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德鲁德模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2
转发:0
评论:0
解释直流电场德鲁德模型最简单的分析,假设了电场E{displaystylemathbf{E}}既是均匀的又是恒定的,且电子的热速度足够大,使得它们在碰撞之间仅仅积累了无穷小的动量dp{displ

解释

直流电场

德鲁德模型最简单的分析,假设了电场 E {\displaystyle \mathbf {E} } 既是均匀的又是恒定的,且电子的热速度足够大,使得它们在碰撞之间仅仅积累了无穷小的动量 d p {\displaystyle d\mathbf {p} } ,这平均每隔 τ τ --> {\displaystyle \tau } 秒发生一次。

于是,在时间 t {\displaystyle t} 分离的电子自从它最后一次碰撞将平均运动了 τ τ --> {\displaystyle \tau } 秒,因此将积累了动量:

在它最后一次碰撞期间,这个电子向前面反弹的机会将刚刚与向后面反弹的机会相等,因此所有对电子动量的之前的贡献都可以忽略,便得到表达式:

代入以下关系:

便得出上面提到的欧姆定律的表述:

时变分析

电子的运动也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有效的阻力来描述。在时间 t = t 0 + d t {\displaystyle t=t_{0}+dt} ,电子的平均动量将为:

由于平均来说, ( 1 − − --> d t / τ τ --> ) {\displaystyle (1-dt/\tau )} 个电子将不经历另外一次碰撞,而那些经历另外一次碰撞的电子将对总的动量仅有可忽略的贡献。

经过一番计算,便得出以下的微分方程:

其中 〈 〈 --> p 〉 〉 --> {\displaystyle \langle \mathbf {p} \rangle } 表示平均动量,m表示有效质量,q表示电子的电荷。这是一个非齐次微分方程,它的通解为:

于是,稳态解( d d t 〈 〈 --> p 〉 〉 --> = 0 {\displaystyle {\frac {d}{dt}}\langle \mathbf {p} \rangle =0} )为:

像上面一样,平均动量可以与平均速度有关,而这又可以与电流密度有关:

于是可以证明,物质满足欧姆定律,其直流电电导率为 σ σ --> 0 {\displaystyle \,\sigma _{0}} :

德鲁德模型还可以预言在角频率为 ω ω --> {\displaystyle \,\omega } 的时变电场的响应下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

这里假设了

还存在另一种惯例,所有方程中的 i {\displaystyle \,i} 都用 − − --> i {\displaystyle \,-i} 来代替。虚数部分表示电流落后于电场,这是由于电子大约需要时间 τ τ --> {\displaystyle \,\tau } 来对电场的变化作出响应。这里德鲁德模型是应用于电子的;它既可以应用于电子,又可以应用于空穴,也就是说,半导体中的正电荷载流子。

模型的准确性

这个简单、经典的德鲁德模型提供了金属中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传导、霍尔效应,以及热传导的非常好的解释。这个模型也解释了1853年发现的魏德曼-弗朗茨定律。然而,它大大高估了金属的电子热容。实际上,金属和绝缘体在常温下的热容大致上相等。虽然模型可以应用于正电荷(空穴)载流子,像霍尔效应所验证的那样,它并不预言它们的存在。

德鲁德在最初的论文中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他估计电导率仅有实际值的一半。

参见

自由电子模型

阿诺·索末菲

经典和量子传导

电导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赫巴德模型
凝聚体理论中的赫巴德模型在最简单的固体理论中,不仅忽略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而且固体中的电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被忽略了,不会出现在哈密顿算符里。故各个电子被看成是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唯一的影响来自泡利不相容原理)。然而,在许多物质中,特别是窄能带的晶体中,电子间的关联相互作用十分重要(以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镧系氧化物最典型,比如前者中,3d电子轨道之间交叠很大,d轨道上的电子相互靠近,静电能的增加将不能忽略)。把这一部分能量写入哈密顿量,就得到相应强关联模型(又称赫巴德模型),用这个模型,可以很容易的阐述莫特绝缘体。多数具有铁磁性或反铁磁性的物质也是强关联的结果。举例:一维氢原子链氢原子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在所谓s轨道上。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上只有可能在同一时间被两个自旋不同的电子占据,一个自旋向上(↑↑-->{\displaystyle\uparrow}),另一个自旋向下(↓↓...
· 克劳德·德·鲁弗鲁瓦
参考文献
· 鲁德亚德·吉卜林
童年生活吉卜林出生于印度孟买,他出生时的屋子至今还座落在SirJ.J.实用艺术学院(SirJ.J.InstituteofAppliedArt)的校园里。他的父亲约翰·洛克伍德·吉卜林(JohnLockwoodKipling)是该校的老师,他的母亲是艾丽丝·麦克唐纳(AliceMacdonald)。这对夫妇最早于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鲁德亚德湖上订婚,于是鲁德亚德·吉卜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在吉普林6岁时,他同3岁的妹妹被一起送到了英国一间儿童寄养所接受教育,由霍洛威(Holloway)夫人照管,但是直到他12岁离开,他在这里的生活并不愉快,受到的关爱非常有限,这段经历可能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以后的写作,尤其是增加了他对孩子的同情心,这在他的许多作品多有体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吉卜林在英国这段期间,每个圣诞节都要到他英国的姑姑家度过,他的姑夫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家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Burn...
· 保罗·德鲁德
生平保罗·德鲁德出生于布伦瑞克,父亲是一位医生,德鲁德一开始在哥廷根大学主修数学,但后来却主修物理。他的论文涵盖了光的反射和衍射晶体中完成于1887年,根据福格特。1894年,德鲁德在莱比锡大学成为extraordinarius教授,在同一年,他和EmilieRegelsberger在哥廷根当律师的女儿结婚。他们生了四个孩子。1900年,他成为在那个时候科学期刊《物理学年鉴》的编辑,那是在当时风靡的物理杂志。1901-1905,他是吉森大学物理学的讲座教授。1905年他成为德国柏林大学物理研究所主任。1906年,在他的职业生涯的高峰,他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成员。在他就职典礼演讲后的几天,不明的原因,他自杀了。德鲁德留下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德鲁德毕业时,海因里希·赫兹开始出版在他实验室研究的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因此德鲁德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当时麦克斯韦的理论被引入到德国。他的...
· 路易·德·鲁弗鲁瓦
著作《MemoirsofDucDeSaint-Simon1691-1709:PresentedtotheKing》《MemoirsofDucdeSaint-Simon1710-1715:TheBastardsTriumphant》《MemoirsofDucDeSaint-Simon1715-1723:FatalWeakness》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