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诺德远征魁北克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4
转发:0
评论:0
背景及准备1775年5月,班内迪·阿诺德上校带领北美反叛民兵攻占提康德罗加堡,开始威胁到英属魁北克省的英国驻军。由于波士顿之围陷入僵持状态,第二次大陆会议开始担心英军从加拿大南下夹击,故此议会开始筹备进攻加拿大。阿诺德在6月向议会提出第一份进攻方案,建议由皇冠岬堡出发,带1,000人进攻圣让恩堡及邻接的尚布利堡,然后绕过黎塞留河的其他堡垒,直接攻打蒙特利尔。这个方案虽然获得议会及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同意,但阿诺德却同时遭到马萨诸塞及大陆议会轻视,未获任命为北伐指挥官。与此同时,阿诺德在提康德罗加堡的指挥权,又被新近抵埗的康涅狄格州领袖本杰明·轩文上校取代,阿诺德愤而辞职回乡。不过,阿诺德仍然渴望领兵出征。8月阿诺德前往大陆军在波士顿战场的指挥部剑桥,向总司令华盛顿提交第二份进攻方案。阿诺德提议拨出部分剑桥的民兵,先到港口纽伯里波特乘船出海,在肯尼贝克河河口登陆,然后乘小艇溯河北上,再用人力搬...

背景及准备

1775年5月,班内迪·阿诺德上校带领北美反叛民兵攻占提康德罗加堡,开始威胁到英属魁北克省的英国驻军。由于波士顿之围陷入僵持状态,第二次大陆会议开始担心英军从加拿大南下夹击,故此议会开始筹备进攻加拿大。

阿诺德在6月向议会提出第一份进攻方案,建议由皇冠岬堡出发,带1,000人进攻圣让恩堡及邻接的尚布利堡,然后绕过黎塞留河的其他堡垒,直接攻打蒙特利尔。这个方案虽然获得议会及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同意,但阿诺德却同时遭到马萨诸塞及大陆议会轻视,未获任命为北伐指挥官。与此同时,阿诺德在提康德罗加堡的指挥权,又被新近抵埗的康涅狄格州领袖本杰明·轩文上校取代,阿诺德愤而辞职回乡。

不过,阿诺德仍然渴望领兵出征。8月阿诺德前往大陆军在波士顿战场的指挥部剑桥,向总司令华盛顿提交第二份进攻方案。阿诺德提议拨出部分剑桥的民兵,先到港口纽伯里波特乘船出海,在肯尼贝克河河口登陆,然后乘小艇溯河北上,再用人力搬运船只,经陆上运船带,越过阿帕拉契山脉的分水岭,再穿过美瑾蒂湖,最后沿邱迪尔河(Chaudière River)顺流而下,直达圣劳伦斯河南岸。据阿诺德估计,由肯尼贝克河南面的西堡到魁北克市,约需20日近290公里路程。

阿诺德的计划,主要是根据英军工兵约翰·孟崔瑟于1760年制作的地图而订。然而孟崔瑟的地图,并没有如阿诺德所相信般准确。比如在梅瑾蒂湖东部,尚有一个细小的蜘蛛湖,但在孟崔瑟的地图却没有出现。分水岭两面的山地亦没有清楚描绘,使陆上运船的路程难以预估。

华盛顿同意阿诺德的方案,但先在8月20日写信,征询西路军指挥官菲力·斯凯勒少将的意见。华盛顿同时请缅因加德纳的造船者鲁宾·柯本为阿诺德建造小艇。加德纳位处肯尼贝克河下游,正好方便建造。此外,柯本曾请加德纳的量地员为阿诺德提供详细的区域地图,不过该名量地员却是同情效忠派一方,故意提供不实地图给阿诺德。最后,华盛顿亦联络阿本拿基族族长,争取原住民支持或保持中立。阿本拿基族最终派出四人随同远征。

9月2日,华盛顿收到斯凯勒的答复,同意阿诺德的远征计划,旋即在剑桥征集民兵及补给,而阿诺德也托一名纽伯里波特商人准备渡海船只。此时邦克山战役已经结束近三个月,波士顿围城战陷入僵局,围城民兵已经厌倦等待,故此反应热烈。阿诺德从中挑选了750人,并编组成两个营。而丹尼尔·摩根则率领250人另组一营来投。摩根的步兵主要来自维珍尼亚及第1宾夕法尼亚集团军,这些民兵长年在旷野生活,并不适应围城生活,甚至到处生事,却正好适合远征行动。部分随行民兵,日后亦活跃于美国政坛,包括阿龙·伯尔、老里滕·J·梅格斯及亨利·迪尔伯尔尼。至于民兵约翰·约瑟·亨利留下的纪录,则成为日后史家研究阿诺德远征的重要资料。

进程:剑桥——纽伯里波特——西堡——哈利法克斯堡

9月11日,阿诺德的先头部队离开剑桥,前往纽伯里波特海港。阿诺德刻意安排来自附近地区的民兵先行,方便他们顺道与家人重聚。13日后卫部队亦离开剑桥,而阿诺德在购买物资后于15日亦告离境。19日阿诺德的部队在纽伯里波特上船出海,在同日于肯尼贝克河登陆,最后在22日抵达柯本的造船所,准备下一阶段远征。阿诺德领兵出海期间,英军已看到其船舰出海,但皇家英国海军并没有军舰前来攻击。北美英军总司令托马士·盖奇起初判断阿诺德打算攻打无人防守的哈利法克斯,而新斯科舍省总督也在10月17日下达令。要到10月18日,波士顿英军才确定阿诺德正前往魁北克。

在柯本的造船所,阿诺德发现柯本因时间紧迫,所有小艇俱粗制滥造,而且与预想规格不符。9月23日远征军抵达西堡。 阿诺德派出斥候,往肯尼贝克河上游的死河探路,以计算陆路运船的距离。期间阿诺德一度收到莫霍克人在魁北克南岸协助英军防守的谣言,但选择置之不理。

9月25日,远征军沿着河岸前进,由宾夕法尼亚的民兵开路,先后途经荒废的哈利法克斯堡(9月26日)及诺里治获克镇(10月2日)。军队越过诺里治获克后,便为无人地带。行军期间,远征军的小艇经常渗水,致使粮食补给变坏,而军队也时常要停下维修。此外,军队在肯尼贝克河上游也开始遇上瀑布,经常要涉水推船,或绕道陆路,以人力扛抬船只补给前行。由于天气寒冷,军队开始出现感冒、痢疾等等疫病;再加上持续大雨,令山地变为泥沼,进一步阻碍行军。远征军为绕过诺里治获克的瀑布,更足足用上一个星期(10月2日至9日),才完成约1.6公里的陆路路程。

陆路运船及攀山

阿诺德远征魁北克

  英军工兵约翰·孟崔瑟于1760年制作的地图。阿诺德起初正是根据这幅地图,策划远征路线。

10月11日至12日,远征军陆续抵达肯尼贝克河上游的中转站。此后远征军要扛抬船只,沿着池塘往西行19公里,再顺着死河攀上分水岭。这段路程在过去的通商贸易与战争也曾使用,被印第安人称为陆上运船带。宾夕法尼亚的开路部队,率先到达死河的首个池塘,并与该处的斥候会合。这些斥候因用尽补给,已经连续多日捱饿,只能以打猎捕鱼勉强维生。受到大雨、下雪、泥沼及疫病影响,远征军要到10月16日,才整体到达死河。这段时间,阿诺德派人侦察分水岭山地,并多次往后方写信报告情况,要求更多补给。由于部分信件被英军截获,使魁北克对远征军有及早准备。

10月16日至22日之间,远征军受恶劣天气影响,几乎无法在死河前行。不少粮食更因小艇渗水或翻船而报销。由于情况恶劣,阿诺德的先头部队与殿后部队各自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是否中止远征。会后阿诺德的军官同意继续前行,但殿后部队的军官却坚持离开。结果殿后的450人全数掉头撤退。

10月25日,远征军的先锋穿过死河,并首次翻越分水岭。这批部队在27日抵达美瑾蒂湖,然后顺流而下,途中部分小艇在落下瀑布时损毁。他们也从佩诺布斯科特人口中,得悉圣热奥尔热已经不远。阿诺德抵达美瑾蒂湖后,派人向后方传达地势信息,但却受地图误导,没有提及东面的蜘蛛湖及相邻地势。这使后方部分民兵在该处迷路两日,物资几乎用尽,亨利·迪尔伯尔尼的狗也在此段时间被吃掉。

顺流而下与抵达魁北克

越过美瑾蒂湖后,远征军开始顺流而下,行军较为顺利。10月30日阿诺德终于遇上民居,并获得当地居民提供物资及医疗援助。部分民兵乐于支付一切开销,但亦有民兵向居民赖账。阿诺德向居民散发华盛顿的信件,请求居民协助,而他本人也保证尊重各人的生命、财产及信仰权利。阿诺德亦从当地人得悉英军已经准备迎接远征军,而摧毁圣劳伦斯河南岸的船只。

11月9日,远征军抵达魁北克市对岸的利维岬,并在一座新泽西商人的磨坊设立总部,搜购船只渡河。此时远征军只剩下约600人,行军里数比计划多出270公里,更超时近一个月。11月13日至14日,远征军避过两艘皇家英国海军船舰的警戒,横渡圣劳伦斯河,并终于抵达亚伯拉罕平原。

阿诺德抵达魁北克市外,随即派人向城市招降,但遭守军以开炮拒绝。此时魁北克市由阿兰·麦克林防守,驻有150名第84步兵军团的正规军、500名纪律松散的民兵、及400名皇家海军陆战队。由于阿诺德没有攻城火炮,再加上民兵早已疲惫,决定暂时退往城西的白杨岬,等待西路军队前来会合。当时理查德·蒙哥马利代替重病的斯凯勒指挥西路军队,已在11月3日于圣让恩堡围城战迫使英军投降。

后续影响及纪念

阿诺德与蒙哥马利在12月3日会师,于12月6日开始包围魁北克市,却在31日的魁北克攻城战落败。战后受伤的阿诺德与败兵向西撤退,历经数次战斗,最后成功返回提康德罗加堡。

魁北克战役后,大量民兵遭到英军俘虏。部分俘虏在1776年8月逃走后,又循着阿诺德远征的路线,反方向逃回马萨诸塞,并受惠于远征时遗留于荒野的物资。迪尔伯尔尼在独立战争结束后,又回到肯尼贝克河定居,并曾出任该区的国会众议员,后来获汤玛斯·杰佛逊任命为美国战争部长。

阿诺德远征的部分路程,以及鲁宾·柯本少校之家,分别在1969年及2004年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魁北克
词源与边界变迁山姆·德·尚普兰发现新法兰西,位于今日的魁北克市魁北克(Québec)这个名称源自于阿尔冈昆语词汇“kébec”,意指河川收窄之处,传统上是指魁北克市的周围地区,亦即圣罗伦斯河收窄至两岸皆面临悬崖的地域。早期该词也有其他的拼法例如:Québecq(Levasseur,1601)和Kébec(Lescarbot1609)。法国探险家尚普兰在1608年选择了Québec为法属殖民地新法兰西行政中心的称呼。该省通常也有“美丽之省”("Labelleprovince")的意涵。七年战争结束后,英法两国于1763签订《巴黎和约》,法国将法属加拿大割让予英国,英国并于同年公布《1763年皇家宣言》,正式成立魁北克省;这份谕令规定全省限缩于圣罗伦斯河的河畔。英国再于1774年通过《魁北克法案》,将魁北克省的范围延伸至包括五大湖、俄亥俄河河谷和鲁珀特地区(Rupert"sLand)的南部,大...
· 魁北克市
地理位置魁北克市位于圣劳伦斯谷地,整个城市坐落于圣劳伦斯河北边。控制新法兰西的水路入口,因而有美洲的直布罗陀之称。下部在河边,上部在戴蒙岬角(CapDiamant)上;目前两部之间有路、阶梯和缆索铁路。距魁北克最大城市蒙特利尔约275千米。人口魁北克市地区710,700(2004年统计数字),这个数字包括了郊区城市人口。市区人口约169,076(2001年)。大部分说法语或者英法双语。白人人口占97.3%,信天主教人口占91.2%。简史冬天的圣劳伦斯河和芳堤娜城堡此地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各民族(统称为原住民),这些民族在至少10,000年前便在加拿大居住。法国探险家萨缪尔·德·尚普兰于1608年建立魁北克市,此地成为法国殖民地新法兰西的首府。在英法七年战争中的1759年在魁北克市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守军战败投降,魁北克市以及新法兰西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见1763年巴黎条约)从此成为英国殖民地
· 魁北克战役
背景及双方部署1777年的法文魁北克市地图。图中描绘了当时魁北克市的地势,以及魁北克战役的进程。1775年6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开始筹备进攻加拿大,并以英属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市为终极目标。大陆军在9月兵分两路,西路军由提康德罗加堡出发,途经尚普兰湖、圣让恩堡及蒙特利尔,再沿圣劳伦斯河顺流而下,直达魁北克市西郊的亚伯拉罕平原。东路军则由班奈狄克·阿诺德上校指挥,翻越今日缅因州的荒野及阿帕拉契山脉分水岭,最后横越圣劳伦斯河,由东南面发动进攻。西路军在9月至11月期间发动圣让恩堡围城战,不但取得胜利,更几乎俘获魁北克省总督盖伊·卡尔顿。1775年11月13日,阿诺德约600人的远征军率先到达魁北克市郊,却无力发动进攻,只好撤到亚伯拉罕平原以西的白杨岬,等待西路军队前来会合。12月1日,西路军的指挥官理查德·蒙哥马利抵达。蒙哥马利共有300名纽约州的步兵军团、约翰·兰姆的一队炮兵连、詹姆士·利文斯顿...
· 魁北克省
历史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魁北克法案》,允许魁北克在私人事务中恢复使用法国惯例法,而英国习惯法也依旧有效,并允许天主教会收取什一税。法案也将魁北克疆域扩大,将俄亥俄领地和伊利诺伊领地也纳入其中,形成了东至阿巴拉契亚山脉、南至俄亥俄河、西至密西西比河、北至哈得孙湾公司拥有的鲁珀特地。即使在根据巴黎和约将俄亥俄领地和伊利诺伊领地割让给美国后,英国仍然可以通过魁北克进入该地区。通过穿越五大湖的贸易和军事路线,英国可以持续地从底特律、尼亚加拉堡等地向英军和美洲土著国家提供给养,直至《杰伊条约》将这些要塞划归美国。即使被征服,魁北克仍然保留了封建领主制度。由于美国独立战争导致大量难民涌入,魁北克的人口组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众多来自原北美十三州的讲英语、信奉圣公会或新教的人。根据《1791年宪法法案》,魁北克省被渥太华河一分为二,西半部(上加拿大)仍归英国统治,以讲英语的人为主。而东半部则更名为...
· 北魁北克地区
外部链接OfficialsiteoftheNord-du-Québecadministrativeregion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