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罗语
分类
甲、乙种吐火罗语
吐火罗语族包含两种语言, 焉耆语 (西方人称为“甲种吐火罗语”或“东吐火罗语”)和 龟兹语 (西方人称为“乙种吐火罗语”或“西吐火罗语”),两支语言都曾在6至8世纪左右在塔里木盆地(今日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内)使用。随着使用者逐渐被回鹘/部落同化,此族语言最终灭亡。现存的吐火罗语文献存在于得自新疆的手稿残片中,大部分来自于7、8世纪(还有更早的),书写在桦树皮、木板和中国的纸张上,因为塔里木盆地的极干气候得以保存下来。此族语言所使用的字母是印度北部的婆罗米文字母,也叫作“斜婆罗米文”。
有学者主张吐火罗语除了确知为焉耆、龟兹所用的语言外,又是月氏、康居、大宛的语言。
“丙种”吐火罗语
英国牛津大学伯罗教授(T. Burrow)在1935年指出鄯善国民用的语言与吐火罗语有很多共同点但不完全相同,是第三种吐火罗语,名为丙种吐火罗语。
跋禄迦语(接近于龟兹语)也被视为“丙种”吐火罗语
历史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
新疆残卷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库车发现古代桦树皮写本。
20世纪初德国探险家Grunwedel和von Lecoq 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健驮逻语、安息语、古波斯语、粟特语、和阗语古写本残卷;还发现一批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不为人知的语言的残卷。
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新疆库车西北16公里处的卡伦峡谷和敦煌两地发现婆罗米文木简,带回巴黎。
命名
1907年德国学者穆勒( F.W.K. Müller )在普鲁士科学院学报发表论文,穆勒根据一篇回纥文佛经跋文中一段文字: “回纥文的《弥勒下生经》,先从印度语译为twγry语,又从twγry语译为语” ,认为twγry就是历史上的“Tokharoi”,因此将此种未为人知的语言定名为吐火罗语。
德国哥廷根大学印度学教授艾密尔·西克和西克林教授研究Grunwedel和von Lecoq 从中国新疆吐鲁番带回柏林的婆罗米字母书写残卷,在1908年发表论文:《吐火罗语,月氏人之语言》。作者认为吐火罗语,实为两种方言,定名为甲种吐火罗语、乙种吐火罗语,又因为吐火罗语中的一些词如 trai (三), okdh(八),macar(母亲)等和印欧语中同意词相似,定为吐火罗语为印欧语系。由于仅有甲种方言木简中存在回纥文佛经跋文中提及的《弥勒下生经》残卷,他们认为只有甲种方言才是twγry语,即吐火罗语。两位学者还首次提出吐火罗语就是月氏语。
龟兹语
法国语言学家列维研究1907年伯希和从新疆库车和敦煌带回巴黎的婆罗米文木简,在1913年发表论文《所谓乙种吐火罗语即龟咨语考》,断定库车的婆罗米木简属于乙种吐火罗语;由于乙种吐火罗语不仅用于库车佛寺而且用于官方通行证,列维将“乙种吐火罗语”定名为龟兹语。列维根据婆罗米木简有“大王Swanata”字句,考订为《唐书》中于唐贞观四年来朝的龟兹王白苏伐叠,由此断定龟兹语木简的年代是唐贞观年间。列维又根据中国最早的2世纪佛经译本中的佛教用语如“沙门”、“沙弥”不能对上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与龟兹语的samane、sanmir很近,断定中国2世纪佛经必定是从原始的龟兹语翻译而来。
列维将乙种吐火罗语考订为龟兹语根据有三:
乙种吐火罗语婆罗米木简出土自库车;
乙种吐火罗语用于库车佛寺和用于库车官方通行证;
乙种吐火罗语婆罗米木简有人名“Swanata”,可考为龟兹王白苏伐叠。
列维考证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论据充份,已为学界普遍接受为定论。
焉耆语
伯希和认为所谓“甲种吐火罗语”和“乙种吐火罗语”都不是吐火罗的语言,因为“Tokharoi 吐火罗”有浊送气声,不论“甲种吐火罗语”或“乙种吐火罗语”,都不存在这类浊送气声;他主张废除“吐火罗语”这个称呼,主张用甲种方言残简出土地之一的 哈喇沙尔 为名,改称“甲种吐火罗语”为“哈喇沙尔语”(Qarasahr其实就是焉耆的文称呼)。
甲种吐火罗语残卷中有“arsi”一字。英国学者贝列(H.W.Bailey)认为arsi 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Agni阿耆尼:“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旧曰焉耆”;贝列最早称甲种吐火罗语为焉耆语;此说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他不赞成“哈喇沙尔语”这称呼,因为“哈喇沙尔”虽然和焉耆是同地异名,但毕竟是语,历史上比较晚,不如焉耆恰当。
月氏语
英国学者痕宁(W. Henning)也认为“twγry"语言不是吐火罗语,联系“Tokharoi”是错误的,twγry应当是“吐何里tukri”(吐何里指高昌、焉耆一带),他又认为吐何里人的先祖是古提人(Guti),即汉语文献中的“月氏”。
消失
吐火罗语大约在公元840年左右灭亡,因为当时回鹘人被黠嘎斯人逐岀蒙古高原,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并征服当地的吐火罗人。后世发现的从吐火罗语译成回鹘文的文献,为这条理论提供了依据。在回鹘人统治下,吐火罗人被外来的语系——回鹘人所同化,其后代就是今日新疆族居民的一部分。
季羡林的吐火罗语研究
1974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发现甲种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季羡林从八十年初代开始研究、解读吐火罗文语残卷,陆续发表论文,后收集成书《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1998年出版。
特征
吐火罗语残卷内容,包括佛教和摩尼教的宗教文献,寺院通信、账目、商业文件、商队通行证、医学及巫术文件和一首情诗等。多数甲种吐火罗语、乙种吐火罗语的残卷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有的中间还穿插对佛陀的梵文颂词或古代语附注,从而提供解读吐火罗语的钥匙。西克和西克林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解通吐火罗语,著成《吐火罗语文法》一书。
吐火罗语的特征是没有送气声。名词变化很多,譬如:单数的正格、主格、客格、属格;复数的正格、主格、无特别的客格、有特别的客格、属格;双数正格;诸数的副格。
吐火罗语和印欧语的关系
1984年英国学者D.Q.Adams 发表《吐火罗语与其他印欧语的关系》,用统计学方法推断吐火罗语最接近日耳曼语,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拉丁语。H.W.Bailey 认为月氏-吐火罗人说伊朗语,认为焉耆龟兹语是伪吐火罗语 。
问题与争议
关于将焉耆语、龟兹语称为“吐火罗语”是否恰当,学者们争论将近百年,至今未有定论。伯希和曾主张废除“吐火罗语”改称为“焉耆龟兹语”,但多数学者认为吐火罗语甲可称为焉耆语,吐火罗语乙可称为龟兹语 ,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研究,因此在没有彻底研究清楚吐火罗语之前,对于废除吐火罗语称呼应持谨慎态度。
对于吐火罗语的发源地,还有争论。
参见
语言系属分类
吐火罗
月氏
参考文献
《吐火罗语考》 (法)伯希和、列维著冯承钧译 中华书局 2004 ISBN 7-101-04083-7
西克,西克林著《吐火罗文文法》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季羡林:《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12卷-吐火罗文研究)
谢喀:《论吐火罗语的真实性》(Und dennoch "Tocharisch", SBAW 1937)
痕宁:《阿尔几和吐火罗》
温德肯:《吐火罗语的比较形态学》
温德肯:《吐火罗语方言的语源集》
柯诺:《白匈奴人和吐火罗人》
徐文堪:《吐火罗人起源研究》2005 昆仑出版社 ISBN 7-80040-7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