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5
转发:0
评论:0
学制学堂分二等学堂、头等学堂。盛宣怀称二等学堂相当于小学教育,入学年龄自13至15岁,肄业4年方能升入头等学堂;当时预计成立4班,每班30名,但头1年先设3班,学生由天津、上海、香港等处招收,已通小学堂第3年功课者列作头班,以下通第2年、第1年功课者,分列2班、3班。第2年,头班生即可升入头等学堂的第4班;以下递升,另再招收新生。二等学堂二等学堂,入学标准在读过四书,详通一二经,文理稍顺者;其在堂功课中,4年皆习英文、数学,第3年起又加入各国史鉴、舆地学、格物书等,另亦有四书等汉文课程,全由汉教习教之。八股试帖,头、二等学堂均不习。凡此课程,率由丁家立拟定,由直隶总督准办。二等学堂总办为蔡绍基。头等学堂头等学堂亦以120名为定额,第1年招收已通过大学第1年功课者30名为第4班,以后逐年递升;4年学成,则派往外洋历练,或委派洋务职事。盛氏规划中,头等学堂性质类如外国之大学堂。学堂之经费以津海...

学制

学堂分二等学堂、头等学堂。盛宣怀称二等学堂相当于小学教育,入学年龄自13至15岁,肄业4年方能升入头等学堂;当时预计成立4班,每班30名,但头1年先设3班,学生由天津、上海、香港等处招收,已通小学堂第3年功课者列作头班,以下通第2年、第1年功课者,分列2班、3班。第2年,头班生即可升入头等学堂的第4班;以下递升,另再招收新生。

二等学堂

二等学堂,入学标准在读过四书,详通一二经,文理稍顺者;其在堂功课中,4年皆习英文、数学,第3年起又加入各国史鉴、舆地学、格物书等,另亦有四书等汉文课程,全由汉教习教之。八股试帖,头、二等学堂均不习。凡此课程,率由丁家立拟定,由直隶总督准办。二等学堂总办为蔡绍基。

头等学堂

头等学堂亦以120名为定额,第1年招收已通过大学第1年功课者30名为第4班,以后逐年递升;4年学成,则派往外洋历练,或委派洋务职事。盛氏规划中,头等学堂性质类如外国之大学堂。学堂之经费以津海关的平煤税和其他釐捐,以及招商、电报二局的捐款等专项支应;学堂事务由驻堂总办综理,并置熟习西学之总教习1人,由美国人丁家立任之,负责考核华洋教习及学生之功课和去留。另又设有格物、化学、机器等房和书籍图绘,以供学生阅视考据。头等学堂由博文书院改设;第1年课毕后,余3年可依学堂所定之普通课程全行学习,或专习1门,但以专习较佳,专习者可酌予变通原定全课程学习。专门学分有5门:包括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电学(后来似未开设)、律例学;每门皆聘洋教习1人教之。此外尚有汉文课程,包含经史之学、〔圣谕广训〕、课策等,连同洋文在内,全由汉教习讲授。头等学堂总办为伍廷芳。

末期

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1900年因拳乱关闭,校舍(今海河中学 )为德军占领,后画为德租界。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另觅校地复建(即今北洋桥下,北运河畔,桃花堤南,北洋大学校歌歌词中“花堤霭霭 北运滔滔 巍巍学府北洋高”就是指此)。

1906年开始派遣留学生。经济学家马寅初是1907年被派赴美留学生之一。

1907年,德国政府外交部委任德国人博尔克在北洋西学堂旧址上创办了德华中学堂。1919年1月7日,天津教育界著名人士、时任教育局长的李金藻出面,将德华中学接管,改名为大营门中学(今为海河中学)。

相关条目

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

19世纪中国大学列表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朱猷献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

《中国近代教育史》,陈景磐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洋女师范学堂
参见原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主楼
· 北洋女师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师学堂陈凯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是朝廷为挽救日薄西山的命运,推行包括兴办新式学堂在内的“新政”时期。天津府主办的北洋女师学堂,恰是于此时创建的。当年之所以注重对女子的教育,则是基于如下的认识,“因孩提之童,日依母侧,熏陶渐染,习惯自然”;且从历史来看,“古今圣贤豪杰,建大功、立大业者,往往承幼时之母教,定一生之志趣”。因此,认为“女子一端尤为家庭教育之根源,培植人才之基础”。学堂聘“品行端方,学问优裕”的翰林院编修傅增湘为监督(民国后傅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在傅的主持下,专门制定了《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章程》共分八章,首先明确,学堂“以养成高等小学、初等小学女教员,期于女子普及(教育)为宗旨”。在培养目标上,则提出“为造就师资,尤重妇德,一切管束教授,务在陶冶其行为心性,使可为后生仪范”。在当年维新思潮涌动的年代,特别提出“一切急激过新之学...
· 西学
参见西学东渐东学(朝鲜历史上为了与西学对抗兴起的运动)兰学汉学
· 北洋军阀
· 瓦伯西学院
参考文献Gronert,TheodoreG.,SugarCreekSaga:AHistoryandDevelopmentofMontgomeryCounty,WabashCollege,1958.Harvey,RobertS.,ed.TheseFleetingYears:WabashCollege1832-1982.Crawfordsville:R.R.Donnelley&SonsCompany,1982.Print.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