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瑟·贝尔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5
转发:0
评论:0
早年生涯早年贝尔福阿瑟·贝尔福生于苏格兰萨里沃金,父亲是詹姆斯·梅特兰·贝尔福(JamesMaitlandBalfour,1820年-1856年),母亲是布兰奇·加斯科因-塞西尔女爵(LadyBlancheGascoyne-Cecil,1825年-1872年)。贝尔福生于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父亲曾是议员,而他的母亲则是政治家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后为首相)的姊妹。他的教父是威灵顿公爵。贝尔福是家中长子,在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三,有四个兄弟,三个姊妹。他起初受教于赫特福德郡霍兹登一间预备学校(1859年-1861年),后入伊顿公学(1861年-1866年),师从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威廉·约翰逊·科里(WilliamJohnsonCory)。自伊顿公学毕业后,贝尔福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修读人类科学(Humanscience),最终以二级荣誉毕业。他的兄弟,弗朗西斯·梅特兰·贝尔福(FrancisM...

早年生涯

阿瑟·贝尔福

早年贝尔福

阿瑟·贝尔福生于苏格兰萨里沃金,父亲是詹姆斯·梅特兰·贝尔福(James Maitland Balfour,1820年-1856年),母亲是布兰奇·加斯科因-塞西尔女爵(Lady Blanche Gascoyne-Cecil,1825年-1872年)。贝尔福生于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父亲曾是议员,而他的母亲则是政治家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后为首相)的姊妹。他的教父是威灵顿公爵。 贝尔福是家中长子,在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三,有四个兄弟,三个姊妹。他起初受教于赫特福德郡霍兹登一间预备学校(1859年-1861年),后入伊顿公学(1861年-1866年),师从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威廉·约翰逊·科里(William Johnson Cory)。自伊顿公学毕业后,贝尔福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修读人类科学(Human science),最终以二级荣誉毕业。他的兄弟,弗朗西斯·梅特兰·贝尔福(Francis Maitland Balfour,1851年-1882年)是剑桥大学一位知名的胚胎学家。

1875年,贝尔福的意中人,表亲梅·利特尔顿(May Lyttelton)因斑疹伤寒而病逝。尽管他后来说,“大体上没有影响”,但实际他上显得心烦意乱。后来贝尔福从灵媒处收到一系列讯息,称是利特尔顿给他的。这个事件被称为“圣枝主日案件”(Palm Sunday Case)。 贝尔福大概因此而终身未婚。后来,马戈特·坦南特(Margot Tennant)有意嫁给他,却遭到他如此回复:“不,我还是喜欢独自继续我的人生。” 他的家居由他同样终身未婚的姊妹爱丽丝打点。中年时,贝尔福和玛丽·查德仕,埃尔科女爵开展一段长达四十年的友谊。

1874年,他获选为赫特福德选区国会议员,从此,他多次该区议员,至1885年结束。1878年春,贝尔福受叔父索尔兹伯里勋爵任用为私人秘书。他亦因此随叔父往德国,参加柏林会议。会议重建了俄土战争后的国际秩序,贝尔福获益良多(在国际政治方面)。这段时期里,他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在1879年出版的著作“Defence of Philosophic Doubt”,使贝尔福这个名字在哲学界有一定声望。

贝尔福公私分明。1880年大选后(因他是私人秘书,大选期间公务繁忙),他在国会中更加活跃。在一段时间里,贝尔福和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亨利·德拉蒙德·沃尔夫爵士、约翰·埃尔登·戈斯特是盟友。他们之间的联盟被称为四人派(Fourth Party)。四人派因其首领丘吉尔大肆批评“老人帮”(Old Gang)重要成员,如斯塔福·诺思科特爵士和克罗斯勋爵等人,而臭名昭著。

于索尔兹伯里勋爵政府中任职

阿瑟·贝尔福

贝尔福,乔治·格兰瑟姆·贝恩所摄

1885年,索尔兹伯里勋爵任命贝尔福为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Board),次年他又获任为苏格兰大臣,更获得一个内阁级职位。这几个职位,锻炼了他多方面的能力。1887年初,爱尔兰布政司迈克尔·希克斯·比奇爵士(Sir Michael Hicks Beach)病重辞职,索尔兹伯里勋爵让他的侄子,贝尔福接过比奇的职务。此举在政治界引起不少争议,甚至可能是英国短语“Bob"s your uncle!”的出处。贝尔福担任爱尔兰布政司期间,引入强制法,执法冷酷无情,震惊界,并因此得到一个外号“的贝尔福”。他因此而赢得一定政治声望,不再被视为新手。 贝尔福反对要求爱尔兰自治(Home Rule)的爱尔兰国会党(Irish Parliamentary Party),和约瑟夫·张伯伦所领导的自由统(Liberal Unionist Party)结盟,并大力支持爱尔兰的统一主义活动。1890年,为改善民生,贝尔福创立了爱尔兰高密度区域委员会(Congested Districts Board for Ireland)。这段时期(1886年-1892年)内,他锻炼了自己的演讲能力,成为了一个知名的演讲家。贝尔福的演讲,合乎逻辑,充满说服力,深受大众欢迎。

1891年,第一财政大臣、下议院领袖W·H·史密斯逝世,贝尔福接替他两个职位(这是这个职位最后一次不是由首相兼任)。1892年,政府倒台,接下来的三年里,他都是反对党的一员。1895年,保守党再度上台,贝尔福再次担任第一财政大臣和下议院领袖。1896年,他改革教育的提案因国会审议缓慢而流产,不过国会仍然通过了改善爱尔兰政府系统的草案,他为此感到高兴。在1895年-1900年间,贝尔福积极参与了国会内多个关于外国和国内问题的辩论。

1898年,索尔兹伯里勋爵病重,贝尔福接管了外交部,负责在华北铁路的问题上和俄国协商。1899年,英国和德兰士瓦、奥兰治爆发战争,作为内阁成员的他有一定责任。战争初期,英军受挫,张伯伦第一个意识到要全力进行这场战争。他在下议院中的领导地位基本上无人质疑。

首相生涯

阿瑟·贝尔福

贝尔福肖像(1892年)

1902年7月11日,索尔兹伯里勋爵辞职,贝尔福在盟友自由统的支持下继任为首相。他上任之时,正直爱德华七世登基、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在一段时间内,贝尔福都没有多大的反对力量。自由党成员对布尔战争意见不一,一片混乱。内阁的首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个是延伸教育法令,第二个是购买爱尔兰土地。贝尔福政府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举动是建立了帝国国防委员会(Committee on Imperial Defence)。

在外交方面,贝尔福与其外交大臣兰斯多恩勋爵(Lord Lansdowne)戏剧性地决定要与法国修好,最后在1904年和法国签署了挚诚协定。在这个时期内,日本和俄国之间爆发了战争,而英国作为日本的盟友,在战争的尾声和俄国之间发生了多格滩事件(Dogger Bank incident)。但贝尔福却忙于国内政务,将外交问题交给了兰斯多恩勋爵。

贝尔福并不相信美国关于平等的观念。在协商建立国际联盟期间,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成为话题。威尔逊总统的随从豪斯上校称贝尔福“不相信那个19世纪的命题。他相信在某个特定的国家内,人人生而平等,但生于中非的人和欧洲人相比,并不平等。”

预算显然有不少盈余,可以不征收税款。预算引起了激烈讨论,其他问题都被暂时搁置,引起了一个新的政治运动。财政大臣查尔斯·汤姆森·里奇(Charles Thomson Ritchie)减免谷物入口税,引起约瑟夫·张伯伦发起关税改革运动,旨在免本国工业于外国竞争、提高政府收入,无须提高税率、进行更多社会福利计划。会议进行期间,自由统成员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关税改革大受自由统支持者欢迎,但该政策提高进口食品价格,不能实现。贝尔福希望内阁、政的自由贸易者和关税改革者产生分歧,而他本人则主张征收报复性关税,更能促进全球自由贸易。

然而,政府中的自由贸易支持者和关税改革支持者不够多。1903年末,在贝尔福的同意下,张伯伦辞职,退出内阁,在全国各地进行关税改革运动。同时,贝尔福试图通过接受支持自由贸易的大臣辞职,平衡两派力量。首先申请辞职的是财政大臣里奇,紧接着的是德文郡公爵(Duke of Devonshire,前为哈丁顿勋爵)。重臣先后离开政府,令政府变得脆弱。到了1905年,自由统已经没有多少个自由贸易者(1904年,温斯顿·丘吉尔在奥尔德姆落选,转到了自由党),但贝尔福的举动使得政府倒台。

1905年12月,贝尔福辞去首相职务,希望自由党党魁坎贝尔-班纳曼无法组成一个强势政府。班纳曼当上首相后不久,自由党几个重要成员企图迫使他升入上议院,削弱他对下议院的影响力,是为维吕加合谋(The Relugas Compact)。班纳曼得悉这个企图后,马上解散国会,大选随之展开。大选中,保守党大败,在下议院中只剩下157个席位,甚至贝尔福自己也失去了下议院席位。后来,他在伦敦市选区补选中胜出,重返国会。在他重返国会前,下议院保守党议员暂时由张伯伦领导。

晚年生涯

阿瑟·贝尔福

老年贝尔福

1906年大选中,保守党再度大败,但贝尔福仍是领袖,他的力量更因张伯伦在同年7月中风,无法参政而增强。虽然如此,他仍然无法和下议院内占多数的自由党对抗。贝尔福和执政党辩论,希望能鼓舞他的支持者。他采用他以往的方式发言,被班纳曼称是“愚蠢的”。后来,为了阻碍自由党政府管治,贝尔福和上议院议员兰斯多恩勋爵联手,在上议院(自由统在上议院占多数)否决自由党的法令。1906年-1909年间,自由党的多个法令被上议院否决,大卫·劳合·乔治为此评论到,上议院已不再是“宪法的看门狗,而是成了贝尔福先生的狮子狗。”劳合·乔治最后提出人民预算(People"s Budget),挑起了危机。自由党又提出了1911年国会法令(Parliament Act 1911),如果法令通过,上议院的否决权将会被大幅削减,拖延通过法令的时间,最长只能两年。1910年,自由统在两场大选中落败(贝尔福为此软化了对关税改革的态度,保证为食品税问题发起公投),上议院的自由统分裂,投票赞成法令,以免初登王位的乔治五世册封大量自由党人为贵族。法令通过后,贝尔福辞去其党魁职务,由安德鲁·博纳·劳接替他。

贝尔福自此仍是重要人物。1915年5月,自由统人获邀加入H·H·阿斯奎斯。贝尔福接替第一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的职务。1916年12月,阿斯奎斯政府倒台,接替他的是大卫·劳合·乔治。但贝尔福却未因此而退出政府。他留任第一海军大臣几日后,调职外交大臣,但正值一战,战时内阁实际上没有外交大臣的位置。贝尔福经常不能参与政府内部运作。外交大臣任内,贝尔福发表了著名的1917年贝尔福宣言。这是一封写给罗斯柴尔德勋爵(Lord Rothschild),他在信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

1919年,凡尔赛和会结束后,贝尔福辞去外交大臣一职,但并未退出政府,改任枢密院议长。1921年,他代表英国参加了华盛顿海军会议。

1922年,保守党后座议员叛乱,反对联合政府。贝尔福因此辞去枢密院议长职务,退出政府。博纳·劳随即接替劳合·乔治。同年,贝尔福获册封为贝尔福伯爵。和上届政府的不少大臣一样,他没有在博纳·劳政府中任职。虽然如此,在1923年5月,贝尔福仍然获得乔治五世的邀请,让他接替博纳·劳,成为保守党党魁。当一位女士(寇松勋爵的妻子,格莱斯·寇松,凯德尔斯顿的寇松侯爵夫人)问他“亲爱的乔治”(寇松勋爵)会不会被选为党魁时,他回答到:“不,亲爱的乔治不会被选为党魁,但他还有格莱斯的爱。”

1924年,斯坦利·鲍德温第二次担任首相。和前几次一样,贝尔福一开始没有加入政府,但是,在1925年,他又一次加入内阁,接替枢密院议长寇松勋爵,他的任期在1929年结束。1925年,贝尔福到访圣地。

1928年之前,贝尔福只发过几次烧,患过几次流感,身体大体上还算健康,还不时打网球,他一度担任英国国际草地网球俱乐部(International Lawn Tennis Club of Great Britain)主席。到了1928年末,他大部分的牙齿已被拔去,循环系统也出现问题,一直无法恢复。1929年1月,贝尔福离开在惠廷兹汉姆(Whittingehame)的家,到兄弟杰拉尔德·贝尔福(Gerald)在萨里郡沃金(Working)费谢山(Fisher"s Hill)的家居住。他一直患有静脉炎(Phlebitis),到了1929年末,这个病已经固化了。1930年3月19日,在朋友探访了贝尔福后,他终于病逝。同年3月22日,他被安葬在惠廷兹汉姆,家人的坟墓旁边,葬礼按苏格兰国教会的仪式进行。不少人冒着大雪远道而来参与葬礼。贝尔福逝世后,他的爵位由兄弟杰拉尔德继承。

贝尔福在泰晤士报、卫报、先驱报的讣闻都没有提到他发表的贝尔福宣言。

阿瑟·贝尔福内阁,1902年7月-1905年12月

阿瑟·贝尔福

阿瑟·贝尔福,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绘

阿瑟·贝尔福 -第一财政大臣、掌玺大臣及下议院领袖

哈丁·吉福德,第一代霍尔斯伯里伯爵 -大法官

德文郡公爵 -枢密院议长及上议院领袖

阿雷塔斯·埃克斯-道格拉斯 -内政大臣

兰斯多恩勋爵 - 外交大臣

约瑟夫·张伯伦- 殖民地大臣

圣约翰·布罗德里克 -陆军大臣

乔治·汉密尔顿勋爵 -印度事务大臣

塞尔伯恩勋爵 -第一海军大臣

杰拉尔德·贝尔福 - 贸易委员会主席

查尔斯·汤姆森·里奇 - 财政大臣

威廉·胡德·沃尔龙德爵士 - 兰开斯特公爵领地事务大臣

乔治·温德姆 - 爱尔兰布政司

沃尔特·休姆·龙 - 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

罗伯特·威廉·哈瑙马 - 农业委员会主席

伦敦德里勋爵 - 教育委员会主席

阿什本勋爵 - 爱尔兰大法官

温莎勋爵 - 第一公共财产大臣

奥斯丁·张伯伦- 邮政总长

变动

1903年5月,昂斯洛勋爵接替R·W·哈瑙马为农业委员会主席。

1903年9月-10月,伦敦德里勋爵接替德文郡公爵为枢密院议长,同时兼任教育委员会主席。兰斯多恩勋爵接替德文郡公爵上议院领袖的职务,同时兼任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勋爵接替贝尔福掌玺大臣的职务。奥斯丁·张伯伦接替里奇为财政大臣。接替奥斯丁·张伯伦邮政总长职务者,并非内阁成员。阿尔弗雷德·利特尔顿接替约瑟夫·张伯伦为殖民地大臣。布罗德里克接替乔治·汉密尔顿勋爵为印度事务大臣。休·阿诺德-福斯特接替布罗德里克为陆军大臣。

1905年3月,安德鲁·格拉汉姆-默雷接替温德姆为爱尔兰布政司。索尔兹伯里勋爵接替杰拉尔德·贝尔福为贸易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掌玺大臣。考德勋爵接替塞尔伯恩勋爵为第一海军大臣。艾尔文·费罗斯接替昂斯洛勋爵为农业委员会主席。

作品及学术成就

贝尔福的作品包括:

Defence of Philosophic Doubt (1879年)

The Humours of Golf ,白明顿图书馆藏书中关于高尔夫的一卷的一章。(1890年)

Essays and Addresses (1893年)

The Foundations of Belief, being Notes introductory to the Study of Theology (1895年)

Questionings on Criticism and Beauty ,基于他的罗曼纳讲座编写。(1909年)

Theism and Humanism ,基于他1914年的吉福德讲座编写,至今仍有印刷。(1915年)

Theism and Thought ,基于他1922年的吉福德讲座编写。(1923年)

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剑桥大学、都柏林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分别在1881年、1885年、1888年、1891年给予贝尔福荣誉法律博士学衔,1891年又获牛津大学给予民法博士。1886年,担任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校长,1890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1891年,担任爱丁堡大学的校长,1888年,他是伦敦大学校董会的一员。1888年,他加入皇家学会,1902年,以外籍荣誉会员身份,入选美国艺术及科学学院, 1904年,担任英国科学协会主席,1914年-1915年间,担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他早年是个音乐家,后来成为了高尔夫玩家,在1894年-1895年间担任皇家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球会队长。

他也是物理研究学会的成员,在1892年-1894年间担任其主席。

流行文化

贝尔福是两本基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讽刺小说 Clara in Blunderland 、 Lost in Blunderland 的主角,在小说中名卡罗林·刘易斯。两本书的其中一个作者是哈罗德·贝格比。

在乔治·格里菲斯的科幻爱情小说 The Angles of the Revolution 中,当时仍是反对党领袖的贝尔福当上了首相。

进阶阅读

Harcourt Williams, Robin (Editor): The Salisbury- Balfour Correspondence: 1869–1892 , Hertfordshire Record Society (1998)

Adams, R.J.Q.: Balfour: The Last Grandee , John Murray, 2007

Anderson, Bernard: Arthur James Balfour", Grant Richards, 1903

Dugdale, Blanche: Arthur James Balfour, First Earl of Balfour KG, OM, FRS- Volume 1 , Hutchinson and Co, 1936

Dugdale, Blanche: Arthur James Balfour, First Earl of Balfour KG, OM, FRS- Volume 2- 1906–1930 , Hutchinson and Co, 1936

Egremont, Max: A life of Arthur James Balfour , William Collins and Company Ltd, 1980

Green, E. H. H. Balfour (20 British Prime Minis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Haus, 2006. ISBN 1-904950-55-8

Mackay, Ruddock F.: "Balfour, Intellectual Statesman", Oxford 1985 ISBN 0-19-212245-2

Raymond, E.T: A life of Arthur James Balfour , Little, Brown, 1920

Young, Kenneth: Arthur James Balfour: The happy life of the Politician, Prime Minister, Statesman and Philosopher- 1848–1930 , G. Bell and Sons, 1963

Brendon, Piers: Eminent Edwardian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ISBN 0-395-29195-X

Begbie, Harold: Mirrors of Downing Street- some political reflections , Mills and Boon (1920)

Tuchman, Barbara W: The Proud Tower – A Portrait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War (Macmillan, 19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斯韦特兰娜·约瑟福芙娜·阿利卢耶娃
早年生涯1926年2月28日,斯韦特兰娜出生在莫斯科,其母亲是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结婚17岁时,斯韦特兰娜与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格里戈里·莫洛佐夫恋爱并结婚。1945年,斯韦特兰娜生下了儿子约瑟夫·阿利卢耶夫。1947年,双方被迫离婚。1949年,斯韦特兰娜被嫁给了安德烈·日丹诺夫的儿子尤里。1950年,女儿叶卡捷琳娜出生。1982年,斯韦特兰娜与女儿一同移民到英国的剑桥。1984年,她回到苏联,并与女儿一起获得了市民权,居住在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1986年再次出国,来到英国的布里斯托尔。2011年11月22日,斯韦特兰娜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里奇兰中心逝世,享年85岁。
· 贝尔福宣言
背景锡安主义19世纪末,欧洲出现大规模反犹太主义浪潮。同时犹太人中也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提倡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国家。1897年,瑞士巴塞尔举行的第一次世界锡安主义组织大会把目的地定在以色列故国即巴勒斯坦。锡安主义者向世界各大国家,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呼吁支持。俄国因为积极迫害犹太人,成为他们的敌视对象。当时,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近年来犹太人在那里的生活较为安定和受保护——英国首相之一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本人就是犹太裔。因此锡安主义者把英国当成重要的潜在合作伙伴。英国化学家哈伊姆·魏茨曼利用他的高层关系,积极游说英国政府支持锡安主义运动。英国和一次世界大战同时在欧洲,一次世界大战陷入僵持状态。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意识到锡安主义者在各国的广泛影响,都希望得到该运动的帮助。但是德国方面碍于巴勒斯坦地区隶属盟友奥托曼帝国的领地,未便许诺过多。1916年底,以戴维·劳合·乔治为首相的英
· 约瑟琳·贝尔·伯奈尔
背景和家庭生活约瑟琳·贝尔·伯奈尔,1967年6月。贝尔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父亲是附近的一个阿尔马格(英语:ArmaghPlanetarium)天文馆的建筑师,她喜欢那里的大型图书馆,并被鼓励在那儿阅读。她特别喜欢有关天文学的书籍。她幼年在卢根(英语:Lurgan)生活,并在卢根学院(英语:LurganCollege)上学。她是最早被允许在这个学院学习科学的女孩之一。在此之前,女孩的课程里有交叉缝纫(应该是十字绣,crossstitch,交叉缝纫是另一种针法)和做饭等日常的工作。11岁时,她没有通过11+考试(英语:11+exam),她的父母把她送到纽约的蒙特学校(英语:theMountSchool,York),一个贵格会的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一个物理老师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乔丝琳·贝尔与马丁·伯尼尔于1968年结婚,并且育有一个儿子——加文·伯尼尔。他生于1973年,也是一个物...
· 卢瑟福模型
模型特色在卢瑟福散射里,原子的电子云不会影响ɑ粒子的散射运动。原子所有的正电荷,都集中于原子中心的很小区域内,称为原子核。原子核的库仑位势造成了阿尔法粒子的散射。原子量大的原子(像金原子),称为重原子,其质量几乎全部都聚集于原子核。实验结果的分析,显示出高速度阿尔法粒子的散射并没有使原子核移动。与电子的动量相比,高速度阿尔法粒子拥有很大的动量,可是比较重原子又小了很多。这事实建议大多数原子的质量都聚集于原子核。实验证据卢瑟福散射实验使用阿尔法粒子来探测原子的结构。1909年,在恩师卢瑟福的指导下,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士登(英语:ErnestMarsden)发射阿尔法粒子射束于很薄很薄,只有几个原子厚度的金箔纸。在那时代,原子被认为类比于梅子布丁(物理学家汤姆孙提出的),负电荷(梅子)分散于正电荷的圆球(布丁)。假若这梅子布丁模型是正确的,由于正电荷完全散开,而不是集中于一个原子核,库仑...
·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卢瑟福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英国物理学家。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因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对原子科学的贡献,获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苏格兰农民的憨厚造就了一代伟人的高尚品德欧内斯特?卢瑟福祖籍苏格兰,祖辈皆务农,1871年8月30日欧内斯特?卢瑟福出生了。卢瑟福兄弟姐妹一共12人,他排行老四。自然是美丽的,农村的生活是艰苦的。12个兄弟姐妹的生计全靠父母的劳作。卢瑟福的父亲作过车轮工匠、木工和农民,他不停地劳动,再加上母亲作小学教师的收入养活这样一个庞大家族是非常吃力的。卢瑟福的兄弟姐妹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难,无需什么人教育,他们都知道要想生活得好一点就得自己动手、动脑去创造,需要踏踏实实的做事。春天耕地、播种,秋天收割庄稼都是全家出动:每一个成员都要分提一些责任,卢瑟福通常都去干农场上的一些杂务像劈柴、帮忙挤牛奶以充当差使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