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之战
战国时期,日益强盛的秦国为了一统华夏,经常从此关隘东出中原,函谷关成了隔绝秦国与中原六国天然的险要屏障。但是,中原六国也不甘秦国攻城掠地,多次对秦国的东进展开反击,就在函谷关下展开了两次争夺战。对于这两次战争,秦国以一国之力抵抗多国联军,第一次交战,秦国取得重大胜利,但第二次,却遭到了巨大失败,甚至把以前占领的魏韩两国的领土都悉数退还,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有了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的教训,魏赵韩三家似乎看到了楚国不能再信任的苗头,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传统大国齐国身上,希望齐国带他们一起抵御秦国的虎狼之师。 公元前298年,秦国展开了对楚国的灭国之战,齐国国相孟尝君认为这是攻打秦国的最好时机,于是联合楚国以外其它中原国家,准备合纵伐秦。由于燕国跟齐国有灭国之仇,燕国不愿参加。赵国由于刚换相国,腾不出手来参加战斗。最后就只有齐魏韩三个主要力量,和两个小国宋和中山国跟随作战。 这支临时组建的多国联军在齐国国相孟尝君的率领下,一路过关斩将一直杀到函谷关下,由于秦国主要作战兵力都派到灭楚之战去了,秦昭王就派向寿在函谷关死守,两军在此相持达一年之久。 由于时值隆冬,联军兵马再多也无法拿下关隘,相反,还给联军驻扎带来麻烦。开春以后,眼看着攻打楚国的大军就要撤回,孟尝军命令齐国大将匡章带领兵士日夜攻城,守城秦军饥寒交迫,终于不敌联军败下阵来,当灭楚秦军得知函谷关失利的消息准备回师增援时,为时已晚。 眼见联军突破函谷关,毛寿带领秦军退守潼关,秦王不得不召集群臣研究对策,最终以割让原先抢占的魏韩城池为条件,与联军求和。 第二次函谷关联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一是时机找得准,秦国主力都不在家。二是秦军缺乏主帅,都远征楚国去了。三是联军指挥有方,没有出现临阵逃跑的。这一战,齐国也算为魏韩两国出了口气,以往大战,魏韩只是挨打的份,这次不仅赢了,还收回来几座城池,既然秦国主动求和,也算给这次战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战,以齐国为首的联军大获全胜,并且占领了函谷关。这也是战国时期,函谷关唯一一次被攻占。如果当时匡章再进一步,秦国就有灭国的危险,然而,历史却又给了秦国机会,函谷关之战的组织者孟尝君田文却接受了秦国割地求和的条件,最终,秦昭襄王被迫割尽河西之地以乞和。基本上将秦献公以来历代国君,攻取的河西之地,又统统给吐了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