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永斯·贝尔塞柳斯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39
转发:0
评论:0
早年生平及教育童年至入读大学贝尔塞柳斯少年读书像贝尔塞柳斯出身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瑞典家庭,但他渡过了艰难的童年。贝尔塞柳斯四岁时,他身为教师的父亲因结核病逝;母亲两年后带着三个小孩再嫁给一名牧师,这名牧师是一个育有五个孩子的鳏夫。可是,贝尔塞柳斯的母亲其后亦去世,沦为孤儿的他栖身继父家中;继父是一名仁慈而有教养的人,贝尔塞柳斯得以在他家里接受教育。后来继父再娶,虽然继父对贝尔塞柳斯一家的孩子和自已的孩子予以平等对待,但继母对待前者很差,更因不满家中孩子太多而把他们送走;贝尔塞柳斯长大后忆述,这段时候的他恐慌不安,而且童年没有快乐回忆。1793年,贝尔塞柳斯结束寄人篱下的岁月,到林雪坪就读中学,同时为一名富裕地主的孩子担任私人导师(英语:Tutor),又在田间劳动,晚上在放了一袋袋马铃薯的贮藏室里睡觉。在这段时期,贝尔塞柳斯得到老师启发,又阅读生物学家卡尔·林奈的作品,由此对自然历史产生兴...

早年生平及教育

童年至入读大学

永斯·贝尔塞柳斯

贝尔塞柳斯少年读书像

贝尔塞柳斯出身于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瑞典家庭,但他渡过了艰难的童年。贝尔塞柳斯四岁时,他身为教师的父亲因结核病逝;母亲两年后带着三个小孩再嫁给一名牧师,这名牧师是一个育有五个孩子的鳏夫。可是,贝尔塞柳斯的母亲其后亦去世,沦为孤儿的他栖身继父家中;继父是一名仁慈而有教养的人,贝尔塞柳斯得以在他家里接受教育。后来继父再娶,虽然继父对贝尔塞柳斯一家的孩子和自已的孩子予以平等对待,但继母对待前者很差,更因不满家中孩子太多而把他们送走;贝尔塞柳斯长大后忆述,这段时候的他恐慌不安,而且童年没有快乐回忆。

1793年,贝尔塞柳斯结束寄人篱下的岁月,到林雪坪就读中学,同时为一名富裕地主的孩子担任私人导师(英语:Tutor),又在田间劳动,晚上在放了一袋袋马铃薯的贮藏室里睡觉。在这段时期,贝尔塞柳斯得到老师启发,又阅读生物学家卡尔·林奈的作品,由此对自然历史产生兴趣,开始收集植物和鸟类。中学毕业后,贝尔塞柳斯不按养父母的意愿成为牧师,而决定修读医学;虽然他在成绩表里被评论为“品行欠佳”、“前景未定”,但最终成功进入乌普萨拉大学的医学院。

入读大学至成为教授

贝尔塞柳斯在1798年第一次上大学的化学课,结果他该年的期末考试结果几乎不及格,不过物理成绩良好。后来,贝尔塞柳斯发现化学教授约翰·阿夫塞柳斯(英语:Johann Afzelius)不会经常留在实验室监视学生,开始私下到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例如从化学教科书学习回来的实验,由此对化学产生深刻的兴趣;阿夫塞柳斯获悉后没有责备他,反而邀请他以正常途径使用实验室。贝尔塞柳斯后来忆述,阿夫塞柳斯此后对他非比寻常地亲善友好和充满信心。在就读大学时,贝尔塞柳斯读到了亚历山德罗·伏打的伏打电堆,马上自己制造一个;他对电化学产生兴趣,并在学位论文(英语:Thesis)研究触电对病人的影响。此外,贝尔塞柳斯亦撰写了数篇论文,其中一篇的研究方法是对附近一处疗养地的矿泉水进行化学分析,这论文获出版,其余的则不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接受。

1802年,贝尔塞柳斯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学位(英语:Medical degree),决定投身于研究工作。他同年移居至斯德哥尔摩,成为医学外科学院(卡罗琳学院的前身)的无薪教师。担任无薪教师令贝尔塞柳斯有地方进行研究,却要依靠父母的小笔遗产来生活。大概在这个时候,贝尔塞柳斯结识了同样对化学有兴趣的威廉·希辛格(英语:Wilhelm Hisinger),他们两人一同进行研究,发现碱和土(英语:Earth (chemistry))会迁移至伏打电堆的负极,而氧气、酸和被氧化物则会迁移至正极;1803年,两人发表论文,公开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贝尔塞柳斯进行多项科学研究,与希辛格发现了一种未知化学元素的氧化物。

贝尔塞柳斯没有收入来源,只好为贫苦大众行医来维生,每年有66瑞典达勒(英语:Swedish riksdaler)的收入;他又打算与人合伙开设制醋工厂,但合伙人躲债,令贝尔塞柳斯独自负担起债项。此外,贝尔塞柳斯又与希辛格合作出版学术期刊,以抗衡瑞典皇家科学院,这令贝尔塞柳斯陷入巨债。

1807年,医学外科学院的教授去世,贝尔塞柳斯被任命为他的继任人。随着法瑞战争(英语:Franco-Swedish War)的爆发,医学外科学院教授被视为与军官同等地位,贝尔塞柳斯作为教授的薪金也被提升至和平时期的两倍。贝尔塞柳斯后来又成为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化学教授。

贡献

发现多种化学元素

永斯·贝尔塞柳斯

一块硅铈石

贝尔塞柳斯对各种化合物均有兴趣,因而发现了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分别是铈、硒、硅和钍;在他的实验室进行研究的学生也曾经发现化学元素,包括锂、钒以及几种稀土金属。

1803年,贝尔塞柳斯与希辛格在一种红棕色的稀有矿物质(现称为硅铈石(英语:Cerite))发现了一种未知化学元素的氧化物。这种未知元素有两种不同氧化数的氧化物,其中一种的溶液透明无色,另一种的溶液呈黄红色;贝尔塞柳斯觉得这种未知元素有特别之处,难以把它的氧化物置于其他已知的土中。他受两年前发现的天体谷神星(Ceres)启发,把新元素命名为“cerium”(铈)。两人很快就铈的发现撰写论文,送交德国学术期刊《新化学总刊》(Neues allgemeines Journal der Chemie);编采人员同意把这论文刊登在期刊里,但排期在马丁·克拉普罗特同样关于发现新元素的论文后出版。1804年,《新化学总刊》出版者阿道夫·费迪南德·盖伦(英语:Adolph Ferdinand Gehlen)致函希辛格,把铈的发现归功于他和贝尔塞柳斯,克拉普罗特按受这决定。但是,另一名化学家路易-尼古拉·沃克兰断言指,贝尔塞柳斯与希辛格发现铈后把研究成果和样本交予克拉普罗特,后者再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研究。这指控激怒了克拉普罗特,他写了一封用词愤慨的信给贝尔塞柳斯,质问他有否向沃克兰捏造欺世盗名的指控;贝尔塞柳斯行文谦逊地回复了克拉普罗特,指自己尊重对方、故不会如此造谣,此后得不到克拉普罗特的回信。

贝尔塞柳斯在1817年发现硒,这是源于一家硫酸生产商的委托。一所瑞典硫酸生产商发现,黄铜矿焙烧(英语:Roasting (metallurgy))后会在铅室地面留下红色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有腐烂萝卜的异味,引起员工和雇主的关注,因此委托贝尔塞柳斯和约翰·戈特利布·甘恩研究这些沉淀物。克拉普罗特早前已认定异物由碲产生,但贝尔塞柳斯不认为沉淀物有存在碲的迹象,而是有一种性质与碲很相似的未知物质;由于碲(tellurium)这个名称源自“tellus”(意指地球),贝尔塞柳斯以代表月球的希腊文词语“selene”命名这未知物质,把它命名为“selenium”(硒)。贝尔塞柳斯在他写给克劳德·贝托莱的书信中简介了提取硒的方法:首先把大量上述的沉淀物溶解在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1:4混合而成的王水里,加入硫酸,再把以上步骤产生的硫酸铅过滤走;把这些硫酸铅与硫化氢混合,产生铜、汞、锡、砷和硒的混合物;然后把混合物加到王水,以碱中和,把以上步骤产生的重金属氧化物过滤走,将滤液加热至干燥、通红;最后,在剩余的溶液加入氯化铵,并把此混合物加热至所有氯化铵已蒸发,从而以氨在亚硒酸钠(英语:Sodium selenite)中分解出硒。

1824年,贝尔塞柳斯把氟硅酸钾与钾一同加热,但这样做的产品含有杂质硅化钾;因此,他把产品加在水中搅拌,令其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获取纯度较高的硅。贝尔塞柳斯同年在自己制造的样本观察到硅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并就此发表论文,因此他很可能是首个合成出碳化硅的人。

贝尔塞柳斯曾在1815年发现与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相似的“未知氧化物”,并以北欧神话雷神托尔(Thor)命名构成这种“氧化物”的未知化学元素,把它命名为“thorium”(钍);但是,他发现的物质被证实不是未知化学元素的氧化物,而是磷酸钇(英语:Yttrium(III) phosphate)。1819年,矿物学教授延斯·埃斯马克(英语:Jens Esmark)无法辨别儿子莫滕·特拉内·埃斯马克(英语:Morten Thrane Esmark)交给自己的矿物质,把样本交给贝尔塞柳斯进行化学分析;贝尔塞柳斯发现样本含有60%的未知氧化物,其后在一份出版于1829年的刊物公开此发现,并重新使用“钍”这个名称来命名构成上述未知氧化物的化学元素。

测定准确的原子量

约翰·道尔顿提出原子理论中的倍比定律后,贝尔塞柳斯认为现存数据的准确度并不足以令理论能用于实际,因此决定进行大量分析,来确定理论的真实性。

如果要通过这些理论来阐释化合物的构成,测定精确的原子量和分子量至关重要;而测定化合物质量的方法是,先找出该化合物内原子的数量,然后量度单个原子的相对重量。量度气态物质的质量较易,只需要计算用以产生该物质的反应物之体积比。对于测定盐(酸和盐基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的离子化合物)的质量,贝尔塞柳斯提出,源自酸的氧原子数量是源自盐基的氧原子数量的倍数;经验也显示,氧原子与其他原子只会以几种比例构成氧化物,从而限制了可能比例的数量。

虽然道尔顿主张以氢原子作为基准,但贝尔塞柳斯选择以氧原子的质量为基准,这是因为他主要通过分析氧化物来测定原子量,而且氧化物比氢化物更常见;他把100订为氧的原子量,当要计算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就把金属的原子量加上100或其倍数。由于英格兰等地的惯例是以氢原子作为基准,贝尔塞柳斯有时亦会这样做,但他会把两个氢原子的质量订为一。

贝尔塞柳斯花了十年时间来测定原子量和分子量,在181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又在1826年发表准确度更高的数据;就这样,他测定了几乎所有已知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在出现新的实验证据后,贝尔塞柳斯会按照证据来调整测量出来的原子量。

提出多个化学术语

永斯·贝尔塞柳斯

碳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贝尔塞柳斯提出了同分异构物、聚合物、同素异形体和催化这些重要化学术语。

1833年,贝尔塞柳斯提出把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物(isomer,意指“相等的部分”)。1841年,贝尔塞柳斯审视物理学家莫里茨·维希·弗兰肯海姆(英语:Moritz Ludwig Frankenheim)的研究,看到他把碘化汞的热致变色、单斜硫与菱形硫的转变列为同分异构的例子;他进而提出把实验式相同、但分子量不同的化合物称为聚合物(polymer,意指“很多部分”),并把构成化合物之原子的排布不同这一情况称为同色异谱。但是,贝尔塞柳斯认为上述两个术语均不能解释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形态之间的差异,于是提出了同素异形体这一术语。

贝尔塞柳斯很可能史上首次把催化确认为一个广泛自然现象。他曾写道,有些物质可以在其他物质上进行与后者化学亲和势(英语:Chemical affinity)很不同的动作,从而导致后者分解和重组,自己却没有出现变化。由此,贝尔塞柳斯提出了“催化力”的存在,并把这种力量导致的分解称为“催化”。

发展元素符号系统

道尔顿在出版物中以图像符号标示原子,不少化学家对此做法有保留。生物学家林奈为每种动植物指定具权威性的拉丁文名称,贝尔塞柳斯承袭此做法来制定元素符号系统。他把化学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改为大楷字母(粤文:字母大小楷),用作化学符号;如果一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与另一种元素的一样,贝尔塞柳斯会在该字母后加上一个小楷字母,作为其中一种元素的化学符号,从而区别它们。

订定各元素的符号后,贝尔塞柳斯尝试为化合物建立能够显示构成它的元素、以及其化学性质的标示方法。他和其他科学家用了数年时间调整标示化合物的系统,起初提出在元素符号上放置上标来标记该种原子在化合物的数量,其后又提出在元素符号上加点来表示氧原子、从而标示氧化物的构成。

贝尔塞柳斯提出的元素符号系统起初不受学界青睐,甚至受到道尔顿的反感,连贝尔塞柳斯自己都不敢在自己的出版物里大规模地使用这些符号,后来渐渐得到接受。现在使用的元素符号系统和化合物标示方法基本上与贝尔塞柳斯的一样,不过某种原子在化合物的数量会写在下标而非上标。

其他贡献

永斯·贝尔塞柳斯

在贝尔塞柳斯撰写的教科书里,一张描绘各种实验器材的图片

贝尔塞柳斯撰写的化学教科书在他身处的时代被视为标准教材,并被广泛翻译至其他语言;这些教科书当中,有些包含他自己进行分析而采集得来的数据,有一本描写和绘画了他制备的试剂与实验室设备,为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提供了基本实验器材的典范。贝尔塞柳斯亦被评论为一名有效的学术机构管理者,曾被形容为“濒死”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贝尔塞柳斯担任常务秘书近三十年后重新活跃起来。他发表了超过250份回忆录,以及27卷关于物理和化学研究进展的年度报告。

贝尔塞柳斯在矿物学也有研究,他把矿物质按化学成分分类,而非依照过往的做法来按晶体种类分类。他又为了进行化学测试而开发了不少至今仍被使用的分析方法,例如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用氯分离金属。

治学作风

贝尔塞柳斯是一名严格的经验主义者,坚持任何新的理论需与化学知识一致。他认为,化学家应该从已知领域出发到未知;除非另有证据,否则应使用已证实可靠的方法探索新领域。此外,贝尔塞柳斯勤奋工作的能耐极大,被形容为“难以置信的能量”,而且总是会按计划工作,其办事方式被认为远比另一位化学家汉弗里·戴维有系统。贝尔塞柳斯一般待人仁慈,工作的时候说很多话,只会在头痛发作、出外旅行和撰写年鉴时缺席工作。

已知的错误主张

贝尔塞柳斯主张电化二元论(英语:Electrochemical dualism),即使这理论一度备受批评,他仍是毕生坚持。电化二元论认为,原子带有电荷,化学结合是电荷相反的原子相互中和的结果;贝尔塞柳斯以此理论解释化学反应和化合物性质。起初,贝尔塞柳斯在欧洲化学界占主要地位,他对电化二元论的研究为他赢得了权威,此理论曾是欧洲最成功的化学理论。但是后来,年轻化学家奥古斯特·罗朗在博士论文中批评电化二元论,又写信给贝尔塞柳斯,力劝他承认基于“分子内的原子排布影响化合物的性质”这一主张的解释架构的优处,两人其后就这些议题争论。不认同电化二元论的意见指出,在这理论之下,不同的化学反应会令同一种物质出现不同化学式。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原子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带有正电荷)和电子(带有负电荷),因此是电中性的。

和当时的几乎所有人一样,贝尔塞柳斯信奉活力论;活力论认为,生命系统具有一种非生命系统欠缺的“生命力”,因此不可能在实验室人工合成出生物制造的化学物质。他在1807年首次使用有机化学这词,把这概念用作形容“对源自生物的物质之化学研究”。但是,贝尔塞柳斯的学生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人工合成尿素,并向贝尔塞柳斯写信告知此发现,掀开了活力论消亡的序幕。现在,有机化学被定义为对含碳化合物之结构、性质、构成、化学反应和制备的研究,范围包括符合此定义的人造物质。

晚年生活及逝世

永斯·贝尔塞柳斯

贝尔塞柳斯在索尔纳教堂的坟墓

贝尔塞柳斯在科研工作以外的生活相对较平静,他在晚年四出旅游,在1832年因视力和记忆力衰退而退休,但此后仍然对研究工作有兴趣;1835年,他迎娶了朋友的女儿伊丽莎白·波皮乌斯。

贝尔塞柳斯经常向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主编的期刊投稿,但李比希会忽略他不认同的部分,或是频繁地给予意见,这激怒了贝尔塞柳斯;当时,贝尔塞柳斯也正在与麦可·法拉第和让-巴蒂斯特·杜马争执。此后,贝尔塞柳斯的健康急剧恶化,出现痛风和内出血,下肢瘫痪;1848年8月7日,他坐在轮椅上阅读的时候与世长辞。贝尔塞柳斯的坟墓位于索尔纳教堂(英语:Solna Church)的教堂墓地(英语:Churchyard)。

荣誉及纪念

贝尔塞柳斯被誉为现代化学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在1808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选为成员;184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内部举行筹款,委托画家奥洛弗·约汉·瑟德尔马尔克(德语:Olof Johan Södermark)为贝尔塞柳斯绘制肖像画,捐款者把这幅画像作形容为科学院不能让与的资产,提议把画像挂在科学院的大厅。1836年,皇家学会向贝尔塞柳斯授予科普利奖章,以表扬他把定比定律应用于判定矿物质的构成。此外,贝尔塞柳斯在1818年被卡尔十四世·约翰册封为贵族,后在1835年受封为男爵(英语:Freiherr)。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玛姆斯托格(英语:Norrmalmstorg)广场附近有一座以贝尔塞柳斯命名的贝采利公园(英语:Berzelii Park),内有1858年建成的贝尔塞柳斯雕像。以他命名的事物还有林雪坪的贝尔塞柳斯学校(英语:Berzeliusskolan)。瑞典把贝尔塞柳斯称为“瑞典化学之父”,把每年8月20日订为“贝尔塞柳斯日”,也曾发行以他为题的邮票。

参注

注释

^在此研究中,研究对象的病况并没有出现好转。

^希辛格的身份有争议,一说为矿主,一说为铸造场(英语:Foundry)拥有者。

^这篇论文显示了导致贝尔塞柳斯后来提出电化二元论(英语:Electrochemical dualism)的意念,比汉弗里·戴维关于同一主题的论文更早发表,但后者被认为更重要。

^贝尔塞柳斯有可能不是硒的真正发现者,因为生于13世纪的阿诺德·诺瓦(英语:Arnaldus de Villa Nova)在著作中提及一种名为“红硫”的物质,科学史家费迪南德·霍弗(英语:Ferdinand Hoefer)认为“红硫”可能与贝尔塞柳斯分离出硒的物质属于同一种类。但是,即使这说法属实,贝尔塞柳斯仍是首个分离出硒、并指出其特质的人。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和路易·雅克·泰纳尔(英语:Louis Jacques Thénard)曾制造纯度很低的硅,也不知道制造出来的物质就是硅。因此,硅的发现还是归功于贝尔塞柳斯。

^这是因为铈是第一种已知镧系元素。

^其实克拉普罗特也是发现了铈,而编采人员收到这两份稿件的次序不详。

^这种矿物质后来被命名为钍石(英语:Thorite)。

^这是因为贝尔塞柳斯认为,两种体积相等、处于同一温度和压强的永久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原子。

^聚合物这术语的意思最终演变为分子量非常大的化合物,重一万至十万克每摩尔。

^现时,此术语已近乎弃用。

^这是因为当时的化学家相信化学元素是单原子的。

^贝尔塞柳斯采用已有的化学元素拉丁文名称,或者自行创造拉丁文名称。

^按照这种标示方法,二氧化硫写作“SO”。

^按照这种标示方法,二氧化硫写作“S̈”。

参考资料

引用

文献

书目

Bernhard, Carl Gustaf. Through France with Berzelius: Live Scholars and Dead Volcanoes. Elsevier. 2013. ISBN 9781483286877. 

Szabadvary, Ferenc. Histor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RC Press. 1993. ISBN 9782881245695. 

Fontani, Marco; Costa, Mariagrazia; Orna, Mary Virginia. The Lost Elements: The Periodic Table"s Shadow S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9383351. 

Enghag, Per. Encyclopedia of the Elements: Technical Data - History - Processing - Applications.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3527612345. 

Reilly, Conor. Selenium in Food and Health.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ISBN 9781475764949. 

Thomas, Jens. Silicon. Marshall Cavendish. 2002. ISBN 9780761412748. 

Saddow, Stephen E.; Agarwal, Anant K. Advances in Silicon Carbid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Artech House. 2004. ISBN 9781580537414. 

Krebs, Robert E. The History and Use of Our Earth"s Chemical Elements: A Reference Guid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ISBN 9780313334382. 

永斯·贝尔塞柳斯

Berzelius, Jöns Jakob.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维基文库. 1911. 

Berzelius. Nordisk familjebok. Uggleupplagan. 3. Bergsvalan - Branstad. 1905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92. ISBN 9780852295533. 

Levere, Trevor H. Transforming Matter: A History of Chemistry from Alchemy to the Buckyball. JHU Press. 2001. ISBN 9780801866104. 

Szabadváry, Ferenc. R. Belcher; L. Gordon, 编. Histor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Series of Monograph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Elsevier. 2016. ISBN 9781483157122. 

Lundgren, Anders; Bensaude-Vincent, Bernadette (编). Communicating Chemistry: Textbooks and Their Audiences, 1789-1939.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 2000. ISBN 9780881352740. 

Cybulski, Andrzej. Fine Chemicals M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ulf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2001. ISBN 9780444822024. 

Carey, Francis A. Organic Chemistry 4. McGraw-Hill. 2000. ISBN 9780072905014. 

Autoführer-Verlag, Baedekers. Baedeker, Hans, 编. Scandinavia: Denmark, Sweden, Norway, Finland. K. Baedeker. 1963. 

Schult, T. A Hero"s Many Faces: Raoul Wallenberg in Contemporary Monuments. Springer. 2009. ISBN 9780230236998. 

Rao, C N R; Rao, Indumati. Lives and Times of Great Pioneers in Chemistry: (Lavoisier to Sanger). World Scientific. 2015. ISBN 9789814689076. 

Furukawa, Akira. Medical history through postage stamps. Ishiyaku EuroAmerica. 1994. ISBN 9781563860201. 

期刊

Pizzi, Richard A.Jons Jakob Berzelius(PDF). Today"s Chemist at Work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4 [2016-07-12]. 

Jensen, William B.The Origin of the Term "Allotrope"(PDF).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6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6-07-16). 

Robertson, A. J. B.The Early History of Catalysis(PDF). Platinum Metals Review (Johnson Matthey Plc). 1975, 19 (2)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6-07-16). 

Sutton, Mike.A clash of symbols(PDF). Chemistry World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8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6-07-16). 

Weeks, Mary Elvira. Leicester, Henry Marshall, 编.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2.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68. 

Award of the Copley Medal to Berzelius.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Pergamon Press). 1837. 

Percy, Sholto. Nursey, Perry Fairfax, 编. Death of Berzelius. Iron: An Illustrated Weekly Journal for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rs, Metallurgists, Mine Proprietors, Engineers, Shipbuilders, Scientists, Capitalists (Knight and Lacey). 1832, 17. 

网页

Jöns Jakob Berzelius. Chemical Heritage Foundation. [2016-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30). 

Silic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7). 

Polymer Chemistry. Division of Chem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Science, Purdue University.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6). 

Why is an atom electrically neutral?. UCSB Science L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7). 

Organic Chemistry.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Om Berzeliusskolan. Linköping. 2016-06-21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延伸阅读

Johan Erik Jorpes.Jac. Berzelius: His Life and Wor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ISBN 9780520016286. 

Melhado, Evan M. Jacob Berzelius. Almqvist & Wiksell. 1981. ISBN 9780299089702. 

Carl Gustaf Bernhard.Through France with Berzelius: Live Scholars and Dead Volcanoes. Elsevier. 2013. ISBN 97814832868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塞斯·盖贝尔
外部链接塞斯·盖贝尔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希斯·贝尔
早年生活贝尔毕业于距离他出生地约50英里外的塔斯廷高中,在那里他从事美式足球,篮球和棒球三项运动。之后他进入圣塔安娜学院就读,1997年他入选了全美大四最佳阵容。职业生涯贝尔在1997年大联盟选秀大会上被坦帕湾魔鬼鱼在第69轮挑中,但他并没有和球队签约。一年之后他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和纽约大都会签约。在大都会小联盟沉浮了八个赛季之后,贝尔终于在2004年8月24日登上大联盟,他在大联盟处女秀中主投两局,送出三次三振,当时面对的对手正是他现在效力的圣地牙哥教士。随后的两个赛季贝尔来回于大联盟和3A之间。2006年11月15日贝尔被球队交易到教士队。他开始站稳大联盟,担任崔佛·霍夫曼之前的布局投手。2009年霍夫曼离开教士队,贝尔担任起终结者的角色。和霍夫曼一样,贝尔也拥有自己的出场音乐。当他在有救援机会上场时,教士队主场佩特科球场响起的音乐是BreakingBenjamin乐队的“BlowMeA...
· 安德留斯·库比柳斯
生平库比柳斯出生在维尔纽斯。在维尔纽斯第22中学毕业后,库比留斯进入维尔纽斯大学物理学院学习,直到1979年毕业。1981年到1984年在维尔纽斯大学继续他的研究生和学术生涯。库比柳斯成为了萨尤迪斯(Sąjūdis)独立运动成员,他们主张立陶宛从苏联分离独立,后来库比柳斯成为了萨尤迪斯委员会执行秘书。不久之后立陶宛独立,库比柳斯当选为国会议员,此后一直活跃在立陶宛政坛。1993年加入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2003年出任祖国联盟领袖。2008年10月28日库比柳斯带领祖国联盟参加议会选举,击败了立陶宛社会民主党,赢得大选,库比柳斯被提名为总理。2008年11月27日库比柳斯获得议会中89票赞成、27票反对、16票弃权通过议会任命。2012年大选后,任期结束下台。库比留斯说立陶宛语、俄语和英语。家庭库比留斯的妻子罗莎是一个立陶宛国家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家,夫妇有两个儿子。
· 杰基·斯贝尔
连结JackieSpeierofficialU.S.HousesiteJackieSpeierforCongressofficialcampaignsiteBackgroundandcollectednewsatTheWashingtonPostBiographyattheBiographicalDirectoryoftheUnitedStatesCongressVotingrecordmaintainedbyTheWashingtonPost智慧专案表决(英语:ProjectVoteSmart)中的传记、投票纪录及利益集团评级CongressionalprofileatGovTrackCongressionalprofileatOpenCongressIssuepositionsandquotesatOntheIssuesFinancialinformationatOpenSecrets...
· 安德烈亚斯·科内柳斯
职业数据以下是科内柳斯的职业数据︰国家队入球荣誉丹麦足球超级联赛冠军:2012-13个人丹麦超级联赛神射手:2012-13哥本哈根最佳球员:2012-132013年丹麦最佳年青球员(21岁以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