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朱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9
转发:0
评论:0
生平世为名将朱序家族世代为将,朱序亦不例外,累迁至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三年(365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叛乱,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围困益州刺史周楚。大司马桓温于是表朱序为征讨都护,入援成都以救周楚。次年,朱序在成都击败并生擒司马勋,平定叛乱。战后朱序因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宁康二年(374年),长城县人钱步射和钱弘聚众百多人作乱,藏匿于原乡山,朱序于是迁中军将军桓冲司马、吴兴太守,领兵讨平钱弘。次年转迁辅国将军、兖州刺史。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伐前凉,桓冲与荆州刺史桓豁合作派军侵扰前秦与东晋边界,以减轻前凉所受的压力,当时朱序就受桓冲所命,与桓石秀等游军于沔汉一带。不久前凉覆亡,诸军皆罢。然而因为形势改变,桓豁于是表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监沔中军事,镇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并于太元二年(377年)正式拜官上任。同年桓豁去世,桓冲接手荆州,并亲近朱序,打算与其一同守卫国土,对抗强...

生平

世为名将

朱序家族世代为将,朱序亦不例外,累迁至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三年(365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叛乱,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围困益州刺史周楚。大司马桓温于是表朱序为征讨都护,入援成都以救周楚。次年,朱序在成都击败并生擒司马勋,平定叛乱。战后朱序因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

宁康二年(374年),长城县人钱步射和钱弘聚众百多人作乱,藏匿于原乡山,朱序于是迁中军将军桓冲司马、吴兴太守,领兵讨平钱弘。次年转迁辅国将军、兖州刺史。

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伐前凉,桓冲与荆州刺史桓豁合作派军侵扰前秦与东晋边界,以减轻前凉所受的压力,当时朱序就受桓冲所命,与桓石秀等游军于沔汉一带。不久前凉覆亡,诸军皆罢。然而因为形势改变,桓豁于是表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监沔中军事,镇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并于太元二年(377年)正式拜官上任。同年桓豁去世,桓冲接手荆州,并亲近朱序,打算与其一同守卫国土,对抗强盛的前秦。

襄阳被擒

然而,前秦于太元三年(378年)就派苻丕、苟苌、慕容暐等进攻襄阳,及后石越、苟池、毛当等人都与苻丕会合共攻襄阳。当时朱序以前秦军没有战船,不以为备,但石越却率五千骑兵浮渡汉水,令得朱序退保中城,更让石越夺取外城百多艘船只。当时苻丕并未急于攻城,慕容垂亦到襄阳会合,朱序遂坚守襄阳。

但至年末,前秦内部却对苻丕拖长战事而耗费大量军资十分不满,苻坚于是下令苻丕急攻。当时驻上明(今湖北松滋县西北)的桓冲拥兵但畏惧秦军而不敢救援,所派的刘波亦不敢前进,然而朱序仍屡次出战抗击秦军,并屡败对手,苻丕被逼退兵至稍远处。但由于襄阳军民已守了大约一年,已经十分疲累,面对秦军后撤就已经松懈,不作防备。同时督护李伯护更暗通前秦作内应,苻丕于是再率兵攻城,终于攻陷襄阳并俘掳朱序。朱序被送至前秦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苻坚以朱序守节,以他为度支尚书。

淝水之战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率大军南侵,打算消灭东晋以统一全国。前锋苻融攻下寿阳(今安徽寿县)后,报告苻坚晋兵兵少易擒,建议快点一举消灭,以免逃散。苻坚于是留大军于项县(今河南省沈丘县),率先领八千轻骑到寿阳。苻坚又命朱序去劝说谢石早日投降,但朱序与谢石见面时却私下向谢石表示前秦大军未全部集合,应趁此时机击溃前锋部队,夺其士气,从而击败前秦。谢石在谢琰劝说下接受朱序建议,在谢玄所派刘牢之击溃梁成的精兵后水陆并进,令得苻坚见其军容齐整,草木皆兵,心生畏惧。后谢玄向苻坚请求秦军稍退,让晋军渡水决战,苻坚接受并打算在晋兵半渡时进击,但朱序却在秦兵后退时在军后大叫:“秦兵败矣!”前秦军于是溃退,晋军乘机进击,大破前秦。东晋因而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而朱序亦因而得以回到东晋,拜龙骧将军、琅邪内史。次年东晋收复洛阳(今河南洛阳),朱序转监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屯洛阳。

守戍北土

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翟辽叛晋,朱序遣将军秦膺、童斌及淮泗诸郡讨伐翟辽,不久又在谯国(今安徽亳州)击退进侵的翟辽。次年改监青兖二州诸军事,并领二州刺史,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朱序认为彭城远离建康,支援不接,自请改镇淮阴(今江苏淮阴)。及后翟辽又命其子翟钊进攻陈郡、颍川等地,朱序又派秦膺击退,遂拜征虏将军。后朱序上请自江州运十万斛米及五千匹布作军资,获得批准。太元十三年(388年)迁都督司、雍、梁、秦四州诸军事、雍州刺史、戍洛阳。当时晋孝武帝更派杨佺期及赵睦各领一千兵归朱序统率。后朱序又求取得前荆州刺史桓石生的百顷府田和八万斛谷,亦获批准。

太元十五年(390年),西燕帝慕容永攻洛阳,朱序自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渡黄河,先于泌水败其将王次,后与参军赵睦及江夏相桓不才追击慕容永,在太行大败对方。然而当朱序追击至白水时,翟辽又打算进攻洛阳,朱序被逼退还并击退翟辽。及后就留兵戍守洛阳,自还襄阳。

后朱序屡次以老病请求解职,但都不获准许。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朱序再度上表,朝廷下诏不受,朱序于是自行离职。数十日后向廷尉自首,但朝廷下诏原谅,雍州刺史亦为郗恢所代。太元十八年(393年)朱序去世,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家庭

父母

朱焘,朱序父,历任西蛮校尉、益州刺史。

韩氏,朱序母,朱序守襄阳时曾因城墙西北角不够坚固而与妇女筑补助城(夫人城)协助晋兵防守。

朱略,朱序回镇襄阳时留朱略守洛阳。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至一百八

《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卷八十一《朱序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序
东晋义阳平氏(今河南唐河东南)人,字次伦。太元二年(377)任梁州刺史,镇襄阳。前秦军攻城,他率众固守,母韩氏亦率妇女补筑新城,号为夫人城。次年,城破被俘。苻坚用为尚书。八年,随苻坚南下,淝水之战时,暗为晋军献策出力。后回晋,官豫州刺史,防守洛阳,迁兖、青二州刺史,屡立战功。
· 谱牒谱序-德化朱氏谱序
我朱氏姓族受封于商周,赐姓于春秋,乃中华姓族之林中的佼佼者,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按新百家姓排列居全国总人口的第十三位,可谓人丁繁浩,并星居中华及海外,尤以吴楚居多。自有史以来,朱氏魁星、帝王、宰相、状元、名将、精英、名人满贯天下,遍布神州,以两朝天子、一代圣贤名传于世,真可谓天子与圣贤之姓,为世人之仰慕,为族人之骄傲。为上述祖先之渊源,纪念祖先之功德,下昭子孙之失秩,激励子孙之精神,弘扬先代、垂范后世、久传而不悖万世,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次承修家谱,记载后世迁徙繁衍之历史与居地,尤以2006年海内外著名贤达花费巨资巨力编写的内容丰富、名目繁多的《中华朱氏通志》和2009年由江西知名人士、资深学者编写的根脉清楚、枝叶分明的《江西朱氏源流志》两大著作为代表,为朱氏姓族的历史繁衍、星布、文化、人物等进行了考证,但以上两书所表述之内容只是长江、黄河之大流,而涓涓细流则无法表述详尽,族人继承修谱之...
· 双沟崔井朱姓序
在双沟镇北面徐宁路东侧约4公里处坐落一个叫崔井的自然村庄,隶属双沟镇罗岗村管辖。庄上共有60多户人家,约200多口人全部姓朱,经了解全镇有八九个自然村庄都有朱姓居住,但整个村庄全姓朱且不用本姓命庄名的还仅此一村。据资料记载崔井朱姓是在清朝后期(距今已有200多年居住历史),双沟朱姓二门长房,长子朱兆銮、次子朱兆惠兄弟二人因分家来此居住。当时崔井仅有几户姓崔人家整日靠种田狩猎为生,因时不太平崔姓人家经常受到土匪强盗和野兽的袭扰。朱氏兄弟到来后,他们认为人多力量大安全感倍增,于是待他们就像亲兄弟一样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常生活饮用水是崔姓在村东头一洼地挖的一个土井,崔井因此而得名,后因多年雨水冲刷逐渐淤塞,于是崔朱两大姓氏家族合伙烧砖就地重新修了一个30米深的水井,由于井深绳长村民担水总是一头是水桶另一头是井绳,这种挑水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因崔姓人家人丁不旺断去了香火,从而庄上全部是朱姓家族...
· 谱牒谱序-度山朱氏谱序
朱炳光撰于乾隆丁未年(1787)的《世系源流志》,整理成简体横排如下:吾朱氏之先与曹同姓,系出于颛顼陆终官第五子晏安之后,封于曹而为曹氏。由唐虞历夏商,世为贵族。周武王克商封挟于邾,为附庸之国。其后为楚所并,子孙去邑为朱,乃以朱为氏。居山东之兖州。后裔星分散处,若徐扬、吴鲁、南阳、彭城、徽冀者皆其后也。遂分为沛国、义阳、紫阳三郡。周末有苗裔伊解禄位,居于庐江之舒傅。后世生邑,字长卿,为北海太守,迁大司农。生游、泳、淳、、灏、湘、慕怨笙浴e吧构,构生元简,元简生凤仪,凤仪生震,震生v,为先汉功臣,图名云台。v生协为大司徒。协生融为青州牧。融后十三世生俊臣,仕列宋左仆射,生子权孙、辅仁俱显位。及元孙国囗囗仕至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国宝生宗显,集部选,生五子,长德用,左司营,迁居于荏平。萆旷,李唐初为南囗守,有仁,岐及去任,民为立祠。生琮,为黄门侍郎。琮生文通,囗剑南副元帅。文通生桑为中书令。缮元...
· 朱序简介东晋时期淝水之战时重要将领朱序生平
朱序(?-393年),字次伦,义阳(今河南信阳市)平氏人,东晋重要将领,参加过多场战事并屡建功勋,虽然曾被俘并仕于前秦,但在淝水之战时却协助东晋战胜前秦,及后亦继续在前线为东晋抵抗北方外族政权的侵袭。朱序家族世代为将,朱序亦不例外,累迁至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三年(365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叛乱,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围困益州刺史周楚。大司马桓温于是表朱序为征讨都护,入援成都以救周楚。次年,朱序在成都击败并生擒司马勋,平定叛乱。战后朱序因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宁康二年(374年),长城县人钱步射和钱弘聚众百多人作乱,藏匿于原乡山,朱序于是迁中军将军桓冲司马、吴兴太守,领兵讨平钱弘。次年转迁辅国将军、兖州刺史。太元元年(376年),前秦攻伐前凉,桓冲与荆州刺史桓豁合作派军侵扰前秦与东晋边界,以减轻前凉所受的压力,当时朱序就受桓冲所命,与桓石秀等游军于沔汉一带。不久前凉覆亡,诸军皆罢。然而因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