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杨再思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01
转发:0
评论:0
早年杨再思生年不详,他是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他少年时通过科举考试,为玄武(今四川德阳)县尉。一次他到京城长安办公时,住在一个客舍里,有个贼偷了他的行李。小偷逃走的时候被杨再思撞倒,小偷认罪把行李还给杨再思。他对小偷说"你犯罪可能是因为贫穷没有财物,你悄悄的走吧,别被被人抓到。只给我留下公文就行,钱你拿走吧。”小偷走后,杨再思借钱回的玄武县。杨再思累迁天官员外郎,历任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武周时代694年七月十八,杨再思任鸾台侍郎(鸾台即唐朝的门下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之一。697年,在契丹可汗孙万荣叛乱期间,后突厥汗国可汗阿史那默啜当时和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时盟时叛,就是说他和武周联盟对抗契丹的条件是归还突厥逃到中原的人口和财物粮食。杨再思、姚璹强调继续与突厥联盟的必要性。武则天接受杨再思、姚璹的意见认为契丹未平,继续交好突厥,突厥日益强大。699年八月十九,杨再思罢相,为左台

早年

杨再思生年不详,他是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他少年时通过科举考试,为玄武(今四川德阳)县尉。一次他到京城长安办公时,住在一个客舍里,有个贼偷了他的行李。小偷逃走的时候被杨再思撞倒,小偷认罪把行李还给杨再思。他对小偷说 "你犯罪可能是因为贫穷没有财物,你悄悄的走吧,别被被人抓到。只给我留下公文就行,钱你拿走吧。”小偷走后,杨再思借钱回的玄武县。杨再思累迁天官员外郎,历任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武周时代

694年七月十八,杨再思任鸾台侍郎(鸾台即唐朝的门下省)、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之一。

697年,在契丹可汗孙万荣叛乱期间,后汗国可汗阿史那默啜当时和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时盟时叛,就是说他和武周联盟对抗契丹的条件是归还逃到中原的人口和财物粮食。杨再思、姚璹强调继续与联盟的必要性。武则天接受杨再思、姚璹的意见认为契丹未平,继续交好,日益强大。

699年八月十九,杨再思罢相,为左台大夫(唐朝的御史大夫)。

704年,关于地方官不能尽职尽责,武则天询问宰相。李峤和唐休璟认为官场上都重视中央官员而轻视地方官。他们建议派中央各部门的官员去主持大州的政务。武则天把上疏的人的姓名写在纸条上,抽取了其中二十个人。保持他们中央的职务,同时命他们主持大州的事务。杨再思和韦嗣立等人名列其中。在武则天在长安的时候,杨再思作为神都洛阳的副留守,七月初三,杨再思被任命为内史,凤阁(凤阁即唐朝的中书省)的长官,再次成为宰相。

史称在武则天时作宰相的杨再思,以谄媚阿谀知名。一次,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的哥哥司礼少卿张同休举办宴会, 张同休在席间戏弄杨再思说他长得像高句丽人。杨再思为之欣然,剪纸帖巾,反披紫袍,跳起了高丽舞,宴会上满座大笑。当时,有人赞美张昌宗长得英俊,说:“六郎(张昌宗的小名) 面似莲花。”杨再思不以为然,张昌宗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六郎不是面似莲花,而是莲花面似六郎。” 有人问他官居宰辅,为什么这样低声下气。他说,世道艰难,刚直的人招灾祸,不谄媚,怎么保全自己?当时,城内有积水,关闭坊门辟邪。杨再思上朝的时候,有辆牛车陷在泥中,车夫叱牛不前,抱怨说:“笨宰相不能调和阴阳,却关闭坊门,让我难于行走!”杨再思让小吏对他说:“你的牛劲小,不能全责怪宰相啊。”

七月十二,张同休和他弟弟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因犯贪污罪下狱,张昌宗也卷进了此案。七月廿二,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以张氏兄弟贪赃四千余缗钱,应该将张昌宗免官。张昌宗反对,认为自己对国家有大功,犯的罪不至于被免职。武则天问宰相,张昌宗有什么功劳。 杨再思回答:“张昌宗调制神丹,陛下服用后确实有效,没有比这再大的功劳了。”武则天以为皇帝调制神丹,作为张昌宗 出入宫禁的借口。武则天非常高兴,赦免了张昌宗。但这让人清楚的看到了杨再思的谄媚,左补阙戴令言写了一篇《两脚狐赋》,讽刺杨再思是一只两只脚的狐狸。杨再思看到这首赋,将戴令言外放为长社县令。在宋璟弹劾张昌宗兄弟一案中,杨再思想斥退宋璟。宋璟厉声道:“圣明天子在此,不用麻烦你这个宰相擅自宣布敕命!” 这些年里他的爵位由弘农县男、郑县侯、弘农郡公,一直升到到郑国公。

唐中宗时代

705年,武则天退位。唐朝,原来曾被她废黜的儿子太子李显重新复位。他改换了许多宰相,但杨再思依然保持相位。二月初五,他官拜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京师长安留守。三月廿五,杨再思检校扬州都督府(今江苏省扬州市)长史,但他依然在朝中作宰相不用到扬州上任。六月十五,杨再思检校中书令。十月廿五,杨再思为侍中。他也充任了唐中宗顺天皇后(韦后)的奉册使。

706年,唐中宗的女婿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被宋之问的弟弟宋之逊和洛阳人张仲之、祖延庆、武当县丞寿春县人周璟谋反,要杀掉静德王武三思,带兵入宫废黜韦后。张仲之历数武三思之罪,涉及到武三思与韦后的私情。审理此案的宰相杨再思和韦巨源假装打盹没听见,最后王同皎等人被处死。

707年,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是后宫所生,被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和李裹儿的丈夫武崇训(武三思的儿子)所忌。安乐公主李裹儿一直想做皇太女取代太子。太子发动了重俊之变,起兵杀死武三思和武崇训,然后围宫要抓韦后、李裹儿和上官婉儿。杨再思、苏瓌、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拥兵二千余人,聚集在太极殿前闭门坚守,反对李重俊。最后,李重俊兵败被杀。之后宰相宗楚客、纪处讷陷害魏元忠参与重俊之变,因为魏元忠的儿子魏升参加了李重俊的起事。杨再思附和宗楚客、纪处讷,最后魏元忠被贬为务川县尉,死在途中的涪陵。九月,杨再思重任中书令。 708年春二月十五,杨再思升职为尚书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同中书门下三品,景龙三年夏六月二十三日(709年8月3日),杨再思去世,年七十六,赠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谥号恭。

前夫人河东裴氏,新都县主,后夫人清河张氏,合葬陪于乾陵。弟杨季昭为考功郎中,杨温玉为户部侍郎。子杨祯,司勋员外郎;孙杨献,汝南太守;曾孙杨和。

传记文献

《旧唐书·卷九十 杨再思传》

《新唐书·卷一百零九·杨再思传》

《资治通鉴·卷205、卷206、卷207、卷208、卷209》

外部连接

陕西唐代李承嘉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堂号郡望-杨再科系排行
贵州桐仁迁湖北恩施杨再科杨再举一支家谱信息据手中谱书记载,我支原系湖南宝庆府武冈洲城步县青溪关西X人氏,伯祖杨进礼携祖杨进飞迁黔,杨进飞娶妻阳氏生三子(再科、再举、再学)六女,伯祖杨再科娶妻李氏,祖杨再举娶妻黎氏,叔祖杨再学娶妻阳氏,祖杨进飞亡后,祖妻阳氏携伯祖再科、祖再举兄弟二人徒步迁自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分汛忠路司所管地名新地坡(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忠路镇溪林管理区新地坡)创业居守,祖兄弟二人相继而亡后,祖妻黎氏八十有余却耳聪目明,觉得传再、正、通、光、昌、胜、进七字循环恐祖孙混名,九族莫分,故再续五韵为:再、正、通、光、昌、胜、进贤、才、玉、起、辅、兴、朝安、邦、定、国、辉、先、绪纬、武、经、文、继、世、昭德、泽、长、逢、开、竣、典清、和、传、家、万、代、标谱书中所记载始祖杨昌伦娶妻放氏生有三子(祖胜相、叔祖胜麟、叔祖胜松),始祖妻放氏亡于家乡城步县,始祖杨昌伦亡于贵州桐仁...
· 成吉思汗传——再救义父
?王汗一筹莫展,要找札木合商议对策,顾问告诉他:“您忠诚的朋友札木合早就逃之夭夭了。”王汗仰天长叹:“上帝啊,救救我吧。”他的顾问说:“这个时候只有铁木真能拯救你。”王汗垂头丧气说:“我在乃蛮抛弃了他,他如何还会帮我?”顾问说:“铁木真一向对您忠贞不贰,而且他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乃蛮如果消灭了咱们,下一个就是他,他如果连这点都不懂,就不配‘成吉思’这个称号。”王汗欣喜若狂,急忙派人去找铁木真。铁木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上分为两派,一派脸红脖子粗地说,王汗忘恩负义,国破家亡天经地义,救他还不如救条狗;一派则平静地说,救王汗就是救自己,唇亡齿寒。和王汗顾问分析的一样,铁木真采取第二派的意见,领兵出征。这次救援王汗的军事行动,铁木真已经开始训练自己调兵遣将的能力了。他派遣四员战将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主儿勤部投靠过来的猛将)、赤老温率军先行,他随后跟上。博尔术临行前向铁木真请求说:“我的马死...
· 吉再
著作《冶隐集》(야은집)《冶隐言行拾遗》(야은언행습유)《冶隐续集》(야은속집)电视剧《龙的眼泪》(KBS,1996年至1998年、演员:姜泰基)参见高丽三隐
· 杨
· 杨
杨姓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中文名杨姓类型中华姓氏得姓始祖杨伯侨郡望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堂号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等代表人物杨坚、杨万里、杨利伟等发源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目录1历史发展?起源始祖?迁徙传播2人口分布3姓氏文化?郡望堂号?宗祠对联?家谱文献?字辈排行4姓氏名望杨姓历史发展杨姓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