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9
转发:0
评论:0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

  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就如同古代说的“大同社会”一样,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然而,《资治通鉴》中,却真切地记载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

  《资治通鉴》上说:“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image.png

  那么,“贞观之治”时期,真的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我认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其一,盗贼永远存在。别说“贞观之治”时期,就算是咱们当下,富裕程度不知道比“贞观之治”时期高多少倍,但有谁敢出去不锁门呢?不锁门,你的家很可能就被“抄”了。盗贼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的,再富裕的时代,都杜绝不了盗贼的存在。因为所有的富裕,都是需要付出劳动的。而盗贼却可以不劳而获,相当轻松,所以,总会有人铤而走险。

  其二,贞观时间太短。任何一个盛世的出现,绝对不是一代两代能够做到的,更不可能在二十来年的时间(“贞观”经历了22年)里实现。

  其三,贞观基础太差。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是在隋末乱世中起步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那么多势力,打了那么多年仗,早已把国家打得一穷二白了。“贞观之治”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时间非常短,实在不足以形成盛世。

  其四,贞观消耗太大。唐太宗时期,也并不是完全就放手让老百姓生产,其实还在打仗。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让李靖率军和东作战,最终灭掉东;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命李靖、侯君集等攻打吐谷浑,另立吐谷浑国王;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彻等攻打高昌国,并设置安西都护府;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自率军征讨高句丽,最后粮草没了才班师回朝,而且此后就与高句丽纠缠不断,前后打了三年时间。

image.png

  我们这里并没有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动的战争清理完,实际上还有很多次小型战争。算起来,唐太宗时期发动的战争不下十次。

  要知道,如果古代不打仗,安安静静地搞几年生产,可能生产会多多少少搞上去。但是一遇到打仗,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双重打击:一重打击是需要给军队提供粮草,老百姓自己的口粮不足;另一重打击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青壮去打仗了,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既然唐太宗时期有那么多战争,老百姓怎么可能富裕呢?不富裕,怎么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呢?

  其五,贞观税负不轻。老百姓要富裕,税收必须要少。但是,税收一少,就无法做打仗之类的事情。而且,我们在史料中也没有找到唐太宗像“文景之治”那样减免税赋的记录。由此可见,“贞观之治”时期老百姓的负担并不低。

  既然又在打仗,又没有减免税收,又有盗贼,经历的时间又短,盛世显然是不可能形成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显然不可能出现的。

image.png

  既然不可能出现,为什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要那样说呢?

  我认为,司马光其实是想表达一种形象性的说法,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现象。是为了表现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多有溢美之词,表达作者对这一个时代的肯定。

  除此之外,司马光还以此来说明在“贞观之治”时期,社会风气出现的明显变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实际上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设防,不争夺,不互损。说明社会开始讲信任,社会道德变好。而这种社会道德变好,也与唐太宗在“善于纳谏”中,所倡扬的君臣之间互相信任,有莫大的关系。

  总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在古代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贞观之治”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人类走向理想社会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在唐朝贞观年间是真的出现过吗?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就如同古代说的“大同社会”一样,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然而,《资治通鉴》中,却真切地记载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资治通鉴》上说:“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那么,“贞观之治”时期,真的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我认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 贞观之治到底有多繁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很多人都不了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绝不只是理想,这个朝代真的做到了!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是用来形容国家安定,国民素质高,社会风气好的。比如《三国演义》第87回开篇,说诸葛亮治理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一时间使得两川人民:“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当然是夸耀诸葛亮治国的功绩,我们说攘外必先安内,诸葛亮的治理下,蜀国内部已经达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那么就可以开始对外作战了,所以这句也是后来诸葛亮南征孟获埋的基础。由此,你可以凭想象去说任何一个太平盛世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你比如宋仁宗前期,朝廷内有欧阳修、范仲淹、包拯等能臣,人民也谈得上是安居乐仁,较为富强;再比如明永乐年间,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巅峰,万国来朝,大家都活得不错。当国家富强、百姓富有之后,人民素质自然会提高,每个人都能吃饱了...
· 塔吉克族习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在新疆塔吉克族居住的地方――塔什库尔干,被人们称为“不会丢东西的地方”。来到塔什库尔干旅行,不用担惊受怕,不会丢失东西,也不会遇到暴力。据说,多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杀人、放火、、抢劫等重大案件。甚至连小偷小摸也极少发生。这里的监狱是空空荡荡的,使得看守者们都闲得无事可干。这个地方为什么这样美好?原来居住在这里得塔吉克族人素有不偷不抢的传统美德。他们重义气、讲信用、不要不义之财,极端蔑视和憎恨偷盗行为,把拾金不昧作为一种高尚的美德。这里的牧民不用锁,毡房门口只挂一个毡门帘,人们出外办事,不用担心屋里的东西和晾在外面的衣服会丢失。他们若发现有人在路上丢失的东西,从不轻易拿走,也不轻易乱翻。而是把东西放在路边或是明显的地方,并用石头围起来,做出特殊的标记,使失主回到这里能很快找到丢失的东西。若有人去移动或翻动,则被认为大逆不道而受到人们的诅咒和责备。据说,有一位汉族画家出差到那里,不慎将半截铅笔...
· 宗族文化推崇,营造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谭庙
谭庙,它不是一座庙,也不是谭氏家族的居住地,而是冷坑镇谭庙村的谭庙寨,地形像一张巨型的莲叶的黄氏独姓村寨。谭庙寨位于冷坑镇西部,距离圩镇3公里,整个村庄面积达1.8平方公里,四周有一条1.8米左右宽的溪水绕村流淌,再往外还有一条小支流从村前屋后绕流而过,村的西面有一条溪流经过“石佛浪”(西北角约1500多平方米的汶塘)流进村中央再往北面流去。它们既是谭庙一带农田灌溉的水源,也是谭庙村完善的排水系统。据传,有史以来,谭庙村虽然处于低洼地带,但从来没有受到洪涝灾害,或许是跟村庄地形似荷叶状有关吧。据说,这里有岭南水乡景色,且地势低凹,属“潭”;宋代时村内有一间茅草盖的小庙,甚为灵验,寨内族人和周边村民常到小庙烧香拜神。此地故曰“潭庙”。谭庙的谭字原为三点水旁,之后或许是由于其他原因改为言字旁。随后,“谭庙”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谭庙是黄氏独姓村庄,全村共有390户,2400人。600多年前,先...
· “守宫砂”真的能验吗?
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在古代是常见的,叫“守宫砂”。不明就理的人,以为“守宫”就是守住那神圣的一方妙处。实际上“守宫”是晰蝎的一种,躯体略扁,脊部颜色灰暗,有粟粒状的突起,腹面白黄色,口大,舌肥厚,四足各有五趾,趾内多皱褶,善吸附他物、能在直上的墙壁上,就是大家常见的“壁虎”……古老相传,用瓦罐一类的东西把壁虎养起来,天天喂给它丹砂,大概吃到七斤丹砂的时候,就把它捣烂,用来点在女人的肢体上,殷红一点,只要没有发生性关系就终身不灭,一有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只能用在未结婚的女子身上,已婚妇女是绝对不灵验,这种办法是在宋代随理学的兴起而得到推广的。在宋代由于刚刚使用,经验不足,闹出了许多笑话,弄出了许多是非,其中有名的一个冤案出现在四川。事情还得从宋太祖灭后蜀讲起,王全斌率军进入四川,宋太祖谆谆告诫:“行营所至,毋得焚荡庐舍,驱逐吏民,开发邱坟,剪伐桑拓。”然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