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这五人成功将武则天逼下台,最终全死在了他儿子手上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4
转发:0
评论:0
这五人成功将武则天逼下台,最终全死在了他儿子手上,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

  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李显下诏说:“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

  长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岁的武则天因病避居迎仙宫。

  武则天的病情很严重。朝堂无主,宰相也难见女皇。迎仙宫中只有张易之、张宗昌侍奉武则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史载:“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张易之兄弟有没有造反谋逆的计划呢?我们找不出确切的证据来。但张易之两人极有可能怕武则天去世后不仅权势不在,还可能大祸临头,所以结纳羽林军将帅和部分大臣以防不测也是可能的事情。反正当时长安城现了“易之兄弟谋反”的传闻和帖子。

  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机诛杀张易之,逼病重的武则天让位,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迅速安排桓彦范、敬晖两人担任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为政变提供保障。当时皇太子李显在北门起居。桓彦范、敬晖利用禁军将军身份拜谒李显,密陈政变计划,得到太子的赞同。张柬之早年在外地担任刺史时,曾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谈起武周的乱象,两人相互约定:“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张柬之此时也推荐杨元琰担任羽林将军,共同筹划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在迎仙宫的消息越来越少。政变集团决定就此发难。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官兵五百余人向宫中进发。其中李湛、李多祚前往东宫迎接皇太子李显。李显毅然出宫,走到了羽林军的前头。一行人走到玄武门时,官兵们看到太子出面,。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就簇拥着李显冲向迎仙宫。在宫门口,守卫与叛乱者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张柬之簇拥着李显轻易就斩关而入。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的集仙殿养病。张易之、张昌宗两人就在集仙殿内,听到外面喧嚣,拿着兵器出来观看。

    在廊下,汹涌而来的羽林军将张易之兄弟当场杀死。张柬之等人事先还分派羽林军去各自的家中斩杀张易之的哥哥、汴州刺史张昌期,司礼少卿张同休。张家兄弟的脑袋很快就出现在天津桥南。长安的士庶百姓见了,没有不欢叫相贺的。有的人还脔割张家兄弟的肉,在一夕之间就只剩下骷髅架子了。

  却说殿内的武则天听到外面人声杂沓,心知有变,撑起病体出来察看。她看到了张易之兄弟的尸体,看到张柬之等人持剑而来,大致知道了什么情况。武则天毕竟是政治老手。只见她缓缓地回到病床,聚敛精力厉声问道:“何人作乱啊?”张柬之推拥着李显,并示意武士们涌到武则天病床前,说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怕计划漏泄,所以事先没有禀报皇上……” 武则天强硬地打断张柬之的话,怒目瞪着李显,喝问:“这是你的主意?你怎么敢这么做?现在张家两兄弟已经伏诛了,你还不快回到东宫去!”

  张柬之同样强硬地回答:“太子不能再返东宫了。以前高宗皇帝将太子殿下托付给陛下。现在太子年纪已长,天意人心都归顺太子。臣等不忘太宗、高宗皇帝的厚恩,所以奉太子诛贼,请陛下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这才明白张柬之此行不单是为了诛杀张易之兄弟这么简单,而是冲着自己的皇位来着。这是逼宫。突然间,武则天感觉到一阵晕眩。她没有精力再跟儿子和大臣们理论了,只能默默地低下头。“谢皇上恩准!”张柬之朗声谢恩。

  当时,相王李旦也率领南衙禁兵在宫外加强警备,配合宫内的政变行动。李旦和李显一样是个懦弱的皇子,他为自己今天的行动吓了一跳。一旁参与行动的儿子李隆基惊讶地看着父亲。李旦意识到在儿子面前要维持一个果敢、英武的父亲形象,忙挺直了腰板。就在他胆战心惊的时候,宫外传来了阵阵欢呼声。李旦的一颗心落了下来。

  政变成功了!

  神龙政变的气只停留在当天的张氏兄弟之死上。张柬之和李显并没有大开杀戒。

  病中的武则天得到了妥善安置。她虽然被迫将国政交给李显监国,并在不久之后禅位给了李显,成了“大圣皇帝”。1年后,武则天即将逝世。朝廷适时公布了武则天的“遗制”。武则天在遗制中说要“祔庙”、“归陵”,也就是主动要求归附到李唐的宗庙,去丈夫高宗的陵墓合葬。武则天还主动要求去掉帝号,自己不愿意做皇帝了,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最终还是作为唐朝的皇后进入了干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之前朝廷公布的所谓武则天“遗制”极可能不是武则天的意愿,但之后公布的赦免武则天情敌王、萧二家及褚遂良、韩瑗等人子孙亲属的罪行,令他们复业的内容极可能是她真实的意思。

  没几天,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享年83岁。唐朝上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祔葬于唐高祖干陵。唐睿宗李旦在李显之后即位,给“则天大圣皇后”改了一个字,叫“天后”,不久又追尊为“大圣天后”,改号为“则天皇太后”。

  武则天最终还是失败了。

  神龙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因为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对于张柬之等人的政变行动,当时和后来的人都持支持肯定态度。唐人皇甫澈就在《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一诗中写道: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

  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但是张柬之五人的下场并不好,这和他们的政治幼稚病有关。当初,敬晖和桓彦范等人诛杀张易之兄弟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经对敬晖说:“二凶虽除,吕产、吕禄那样的人物依然存在。大人们应该借着兵势诛杀武三思等人,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敬晖多次向张柬之提起,张柬之都不同意,敬晖也没坚持。薛季昶感叹道:“我不知道日后会死在什么地方了。”之后,武三思勾结李显的韦皇后,“内行相事,反易国政”,武氏家庭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为天下所患”。一些议论就将责任推卸给敬晖。

  武三思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最后抓住敬晖的一个把柄告发了张柬之等五人。唐中宗李显下诏说:“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晖等因兴甲兵,铲除妖孽,朕录其劳效,备极宠劳。自谓勋高一时,遂欲权倾四海,擅作威福,轻侮国章,悖道弃义,莫斯之甚。晖可崖州司马,柬之可新州司马,恕己可窦州司马,玄暐可白州司马,并员外置。”张柬之五人都被贬官。敬晖在失掉权柄,受制于武三思后,每每推床嗟叹惋惜,直至弹指出血。政治斗争往往是残酷的,没有后悔药可吃。张柬之这时才说出当初不乘胜追击,顺便将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势力铲除干净的原因:“这应该是皇上的事情。皇上还是英王的时候,以勇烈闻名。我留下武家子弟,是希望皇上能够亲自锄奸立威。现在大势已去,再来说这些都没有意义了。”敬晖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杀。张柬之在新州忧愤病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李显派遣的使者杀害。

  杀害张柬之五人的唐中宗李显实在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确实控制不了处于转折关头的唐朝天下。新的政变已经在长安城里酝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强势了半辈子的武则天,最后却栽在了儿子手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位女帝,就是在唐朝时期的武则天,她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来一步一步成为了李治的皇后,协助李治治理朝政三十多年后,已经67岁高龄的武则天选择自己登基,并且改国号为周,自称是皇帝,不过在武则天81岁生日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神龙政变,通过这场政变之后,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建立的周国也轰然倒塌,其实客观的说,武则天有想过要把江山还给李唐,但万万想不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当时已经年老的武则天开始沉迷于享乐,而朝政就交给了她非常宠信的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管理,渐渐的对朝廷的控制力下降,而这些男宠们的介入,也让原本相对安定的武周政权陷入动荡,当时武则天生病整日卧床不起,外人根本接触不到武则天,所有事物都必须有张易之等人接手,这让朝中大臣们难免会多想,于是在张柬之等人的谋...
· 从一个市井小民到大丞相,却栽在了自己儿子手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个朝代,有过大唐盛世,也发生过安史之乱。而今天要说的主角正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安禄山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外族胡人,母亲是游牧民族人。传说他的母亲还是部落的一个巫婆,懂得一些巫术。而早年安禄山和他的母亲一直没有孩子,正是他的母亲带着他的父亲去求神才得以有了安禄山这个孩子。安禄山出生后不久父亲就病逝了,于是年幼的安禄山跟随母亲改嫁去了。叛逆的安禄山来到后开始混迹于大街小巷,成了一个小混混。安禄山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发生在他的一次偷盗行为。因为偷羊被当地官府抓住,因为在唐朝偷盗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珪原本是打算将其乱棍打死。然而安禄山竟然巧舌如簧,一番言语下来竟然打动了张珪,认为安禄山是个人才,并将其收为义子,留为己用。由于安禄山本身很强壮,表现优异很快就受到了官府的赏识...
· 刘备的统一梦想最终败在了两个结拜兄弟的手上
说起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他的一生就和拍电影差不多。想当年,黄巾军火烧燎原,他带着关羽张飞屡立战功。先后投奔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基本上汉末数得上名字的诸侯他都去了一遍。当然手底下也召集了几个三国一流的战将,还被曹操认为是天下最厉害的英雄。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他几十年的征战生涯中总是逢战必败,到头来一点根基都没有。好不容易等到了诸葛亮,弄了个三分天下,自己作死去打东吴,又来了个全军覆没。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刘备从小就“心怀大志”,也就是说从小就咋咋呼呼的要当皇帝,他的叔叔刘元被他骗了过去,觉得刘备绝对是个奇才,后来爆发了黄巾之乱,刘备觉得乱世出英雄嘛,自己的机会总算来了。然后开始了他的行骗之路,骗术核心就只有一招,那就是找那些有势力的人,先看看他的儿子厉不厉害。如果是草包的话,刘备就等到那个人死了,接收他的势力。网络配图他先盯上的是汉末宗亲刘焉,黄巾之乱的时候刘备就前去投奔了刘焉,在...
· 保家卫国的李牧为何最终死在了自家赵王的手上?
李牧,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是赵惠文王时期李兑的后代。战国末期,李牧是缓解赵国危局的唯一将领,自古以来都有“李牧死,赵国亡”的称号。李牧一生的功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抗击匈奴,另一方面是抵御秦国进犯。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力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到了赵惠文王时期,匈奴的力量又逐渐恢复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边境,于是赵王派李牧去抗击匈奴。李牧在防御匈奴方面采用有效的措施,从而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御了匈奴的进犯,同时也受到了士兵的爱戴。在对待匈奴入侵的举措上,李牧选择避而不战的策略,保存了赵军的实力。之后,等到他觉得赵军的能够抵抗匈奴了便让村民放牧来吸引匈奴。匈奴派小兵入侵,赵军佯装失利,匈奴首领以为赵军逃跑了便大举进入赵地,结果被赵军包围,匈奴落败而逃。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都不敢靠近赵国。赵王迁三年,秦军派人攻打赵国,赵将扈辄失利...
· 传国玉玺在女皇武则天手上失传究竟何去何从?
传国玉玺铸造于秦朝,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和氏璧就落在了他的手中,他被称为千古一帝,于是就拿这块举世无双的和氏璧来铸就了这块传国玉玺,表示皇室正统,自那以后,这块玉玺就被认作是正统的标志。网络配图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这就有了金镶玉的由来。网络配图传至唐朝,太宗并未得到传国玉玺,于是便自己刻印一块,表示皇室正统,贞观四年,李靖伐,萧太后与元德太子背返中原,传国玉玺失而复得。太宗去后,太子惨死,魏王被杀,最小的儿子李治继位,这时的武则天正好趁其年幼,夺得传国玉玺,于是传国玉玺又一次失传。在高宗去世后,立中宗,年幼中宗已无实权,任由摆布。网络配图不久废中宗,立睿宗,后不久,公元690年,废睿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