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广陵散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9
转发:0
评论:0
打谱版本今存琴曲,最早见于唐朝李良辅《广陵止息谱》,23段;明朝朱权的《神奇秘谱》(1425年),并注此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谱中有关于“取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因此古来琴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曲同名。现在通常听到的版本,是琴家管平湖从明代《神奇秘谱》修订来的。全曲结构宏大,共有45段,[分为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申城等、正声(18段)冲冠、长虹、烈妇等、乱声(10段]守质、用事等、后序(8段)亡计等}6大部分。据《琴府》中唐健垣先生和王世襄先生的研究,《广陵散》保留了唐代大曲的特色,相信最迟在晚唐时期已经成曲。弦式〈广陵散〉一曲采用了特别的“慢二弦”弦式,即二弦降低大二度与一弦同音。后世有观点认为二弦(为“臣”)与一弦...

打谱版本

今存琴曲,最早见于唐朝李良辅《广陵止息谱》,23段 ;明朝朱权的《神奇秘谱》(1425年),并注此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谱中有关于“取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因此古来琴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曲同名。

现在通常听到的版本,是琴家管平湖从明代《神奇秘谱》修订来的。全曲结构宏大,共有45段,[分为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申城等、正声(18段)冲冠、长虹、烈妇等、乱声(10段]守质、用事等、后序(8段)亡计等}6大部分。据《琴府》中唐健垣先生和王世襄先生的研究,《广陵散》保留了唐代大曲的特色,相信最迟在晚唐时期已经成曲。

弦式

〈广陵散〉一曲采用了特别的“慢二弦”弦式,即二弦降低大二度与一弦同音。后世有观点认为二弦(为“臣”)与一弦(为“君”)同,成“凌君”之相,而予以贬低和排斥。另外,此曲充满了慷慨激烈的情绪,与正统理解的古琴“清微淡远”的特点大相异趣,也称为后世部分理论家(朱熹等)批评。但毫无疑问,〈广陵散〉早已是流传最广的琴曲之一。

其他相关记载

三国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得罪当时魏国的权臣大将军司马昭的宠臣锺会,而被蒙冤处死,临行刑前曾弹奏此曲,并于曲终感叹说:“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古琴记谱方法不记载旋律节奏,琴曲传承多需师者对弟子讲解教授每个乐句,然后对弹。因此即使的曲谱在当时还有流传,嵇中散所演奏的版本也因古琴记谱方式的缺陷、没有经口传心授而学得此曲的弟子而失传。如今的是管平湖先生依据明朝《神奇秘谱》打谱演奏的版本,与嵇中散当年所奏之异同已未可知。

《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中,提及嵇康由鬼神授〈广陵散〉一曲。此传说亦当作“传授演奏之法”解。

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是辽国人,但热爱汉族的文化,擅长弹琴作诗,曾作一首长诗描述《广陵散》如何激荡人心。

金庸的《笑傲江湖》里,衡山派的刘正风和日月教的曲洋创作了琴箫合奏的《笑傲江湖之曲》,小说中写到该乐曲部分是从〈广陵散〉改编而来。

神奇秘谱曲意歌词原文

臞仙按琴史曰,晋书载,广陵散者,嵇康,字叔夜,谯国之人也。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淸辨,因索琴弾之,为广陵散曲,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时司马懿为大将军,康与锺会为长史。会每与康交,而康不为之礼,会以此憾之,因谮康欲助毋丘俭。司马懿既昵信会,遂害之。康将刑东市,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己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悔焉,又琴书曰,嵇康广陵散本四十一拍,不传于世。惟康之甥袁孝尼能琴,每从康学靳惜不舆,后康静夜鼓琴弹广陵散,孝己窃从户外听之。至乱声小息,康疑其有人,推琴而止,出户果见孝己。止得三十三拍。后孝已会止息意,绩成八拍,共四十一拍,序引在外。世亦罕知焉。然广陵散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予以此谱为正。故取之。

参考文献

朱权《神奇秘谱‧太古神品上卷》

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解题》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广陵散》

顾梅羹《琴学备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陵散绝
广陵散绝广陵散绝广陵散绝的意思广陵散绝是什么意思广陵散绝什么意思广陵散绝的近义词广陵散绝的反义词广陵散绝的拼音【成语意思】:《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用法分析】:广陵散绝作谓语、宾语;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成语来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uǎnglíngsǎnjué【英语翻译】:goout【成语声母】:GLSJ【广陵散绝的近义词】:后继无人【广陵散绝的反义词】:后继有人【成语故事】: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善弹奏《广陵散》曲,很多人崇拜他。嵇康因罪被判死刑,在东市行刑前夕,他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就要一把琴...
· 《广陵散》原来并非嵇康所作?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相传为三国时嵇康所作。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曾任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算是皇亲国戚。魏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宫廷政变,独揽曹魏中央大权,血气方刚的嵇康,面对司马氏的血海深仇,决心一贯坚持其斗争。司马昭为了收买人心,屡次征召嵇康出来做官,还想与嵇氏联姻,都被他想方设法加以推脱。作为一首流传了千余年的古琴名曲,《广陵散》倾诉着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据《琴操》所载,战国时期,韩国聂政为报�赋穑�练琴十年,因琴艺高超,被韩王召入宫中演奏,他把匕首藏在琴箱中,终于刺杀韩王,为父报仇。聂政为避免连累老母,毁容自尽。《广陵散》就是描写聂政刺韩的古琴曲,以悲壮的主题流行于世,而能够淋漓尽致地将这首曲子演绎得登峰造极,成为千秋绝调,非嵇康莫属。嵇康长于音乐,尤善鼓琴,据《晋书》所载,一天他到洛阳西边游玩,暮宿华阳亭,抚琴至午夜。突然来了一位老者,不言姓名,与嵇康共同讨论...
· 嵇康与千古绝唱《广陵散》
民间故事广陵散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广陵散...
· 稽康从容赴死,一曲《广陵散》成千古绝唱
嵇康简介: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玄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稽康从容赴死,一曲《广陵散》成千古绝唱稽康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泰然自若,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要来古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从今以后成绝响矣!”这《广陵散》乃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名曲之一。当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稽康为师,朝廷拒绝。据称,稽康被杀后不久,擅权朝廷的杀人者司马昭也后悔了。这就是历史上最优美、最从容赴死的故事,它发生在公元262年,稽康时年39岁。稽...
· 竹林七贤七人中的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
“竹林七贤”是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七位古代名人,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及向秀、刘伶、阮咸”七个人,而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是魏晋时谯国铚县人,历史上他是三国时曹魏的思想家、音乐家及文学家,嵇康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爱老庄学说,文学上工诗善文。而在当时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审贵贱而通物情”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也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在后世,人们关注嵇康的同时更多的或许还是他和他的“广陵绝响”——《广陵散》,而嵇康也自然成为了和“广陵绝响”相关的主人公,以及以广陵散著称的古代琴人。今天小谱就带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关于嵇康和广陵散琴曲的故事。嵇康对音律的通晓除了后天的爱好学习之外,不少也有赖与他的天赋和性情,相传他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天赋。嵇康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认为“合于天地”是音乐本质上的最高境界,音律上的喜怒哀乐根本上来看是人的情感。在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