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琉璃河遗址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5
转发:0
评论:0
历史琉璃河商周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被镶嵌于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院门口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封周王室贵族召公于北燕,即北京及周边地区,《史记·燕召公世家》对此有所记载。由于召公当时仍留在首都任职,由其长子“克”到燕地就封,为事实上的首代燕侯。遗址琉璃河遗址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古城址古城址位于遗址中部,建城年代约在西周初期,地表尚存长850米的北城墙和约300米的东西城墙北半部。墓葬区墓葬区位于城址东南部,以黄土坡村最为集中,墓分大、中、小三型,形制皆为长方形竖穴,中小型墓有二层熟土台,大型墓多有双墓道;随葬品中,小型墓主要是陶器,中型墓主要是青铜器,大型墓则多已被盗。居住区居住区遗址位于城内及城西部,发现了房屋、窖穴、水井、灰坑等遗址。重要发现单子工父戉尊,房山琉璃河出土,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30年来,在墓葬区出土大量青铜...

历史

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商周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被镶嵌于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院门口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封周王室贵族召公于北燕,即北京及周边地区,《 史记·燕召公世家 》对此有所记载。由于召公当时仍留在首都任职,由其长子“克”到燕地就封,为事实上的首代燕侯。

遗址

琉璃河遗址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

古城址

古城址位于遗址中部,建城年代约在西周初期,地表尚存长850米的北城墙和约300米的东西城墙北半部。

墓葬区

墓葬区位于城址东南部,以黄土坡村最为集中,墓分大、中、小三型,形制皆为长方形竖穴,中小型墓有二层熟土台,大型墓多有双墓道;随葬品中,小型墓主要是陶器,中型墓主要是青铜器,大型墓则多已被盗。

居住区

居住区遗址位于城内及城西部,发现了房屋、窖穴、水井、灰坑等遗址。

重要发现

琉璃河遗址

单子工父戉尊,房山琉璃河出土,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

30年来,在墓葬区出土大量青铜器和陶器。1986年,琉璃河黄土坡墓地1193号大墓发掘过程中,出土了青铜器克盉、克罍等。克盉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周王册封燕侯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近年出土的刻有“成周”二字的甲骨,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燕都城址年代的重要证据。

参考文献

(中文) 北京琉璃河古燕都遗址考古发现的现代意义及其影响. 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2006-04-04 [ 2009-04-03 ] .

(中文) 北京建城之始-西周燕国都城及燕文化. 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2005-09-01 [ 2009-04-03 ]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琉璃河古镇史话
琉璃河古镇史话<序>房山区是著名的“北京人”的故乡,琉璃河镇又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早在五六十万年前,著名的“北京人”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而琉璃河古镇,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在此建立都城,成为古燕国文明的发祥地、北京地区最早的都城。自西周初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召公]于燕(或称北燕)且建立都城开始,这里便成了燕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使燕国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月轮回,沧桑变迁,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农耕牧歌,辐辏融溶,创造了光华灿烂的燕地文化,凝聚、发展、强盛了民族力量。琉璃河镇自古就是贯通南北的重要的交通要冲、商业重镇,商贾云集,繁华称盛。境内有西周燕都遗址、琉璃河大石桥、岫云观、金门闸等多处古迹。这里,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水质洁净,空气新鲜。整个地区点缀着一处处深厚凝...
·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西周燕都遗址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西周燕都遗址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她到底有多长的历史?你只要到西周燕都遗址又称琉璃河遗址看一看就能得出答案。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包括今董家林、刘李店、黄土坡、洄城、立教、庄头等六个自然村,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5.25公里。西周燕都遗址是三千年前周武王灭商以后,由周王室重臣太保召公在北方建立的最大一处诸侯国,也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遗址。商代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第一代有文字历史的王朝,商与周文化异源,所以王国维等学者把商周鼎革视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制度革命。传说中的周公制礼,奠定了后世三千年儒家文化的基石。“郁郁乎文哉”的西周典章制度提出了天道观、以民为本的思想火花和宗法制度,为中华民族文化构筑了不朽的精神内核。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的发现,有着殊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该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
· 臧台遗址
臧台遗址以商周文化为主,并含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位于青州市何官乡臧台、东台、西台三村之间。地势略高,西临跃龙河。臧台村压在遗址南部边缘,东台、西台两村压在遗址的西部。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200米,文化层厚达3米以上。1979年春发现。概况臧台遗址有臧台、马陵台(西台)两个大型夯筑台基。臧台位于臧台村西北,现存高15米,台基;台后位于西台村北,,台基呈南高北低三层台阶状,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两台均为三次分层夯筑而成,从断面分析,一为始筑,土质单纯,未发现遗物,年代不详;二为整修,时在战国;三为重修,时在汉代。臧台遗址暴露有灰坑、灰层、墓葬、房基等。在臧台村北,有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灰坑、地层暴露。遗址地面散存大量陶片,其中以臧台、台后、粮管所一带最多。历年来出土有龙山文化的陶罐,商周的鬲足、盔形器、素面半瓦当,战国至汉的豆、盆等。在遗址上遍布筒瓦、板瓦、花纹铺地砖等。...
· 邺城遗址
历史先秦两汉商朝时,宰相伊尹流放其君太甲于此地,时曰桐。春秋时期齐桓公筑邺城,邺是邑名。战国时属魏,有邺令西门豹治邺之故事。依“邺令(邺县令)”一词推断,此时可能已置邺县。今留有西门豹祠在河南省安阳县。西汉建立后为魏郡治所。汉末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袁绍以邺城为根据地,遂成为冀州治。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为魏公,定魏国之都于此。曹操因旧城增筑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向南有冰井、铜爵、金虎三台(即铜雀台),遗址位于今临漳县三台村。曹丕代汉,迁都洛阳城,邺仍为魏郡郡治,并以“王业之本基”为曹魏五都之一。西晋沿袭曹魏旧制,后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314年改名临漳县。咸康元年(335年)石季龙徙都之,复改为邺县。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都曾在此建都。东魏建立,迁都于此,置司州,改魏郡为魏尹,并于古漳水南岸营建邺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规模大于北城,现其城遗址因漳水改道...
· 贾湖遗址
重要发现贾湖遗址出土石磨棒石磨盘,河南省博物馆藏1980年以来,进行了多次发掘,共计清理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3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濠沟、柱洞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数千件。出土物中以七音阶鹤骨笛、成组随葬并装有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最为引人注目。此外,还发现了具有原始形态的粟及稻栽培遗迹是世界上发现最早发现的稻种遗迹。贾湖骨笛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与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很相似。它反映出贾湖人已经有了音与音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古酒考古化学家曾对在贾湖遗址采集到的部分陶片发现了一些残留物,分析发现这些残留物中含有一种酒类饮料的沉淀物,其化学成分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