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罗·萨特
哲学学说
1.背景
从理论根源上分析,存在主义与现象学有着渊源关系,属于广义的现象动。现象学所主张的“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要求人们把最熟悉、最本真、最接近的东西当作哲学研究对象,海德格尔把胡塞尔所说的“现象”从“先验自我”领域转到了“人的存在”的领域,这是现象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萨特从研究胡塞尔的著作开始,后来也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
2.存在先于本质
在萨特之前,海德格尔提出: “人的存在就是他的本质。”这两个命题都强调,人的本质不是类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与海德格尔的命题相比,萨特进一步强调,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海德格尔虽然指出人的存在有本真和非本真两种状态,但他并没有明白地说出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所在。萨特则明确地指出,人的任何存在状态都是人的自由选择,存在的过程就是自由选择的过程。萨特在说“存在先于本质”时,紧接着说: “或者不妨说,哲学必须从主观开始。”萨特再三强调存在的主观性、哲学的主观性,意思就是选择的自由和自觉。
强调存在的自由选择是与决定论格格不入的。萨特反对一切形式的决定论,特别反对宗教决定论。他说,存在主义是从彻底的无神论推出的结论。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基督教的上帝是存在的源泉,上帝在人的存在之前决定了人的本质。萨特说,启蒙运动虽然否定了上帝的决定作用,但又假设了一个“人性”作为人的存在之前的本质。存在主义把上帝不存在的后果推演到底, 得出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并且,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自由,“存在在先”的意思是“自由在先”, “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是“人的选择造就了他自己”。
3.自由和责任
绝对的自由选择是把上帝不存在的后果推演到底而得出的又一个结论。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一句名言: “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都将是容许的。”萨特说, 这句话是存在主义的起点, 但也只是起点而已。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任何事情,没有一个全能的上帝在约束他,但同时他也要为他的选择承担全部的后果,没有一个上帝为他承担责任。绝对自由意味着绝对的责任。这里的“绝对”同样是“无条件”的意思。一个人只要选择了一个事件,他就得为这一事件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他不能把责任推诿于他无法控制的条件,把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说成是不可避免、命中注定、迫不得已、顺乎自然、随波逐流的,等等。
绝对自由意味着选择的绝对自由以及承担选择后果的绝对责任。自由是绝对的,因为自由不是人的选择,人是完全自由的,自由不是外在于人的目标,而是他的存在和意识的内在结构。任何有意识的人都是自由的,任何存在着的人都是自由的。绝对的责任和随之而来的苦恼是人为他的自由所承担的重担。萨特爱说“人命定是自由的”, 这里的“命定”(to be condemned) 的原义是“被定罪”, 有“被迫”、 “被逼”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不得不自由,自由是他摆脱不掉、必须承担的生活负担。
4.虚无与自欺
虚无来源于否定判断。意识除了采取否定的形式外不可能产生否定,一个存在或一种存在方式通过否定被提出来,然后被抛向虚无。接着萨特论证了虚无的辩证法概念。他指出,人们面对存在的行为和面对虚无所采取的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行关系,这使人们希望立即把存在与非存在看做实在物的两种相辅相成的成分,就像黑暗和光明那样。总之,这是两个完全同时性的概念,它们在存在物的产生中是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单独地考察它们是徒劳无益的。萨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中,纯存在是纯粹的抽象,是绝对的否定,是非存在,所以纯存在与纯虚无是一个东西。黑格尔使存在过渡到虚无,即它对存在的定义本身包含着否定,是重复斯宾诺莎的公式:一切规定都是否定。
从现象学概念上,萨特认为可以把存在与虚无设想为互补的,它们是实在物具有的两个同样必要的成分。而不必像黑格尔那样从存在过渡到虚无。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与非存在不再是空洞的抽象,对此在来说,甚至当与虚无面对面而存在,这就是人无时不在焦虑之中。这是人的实在在虚无中的显露,只有在虚无中,存在才能被超越。焦虑是对这双重的和不断的虚无化的发现。存在与虚无是不能分开的,人是使虚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人的存在是欠缺。虚无使人不断地超越和创造,使人获得了自由。
自欺理论是萨特从现象学的立场出发,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所构建的一种独特的理论。他指出:“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使否定在世界上表现出来的存在,他也是能采取针对自我的否定态度的存在。”“我们乐于承认自欺就是对自己说谎。说谎不是一种否定态度,说谎的本质在于:说谎者完全了解他所掩盖的真情。”自欺外表看来有说谎的结构。自欺与说谎不同之处在于,在自欺中人只是对人自己掩盖真情。因此,自欺中不存在欺骗者与被欺骗者的二元性。相反,自欺本质上包含一个意识的单一性。萨特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为了逃避困难,人们很自然地要求助于潜意识。精神分析使用一个没有说谎者的说谎观念来代替自欺的观念,用“我”和“这个”的二元性取代欺骗者和被欺骗者的二元性,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建立了一个自主的自欺意识。萨特指出,自欺是源于人的实在,是其所不是且不是其所是的结构。自欺的目的“是使我按‘不是我所是’的样式是我所是,或按‘是我所是’的样式不是我所是。”自欺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相信。而自欺的根本问题也就是相信。真正说来,自欺不能够相信它要相信的东西。但是恰恰因为承认了不相信它相信的东西,自欺才称其为自欺。
5.人的意识
意识的意向对象是超越自身的事物,当它以自我为对象时,意识就成为自我意识。那么,意识是如何由外物转向自身的呢 ? 萨特的回答是,只是由于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才会发生,可以说,“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在《存在与虚无》一书的“注视”这一节,他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自我意识的发生过程。设想我通过钥匙孔窥视房里的人,此时我的注视对象是他人,我把他人当作意向对象;但是,如果我突然听到走廊里有脚步声,意识到有一个他人会注视我: “我在干什么呢 ?”羞愧感会油然而生,羞愧感是对于自我的反思,它把我的意识由被窥视的他人转向了自我,自我意识因此产生。在这个例子中,正是我感到他人有可能注视我,我才会注视自己。即使后来他人并未出现,这场虚惊也会使我放弃窥视。因为此时起作用的是他人意识,并不涉及我与他人的现实关系,我意识到他人的注视,这就足以唤醒我的自我意识。
6.影响
“自由”作为萨特存在哲学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其中,是他的哲学的最核心概念,也是其整个哲学最具魅力的闪光之所在。萨特以“无神论”为前提,通过揭示出“自在”和“自为”的样态区分出了物与人的各自存在,从而得出了人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则哲学的基本原理,并把存在哲学定义为一种人道主义哲学,在面对种种绝望的处境之后,怀着希望走向了未来。这些理论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其无形而深邃的理论磁性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对每一个人都发出全身心微笑。
著作
萨特的代表作是《存在与虚无》,首次出版于1943年。这是一部关于存在主义的代表作,是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奠基之作。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自为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拥有、作为和存在。该书前半部分是要解决现象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问题。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确定了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后面的部分主要探讨自为的存在与其他的自为的存在、与自在即与处境的具体关系,从而论证了人的自由,并且最终以现象学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伦理意义。
影响
萨特是当代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2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学界的首要人物。在数十年多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的创作。其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恶心》《苍蝇年》《自由之路》等。他在政治上倾向进步与革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左翼;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思想上,肯定人的价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诞世界里的出路与归宿,主张人道主义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关资料
展开![](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9/461/72181c1d-e4c7-420c-810b-8a054b2bba04.jpg)
![](https://imgs0.zupu.cn/news/2020/10/18/820/6f1b80e7-db7d-45f8-b8de-ba7b4dfb6c55.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