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1
转发:0
评论:0
生平知名大任张悌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曾受到过诸葛恪的提拔,在孙休时期曾出任屯骑校尉。永安六年(263年,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魏国大举伐蜀,当时许多吴国人都认为曹魏被司马氏掌权以来叛乱不断,已经气数将尽,这次伐蜀必会失败。张悌却认为,司马氏接连三代掌握魏国大权,已经成功地收服了人心,如今的魏国比以前更加强大,反而是蜀国已经走到了末路。魏国即使是这次伐蜀失利,回去重整军备再来征讨即可。吴国许多人都嘲笑他的想法,不久后,蜀国果然向魏国投降。以身殉义元兴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吴主孙休病逝,由孙皓继位。翌年十二月,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西晋,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建衡元年(269年,晋泰始五年),吴国重臣左丞相陆凯身患重病,临死前向孙皓推荐张悌、陆喜、陆抗等人,希望孙皓予以重用。几年后,张悌被升为军师。张悌身担重任之后,迎合当时的风气,扶持包庇手下,被当时的舆论所讽刺。天纪三年(279年

生平

知名大任

张悌年轻时就很有名气,曾受到过诸葛恪的提拔,在孙休时期曾出任屯骑校尉。

永安六年(263年,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魏国大举伐蜀,当时许多吴国人都认为曹魏被司马氏掌权以来叛乱不断,已经气数将尽,这次伐蜀必会失败。张悌却认为,司马氏接连三代掌握魏国大权,已经成功地收服了人心,如今的魏国比以前更加强大,反而是蜀国已经走到了末路。魏国即使是这次伐蜀失利,回去重整军备再来征讨即可。吴国许多人都嘲笑他的想法,不久后,蜀国果然向魏国投降。

以身殉义

元兴元年(264年,魏咸熙元年)七月,吴主孙休病逝,由孙皓继位。翌年十二月,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西晋,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建衡元年(269年,晋泰始五年),吴国重臣左丞相陆凯身患重病,临死前向孙皓推荐张悌、陆喜、陆抗等人,希望孙皓予以重用。几年后,张悌被升为军师。张悌身担重任之后,迎合当时的风气,扶持包庇手下,被当时的所讽刺。

天纪三年(279年,晋泰始五年),张悌由军师加封为丞相、山都侯,与何植、滕脩等人统管军事。不久后,晋武帝派司马伷、王浑、杜预、王濬等率军二十余万人,兵分六路,大举伐吴。天纪四年(280年,晋泰始六年)正月,王浑军向横江(今安徽省和县)进发,接连进克吴军要塞。张悌奉命与丹阳太守沈莹,副军师、右将军诸葛靓,护军孙震率领精兵两三万人前往迎战。

大军进至牛渚(今安徽省当涂县北),与王浑军隔江相对。副将沈莹料定长江上游的荆州必将失守,建议张悌固守于此,以逸待劳,等待晋国水军到了后决一胜负,如果轻易出击,一旦大败,后果不堪设想。张悌则认为,如果等到晋国水军从蜀地攻过来,吴军一定军心大乱,局面将难以收拾,不如趁现在渡江决战,如果能赢便可率逆江而上,乘胜迎击由蜀地而来的晋国水军。于是率军渡江,在杨荷桥包围了晋将张乔的七千兵马,迫使张乔投降,取得首捷。副将诸葛靓建议张悌将降军全部杀掉,免留后患,被张悌以“杀降不祥”拒绝。

张悌安抚降军之后继续,在版桥与晋将张翰、周浚结阵对峙。沈莹率领以陷阵闻名的丹阳锐卒三次冲阵都未能攻破晋军的阵型,退兵时出现破绽,被晋将薛胜、蒋班趁机进攻,吴军阵势顿时土崩瓦解,先前的降将张乔趁乱在后方叛变,吴军因此大败,死伤惨重,张悌、孙震、沈莹全都战死,传首洛阳,仅诸葛靓逃归。

吴军大败,诸葛靓和五六百名士兵撤退,经过接张悌,张悌不肯撤退并说:“且天下之存亡总有定数,岂只我一个所知道,如今何故不自取而死呢?”。流泪对诸葛靓说:“在我还是儿童的时候,是阁下的丞相提拔,我经常担心自己不能死得其所,辜负名贤的照顾。今我以身为社稷殉国,又为什么要逃走呢?不用牵着我了”。诸葛靓流泪放手,走了百余步,已看到张悌被晋军所杀。张悌全军覆没后,吴国再也无力回天,不久后便向晋国投降。

人物

逸闻

张悌手下有一个叫柳荣的人,随军过江时病死在船上,病死两天以后,突然大叫“人缚军师(即指张悌)!人缚军师!”然后活了过来。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他在北斗(道教传说中掌管死亡)门下看见有人绑着张悌,感到非常能惊讶,不自觉的大声问道:“为什么抓张军师!”于是就被人赶了回来。结果就在这一天,张悌战死。柳荣一直到晋元帝时还在世。

评价

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三国志•吴书•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中,张悌于第一百二十回登场,其事迹大体和历史相符合。小说中提有赞诗一首:杜预巴山建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已拼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吴书•孙晧传》陈寿著、裴松之注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陈寿著、裴松之注

《晋书•武帝纪》房玄龄等著

《晋书•周浚传》房玄龄等著

《资治通鉴•晋纪二》司马光著、胡三省注

《资治通鉴•晋纪三》司马光著、胡三省注

《三国演义》吴承恩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悌是谁?三国名臣张悌的生平简介
张悌(236-280年),字巨先。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时为屯骑校尉。孙皓时累官至丞相。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三万渡江接战,与晋军交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少有名理张悌字巨先,是襄阳人。少年时便可以辨析事物的是非同异,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任屯骑校尉。辩论蜀亡公元263年(永安六年),曹魏伐蜀汉,吴国有人问张悌道:"司马氏自从掌权以来,屡有祸变,虽然有足够的才智和勇力,但百姓没有服从他。现在又倾其财力,远征蜀汉,士兵和人民疲惫不堪,又不知体恤,败日不远,怎么能成功?当年夫差伐齐,不是因为交战失败,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根本,何况他要争夺土地呢!"张悌说:"不是这样的。曹操尽管功盖华夏,威震四海,崇尚权术,征伐无度,百姓害怕他的严厉,但不感怀他的德行。曹丕、曹睿继承,想要依靠残忍暴...
· 张悌是如何死的?三国时期孙吴大臣张悌的轶事典故
张悌(236-280年),字巨先。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时为屯骑校尉。孙皓时累官至丞相。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三万渡江接战,与晋军交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历史评价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修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吴录》:"悌少知名,及处大任,希合时趣,将护左右,清论讥之。"《襄阳耆旧记》:"少有名理。"周礼:"颠危国祚势难支,江左全收大将旗。张悌死忠怀食禄,为臣到此是男儿。"《三国演义》:"杜预巴山见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已拚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人缚军师临海郡松阳县人柳荣跟随张悌至扬州,因病在船上去世两日了,当时军队已经上岸,没有人埋葬他,他忽然大叫,说:"有人要捆绑军师!有人要捆绑军师!"声音非常激烈扬,于是活...
· 湖北省-襄阳市张悌
张悌(236-280年),字巨先。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吴景帝时为屯骑校尉。孙皓时累官至丞相。天纪四年(280年),西晋伐吴。张悌明知必败,仍与沈莹、诸葛靓率军三万渡江接战,与晋军交战,大败于板桥。诸葛靓率众来迎张悌,张悌不肯逃命,不久遇害。少有名理张悌字巨先,是襄阳人。少年时便可以辨析事物的是非同异,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任屯骑校尉。辩论蜀亡公元263年(永安六年),曹魏伐蜀汉,吴国有人问张悌道:“司马氏自从掌权以来,屡有祸变,虽然有足够的才智和勇力,但百姓没有服从他。现在又倾其财力,远征蜀汉,士兵和人民疲惫不堪,又不知体恤,败日不远,怎么能成功?当年夫差伐齐,不是因为交战失败,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根本,何况他要争夺土地呢!”张悌说:“不是这样的。曹操尽管功盖华夏,威震四海,崇尚权术,征伐无度,百姓害怕他的严厉,但不感怀他的德行。曹丕、曹叡继承,想要依靠残忍暴...
· 绵悌
参考文献《清史稿》高宗诸子
· 薛悌
生平薛悌于陈寿《三国志》中并无独立列传,其生平只散见于各篇之间与及裴松之注引的材料。兴平元年(194年)至2年(195年)期间,薛悌曾任兖州从事,并助程昱、荀彧等人坚守鄄城县、范县及东阿县。曹操平定冀州的时候,曾任命薛悌及东平人王国为左右长史,二人后来担任中领军,都以忠贞干练显名,成为当世良吏的表率。后来泰山太守应劭因曹嵩之死而害怕被曹操追究,于是逃亡至袁绍处。时年22岁的薛悌便由兖州从事升任为泰山太守。当时他认识了东郡功曹陈矫,对其才干十分欣赏,二人互相结为亲友。薛悌更向陈矫说笑:“你以一名郡吏的身份结交我这位二千石(太守薪俸为中二千石,此处以“二千石”借代“太守”职衔),正如邻国的君主纡尊降贵与下臣同游,也是可以的啊!”担任泰山太守时,薛悌以高堂隆为督邮。某次郡督军与薛悌争论,期间呼喝薛悌的名字,并对薛悌大加叱责。当时高堂隆便按剑喝骂督军,指他“以臣名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情在理都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