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12
转发:0
评论:0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

  《三国志》解读!“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正确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句解《三国志》,是笔者于2019年开始推出的图文系列。本系列初衷是为了方便深入自学。在实际操作中并非一字一句去直译法去解释,而是将裴注《三国志》中涉及到的部分知识点记录分享出来,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裨补阙漏,有所参考。

  曹操这人,打小儿就挺“闹腾”的。除了他“好玩儿”的性格,也善于“操纵人心”,在那个年龄,曹操具有的优点,并非当时主流思想所能接受的。曹操年少就很机智灵敏,很有权谋。但曹操为人放荡,不好好学习也没有啥一技之长,因此当时的人并没有觉得这位“官三代”有什么特别之处。

image.png

  曹操

  “敌对”书籍《曹瞒传》曾经记载,曹操年少喜欢飞鹰走狗(不知道和喜欢竹马打仗的陶谦是不是最强CP),没事儿还闲游放荡,这就引来曹操叔父的不满,曹操的叔父常常批评曹操要收敛一些。曹操觉得自己的叔叔很讨厌,就自导自演了一出“离间计”。

  有一天,曹操在大街上看到了自己的叔叔,然后突然假装“面瘫”,一副嘴歪眼斜的表情。他叔儿一看就赶紧问曹操这是怎么回事儿。曹操表示自己“中风”了。曹操的叔父得知后赶紧回家告诉曹嵩,曹嵩着实吓了一跳,赶紧让曹操见自己。曹操见到曹嵩之后,又不“面瘫”了。曹嵩惊讶地表示,你叔叔说你中风了,难道错了?曹操趁机表示,我本来就没有中风,但我的叔父并不喜欢我,因此才说我中风。曹嵩听了曹操的话,开始怀疑起自己“堂弟”,以后“曹叔儿”再找曹嵩告状,曹嵩都不会理会更不会采纳。从此,曹操彻底没人管了。

  其实笔者挺期待,如果时间来到我们现代的生活。给曹操一个机会,曹操会不会将《曹瞒传》的作者一纸诉状告到法庭,二人对簿公堂,那将多有意思(笔者市井小人看热闹不怕事儿大哈哈哈哈哈)。

  这样一个状态,曹操估计未来就是像他爸一样贿赂个大官当当。但在曹操一如既往地当“胡同串子”时,命运也由此被改变了。本文,笔者将主要分享桥玄的简介及对曹操的评语;曹操参加月旦评;《异同杂语》的作者孙盛及其高祖父。

  一:三公都做过一遍的桥玄

  黄初六年十二月,曹丕征讨吴国之后,路过梁地,特意派遣使者以太牢的礼节祭祀桥玄。这位桥玄对曹家有什么大恩,让身为皇帝的曹丕如此重视他?这一说,就要往前倒几十年了。

  就在曹操年少还在放荡不羁,大家都不看好时,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对曹操“无端”的刮目相看。

  我们先说一下这位何颙,何颙是东汉末年“党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和袁绍交好。董卓入京之后还曾谋划刺杀董卓,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施行。后来何颙因为其他事情被董卓,最后郁郁而终,董卓之乱过去后,荀彧派人将何颙的尸体迎回来,葬在自己的叔叔荀爽墓旁。

  桥玄看到曹操后,对曹操明确表示:“现如今天下将要大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这天下。能够安定这个时代的,就是你。”根据《魏书》记载,桥玄当时一看到曹操就大为惊讶,还曾表示:“我见过天下名士有很多了,但从没有一位像你这样的人。你是一个善于自我克制的人。我老了,我愿意将自己的老婆孩子托付给你。”

  在曹操听得一脸懵的同时,他的名声也因为桥玄这句话,直线上升。根据《魏晋世语》记载,桥玄还建议曹操去找许子将,来增加自己的名声。

  这位桥玄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能够给曹操来一个近乎完美的“冷启动?”

  桥玄是梁国睢阳人,他为官初期就以刚正不阿而小有名气,虽曾招惹权贵,但后来仍被召回朝中为官并被封为将作大匠。桓帝末年,鲜卑,南匈奴和高句丽一起扣边,当时“四府”联名推荐派遣桥玄平定边陲。桥玄不辱使命并让北方地区至少恢复了三年的安宁。灵帝继位,桥玄入朝并逐渐“高升”。建宁三年官至司空,后来接替同僚成为司徒。桥玄在职期间认为国家日益衰落,就主动请辞。一年后,桥玄再次被征召入朝。光和元年,桥玄被封为太尉,可惜不久后因病被免职。光和六年,桥玄病逝,享年七十五岁。灵帝亲自派遣使者吊唁,并安排很隆重的葬礼。

  桥玄性格急躁,却也为人谦虚善待下属。他一生清贫,不置产业,丧事不用殡礼

  这样一个人,成为曹操,乃至曹家的大恩人。

  对了,所谓二乔的父亲,可能并不是这位桥玄。

  二: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很有可能是受到桥玄的推荐,曹操在月旦评时找到了许子将,许子将接待了曹操,并对曹操有一定的品评。自此,曹操声名大噪。

image.png

  曹操

  曹操找到许子将之前,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分享的。

  根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曾经单人潜入“宦官头子”张让的家中,张让发现后立刻叫人前来缉拿曹操。曹操挥舞手戟,后来逃出。曹操被评为才武绝人,没有人能伤害他。

  另外,曹操长大一点后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还曾抄录整理了诸家兵法,整理后的书名为《接要》。曹操还注解了孙武十三篇,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等于在曹操飞鹰走狗之后,参加月旦评之前,还是有所作为的。

  仍然根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在月旦评上问许子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许子将却一开始不搭理曹操。在曹操再三询问下,许子将表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笑。

  不过,如果我们翻开《后汉书》,却发现许子将的评语和孙盛的完全不同。《后汉书·许邵传》中,也相对完整地描写了曹操参与月旦评与许子将之间的沟通。

  曹操在还未曾显达之时,就带着较为厚重的礼物去找许邵参加月旦评,言外之意就是曹操想要从许邵嘴里有好点的风评。许子将发现后,对曹操此举非常不满,并一开始拒绝为曹操品评。曹操看对面就是不给自己评价,就“不那么明显”地做出威胁的姿势或者说一些威胁的话。许子将无奈,评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听后,“大悦”而去。

image.png

  曹操

  关于这俩评语哪个更准确,学者们也是各有观点。著名作家陈瓷老师在其著作中采用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说法。而章义和与唐燮军老师则明确指出孙盛那个是不负责任的,应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笔者认为,现在强行推断出哪个是真的,似乎都有点勉强。其实,在历代人们对这个评语“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应能看出其“目的性”。比如罗贯中老先生。

  三:《异同杂语》的作者孙盛及其高祖父

  本来这篇文章就想写到上一段为止,但既然遇到孙盛的《异同杂语》,笔者还是想分享一下孙盛的高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

  孙盛出身太原孙氏,他是东晋中期著名史学家和官员。他的父亲是孙恂,官至颍川郡太守。孙盛的祖父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孙楚。他的曾祖父孙宏曾任南阳郡太守。孙盛的高祖父就是魏国著名大臣,孙资。

  熟悉魏国政治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孙资、刘放二位大臣。曹叡酷爱政由己出,但在曹叡“晚年”权力交接的诏书中,有一封决定更改顾命大臣的诏书,就是这孙资和刘放两个人握着曹叡的手写出来的。

  笔者对东晋时期的事情不太熟,但对于三国时代相关的人物,尤其是魏国那些担任“上层建筑”之人,还是略知一二。

  孙资和王允是老乡,孙资长大后因家族力量入了太学,并受到王允赏识。曹操为司空时曾经征辟过孙资,但当时孙资刚刚丧兄,就没有接受。后来孙资在贾逵的引荐下出仕,逐渐加入到曹家集团背后的“智囊团”中,他还曾收到荀彧的好评。曹操封公之后,任命孙资和刘放一起掌管机要文件。曹操称王,曹丕称帝时,孙资和刘放都在岗位中有所贡献。

  一直到曹叡称帝,孙资倍受宠幸。朝中大臣认为孙资受宠幸且频频参与决策,会让朝中乱套。一开始以蒋济为首的官员向曹叡“提醒”,但并未采纳。孙资后来还曾对满宠和徐邈打消很多“萧墙内”的“异见”,面对同事的质疑,孙资也常常“优容”,甚至和田畴结为亲家。这样看,他对同事来说也算不错。

  在曹叡病重之后,孙资和刘放极力让曹叡放弃以曹宇为首的“绝对宗室”的托孤名单,改立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

  正始九年,孙资光荣“退休”,高平陵之变后,又被司马懿拉回朝廷。嘉平三年,孙资薨逝,谥为“贞”。

  简单来说,他是为数不多的担任朝中“智囊中心”的幕后人物。从曹操封公一直到高平陵之变之后,一直有一个叫孙资的人,在参与把持魏国政治的大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操简介_曹操简介及人物生平_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
· 为什么称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和准皇帝们,魏武帝曹操绝对算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如果说“雄才大略”这个词语是对一个皇帝的最高赞美,那么曹操绝对当得起这四个字。但是也有人认为曹操诡计多端,生性多疑:梦中杀人、割发代首取得民心、装头风骗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诡计。先说曹操的“大略”。所谓“大略”,其实就是战略眼光。曹操是一个极具长远眼光的人。当初,汉献帝四处奔逃,惶惶如丧家之犬,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袁绍等军阀都没把他当回事儿,避之唯恐不及。只有曹操闻讯后,立即前去迎接,把汉献帝接到了自己的地盘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网络配图鲍国安版曹操当然,曹操这么做,并不是出于善良,而是因为他看到了汉献帝这块招牌的价值,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单单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曹操比鼠目寸光的袁绍之流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再说“雄才”。所谓“雄才”,就是具体做事的能力。曹操有粗有细,既能高瞻远瞩,又能注重细节,有本事解决一...
· 曹操传——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是政治问题,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政治入手。若想从政治入手,就必须做官参与政治。曹操在此之前,从来没想过要做官。但刺杀张让失败后,他对做官的渴望突然强烈起来。做大官不是他的目的,做大事才是。东汉时期的人要做官,最简单的一条路是服从察举制。所谓察举制,指的是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举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其实我们通过上面的论述就能发现,该制度存在弊端。地方长官所推举的人才,固然有标准,比如才华、品德等,可这种标准不可量化,不可量化就意味着可以光明正大地作假。长官常常会推荐自己的亲戚和行贿者。后来,有人为这个制度添加了一条:被举荐的人必须要有社会名流贤达的认可。也就是说,地方长官举荐人才时,他一个人说了不算,被推举的人必须要有社会评价。于是,当时的一些社会名流贤达又有了另外一个身份——点评师兼舆论领袖。一个人如果被这些点评师、舆论领袖看...
· 在后世颇有争议的曹操,是治事之能臣,也是乱世之奸雄
曹操是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他以自己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统一了北方;他在“建安七子”文学丰碑上也留有美名,堪称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多遭后人非议,个中原因实在耐人寻味。三国时期是天下纷争的乱世之时,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名垂史册的各具魅力的英雄豪杰。曹操就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杰出人物,用他同时代的著名评者许劭的话说:曹操是“治事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然而这是一个多少带有侮辱性的评价。鲁迅先生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进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从史学家眼光来看,曹操不但是一个英雄,而且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样一个人物,何以给后人留下“奸雄”的印象,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曹操出身在一个宦官家庭。他的祖父曹腾是汉桓帝时很有地位且颇有德行的宦官。史...
· 曹操究竟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认知都是“奸雄”?
曹操究竟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为什么人们对他的认知都是“奸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曹操,一个在乱世之中统一北方、创立魏国的奠基者,在历史上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颇受争议。人们对于曹操的反面印象是狡猾奸诈、生性多疑、狠毒残忍,但是曹操在位期间,实行屯田制,修治水利,减征赋税,倡导文学,统一北方,结束北方的战乱。东汉名士许劭曾评论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从此“奸雄”便成为人们对曹操的认识。曹操真的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能臣?诸侯崛起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腐败,宦官干预朝政,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而人民饱受剥削,加上瘟疫的发生,于是纷纷起来反抗,发动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最著名的黄巾之乱。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军队、招揽谋臣虎将保家卫国,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孙坚父子、袁绍、袁术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