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马相伯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31
转发:1
评论:3
生平神父1840年4月17日(清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马相伯生于江苏省镇江府丹阳县北乡的天主教村落马家村,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其先祖于明末在江西南昌加入天主教),名建常,洗名若瑟,为家中的第四子。父马松岩在镇江府城业医兼营商,母亲沈氏。出生不久,他即随父母迁居丹徒县(镇江府城)。1851年(清咸丰元年),马相伯秘密离家,就学于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郊外徐家汇创办的圣依纳爵公学(后徐汇公学),学名斯臧。数年后太平天国战乱波及镇江,马家遂辗转移居上海。1862年5月29日(同治元年),耶稣会在徐家汇设立初学院,22岁的马相伯为首批11名见习修士之一。在见习期间,他被派往苏州、太仓救护难民,感染严重的伤寒。1864年6月3日,马相伯完成见习,发初愿,献身教会,后升入大修院,研习神学、哲学、数学及天文等。1869年(同治八年),马相伯获得神学博士,并晋升神父,随后被派往安徽宁国府(宣城)

生平

神父

1840年4月17日(清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马相伯生于江苏省镇江府丹阳县北乡的天主教村家村,一个世代信奉天主教的家庭 (其先祖于明末在江西南昌加入天主教),名 建常 ,洗名 若瑟 ,为家中的第四子。父马松岩在镇江府城业医兼营商,母亲沈氏。出生不久,他即随父母迁居丹徒县(镇江府城)。

1851年(清咸丰元年),马相伯秘密离家,就学于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郊外徐家汇创办的圣依纳爵公学(后徐汇公学),学名 斯臧 。数年后太平天国战乱波及镇江,马家遂辗转移居上海。1862年5月29日(同治元年),耶稣会在徐家汇设立初学院,22岁的马相伯为首批11名见习修士之一。在见习期间,他被派往苏州、太仓救护难民,感染严重的伤寒。1864年6月3日,马相伯完成见习,发初愿,献身教会,后升入大修院,研习神学、哲学、数学及天文等。1869年(同治八年),马相伯获得神学博士,并晋升神父,随后被派往安徽宁国府(宣城)及江苏徐州一带传教。

马相伯任神父期间,与耶稣会发生数次冲突。当时,马相伯的大哥马建勋成为李鸿章的淮军粮台,又是中外交往的纽带,不久马家成为上海的名门望族。马相伯在徐州传教期间,未经教会同意,用大哥马建勋的捐款救济灾民,违反耶稣会会规,被要求回到上海反省。马建勋率兵至耶稣会交涉,要求放人。1872年(同治十一年),马相伯任徐汇公学校长兼任耶稣会编撰。马相伯强调国学(经史子集),不少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考取秀才,因而与耶稣会的培养目标发生冲突。1875年被调往天文台。

1876年(光绪二年),马相伯被耶稣会调往南京,任耶稣会编撰,翻译外国著作,马相伯因以往翻译的《数理大全》未能出版,对会长高若天不满,于8月15日退出耶稣会还俗。

从政

36岁的马相伯退出耶稣会以后,由长兄马建勋荐于山东藩司余紫垣,担任幕僚,投身洋务运动,调查矿务,并娶妻王氏。后至天津李鸿章处为幕僚。光绪七年(1881年),马相伯任驻日使馆参赞,次年改派至朝鲜任职。

 1893年,马妻王氏和儿子回山东探亲,因轮船失事遇难。1897年,马相伯通过补赎,获得耶稣会的赦免。

兴学

马相伯在重返教会后,热心于教育事业。于1900年,将他名下的财产,松江等地3000亩田地,和大量银两,捐给耶稣会,要求用作兴办大学的学生助学金。1902年冬,徐家汇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发生学生集体退学事件,蔡元培介绍其中的部分学生向马相伯学习拉丁文。1903年3月1日(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初三),马相伯于上海徐家汇老天文台(位于今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创办震旦学院(后改名震旦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担任监院(校长),校政实行学生自治。

耶稣会决定将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变为一座完全的教会学校。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耶稣会派法国籍耶稣会士南从周任震旦学院教务长,废除学生自治,引发学生集体退学。马相伯得严复等人相助,各省官绅捐资,率学生于9月13日在吴淞提督行辕为临时校址,另创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取意“复我震旦”,马相伯为首任校长,延请于右任、邵力子等任教。此后耶稣会重新开办震旦,并于1908年迁入卢家湾吕班路(数年后划入上海法租界),马相伯仍然捐资为其建造校舍。

 马相伯还参与创建了天主教辅仁大学,他向教宗提出申请,终于获得批准。

此外,他又计划成立以法兰西学术院( L"Académie Française )为模式的“函夏考文苑”。后来,由好友蔡元培实现了这一宏伟计划(中央研究院)。

退隐

1917年,马相伯退出公职,离开北京,退隐上海土山湾徐家汇孤儿院的三楼(今蒲汇塘路55号),翻译圣经(《新史合编直讲》,《福音经》),译著天主教书籍。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马相伯应李宗仁之请移居桂林。1938年又应于右任之请移居昆明,道经越南谅山一病不起。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谅山病逝,虚岁一百岁 。

  著作

马相伯生前译着甚多,后人编有《马相伯先生文集》、《马相伯国难言论集》。

参见

天主教辅仁大学北平时期

震旦大学、复旦公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相伯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阳马家村(今江苏丹阳),中国著名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后人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其故居有江苏丹阳、丹徒和上海徐家汇、松江泗泾等地。墓园在上海宋庆龄陵园内。
· 伯乐相马
历史典故这是唐代韩愈的《马说》中的故事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故事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
· 伯乐相马
伯乐相马【成语意思】: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用法分析】:伯乐相马主谓式;作定语;用于选人才。【成语来源】:《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当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bólèxiàngmǎ【英语翻译】:Bolejudginghorses–praisingthosewhoaregoodatdiscoveringtalent【成语声母】:BLXM【伯乐相马的近义词】:伯乐选马【成语故事】: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
· 马伯乐
外部链接法国远东学院:介绍马伯乐的网页
· 马丁·布伯
生平1878年2月8日,马丁(希伯来语名字:מָרְדֳּכַי,Mordechai)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祖父所罗门·布伯是犹太传统和《摩西五经》的著名学者,住在伦贝格(今乌克兰利沃夫),马丁·布伯童年时代大部分时间住在祖父那里。马丁·布伯接受的是多语种的教育:在家中说意第绪语和德语,在童年时期学习了希伯来语和法语,在中学时期又学习了波兰语。1892年,马丁·布伯回到伦贝格父亲的家中。在经历一次个人宗教危机后,他放弃遵守传统的犹太教宗教法典,并开始阅读伊曼努尔·康德、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哲学家的作品,其中后面两位尤其鼓舞他日后从事哲学研究。1896年,马丁·布伯前往维也纳求学,学习哲学、艺术史、德国研究和语言学。1898年,他参加了锡安主义运动,参与大会和组织工作。1899年,在苏黎世求学期间,马丁·布伯遇见了未来的妻子、来自慕尼黑的PaulaWinkl...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