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吐火罗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7
转发:0
评论:0
分类甲、乙种吐火罗语吐火罗语族包含两种语言,焉耆语(西方人称为“甲种吐火罗语”或“东吐火罗语”)和龟兹语(西方人称为“乙种吐火罗语”或“西吐火罗语”),两支语言都曾在6至8世纪左右在塔里木盆地(今日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内)使用。随着使用者逐渐被回鹘/维吾尔部落同化,此族语言最终灭亡。现存的吐火罗语文献存在于得自新疆的手稿残片中,大部分来自于7、8世纪(还有更早的),书写在桦树皮、木板和中国的纸张上,因为塔里木盆地的极干气候得以保存下来。此族语言所使用的字母是印度北部的婆罗米文字母,也叫作“斜婆罗米文”。有学者主张吐火罗语除了确知为焉耆、龟兹所用的语言外,又是月氏、康居、大宛的语言。“丙种”吐火罗语英国牛津大学伯罗教授(T.Burrow)在1935年指出鄯善国民用的语言与吐火罗语有很多共同点但不完全相同,是第三种吐火罗语,名为丙种吐火罗语。跋禄迦语(接近于龟兹语)也被视为“丙种”吐火罗语历史残卷

分类

甲、乙种吐火罗语

吐火罗语族包含两种语言, 焉耆语 (西方人称为“甲种吐火罗语”或“东吐火罗语”)和 龟兹语 (西方人称为“乙种吐火罗语”或“西吐火罗语”),两支语言都曾在6至8世纪左右在塔里木盆地(今日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内)使用。随着使用者逐渐被回鹘/部落同化,此族语言最终灭亡。现存的吐火罗语文献存在于得自新疆的手稿残片中,大部分来自于7、8世纪(还有更早的),书写在桦树皮、木板和中国的纸张上,因为塔里木盆地的极干气候得以保存下来。此族语言所使用的字母是印度北部的婆罗米文字母,也叫作“斜婆罗米文”。

有学者主张吐火罗语除了确知为焉耆、龟兹所用的语言外,又是月氏、康居、大宛的语言。

“丙种”吐火罗语

英国牛津大学伯罗教授(T. Burrow)在1935年指出鄯善国民用的语言与吐火罗语有很多共同点但不完全相同,是第三种吐火罗语,名为丙种吐火罗语。

跋禄迦语(接近于龟兹语)也被视为“丙种”吐火罗语

历史

吐火罗语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

吐火罗语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

新疆残卷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库车发现古代桦树皮写本。

20世纪初德国探险家Grunwedel和von Lecoq 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健驮逻语、安息语、古波斯语、粟特语、和阗语古写本残卷;还发现一批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不为人知的语言的残卷。

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新疆库车西北16公里处的卡伦峡谷和敦煌两地发现婆罗米文木简,带回巴黎。

命名

1907年德国学者穆勒( F.W.K. Müller )在普鲁士科学院学报发表论文,穆勒根据一篇回纥文佛经跋文中一段文字: “回纥文的《弥勒下生经》,先从印度语译为twγry语,又从twγry语译为语” ,认为twγry就是历史上的“Tokharoi”,因此将此种未为人知的语言定名为吐火罗语。

德国哥廷根大学印度学教授艾密尔·西克和西克林教授研究Grunwedel和von Lecoq 从中国新疆吐鲁番带回柏林的婆罗米字母书写残卷,在1908年发表论文:《吐火罗语,月氏人之语言》。作者认为吐火罗语,实为两种方言,定名为甲种吐火罗语、乙种吐火罗语,又因为吐火罗语中的一些词如 trai (三), okdh(八),macar(母亲)等和印欧语中同意词相似,定为吐火罗语为印欧语系。由于仅有甲种方言木简中存在回纥文佛经跋文中提及的《弥勒下生经》残卷,他们认为只有甲种方言才是twγry语,即吐火罗语。两位学者还首次提出吐火罗语就是月氏语。

龟兹语

法国语言学家列维研究1907年伯希和从新疆库车和敦煌带回巴黎的婆罗米文木简,在1913年发表论文《所谓乙种吐火罗语即龟咨语考》,断定库车的婆罗米木简属于乙种吐火罗语;由于乙种吐火罗语不仅用于库车佛寺而且用于官方通行证,列维将“乙种吐火罗语”定名为龟兹语。列维根据婆罗米木简有“大王Swanata”字句,考订为《唐书》中于唐贞观四年来朝的龟兹王白苏伐叠,由此断定龟兹语木简的年代是唐贞观年间。列维又根据中国最早的2世纪佛经译本中的佛教用语如“沙门”、“沙弥”不能对上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与龟兹语的samane、sanmir很近,断定中国2世纪佛经必定是从原始的龟兹语翻译而来。

列维将乙种吐火罗语考订为龟兹语根据有三:

乙种吐火罗语婆罗米木简出土自库车;

乙种吐火罗语用于库车佛寺和用于库车官方通行证;

乙种吐火罗语婆罗米木简有人名“Swanata”,可考为龟兹王白苏伐叠。

列维考证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论据充份,已为学界普遍接受为定论。

焉耆语

伯希和认为所谓“甲种吐火罗语”和“乙种吐火罗语”都不是吐火罗的语言,因为“Tokharoi 吐火罗”有浊送气声,不论“甲种吐火罗语”或“乙种吐火罗语”,都不存在这类浊送气声;他主张废除“吐火罗语”这个称呼,主张用甲种方言残简出土地之一的 哈喇沙尔 为名,改称“甲种吐火罗语”为“哈喇沙尔语”(Qarasahr其实就是焉耆的文称呼)。

甲种吐火罗语残卷中有“arsi”一字。英国学者贝列(H.W.Bailey)认为arsi 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Agni阿耆尼:“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旧曰焉耆”;贝列最早称甲种吐火罗语为焉耆语;此说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他不赞成“哈喇沙尔语”这称呼,因为“哈喇沙尔”虽然和焉耆是同地异名,但毕竟是语,历史上比较晚,不如焉耆恰当。

月氏语

英国学者痕宁(W. Henning)也认为“twγry"语言不是吐火罗语,联系“Tokharoi”是错误的,twγry应当是“吐何里tukri”(吐何里指高昌、焉耆一带),他又认为吐何里人的先祖是古提人(Guti),即汉语文献中的“月氏”。

消失

吐火罗语大约在公元840年左右灭亡,因为当时回鹘人被黠嘎斯人逐岀蒙古高原,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并征服当地的吐火罗人。后世发现的从吐火罗语译成回鹘文的文献,为这条理论提供了依据。在回鹘人统治下,吐火罗人被外来的语系——回鹘人所同化,其后代就是今日新疆族居民的一部分。

季羡林的吐火罗语研究

1974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发现甲种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季羡林从八十年初代开始研究、解读吐火罗文语残卷,陆续发表论文,后收集成书《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1998年出版。

特征

吐火罗语残卷内容,包括佛教和摩尼教的宗教文献,寺院通信、账目、商业文件、商队通行证、医学及巫术文件和一首情诗等。多数甲种吐火罗语、乙种吐火罗语的残卷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有的中间还穿插对佛陀的梵文颂词或古代语附注,从而提供解读吐火罗语的钥匙。西克和西克林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解通吐火罗语,著成《吐火罗语文法》一书。

吐火罗语的特征是没有送气声。名词变化很多,譬如:单数的正格、主格、客格、属格;复数的正格、主格、无特别的客格、有特别的客格、属格;双数正格;诸数的副格。

吐火罗语和印欧语的关系

1984年英国学者D.Q.Adams 发表《吐火罗语与其他印欧语的关系》,用统计学方法推断吐火罗语最接近日耳曼语,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拉丁语。H.W.Bailey 认为月氏-吐火罗人说伊朗语,认为焉耆龟兹语是伪吐火罗语 。

问题与争议

关于将焉耆语、龟兹语称为“吐火罗语”是否恰当,学者们争论将近百年,至今未有定论。伯希和曾主张废除“吐火罗语”改称为“焉耆龟兹语”,但多数学者认为吐火罗语甲可称为焉耆语,吐火罗语乙可称为龟兹语 ,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研究,因此在没有彻底研究清楚吐火罗语之前,对于废除吐火罗语称呼应持谨慎态度。

对于吐火罗语的发源地,还有争论。

参见

语言系属分类

吐火罗

月氏

参考文献

《吐火罗语考》 (法)伯希和、列维著冯承钧译 中华书局 2004 ISBN 7-101-04083-7

西克,西克林著《吐火罗文文法》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季羡林:《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12卷-吐火罗文研究)

谢喀:《论吐火罗语的真实性》(Und dennoch "Tocharisch", SBAW 1937)

痕宁:《阿尔几和吐火罗》

温德肯:《吐火罗语的比较形态学》

温德肯:《吐火罗语方言的语源集》

柯诺:《白匈奴人和吐火罗人》

徐文堪:《吐火罗人起源研究》2005 昆仑出版社 ISBN 7-80040-7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吐火罗人
考古研究唐朝疆域图中最左方的吐火罗范围,也是唐朝臣属区之一根据对库车和焉耆出土的吐火罗语残卷研究,以吐火罗语交谈的吐火罗人属印欧语人,但很早从原始印欧语人群分离,所以还保留有很多原始印欧语的特征。根据对塔里木干尸和新疆古墓出土古尸骨的研究,吐火罗人的外貌特征都是黄褐或棕褐头发、蓝眼睛、高鼻,具有原始印欧人特征,头骨类似北欧型。塔里木干尸生前是地处最东的操印欧语言的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至4000年居留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后来成为吐火罗人。《汉书·西域志》关于西域人有“今之胡人青眼、赤须”、“其人皆深目,多须髯”。吐火罗人最后可能被回鹘人在9世纪中叶后同化。名称20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中国新疆库车和焉耆发现大批用当时尚无人知的文字书写之古本残卷,并将其带回柏林。德国学者穆勒(F.W.K.Müller)根据一篇回鹘文佛经跋文中一段文字:“回纥文的《弥勒下生经》,先从库车语译为twγry语,...
· 吐火罗人的起源是哪里?吐火罗人是怎么迁徙的
起源吐火罗人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传统领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疆界以北是天山,以南是昆仑山,疆界以东是戈壁滩,以西是帕米尔高原,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汉字记录里描述的吐火罗人是大胡子、深眼窝和高鼻梁的人。他们对西域文明,乃至整个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都起过重要作用。西亚起源的小麦就是吐火罗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具有千年文明史的楼兰文明,对中国佛教史发生重大影响的龟兹文明,融会东西方多种文化因素的吐鲁番文明,也是吐火罗人创造的。吐火罗语新疆出土吐火罗语文献表明,吐火罗人讲印欧语系的语言。尽管他们居住在印欧语系东方语支(Satem)分布区,但是吐火罗语却具有印欧语系西方语支(Centum)许多特点,与公元前1650—前1190年小亚(今安纳托里亚)赫梯人讲的印欧古语密切相关。例如:两者都用—r—作为中间语态后缀。所以吐火罗人...
· 吐火罗人曾进入过中国境内吗?吐火罗人最后去哪儿了
说起古代西域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名字,吐火罗人和斯基泰人的名字经常闪现。但对于他们的区别,则一直非常模糊。那么他们有进入今天的中国境内活动吗?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影响吗?吐火罗人进入中国境内的大致路线斯基泰人与吐火罗人是两个年代来到东亚周边地区的。他们的进入线路、最终分布都大致重叠,只是在末梢地带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恰恰是两者不同年代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先说年代较早的吐火罗人。他们属于印欧语民族的一个早期分支,和后来的伊朗人-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都是有区别的。作为较早扩散的印欧语民族团,他们在印欧人最后一次全球扩散中,大量向东和向南迁徙。主要方向就是进入了印度北方和中国的西部与华北边缘地区。在印度,这部分早期印欧语居民非常有名,后世以雅利安人为止命名。甚至到了20世纪,还被某些绝世魔头借用名字,推销了理念。他们的迁徙成果就佛陀时代的印度贵族集团。包括释迦摩尼本人在内的印度精英,都源自这些...
· 出言吐语
【成语】出言吐语【成语】出言吐语【拼音】chūyántǔyǔ【解释】说话犹言谈吐。【出处】《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俐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 罗姆语
使用者分布罗马尼亚-273,500(1.2%)斯洛伐克-253,943(4.8%)捷克共和国-200,000(1.7%)保加利亚-187,900(2.48%)匈牙利-150,000(1.5%)阿尔巴尼亚-60,000(1.67%)希腊-40,000(0.36%)瑞典-20,000(0.22%)土耳其-10,633(1960年普查)参考文献Matras,Yaron.ThestatusofRomaniinEurope(PDF).UniversityofManchester.2005.Matras,Yaron.Romani(PDF).(编)KeithBrown.EncyclopediaofLanguagesandLinguisticsSecond.Oxford:Elsevier.2006.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