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鲍超写了什么东西让曾国藩看懂了他的信?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5
转发:0
评论:0
鲍超写了什么东西让曾国藩看懂了他的信?,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文盲将军大笔一挥,能让曾国藩看懂他的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

  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文盲将军大笔一挥,能让曾国藩看懂他的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来,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但是在最早的王朝时代,并没有明显的文臣武将的区别,重要的贵族大夫,往往都是文能提笔,武能御车,因为当时有条件受教育的人,六艺都要精通,所以文武本来是不分家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帝王朝廷也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学识渊博的文臣和杀法骁勇的武将,自然很难将两大优势兼具了,因此,文武双全才成为了一个比较稀有的优势。再随着朝代的更迭,一直到了宋朝,武将的地位越来越低,这也跟宋太祖赵匡胤的经验教训有关,所以北宋时期,武将始终受到压制,尽管南宋初期,迫于金国的军事压力,武将势力有所抬头,并且涌现出了岳飞和韩世忠等几位中兴名将,可是他们的结局,无论好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军权早晚要被收回。

image.png

  到了明清时期,武将地位愈发低下,一方面在于朱元璋这种开国君王,本来就比赵匡胤的疑心更重,所以他们也不会给武将太多权柄。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当时的武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很多都是靠本能天赋,或一腔蛮力迎来的功名,这与本是靠多年寒窗苦读才取得成就的文官集团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文官集团又始终都是主导地位,所以明清时代的武将,即使可以一时位高权重,但很难得到文官的尊重。

  然而这一切,在清朝的中后期,因为太平天国,得到了一定的改变,虽说满清八旗的绿营将领,因为八旗子弟当时几乎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受到重视,如愿扬眉吐气。但新兴的湘军和淮军完全不同,他们无论到哪里,当地的文官集团也不敢瞧不起他们,原因很简单,战功摆在那里,再加上湘淮军将领中,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学识,在当时也是名满天下的,而他们又对手下目不识丁,但及擅长打仗的大老粗猛将非常倚重,因此湘淮军的武将,地位越来越高。

image.png

  其中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有个叫鲍超的湘军将领,打起仗来不要命,比如当年在与太平军交战时,名将刘铭传率领的淮军,装备着当时的顶级洋枪,却被太平军打得大败,连刘铭传的头盔都被太平军缴走了。正当这支太平军士气高昂的时候,又遇上了鲍超的队伍,也许是太平军士气高,但体力方面已经跟淮军消耗差不多了,再加上鲍超的确勇猛,总之鲍超的湘军不仅打败了这支太平军,反而抢回了刘铭传的头盔,这在当时关系微妙的湘淮军中,可以说是个不小的“新闻”。

  但鲍超却不识几个大字,除了自己的姓氏外,其他一概不会。结果有一次在战场上被敌人包围了,他手下的幕僚当然要写给曾国藩写求救文书,请总帅负责派援兵。可能是那位幕僚太过谨慎,一封信写了好久,都组织不好有效的语言,生怕信件表达出问题,于自己不利。可这却给召集盼救兵的鲍超气坏了,他索性一把抢过幕僚的笔,直接写了一封“密信”:现在纸上画一个大圈,里面写上他独有的,可能不太好看的“鲍”字,而后便派人给曾国藩送了过去。果然,曾国藩一下子明白了,鲍超被包围了,而且情况非常危急,否则的话,以鲍超的勇猛,突围出去不至于太难,如今急得连幕僚的正规文书都顾不上了,肯定是危在旦夕。于是,曾国藩不敢迟疑,立刻整顿部队,成功救下了鲍超。

image.png

  这就是文盲将军鲍超大笔一挥,让曾国藩看懂他的信,请来救兵得以解围的故事。故事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这也再次证明了一句俗话——知识就是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只有他,读懂了苦难
当73岁的徐渭咽下生命的最后一口气,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在后世有那么多粉丝。在他去世近百年后,人们将他与杨慎、解缙并列为“明朝三大才子”;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恨自己不能为他“磨墨理纸”。注:徐渭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这些都是后话。事实上,在写下那首《读庄子》时,一生潦倒的徐渭就做好了消失在历史碎片中的准备。庄周轻死生,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生死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这并非是徐渭对自己的才华没有信心。终其一生,他艰难地承受着接连不断的致命打击,能活那么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童年的不幸在徐渭还没出生时就注定了。父亲中年丧妻,娶了苗氏作继室,因苗氏未能生育,晚年又纳其侍女为妾,这才生下了徐渭。他出生后一百天父亲去世,大哥拿着父辈的积蓄外出经商,赔光了家底。苗夫人被迫遣散仆人,其中就包括徐渭的生母,那一年徐渭十岁。四年后苗夫人重病不起,徐渭“私(下)磕...
· 曾国藩会看面相?曾国藩对联集
说到曾国藩,我们在批评其过错,肯定其功绩,赞扬其所说之至理名言时,也不能否认他在识人任人方面的才能。以他为首的曾系一脉,在当时翻云覆雨,对内镇压太平天国,对外抵御外族侵略,于文学上建树颇多,于事理上为人称道。江忠源、李鸿章、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俞樾、李元度、彭玉麟等等。这许多的能人异士,皆聚于曾国藩左右,由他教导引荐,供其驱使。因为他识人之能太盛,因此许多人都认为曾国藩有面相之能,那么此事是真的吗?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在政治上,他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在军事上,他强调“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他把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造就人才作为挽救晚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他在后来上奏提出,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后来这一批人,成为了近代中国的中流砥柱,诸如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梁敦彦、清...
· 鲍修让
参考文献《十国春秋》卷87
· 我看马超的武力
1、败一流武将战例与颜良对比张合一生败得最为迅速的一战就是二十合败给马超,这似乎可以作为马超紧随吕布的有力证据,但颜良败徐晃同样只用了二十合。从武力表现来看徐晃略胜于张合,徐晃先是五十余合平许褚,后又在铜雀台欲再斗许褚,张合却难有同样份量的战例与之抗衡。张合三五十未败给张飞的前提是战略需要,张合“未败”与徐晃“平手”层次上也存在差距,而普遍认为张许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小的,换言之徐晃五十余平许褚VS张合三五十合不败给张飞前者胜出。依据重事实轻推敲原则,败一流战将颜良比及马超略有优势。2、与颜良威势比较马超败了于禁张合后,曹操言其“不减吕布之勇!”,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后(曹军)“诸将栗然”。谁有优势?愚以为这组比较依然有利于颜良。86年世界杯时马拉多纳过英格兰四名后卫打入一球时,有没人说老马球技“不亚于贝利”,我想稍微懂点足球的人都不会这样夸老马,因为拿贝利与之比较已不能显马拉多纳的巅峰球技了,...
· 我看马超的武力
1、败一流武将战例与颜良对比张合一生败得最为迅速的一战就是二十合败给马超,这似乎可以作为马超紧随吕布的有力证据,但颜良败徐晃同样只用了二十合。从武力表现来看徐晃略胜于张合,徐晃先是五十余合平许褚,后又在铜雀台欲再斗许褚,张合却难有同样份量的战例与之抗衡。张合三五十未败给张飞的前提是战略需要,张合“未败”与徐晃“平手”层次上也存在差距,而普遍认为张许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小的,换言之徐晃五十余平许褚VS张合三五十合不败给张飞前者胜出。依据重事实轻推敲原则,败一流战将颜良比及马超略有优势。马超败了于禁张合后,曹操言其“不减吕布之勇!”,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后(曹军)“诸将栗然”。谁有优势?愚以为这组比较依然有利于颜良。86年世界杯时马拉多纳过英格兰四名后卫打入一球时,有没人说老马球技“不亚于贝利”,我想稍微懂点足球的人都不会这样夸老马,因为拿贝利与之比较已不能显马拉多纳的巅峰球技了,一场进八球的贝利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