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太宗有何有效的治国方略?
唐太宗时期
唐太宗时期可谓唐朝的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正是描述唐太宗的政绩。唐太宗李世民是李家天下的第二位皇帝,为了登上帝位,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功当了皇帝。
唐太宗时期唐朝疆域图
李世民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他任内,重用魏征等贤臣,对内实行仁治,让百姓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听取各方大臣意见,知人善用,也注重吏治,要求官员廉洁,自己也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俭节约,而且还会亲自选派一些地方官员。所以说,唐太宗时期是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时期。在此期间,李世民还平定了东、薜延陀等部落,成功的扩大唐朝疆土。因为百姓得以安居,所以唐朝在李世民的努力下,人口大面积增长,而且民风很好,贞观四年一共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只有29人,基本上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一时期的百姓因为丰衣足食,对国家没有怨气,所以不会涉险犯罪,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唐太宗时期,对于商人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时期,自古士农工商,商人排最末,太宗却给商业发展提供便利,设立安西四镇,维护商人利益,保护商人安全,也使得唐朝在海外声名远播。
这样看来,唐太宗时期真正算得上鼎盛时期,可以说是百姓之福,百姓好了,太宗自然也得好处,他奠定了大唐盛世,为李唐子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唐太宗知人善任
唐太宗原名叫做李世民,有人说他的名字暗藏着济世安民的意思,他是汉族人,除了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外,还是非常有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有很多功绩,其中被很多人称道的就是他非常知人善任。
唐太宗像
他推行了众人皆知的贞观之治,在他继承皇位之后,对大臣们非常尊重,努力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非常积极地向爱卿们吸取经验教训,贞观年间,他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是又不是强迫他们服从他,而是知道包容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积极听取各个小国的治国方法,尽量让他们都满意,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他在位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设立了让人才们自由学习的弘文馆,以备不时之需,希望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他受文人们敬仰的另一大原因是他不分贵贱,用人的时候以贤德为唯一的标准,这就为非官宦子弟的廉洁之士提供了为国家效力的机会。这些寒门弟子也为政界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这对整顿政绩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对待大臣方面,李世明以隋炀帝为戒,成为皇帝之后积极鼓励各位大臣给自己提意见,而且把谏言的权利放宽,这样可以有力的减少他决策的失误。有时候甚至有些大臣在朝堂之上都让李世民有些下不来台的状况发生了,他也不会因此怪罪他们而是与他们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就是因为他这样的清明政策和用人之道才为国家带来了国泰民安的时期。
唐太宗时期以直言 失去一面镜子的是谁
李世民在位非常的重用一名大臣,这个人就是魏征。而他和魏征两个人在历史故事中一直是明君与贤臣的代表,一个敢不畏生死直言进谏,一个不拘九五之尊虚心接受,不得不说,大唐的盛世与这二人的相辅相成不无关系。
魏征画像
李世民信任魏征,甚至于在魏征死后,他曾十分心痛的说魏征不在了就等于是他失去了一面镜子,这个镜子的意思自然是指日后没有人敢当面指责自己的不对之处。
魏征,字玄成,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和史学家,他曾辅佐唐太宗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魏征这个人在历史中是非常有名的,甚至于《西游记》里都有他的“梦中斩龙”的故事,而他本人也是相当的有能力有才华,最有名的就莫过于他敢于触犯龙颜,当面指责皇帝的过失之处,毫不胆怯。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取得胜利,得了江山,有人就向他举报魏征,说他曾经为太子李建成出谋划策,李世民便命人把魏征找来对峙,没想到魏征直言不讳,竟然说出若不是太子当初不肯听他劝告杀了李世民,也就不会有眼前的事。众大臣全都吓得不敢说话,反而是李世民觉得魏征不仅胆识过人而且具有远见卓识,非常的难能可贵,就将他留在身边,并赐予高官,由此开始更加的重用于他。
这就有了后来魏征去世后,太宗为何痛呼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的说法。
唐太宗吞蝗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民风开化,经济繁荣,一派祥和,直到今天,我们提及他的“贞观之治”都不免感叹当时的盛况。而唐朝之所以能如此昌盛,与李世民爱民如子息息相关。其中唐太宗吞蝗讲的就是他爱民的一个典故。
唐太宗图片
有史料记载,贞观二年,长安城里大旱,长时间的大旱必然引发虫灾,果然不久四处便开始闹蝗虫。李世民进入百姓的庄园看粮食的受灾情况,看到蝗虫遍地,便捉了几只放在手心,对着手心的小虫子说道:“粮食是百姓的根本所在,你吃了粮食,百姓就会挨饿。百姓如果有什么罪过,应当是我这个一国之君没有做好,应该由我来承担,如果你能显灵的话,就吃我的心吧,把粮食还给百姓!”说罢,就要吞下蝗虫,群臣阻拦,说万一吃了生病呢!唐太宗说:“我愿意承担百姓的所有灾难,小小的疾病怕什么?”说罢不等群臣开口,就将蝗虫吞了下去。说来也算离奇,自此蝗虫不再成灾,而唐太宗吞蝗的事迹却流芳百世。虽然这个故事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也从侧面表示了唐太宗爱民的形象。
唐太宗吞蝗事件中唐太宗对蝗虫说的那些话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一个国家的君王的形象烘托的高大伟岸。在国家有难之际,唐太宗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担忧的是民生,无怪乎当时的百姓对唐太宗如此的爱戴了!
唐太宗论弓矢
“唐太宗论弓矢”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其中有关唐太宗的部分是司马光记录下的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理论和历史故事。本文通过唐太宗与臣子讨论弓箭的好坏,以表明自己即使作为帝王,也不能看到了解国家的每一件事情,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
唐太宗图片
一日,唐太宗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璃说:“我年少的时候喜欢射箭,有很多的弓箭,收集了天下最好的弓箭拿来狩猎。后来我将我收集的弓箭给制弓箭的师傅们看,制弓师傅却说我收集的都不是好弓,我问他为何?师傅说,一把好弓,木心要直,射出的弓箭才会直,如果木心不直,射出的弓箭怎么会直?至此我才明白,我再熟悉弓箭,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治理国家也是这样,我虽然是皇帝,可是并不能细致入微的去了解百姓的需求,去了解边关军队的需求,更不可能知道这天底下的每一件事情!”
唐太宗论弓矢后,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几乎都与唐太宗交谈过,以方便唐太宗了解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自己政治上的得与失。而从唐太宗论弓矢这件事情上我们也能了解到李世民不但是明君,爱民如子,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进步和改善,用这样的方式治理天下,难怪会有后来的“贞观之治”,也难怪唐朝会成为中国历朝历代最繁荣昌盛的朝代。
唐太宗不徇私
唐太宗是历史唐朝第二代君主,也是唐朝开国功臣,在他统治期间,唐朝是很兴荣的,而当时的大臣也都很忠诚,有什么事,都是敢于直言进谏,不会刻意阿谀奉承。李世民在要求群臣时,也是很严格要求自己的,不会随意徇私。
唐太宗像
一次,还是他做秦王时,就在门下做事的官员犯了错,找来求他饶恕,李世民有些为难,念及旧情,想要赦免他的罪,不撤他的官职,可是遭到了魏征反对,觉得他做秦王时,在他手下的人数颇多,如今都是天下四处都有,要是都犯点事,就找他徇私舞弊,他都要念及旧情,饶过他们,那那些进谏的官员不就无法声张正义了,所以觉得那样做可能让进谏的官员寒心,以后不愿直言提议事情了。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很赞成,觉得魏征说的没错,自己以前是秦王,只是一个府邸的主子,什么事随意些,也没什么关系,可是做了皇上,就是全天下的主子了,就得为天下人做主,做事就不可以为了私人情面,而不估计结果,所以当即就将那个官员撤职,并送了些礼物,将他送出了宫去,让那个官员只得含泪离去。
当然一批忠臣,就少不了一个明君,如果君主昏庸,作为如同陪伴老虎的臣子来说,为了活命,难免会虚言假话敷衍皇上,所以李世民对自己也是要求严格的,只要是忠言,都会采纳。
唐太宗治国方略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代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民族最鼎盛繁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格局。当时的唐朝也被人称作天朝,而唐太宗也成为“天可汗”,可见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是当时最先进的了,而开创这一盛世的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也为后世各朝各代的皇帝所效仿。
唐太宗图片
在政治上,唐太宗以史为鉴,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爱民如子;并且唯才是用,科举选拔人才,完善了人才的选拔制度;设立谏官,虚怀纳谏,魏征便是当时谏臣的代表人物。在经济上,减轻百姓的赋税,劳役,兵役,注重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的生产,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藏富于民,使得盛唐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现象。
在军事上,推行“寓兵于农”。百姓在农忙的时候务农,在冬季习武,这样举国皆兵的训练方式,使得唐朝的边关失地逐渐收回,渐渐成为当时唯一的大国。在文化发展方面,唐太宗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倡导“诗书礼仪”,唐朝也因此成为历朝历代文豪的多产朝代,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均出自唐朝。
另外,唐太宗还特别注意民族的统一,推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的和平统一。在唐太宗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政策下,唐朝终于成为当时世界大国,而唐太宗的治国方略也为历代君王所效仿。
唐太宗试赂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圣君,他在位时,国运昌盛,开启了唐朝最繁华盛世时期,当然明君治天下,自然少不了一批优秀大臣辅佐,而唐太宗对大臣也是要求苛刻。唐太宗试赂指的是唐太宗对臣子是否收受贿赂的一种试探。
唐太宗像
唐太宗性格还是有些多疑的,而且极为讨厌大臣不忠,厌恶官员收受贿赂,不过大臣要收贿赂,也不怎么可能给他知道,为了探查官员有无收受贿赂毛病,唐太宗想了一个法子,派出身边亲信,扮成贿赂的人,去给官员送礼。
后来有个官员经不住,收了一匹绢,唐太宗知道后大怒,要将那个官员杀了,不过这话一说出,就遭到了民部裴距的激烈反对,因为裴距觉得虽然作为官员,有收受贿赂的行为,是不对,该有处罚,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贿赂,只是唐太宗用计试探人的,要是这样也杀了那个大臣,反而会让人不服,和引起其他大臣恐慌,所以要求唐太宗取消旨意,没想到唐太宗听了他那番话,反是大喜,还将文武百官都召进宫来,大大表扬了裴距一番,说裴距不惧他高高在上的权势,敢于进谏,与他力争对错,是个不可多得的大臣,还让群臣都要向他学习,觉得朝中若是每个大臣都不要阿谀奉承,敢将真相和对错说出来,和他辩论,这样治理国家就容易多了。
虽是看着只是唐太宗为了想要试探官员受贿情况的,因此让他找到了肯直言的忠臣,但这也是他肯纳忠言,让文武官员敢勇于直谏。
唐太宗论止盗
《唐太宗论止盗》一文出自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传当时的唐朝鸡鸣狗盗之徒甚多,百姓家家户户都担心夜里有小偷来偷东西,为了治理这一社会问题,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商讨“止盗”的方法。
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问群臣要如何解决盗贼猖獗这个问题,有的大臣主张用严厉的刑罚来处罚被抓住的盗贼。唐太宗认为:百姓中之所以会有人去做盗贼,是生活所迫,是因为国家不够富裕,是因为贪官污吏太多。如果我们的国家没有贪官,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百姓人人都有余粮,吃得饱,穿得暖,那么鸡鸣狗盗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自此,唐太宗开始自上而下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上,开始节俭以减少开支,惩治贪官,君主不骄奢淫逸,做官的清廉,百姓自然不用多交赋税来供养这些人;对下减轻百姓的赋税及劳役,兵役,百姓生活富足,自然不用以偷盗为生。推行这些政策几年后,唐朝社会治安秩序井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可见唐太宗推行的这些政策是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后来唐太宗常对身边的侍卫说:自己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君主的欲望通常都要百姓来承担,国以民为本,剥削百姓供养君主,国家也会随之衰弱的呀!后人将唐太宗止盗的理论记录下来,《唐太宗论止盗》成为了历代君王拜读的治国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