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南华真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3
转发:0
评论:0
南华真经,即《庄子》相传为战国时宋国蒙人庄周撰,实际应为战国至秦汉之际道家庄子学派之著作总集。其书上承老子,宣扬虚无之道为万物本源,主张齐万物,同是非,无己无待,与自然万物相合为一。秦汉以后,历代道家学者与道教徒皆奉此书为经典。《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与唐朝玄宗的崇道活动有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尊其书为《南华真经》。并把《庄子》与《道德经》、《列子》等书并列,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其书上承老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基本观点,认“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强调事物的自我生化。该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人类生存方式上,该书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

南华真经,即《庄子》相传为战国时宋国蒙人庄周撰,实际应为战国至秦汉之际道家庄子学派之著作总集。其书上承老子,宣扬虚无之道为万物本源,主张齐万物,同是非,无己无待,与自然万物相合为一。秦汉以后,历代道家学者与道教徒皆奉此书为经典。《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与唐朝玄宗的崇道活动有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尊其书为《南华真经》。并把《庄子》与《道德经》、《列子》等书并列,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目。其书上承老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基本观点,认“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客观存在,强调事物的自我生化。该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人类生存方式上,该书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非物质享受与虚名伪誉。

《庄子》在西元三世纪到五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周易》、《道德经》一起并称“三玄”。从六朝时起,《庄子》一书先后存在过《南华》、《南华经》、《南华真经》不同名称的演变与并存时期。据学者研究,至迟在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成书的《经典释文》一书中,就已经开始列《庄子》为经典,有尊《庄子》为经典之意。进入唐代,由于唐朝统治者的崇道,定《庄子》为《南华真经》,表明《庄子》号《南华真经》已经正式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所以《庄子》一书有时又有《南华》、《南华经》等的代称。

据《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书原本为五十二篇,现存西晋郭象注本为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系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共十五篇,杂篇共十一篇,应为其后学弟子著作。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思想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篇。有关内外篇的不同之处,说法颇多。如以唐代成玄英的认识为例,他认为区别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篇题。内篇各具篇题,每一题都限定三个字,篇题标明本篇主旨所在,〈外篇〉则不然,它以篇首二字或三字为整篇的题目,如〈骈拇〉、〈马蹄〉、〈天地〉、〈天道〉、〈刻意〉、〈缮性〉、〈秋水〉、〈达生〉、〈田子方〉、〈知北游〉等十篇;也有在本篇首句中摘取两字为题者,如〈肤箧〉、〈在宥〉、〈天运〉、〈至乐〉、〈山木〉等五篇,这些题目不足以揭示一篇的大旨。二是内容侧重。成玄英在〈庄子注疏序〉中写道:“内则谈于理本,外则语其事迹。”认为内篇多谈义理,外篇则是表证义理的实例。现《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收入《南华真经》白文本五卷。又洞神部玉诀类收入历代注本八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洞真经
题解上清,指道教天界仙境。《云笈七签》:“上清者,宫名也。明乎混沌之表,焕乎大罗之天。灵妙虚结,神奇空生,高浮澄净,以上清为名;乃众真之所处,大圣之所经也”。大洞,指无上之道。《文昌大洞仙经》:“大者,虽天地之大不可加也。洞者,通也。万物通有此理,即太极之谓。太极既判,天地人三才各极其位,所谓物物具一太极,故总言之,是曰大洞,至高无上之道,即大道之祖”。《大洞玉经疏要十二义》:“大洞乃太虚无上之道”。内容上清大洞真经,或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为道教上清一脉修行要典,被奉为上清诸经之首,据传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其作者不详,或说为东晋杨羲所造。上清派称其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自来有不同的传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经》六卷本和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义》为真传本。第一卷为〈...
· 九阴真经
真经阐述《九阴真经》书中所记载的武学博大精深,威力无穷。所有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可说是武学的百科全书。无论什么样的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是武学的最高境界。经中所载内功、轻功、拳、掌、腿、刀法、剑法、杖法、鞭法、指爪、点穴密技、疗伤法门、闭气神功、移魂大法等等,无所不包。只要练成其中任何一门绝学即可独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梅超风练成了经中的九阴白骨爪,驰骋大漠罕逢敌手。在小说里,《九阴真经》当中记载的武学除了创始人黄裳以外,练得最全的是北侠郭靖(学得最全)和老顽童周伯通(除了梵文的总纲)。此外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梅超风、杨康、黄蓉、杨过、小龙女........等皆有修练过真经中的武学。而在《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的最终胜出者王重阳甚至需借观《九阴真经》才领悟出破解古墓派祖师爷林朝英玉女心经的武学。留下“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
· 九阴真经
上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案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人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手腼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阴极在六,何以言九。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刨判。六阴已极,逢七归元太素,太素西方金...
· 悔读南华
【成语】悔读南华【成语】悔读南华【拼音】huǐdúnánhuá【解释】解释为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出处】《唐诗纪事·温庭筠》:“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 文始真经摘录
《文始真经》即《关尹子》,先秦关令尹喜所作。道教尊为“文始真人”,又被尊为“古之博大真人”。该书阐明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揭示真理,主张体认至精无形的道体,“独与神明居”,即与大道为一体。一宇宇者,道也。关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天物怒流,人事错错然,若若乎回也,戛戛乎斗也,勿勿乎似而非也。而争之,而介之,而□之,而啧之,而去之,而要之。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圣智造迷,鬼神不识。惟不可为,不可致,不可测,不可分,故曰天曰命曰神曰元,合曰道。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曰:观道者如观水,以观沼为未足,则之河之江之海,曰水至也,殊不知我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