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伯温的辞职信是什么内容?道破朱元璋本性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刘伯温的辞职信是什么内容?道破朱元璋本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代开国大师,写下最牛辞职信,道破朱元璋本性,希望能对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代开国大师,写下最牛辞职信,道破朱元璋本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代一些官员辞职也是要下一番功夫,为了写好“辞职信”也是花样百出。作为辞职专业户——陶渊明,他用《归去来辞》以表决心;吴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辞去职务,写下了“自掌史东观十有七年,岁序徒淹,勤劳莫著,不能勒成大典”;海瑞赌气下的辞职“国风民俗,日就颓敝……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在明朝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开国元老刘伯温,也曾写下了一首辞职诗《辞职自遣》,句句精辟,通俗易懂,略带有自嘲风趣,读来让人后知后觉后悟。

image.png

  《辞职自遣》

  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间百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刘伯温写下这首诗的背景,是在自己官运亨通之时。当时的明朝刚刚建立,许多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都封了侯爵,自己的后半生也应该是尽享荣华富贵。为何这位被朱元璋多次称“吾之子房也”的谋士要辞去要职呢?

  其实这也是一种保全性命的妙计。他自知朱元璋不会像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狠毒,也不会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仁慈。所以早早打了辞职信,回到家乡,买一只老黄牛学习种田,这样的活计对一个山村老农来说自然是简单,对于刘伯温这样的文人还是有一番难度,但是种田并不是重点,在山泉旁建一间茅草屋,归隐山林才是乐趣所在。

  颔联更是诗人的一番自嘲,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后期了,但是还能在这山中活上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这似乎是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也是自己离职的原因,终于看透了官场,看懂了人生。

  为吏为官,灯红酒绿的生活,荣华富贵的一生,往日的无限风光,到头来只是一场梦,不如喝酒作诗来得痛快。最后两句抒发了感慨,现在是世道,物品都在涨价,只有自己这老头子的文章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似乎在暗喻曾经陪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如今就是一颗不能够上场的棋子。

image.png

  读完全诗,似乎辞职对刘伯温来说是更好的选择。据说辞职成功后,刘伯温马上离开,害怕朱元璋反悔。归隐山林后,朱元璋因听信身旁人污蔑刘伯温的话,私访想要追杀刘伯温,刘伯温料事如神,在一座庙的墙上写下“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得道多助失道亡!”

  朱元璋看到后折返京城,不再追杀。对于今天的这首辞职诗。当然,以上只是人物和这首诗了来源的相关传说,很难确信其事。很多人认为这首诗道破了朱元璋的内心,但数千年以来,这首诗用在几人身上又不合适呢?与其说是道破了朱元璋,倒不如说是道破了古今帝王心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礼的文化本性及其先验本性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他生活于战国中期,他从事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齐、梁。在他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借助于变法、军事扩张等手段已完成了向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转变,但在社会意识中,古代氏族社会各种礼的温情依然残留着,并且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在一定层面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虽然它不必直接地以礼的面目出现,如孟子思想中最核心的观念就是“仁”,但他依据孔子的以“仁”释
· 本性
概论《薄伽梵歌》中,以原质(prakṛti)和原人为推动世界的第一因、最初因。在印度教中,吠檀多主义占主导地位,本性(prakṛti)被认为是宇宙存在与运作的智慧本质。各宗派说法数论派数论派立二十五谛,以本性作为第一谛,称为自性谛。又称原质、冥性、冥谛、冥态(梵tamas)、胜因(梵pradhāna)、胜性。本性为神我所受用,能生中间二十三谛(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为世间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现象生成的原因。自在黑《数论颂》第二十一颂记载:佛教本性在佛教中的起源甚早,在《阿含经》中就有使用。在部派佛教的阿毘达摩论藏中,它与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认为是同义字,在一般语句中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在谈到心性本净、自性清净心时,只会使用本性(prakṛti)清净。《大毘婆沙论》将《小空经》所说行空解释为本性空,并列入十空。大乘佛教称诸法本性为如或真如,对于如来藏学...
· 刘伯温是怎样得到朱元璋的信任的?刘伯温简介
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从凤阳出发,攻克了金陵,旗开得胜,威风凛凛。进军江浙又获节节胜利,取金华,定括苍,更是振奋人心。朱大将军为创建大业,壮志满怀,派人盖起了礼贤馆,叫人贴出了招贤榜。浦江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都引到了婺江。朱元璋大将军欢欢喜喜,设宴迎贤,大营内外热热闹闹,灯火辉煌。席上,金华火腿喷喷香,兰溪鲤鱼活鲜鲜,绍兴老酒绿汪汪。宴间,宋濂站起来说:“大将军,我仨才疏学浅,恐怕邦不了大忙。还有一个好友,名叫刘伯温,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满腹文章,才学过人。将军如愿意,可派人聘他来,共辅大业,建国安邦。”朱元璋一听又惊又喜,忙说:“你,你快讲,刘贤士今在何方?”宋濂见朱元璋求贤若渴,便说:“刘伯温今在青田九都南田。”朱元璋“嗯”了一声,也说:“刘伯温今在青田九都南田!”叶琛说:“到九都要过三十六渡水,七十二座岗。”朱元璋“啊”了一声,跟着说:“到九都要过三十六渡水,七十二座岗。”章溢...
· 朱元璋冷酷逼杀刘伯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伯温却只得到了一个次一等伯爵封号,并且给的工资……俸禄是伯爵中最低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刘伯温最终丧命竟然和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仔细想想,刘伯温那料事如神的本事让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但也为他日后埋下了祸根。网络配图朱元璋此人是个很重乡土观念的人,而刘伯温和他可不是老乡,在情分上有那么些生疏。最重要的是刘伯温料事如神,对事情的判断比朱元璋准要快而且还直言。总之朱元璋能想到的,刘伯温都想到了,朱元璋想不到的,刘伯温还是想到了。但是刘伯温忽略了一点,人的嫉妒心。朱元璋本身就有点嫉妒,而刘伯温表现的越来越出色,再往后刘伯温的那些计策很多都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在政治斗争中更有作用,这更加使得朱元璋心存猜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伯温最致命的失误。网络配图记得有一次,朱元璋找来刘伯温...
· 因本性而生七情六欲都是什么
咱们常说一句话,叫“人有七情六欲”。那么七情六欲都包括哪些“情”和“欲”呢?咱拆开来说。所谓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种感情。哪七种呢?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说法从哪来呢?如果你看过《还珠格格》,应该记得,乾隆皇帝罚小燕子抄写一百遍《礼运大同篇》,是《礼记》中的一篇,“七情”就出自其中。那么为什么七情包括这些呢?说来还挺复杂的。最初,古人只说人有四种感情,就是在《中庸》里出现过的“喜、怒、哀、乐”。后人解释说,人遇到所喜好的就会“喜”,遇到所厌恶的就“怒”,得到所爱的就“乐”,失去所爱的就“哀”。那么你肯定注意到了,“怒”因为“恶”而产生,“乐”因为“爱”而产生,所以在“喜、怒、哀、乐”之外,加上了“恶”与“爱”,情感就从四种细分为六种了。祖先们对情感的划分,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按说六种不少了吧?可是古人说,人在“怒”“哀”这两种情绪“将至而未至”――也就是情绪还没到“点儿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