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龄石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1
转发:0
评论:0
生平朱龄石父祖皆为将领,他初任殿中将军,后担任抚军将军桓脩的参军,并与其同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元兴三年(404年),建武将军刘裕于京口起兵讨伐时已篡位的桓玄,并杀桓脩,又以朱龄石为其参军,又随同刘裕率军西攻建康(今江苏南京)。同年,刘裕收复建康,刘裕升镇军将军,朱龄石续任其参军,后迁武康县令,加宁远将军。当时武康县人姚系祖乘东晋内战而招众为盗,屯居于险要的地方,各郡县都不敢讨伐。朱龄石到后,假装亲待姚系祖,召他为自己参军;姚系祖亦自恃部众强盛,认为朱龄石不敢对付自己,于是应召。不过,朱龄石暗中查探了通往姚系祖居处的路径,乘宴会杀死了姚系祖,又派人突袭其居处,一举消灭了姚系祖的势力。后刘裕又先后两次召朱龄石复任其参军,又曾任徐州主簿及尚书都官郎等职。义熙六年(410年),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而起兵,刘裕于灭南燕后即回军对抗卢循,又以朱龄石为其参军。卢循军逼近石头城,朱龄石领中军,并率鲜卑步矟

生平

朱龄石父祖皆为将领,他初任殿中将军,后担任抚军将军桓脩的参军,并与其同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元兴三年(404年),建武将军刘裕于京口起兵讨伐时已篡位的桓玄,并杀桓脩,又以朱龄石为其参军,又随同刘裕率军西攻建康(今江苏南京)。

同年,刘裕收复建康,刘裕升镇军将军,朱龄石续任其参军,后迁武康县令,加宁远将军。当时武康县人姚系祖乘东晋内战而招众为盗,屯居于险要的地方,各郡县都不敢讨伐。朱龄石到后,假装亲待姚系祖,召他为自己参军;姚系祖亦自恃部众强盛,认为朱龄石不敢对付自己,于是。不过,朱龄石暗中查探了通往姚系祖居处的路径,乘宴会杀死了姚系祖,又派人突袭其居处,一举消灭了姚系祖的势力。

后刘裕又先后两次召朱龄石复任其参军,又曾任徐州主簿及尚书都官郎等职。义熙六年(410年),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而起兵,刘裕于灭南燕后即回军对抗卢循,又以朱龄石为其参军。卢循军逼近石头城,朱龄石领中军,并率鲜卑步矟南渡秦淮河,与沈林子等抵抗卢循,终杀数百人,逼退敌军。平定卢循叛乱后,朱龄石改任宁远将军、宁蛮护军、西阳太守。

义熙八年(412年)十二月,刘裕以朱龄石为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并命他率军讨伐西蜀。义熙九年(413年),朱龄石自率主力自外水攻成都(今四川成都),并进攻平模(今四川彭山东)。当时守军夹岸筑南北二城作抵御,朱龄石决意以精兵攻下相对险要和兵多的北城,认为北城既下,南城自溃。最终朱龄石攻破北城,斩杀守将侯晖及谯诜,并领兵回攻南城,南城果然自溃;接着朱龄石弃水道,以陆道继续前进。另一方面,别军击杀驻镇牛鞞(今四川简阳市)的西蜀大将谯抚之。此战之后,西蜀各屯都闻风而降,直至逼近成都时,蜀王谯纵弃城逃走,朱龄石顺利于五月壬申日(6月22日)攻入成都,并诛杀谯纵宗族。随后谯纵自杀,意图反击的谯道福亦因兵众尽散而逃亡,终被巴獠所杀,西蜀灭亡。随后侯产德叛乱,朱龄石又大行诛连与侯产德相关的人。朱龄石因灭蜀的功劳进辅国将军,加监梁州之巴西梓橦宕渠南汉中、秦州之安固怀宁六郡诸军事,并封丰城县侯。

义熙十一年(415年),时任太尉的刘裕又召朱龄石为其咨议参军,加冠军将军。次年,刘裕率军北伐后秦,朱龄石迁左将军,配兵守卫殿省,并得当时总摄内外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信任,与他商讨要事。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灭后秦后回军彭城,受相国位,并以朱龄石为相国右司马。

同年,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安西将军刘义真受夏国进攻,刘裕于是征还刘义真,并以朱龄石为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刘义真镇守长安。刘裕更敕令朱龄石,若果长安真的不能据守,可与刘义真一同撤还。十一月,朱龄石到长安,刘义真的将士因为贪婪而大掠当地,载着宝物、男女东归。朱龄石因而遭长安人民逼逐,于是出奔潼关,长安终被夏国所占。

朱龄石及后自潼关投靠驻守曹公垒的龙骧将军王敬先,但当时夏国将领赫连昌率兵进攻曹公垒,并断绝水道,令垒中兵士因口渴而不能作战。最终朱龄石与王敬先都被俘至长安,并遭杀害,享年四十岁。

性格特征

朱龄石喜好武事,行事颇为轻佻,并不管束自己言行。他曾在舅舅的枕头上贴上一方寸的剪纸,然后在八、九尺外以飞刀掷过去。虽然百发百中,但为人怯懦的舅舅战栗害怕,只能一动不动的任由朱龄石掷刀。后舅舅头上长大瘤,朱龄石竟乘夜偷偷去割瘤,最终将舅舅杀死了。

朱龄石的伯父朱宪及朱斌都是袁真部将,但袁真于枋头之战后因不满桓温委罪与他而以寿阳(今安徽寿县)叛晋,朱宪及朱斌更因被指暗通桓温而被袁真杀害,朱龄石父朱绰就出奔桓温,并在收复寿阳后开袁真棺椁鞭尸泄愤,却招来桓温愤怒,要杀死他。桓冲因为力请桓温饶恕朱绰而被朱绰以父亲看待,桓冲死后朱绰亦吐血去世,故朱龄石与桓氏关系密切,桓冲的儿子们对朱龄石就如兄弟一般。故此在刘裕讨伐桓玄时,朱龄石就表示不忍与桓氏交战,请在大军后方。

逸事

朱龄石灭蜀时,西蜀尚书令马耽封存府库待晋军接收,不过朱龄石到后,马耽就被迁徙到越巂郡。马耽就说:“朱侯不送我到京师,是想灭口呀,我肯定避不过了。”于是自杀,随后朱龄石使者来到,就鞭打马耽的尸体。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表示马耽是知道朱龄石擅取府库物资而认为朱龄石要加害自己。

家庭

朱超石,东晋官员、将领,官至中书侍郎,与朱龄石一同被俘,遇害。

朱景符,嗣子。

参考资料

《宋书·朱龄石传》

《资治通鉴》(卷一旦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龄石
(379—418)东晋末郡沛县(今属江苏)人,字伯儿。世为将帅,初随桓修在京口。桓氏灭后,转归刘裕,从征南燕及镇压卢循。义熙九年(413),刘裕命统军入蜀,出奇兵灭谯纵。十四年夏赫连勃勃攻关中,刘义真败归,他代镇长安,兵败死。
· 朱氏名人-南北大将朱龄石
朱龄石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人物,曾任雍州刺史,擅长书法,有作品被收录于南史本传书品。朱龄石,字伯儿,沛郡沛县人,家族世代担任将帅。祖父朱腾,任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伯父朱宪及朱斌,都是西中郎将袁真的将佐。朱宪任梁国内史,朱斌任汝南内史。大司马桓温在寿阳讨伐袁真时,袁真认为朱宪兄弟俩暗地里勾结桓温,就把他们处死。朱龄石的父亲朱绰逃走,归降桓温,作战时经常带头冲锋,不怕牺牲。寿阳平定后,袁真已经去世,朱绰擅自打开袁真的棺材,斩戮死尸,桓温发怒,将要把他斩首,桓温的弟弟桓冲苦苦求情,朱绰才得以免死。朱绰为人忠义刚烈,因为受了桓冲的再生之恩,事奉桓冲就和事奉父亲一样。担任桓冲的车骑军事、西阳广平太守。公元384年(东晋太元九年),桓冲去世,朱绰哭泣呕血而死。桓冲的几个儿子对待朱龄石和兄弟一样。随从刘裕折叠朱龄石初任殿中将军,经常跟随桓修(桓冲之子)兄弟,担任桓修的抚军参军,驻扎京口。刘裕攻克京口,任他...
· 晋的王朝——朱龄石灭西蜀
当初,桓玄之乱时,桓玄的侄子桓振攻陷了江陵,益州刺史毛璩率三万大军,准备进攻桓振。他命弟弟、西夷校尉毛瑾、蜀郡太守毛瑗顺外水出发;参军谯纵、侯晖从内水出发。长江的三条直流由东至西依次为内水(涪江)、中水(沱江)、外水(岷江),但蜀人对到千里之外去打仗,心中充满恐惧,侯晖、巴人阳昧等人阴谋率领军队谋反。谯纵有学识,为人谨慎,足智多谋,平时也乐于帮助他人,所以深得大家的爱戴。侯晖、阳昧准备推举谯纵为盟主。谯纵一听,坚决不干,谋反可是灭族大罪,他拔腿就跑,但被追兵紧追,他一看跑不掉,他就跳入江中寻死,但被救了出来。谯纵又磕头请求放过他,但又被拒绝,侯晖命用绳子把他绑起来,塞进了轿子。侯晖偷袭毛瑾得手,毛瑾被杀。侯晖等强逼谯纵任梁州和秦州刺史。毛璩走到半路,得到军中叛乱的消息,他骑快马赶回成都,派参军王琼率军前去讨伐,但被谯纵的弟弟谯明子打的大败,死亡十分之八九。益州营户李腾大开城门,把谯纵的军队...
· 朱鹤龄
生平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家乡,专心著述,与顾炎武、钱谦益、吴伟业、万斯同、徐乾学等有往来。著有《毛诗通义》。四库馆臣评:“其凡例九条及考定郑氏诗谱皆具有条理。惟鹤龄学问淹洽,往往嗜博好奇,爱不能割,故引据繁富而伤于芜杂者有之,亦所谓武库之兵,利钝互陈者也。要其大致则彬彬矣。”
· 朱长龄
人物他有一女儿,名叫朱九真。曾施苦肉计,使张无忌信任他,希望张无忌带他去冰火岛,以一举夺得屠龙刀。但却被张无忌识穿,纠缠之际一同跌落山崖。后欲学习张无忌钻过山洞逃生,因山洞窄小,嵌在其中进退不得,虽然脱困,但已挤断了肋骨。五年后暗算练成九阳神功的张无忌,致使张跌下悬崖,自己则为九阳神功经书而再次钻洞,但因不会缩骨之法最终进退不得活活困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