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开禧北伐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7
转发:0
评论:0
随着蒙古兴起于北疆,金朝不断遭受攻击,其内部矛盾陡然激化。金朝内忧外患的消息传来,南宋主战士大夫认为收复中原时机已临。嘉泰四年(1204)正月,新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当时其他主战官员也先后表示类似意见,有人劝权臣韩侂胄通过收复北方失土以“立盖世功名以自固,于是恢复之议兴”。宋军开始为北伐做准备。开禧二年(1206)三月,宋廷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宣抚副使。四月,以薛叔似为湖北、京西宣抚使,邓友龙为两淮宣抚使,又命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鄂州都统制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兼招抚副使;并“调三衙兵增戍淮东”,准备从两淮、京西、川陕三路全面攻金。同月下旬,郭倪指挥东路宋军不宣而战,宋将陈孝庆、毕再遇攻向淮东泗州。泗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以声东击西的战术,率敢死士八十七人为前锋,杀入东城,金守兵溃逃。宋军占领东城后,毕...

随着蒙古兴起于北疆,金朝不断遭受攻击,其内部矛盾陡然激化。金朝内忧外患的消息传来,南宋主战士大夫认为收复中原时机已临。嘉泰四年(1204)正月,新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入见,陈用兵之利,乞付之元老大臣”。当时其他主战官员也先后表示类似意见,有人劝权臣韩侂胄通过收复北方失土以“立盖世功名以自固,于是恢复之议兴”。宋军开始为北伐做准备。

开禧二年(1206)三月,宋廷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宣抚副使。四月,以薛叔似为湖北、京西宣抚使,邓友龙为两淮宣抚使,又命吴曦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郭倪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鄂州都统制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兼招抚副使;并“调三衙兵增戍淮东”,准备从两淮、京西、川陕三路全面攻金。同月下旬,郭倪指挥东路宋军不宣而战,宋将陈孝庆、毕再遇攻向淮东泗州。泗州有东、西两城,毕再遇以声东击西的战术,率敢死士八十七人为前锋,杀入东城,金守兵溃逃。宋军占领东城后,毕再遇竖起宋军大旗,迫使西城金兵出降。随后宋江州统制许进收复新息县(河南息县),光州“忠义人”孙成收复褒信县(河南息县包信镇),五月初陈孝庆部攻占了虹县,并攻入河南内乡、颍上等地。消息传来,宋廷君臣振奋,正式下诏伐金。史称“开禧北伐”。

面对宋军攻势,金人“乃聚郑、汝、阳翟之兵于昌武,以南京副留守兼兵马副都总管纥石烈毅统之,聚亳、陈、襄邑兵于归徳,以河南路副统军徒单铎统之”,而统军使纥石烈子仁“自以所部兵驻汴”。同时,将“山东东、西路军七千付统军纥石烈执中驻大名,河北东、西路军万七千屯河南,皆给以马,有老弱者易其人”。金廷又命完颜充为陕西五路兵马都统使,全权指挥陕西金军作战,而“诏仆散揆领行省于汴,许以便宜从事”。金章宗鉴于此时金军战力下降,河南金军难以抵挡宋军主力的攻击,故“以宋兵方炽,东北新调之兵未集,河南之众不足支,命河北、大名、北京、天山之兵万五千屯真定、河间、清、献等以为应”,即在河北中部设置第二条防线,兼以进援河南金军。但宋军并未完全做好北伐准备,加上军败,将帅乏人,士卒缺少训练,故而士气不振,战斗力甚弱,虽然是主动进攻,却往往一遇金军即溃败,甚至望风而遁。在宋廷下诏正式伐金的前一日,江州都统王大节率部进攻蔡州,大败而遁。此后皇甫斌率兵进攻唐州,建康都统李爽进攻寿州(安徽凤台),皆遭败绩。

宋东路主帅郭倪命池州副都统郭倬、马军帅李汝翼、濠州统制田俊迈部分三路渡淮,合围宿州,金守将“实欲迎降。忠义敢死已肉薄而登矣”,南宋官军“反嫉其功,自下射之”,金守军一见,认为攻城者“是一家人犹尔,我辈何以脱于戮!”便改变主意,坚守不降。此时宋军粮路已被金游骑截断,但宋将毫无知觉,不数日宋军断粮,加上“暑雨大作”,宋兵营被淹,无法支持而撤军,而在宿州南之蕲县城被金军追及,“坐其南门,覆诸山下矣”。宋军虽陷入包围,但金兵也无围歼宋军的把握,故遣使对李汝翼说:“田俊迈守濠,实诱我人,而启衅端,执以归我,我全汝师。”李汝翼为求脱身,遂与郭倬一起缚田俊迈送金军,金军“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犹剿其后骑,免者不能半焉”。

宋将毕再遇受命率前锋近五百人攻取徐州,但进抵灵壁时,金军五千人追击宋溃兵而来,郭倪命令退兵,深知“兵易进而难退”的毕再遇坚守在灵壁城北门外,击退金兵,方全师而还。作为宋东路军惟一不败之将,毕再遇以功升任殿前司选锋军统制,不久出知盱眙军。

六月,接到前线战败消息的韩侂胄以丘崈代邓友龙为两淮宣抚使,镇守扬州,招收溃兵;以叶适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调集诸军十六万兵马分守江淮要津。为严肃军纪,在丘崈等建议下,韩侂胄惩处了王大节、郭倬、李汝翼、李爽等败将。但此时宋军西线主帅吴曦暗中投降金朝,使金军得以倾全力于东、中两路,逆转了战场形势。

十月初,金军数路军马渡淮南攻:平章政事仆散揆督诸道兵伐宋,并亲统河南行省兵三万出颍、寿州间,河南路统军使纥石烈子仁以兵三万出涡口,元帅完颜匡率兵二万五千出唐、邓州间,左监军纥石烈执中率山东兵二万出清河口,不久又集河南壮丁十数万人南下补充金军。十一月,金完颜匡部攻下枣阳,克光化军、随州,随后围攻德安府,攻取安陆、应城、云梦、孝感、汉川、荆山等县,并攻破襄阳外城,占领宜城等地。仆散揆率金军主力攻占安丰军,取霍丘县,兵进庐江,克含山,分兵进攻和州。纥石烈子仁部克定远县、滁州、来安县、全椒县、真州,兵临长江北岸。纥石烈执中部袭取淮阴,围攻楚州,分兵劫掠诸地。

宋两淮宣抚司命知盱眙军毕再遇率军增援楚州,但金兵乘虚袭取盱眙城,毕再遇回军收复盱眙,再出军楚州,并命别将从间道袭击淮阴,焚毁金军屯聚的粮草。毕再遇因见楚州城虽在金重兵围攻下,但暂时无虞,而金军主力已抵近长江北岸,遂回军南下,正遇金兵猛攻长江北岸要地六合,宋军溃败,宋帅郭倪惊恐之下,弃守扬州,遁向瓜洲,毕再遇部迅速进入六合城,与金军激战,迫使其退兵。

宋廷为挽救战局,遂以丘崈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丘崈虽表示将坚守庐州重镇,但到任不久,即先后秘密遣人去金营议和。十二月中,完颜揆见金军渡淮南下以后,虽然攻取了不少州县,但楚州、庐州等两淮重镇依然掌握在宋军手中,宋军起初是一战即溃、望风而逃,至此如毕再遇军已开始局部反击,加上叶适主持下的长江防线部署完成,而无隙可乘,遂自两淮撤军,但完颜匡部仍然活动于荆湖地区,再攻襄阳,取谷城,克荆门军,至次年四月才最终北撤。虽然金帝“诏元帅府分遣诸将游奕淮南诸州”,但随着金军先后回军,中、东线战场烽火得以暂熄。

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韩侂胄罢去邱崈,以知枢密院事张岩督视江淮军马。金军因为西线在四川大败,中线久攻襄阳不下,东线被毕再遇骚扰,战线陷入僵持,决定议和。而金国开出议和条件,以割地赔款并且要韩侂胄的脑袋,韩侂胄大怒,撤还两淮宣抚使张岩,另任赵淳为两淮置制使,镇守江、淮,并且自出家财二十万准备再战。此时礼部侍郎史弥远勾结宋宁宗皇后杨氏策划杀害韩侂胄。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二日,史弥远接到杨皇后指命,分别与参知政事钱象祖、礼部侍郎卫泾、著作郎王居安和前右司郎官张镃串联密谋。张镃是绍兴大将张俊之子,主张干掉侂胄以绝后患。杨皇后以宁宗名义颁御笔给史弥远与钱象祖:“韩侂胄已与在外宫观,日下出国门。殿前司差兵士防护,不许疏失。”钱象祖当夜找到了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出示了御笔,让他选派士兵诛杀韩侂胄。夏震在这场政变中的地位作用,与绍兴内禅时郭杲相似,两人都位居殿帅之职。

次晨(十一月三日),夏震派出的部将夏挺率兵士将韩侂胄在上朝途中截获,挟持至玉津园夹墙甬道中用铁鞭击杀。大约就在对韩侂胄采取行动之时,杨皇后才向宋宁宗透露了消息,宋宁宗立即批示殿前司追回韩太师,杨皇后以死相威胁,向宋宁宗哭诉韩侂胄杀两国百万生灵,还要废掉自己与皇子,宋宁宗这才作罢。史弥远杀害韩侂胄之后,不顾抗金形势大好,撤销各地的宣抚使并对金国议和,还将韩侂胄的首级交给金国,最终宋金两国签订嘉定和议。

嘉定和议内容:宋金由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金为伯,宋为侄;增岁币银由20万两为30万两,绢20万匹为30万匹,宋另给予犒军银300万两;宋金疆界以绍兴和议为准。

评价

开禧北伐失败首先是仓促出兵,当时宋军并没有做好准备,各路宋军缺乏训练和配合,再加上长期不做战,导致畏敌如虎。同时又没有选择好时机,当时金国虽然内忧外患,但是并不严重到分奔离析的地步,还拥有相当实力。再者说用人不当,缺乏干练的将才,西路军主将叛变,东路主将主和,最终导致全盘皆输。

当时南宋大臣程珌就说过:“一出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矣。”

宋宁宗在北伐之后评论道:“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评论道:“高宗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照此而论,宁宗朝既无恢复之臣又无恢复之君。宁宗之为君,韩侂胄之为相,岂是用兵之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开禧北伐的战争评价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诗道尽了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与对朝廷屈辱求和的愤懑之情。在诗人八十岁那年,宋王朝终于再次出兵,北伐中原,但由于朝中宰相非贤,将帅多庸,战事难如人意。一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奸臣韩侂胄专权,贤臣,制造,引用小人,虽无宰相之名,却凌驾于宰相之上。韩侂胄是名相韩琦曾孙,虽然举动不法,但还是希望像韩琦那样名扬后世,因此在地位稳固之后,逐渐开始举用当时知名人士,起用主战派,准备对金用兵,雪靖康耻。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十二月,出使金国的邓友龙回朝,奏称金国北有蒙古之患,国内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建议朝廷出兵以图恢复。同时,金国内盗贼不断,担心宋朝趁机出兵,在边境地区屯粮增兵,引起宋朝廷的担忧。在此背景下,北伐之议遂定。但是,朝廷内外反对北伐的声音不断,韩侂胄为了获得支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四月...
· 什么是开禧北伐?开禧北伐的背景,原因以及过程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金封吴曦为蜀王。面临这种不利局势,韩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斩韩侂胄等人而未果。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
· 细说历史——开禧北伐
?庆元元年之后,韩侂胄与外廷处于友好合作的状态,其地位已巩固。之后位望日尊,至庆元五年封郡王,开禧元年(1205)又“平章军国重事”,位丞相之上,甚至有丞相出其门下者。他的身份极其特殊:出自内廷,却已控制了外廷,至可任命丞相以下的外廷官员,相当于代皇帝行使职责。他的功名已到达顶点,但毕竟身份有些尴尬。出身近臣者,尚无专权的先例,不得视为名正言顺。故而,他有意“立盖世功名以自固”。所谓“盖世功名”,除了“恢复”之外,别无他途。对北方边情作长期关注之后,他得到令人振奋的消息:金在北境陷入长期、艰苦的战争,境内发生饥荒,形势岌岌可危。他的心腹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宋、金边境的淮河两岸,有一个在两边越境犯罪的团伙,一边来剿,就跳到淮河另一边,故称“跳河子”。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希望有更大的作为,故而随两国形势变化而决定立场。孝宗朝之初,他们曾因金朝的招诱,对宋有所不利。而到了嘉泰中...
· 南宋风雨——开禧北伐
1.从三路出击到全线溃败北伐的战幕是开禧二年(1206)四月下旬(6月上旬)拉开的,战争在东、中、西三个战场展开。御史中丞邓友龙任两淮宣抚使,郭倪以副殿帅兼山东、京东路招抚使,这是东路统帅。由东路渡淮北上离中原最近,且主要地形是平原,利于长驱直入,故而南宋方面选择两淮,尤其淮东为北伐主战场,旋即调发三衙禁兵增援淮东。兵部尚书薛叔似为湖北、京西宣抚使,鄂州都统赵淳兼京西北路招抚使,皇甫斌兼京西北路招抚副使,这是中路的统帅。西路则以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路招抚副使。宋军首先在东线发动进攻。四月五日,东线左翼宋军进围寿州,金亳州守将率步骑驰援,宋军被迫撤围。这一仗也许只是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前奏,而且失利了,宋方未予记录。四月二十五日,镇江都统制陈孝庆与勇将毕再遇奉郭倪之命,自盱眙(今属江苏)出师,进攻淮水对岸的泗州(今江苏临淮东南)。毕再遇原籍兖州,淳熙间就以骁勇闻名。接到...
· 开禧北伐简介:南宋为什么要对金北伐?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禧二年(1206),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金封吴曦为蜀王。面临这种不利局势,韩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斩韩侂胄等人而未果。开禧三年(1207),吴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