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涅槃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2
转发:0
评论:0
涅槃(巴利语:निब्बानNibbāna;梵语:निर्वाणNirvāṇa),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灭”、“灭度”、“寂灭”、“无为”、“无生”等。“涅槃”的本义,是灭除烦恼、超越生死,不再生于三界六道之中。《大乘义章》卷一八:“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早期“涅槃”说的旨趣即在灭除苦、集二谛所表现的一切世间现象,所以对灭谛“四行相”的解释为:“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众患即妙,脱众灾故离。”以“诸蕴尽”为首,亦即以身、心灭尽之静、妙、离为“涅槃”之特征。僧肇《涅槃无名论》记“有名”者的话说:“圣人患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并引经曰:“智为杂毒,形为桎梏”;“五阴永尽,譬如灯灭”。此等说法,被僧肇等斥之为“小乘”。大乘般若、中观、三论诸家,纠正小乘之说,首先反对把涅槃和世间看...

涅槃(巴利语: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语:निर्वाण Nirvāṇa),又译为般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灭”、“灭度”、“寂灭”、“无为”、“无生”等。“涅槃”的本义,是灭除烦恼、超越生死,不再生于三界六道之中。《大乘义章》卷一八:“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早期“涅槃”说的旨趣即在灭除苦、集二谛所表现的一切世间现象,所以对灭谛“四行相”的解释为:“诸蕴尽故灭,三火息故静,无众患即妙,脱众灾故离。”以“诸蕴尽”为首,亦即以身、心灭尽之静、妙、离为“涅槃”之特征。僧肇《涅槃无名论》记“有名”者的话说:“圣人患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并引经曰:“智为杂毒,形为桎梏”;“五阴永尽,譬如灯灭”。此等说法,被僧肇等斥之为“小乘”。

大乘般若、中观、三论诸家,纠正小乘之说,首先反对把涅槃和世间看成是两个对立的世界。《中论·观涅槃品》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由“五阴相续往来因缘”(指三界六道流转)说为“世间”;而“五阴性毕竟空、无受、寂灭”,说为“涅槃”。因此,从“五阴”假有的角度,名为“世间”;从“五阴”性空的角度,就是“涅槃”。离开世间,没有独立的“涅槃”。《大智度论》卷三二并以“法性”解释“涅槃”,说“涅槃”即遍存于一切世间法中:“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坏,不可戏论法;‘性’名为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据此认为,“涅槃”在于断诸忆想分别,灭诸因缘,祛除执著。《思益梵天经·分别品》:“涅槃名为除灭诸相……但有名字,犹如虚空”,不可执取。此说亦名“实相涅槃”说。《解诸法品》谓:“诸法实相,即是涅槃。”在这个意义上说,众生即是“涅槃”,因为“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维摩诘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涅槃
音义印度词源涅槃是宗教用语,为古印度语之音译。在巴利文中,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Nirvāṇa,有出离、解脱、无臭、无烦恼等等意义。从字根来说,都带有远离烦恼状态的意义在。在各古印度宗教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但是每个宗派对于如何进入涅槃,看法不一。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中文意译佛教认为,轮回是自然界的一种必然现象;众生的五蕴分离死去以后,立即投生在六道里的其中一种生命形态,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天神。南传上座部佛教诠释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继承了斯里兰卡分别说部的传统,分别说部这个名称来自第三次结集前阿育王和帝须尊者之间的问答:“王复更问。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别说也。”。涅槃被称为出世间,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证得。它是道与果的所缘,被称为涅槃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
· 涅槃宗
涅槃宗,亦称“涅槃学派”,是中国佛教学派之一,以研习、弘传《大般涅槃经》得名。其学者亦称“涅槃师”。《大般涅槃经》初分梵本为高僧法显于中印度所得,后于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和佛陀跋陀罗(觉贤)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道场翻译出《大般涅槃经》,题名《大般泥洹经》六卷,世称"六卷泥洹"。同时,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414),在北凉译出自己从东印度带来的《大涅盘经》初分十卷;玄始十年又译出在于阗寻得的中、后分,共成四十卷十三品,世称"大本涅盘"。北凉译本于南朝宋元嘉(424~453)年间传到江南,宋文帝令义学名僧慧严、慧观及文学家谢灵运等依"六卷泥洹"增加品目、修改文字,删订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世称"南本涅盘",而以北凉原译四十卷本为"北本涅盘"。该派主要提倡涅槃不灭,佛有“常、乐、我、净”之四德,而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在痛苦、恶浊的现实世界背后还有一个充满欢乐洁净的地方。率先弘扬《涅槃》并推...
· 涅槃宗
历史涅槃宗始于昙无谶在炖煌译出《大般涅槃经》。在昙无谶之前,东晋末江南译经事业极盛,法显和佛陀跋陀罗在建康译出《佛说大般泥洹经》六卷,但见解仍然偏于小乘,在昙无谶之后,大乘的看法才得以传入中国。北凉时,以慧嵩、道朗为主。道朗作《涅槃经疏》,慧嵩作《涅槃义记》。但因北凉战乱,涅槃宗传至江南,开始兴盛。竺道生为鸠摩罗什门下,曾经有“一阐提也能成佛”的说法,与当时佛教界的见解不同。后竺道生见到昙无谶的《涅槃经》,证实自己的想法,于是在南方大振涅槃宗。代表人物理论涅槃宗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如同佛一般的本质,这个本质称为佛性。
· 涅槃乐队
历史早期科特·柯本(KurtCobain)与KristNovoselic相识于1985年,当时他们同样是一个名叫TheMelvins的Grunge乐队歌迷,并经常在乐队的排练空间附近徘徊。两个人觉得可以开始组自己的乐队,于是招募了鼓手AaronBurckhard,创造了第一个Nirvana的典型。刚开始的几个月,两个人与许多的鼓手共事,包括TheMelvins的鼓手DaleCrover,第一个Demo里面即是他在打鼓。同时,乐队也用过一系列的名字,直到他们在1988年2月定下来Nirvana(梵语:涅槃)这个名字之前,他们用过SkidRow、PenCapChew,和TedEdFred等作为团名。两个月后,乐队也确定了鼓手的位置由ChadChanning担任。Nirvana第一张正式发行的作品是1988年发行的单曲LoveBuzz/BigCheese。1989年乐队在SubPop唱片公司发行...
· 大般涅槃经
历史学者一般相信,大般涅槃经于公元2世纪至3世纪间,在南印度集结而成。在3世纪时,由法显首次在中国译出。最早只有10卷本,后昙无谶由于阗取回后36卷,形成40卷本。版本梵文本梵文原本已散失,在20世纪初发现数个残片,残片内容合计不到40卷本的百分之一,但可以对照汉译本。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在日本高野山发现梵文残片,转写为拉丁字母后出版。英国大英图书馆所属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中收藏,编号为No.143.SA.4。原在中国和阗出土,1903年前后被英国驻喀什噶尔中国事务特别助理收购,送回英国,由英国学者研究后出版。称为HoernleManusc。此外,还有另一个残片,编号Kha-i-89。俄国圣彼德堡收藏六个残片,称为Petrovsky藏品。由沙俄驻喀什噶尔领事,在和阗一带收购。由学者G.M.Bongard-Levin研究后出版,其中一个残片可与英国编号Kha-i-89拼成一页。《巴利文大藏经》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