷议,兼容并蓄,熔铸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

《十日谈》

《十日谈》,桑德罗·波提切利绘于1487年

这些故事中除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描写、爱情的称扬、商人的智慧和才干之外,同时对于当时的帝王、贵族、教会等等势力的黑暗面加以揭露讽刺。也因此《十日谈》完成后薄伽丘备受教会势力的咒骂攻击,这些打击使他一度想烧毁他的著作,幸而好友兼诗人的佩脱拉克(法语:Francesco Petrarch,德语:Francesco Petrarca)加以阻止,也才使得《十日谈》这部杰作得以保存下来。

艺术特征

对时代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并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概括生活现象,描摹自然,叙写细节,刻画心理。

采用故事会的形式,以框架结构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和谐的叙述系统。大瘟疫是一个引子,点明社会现状,为作品提供时代底色,100个故事在命题下展开,故事中的人物也常讲故事,这样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鲜明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复杂有序。

语言特色。它以古典名著为典范,吸收了民间口语特点,语言精练、流畅,又俏皮、生动,描写时间人物微妙尽致又灵动多姿。叙述简洁明快、生动紧凑,没有繁文虚饰,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独特形式。

《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以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对教士的丑行进行嘲讽,具有狂欢化的喜剧特色。

《十日谈》

乔万尼·薄伽丘

作品影响

《十日谈》的写实主义文学风格,对后来西方文学发展影响甚大,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斯(1817-1883年)将《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后来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玛格丽特·德·那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的作品。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济慈等也都曾从《十日谈》故事中汲取过创作素材。

中译版本

《十日谈》有多个汉语全译本,最早是上海莎士比亚研究者方平与王科一共同从英译本转译的全译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王永年翻译的全译本是第1个从意大利语原文直译的版本,再来还有南京钱鸿嘉、泰和庠、田青合作的全译本和北京大学意大利语教授肖天佑的全译本(吕同六主编)。王永年、钱鸿嘉、肖天佑的译本都从意大利原文译出。1958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十日谈》的内部书版。方平、王科一译本和王永年译本在台湾有繁体中文版。

《十日谈选》,柳安(罗皑岚)译,光华书局,1929年

《十日谈》,黄石、胡簪云译(英国Thomas Wright英译本),上海开明书店出版,1930年12月

《十日清谈》,闽逸(陈天放)译,世界书局,1941年

《十日谈》,方平、王科一译,上海艺文出版社,1958年3月

《十日谈》,钱鸿嘉译,江苏译林,1993年7月

《十日谈》,王永年译(依意大利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十日谈》,肖天佑译,花城出版社,2001年1月

《十日谈》,王林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6月

《十日谈》,胡荣译,广州出版社,2006年12月

《十日谈》,宋瑞芬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